•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之身體組成差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之身體組成差異"

Copied!
59
0
0

Teks penuh

(1)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運動保健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之身體組成差異. The differences of body composition in sport teams among male college athletes. 范姜嘉銘 Chia-Ming Fan Chiang. 指導教授:彭雪英 博士 Advisor: Hsuen-Ying Peng, Ph.D. 中華民國103年6月 June, 2014.

(2)

(3) 謝. 誌. 這份研究論文能夠完成,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最感謝的是我的論文指導 教授 彭雪英 老師。在這過程中,老師總會適時的給我寶貴意見,並耐心的給予 指導與鼓勵,使我在研究所的學習成長許多,對此感激萬分。同時更要感謝 黃 奕清 老師的指導,讓我在論文架構上更為完整。最後感謝 林貴福 老師擔任口 試委員時,對我的論文指正與建議,讓我獲益良多。 要感謝的人很多,在這段時間的檢測中,協助我論文實驗的團隊教練:師大 跆拳隊教練-佳融老師、師大田徑隊教練-於儒老師、師大羽球隊教練-虔祿老師、 師大游泳隊教練-川鈴老師、北體田徑隊教練-淑華老師、北體羽球隊教練-坤福 老師、北體游泳隊教練-秀華老師、輔大跆拳隊教練-明志老師、輔大羽球隊教練 -正崇老師、輔大游泳隊教練-瑩欣老師、國北教大田徑隊教練-宜富老師、國北 教大羽球隊教練-佳耀老師,文化大學跆拳隊教練-玉麒老師,國體大田徑隊教練 -國慧老師,以及全體配合檢測的所有選手們,有大家的協助與配合,才能讓我 的論文檢測如此順利,而當中特別要感謝桃園縣仁和國中田徑隊教練-朱金水老 師,當我一開始不知該如何尋找受測學校時,金水老師利用他的資源協助我完成 第一個受測團隊,也開啟了我接下來找尋受測對象的方向,在此由衷的感謝! 此外也要感謝研究所的學長姐,榮尉、倩霄,有他們的經驗傳承,以及同學 淑真的寶貴建議,使得我論文能更詳盡的呈現,在加上彼此互相打氣的同班同學 們及工作職場同事的鼓勵,使得學習更為精進。而更重要的是家人默默地全力支 持及體諒,給予我信心,讓我無後顧之憂地全力衝刺且順利完成研究所學業,為 了你們我會繼續努力向前邁進,最後,將這美好的成果與你們分享。. 范姜嘉銘 謹誌 中華民國一○三年六月.

(4) 摘. 要. 目的:分析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之身體組成差異性。方法:以立意取樣招 募大臺北地區160名大專男性選手為受試者,分田徑組、游泳組、羽球組、跆拳 道組,每組40人。身體組成以生物電阻分析儀 Physion XP 多頻生物電阻測量儀 檢測,全身性指標有身體質量指數、全身脂肪率、全身肌肉率;部位性指標有四 肢八段之肌肉率;平衡性指標有左右和上下肢肌肉量百分比,左右肌肉量百分比 是指左側對右側肌肉量的比值,代表肌肉量的左右平衡,正常範圍是 95%~105%,若值小於 95% 表示右側肌肉量高於左側;值大於 105% 表示左側 肌肉量高於右側。上下肢肌肉量百分比指下肢對上肢肌肉量的比值,來瞭解上下 肢肌肉量比例。將蒐集之身體組成資料以SPSS 20.0中文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描 述統計分析,並以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One-way ANOVA ) 檢定大專男 性選手之身體組成差異。結果:全身性指標方面,四組 BMI 均無顯著差異,羽 球組在全身脂肪率顯著最高,田徑組在全身性肌肉率顯著最高。部位性指標方 面,羽球組在左上肢肌肉率都顯著低於其他各組。田徑組的下肢肌肉率和左大腿 肌肉率最高。跆拳道組在左小腿肌肉率及右小腿肌肉率皆高於其他各組。平衡性 指標方面,羽球組的左右上肢肌肉量百分比為 88.6%、左右上臂肌肉量百分比 為 91.6%及左右前臂肌肉量百分比為 87.5%,顯示羽球組肌肉量為右側高於左 側。田徑組在上下肢肌肉量百分比數值為 611.7%,高於其他各組,而游泳組數 值 528.2% 則為最低。結論:身體組成會隨著不同運動項目的特性及訓練重點 而產生差異,特別在四肢八段肌肉率及左右、上下平衡性更為明顯,顯示不同運 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會有不同的身體組成。. 關鍵詞:運動、大專選手、身體組成、肌肉量、平衡. i.

(5) Abstract.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of body composition of male college athlete across different sports categories. Methods: The study used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to recruit 160 college athletes from four different sporting groups (track and field, swimming, badminton and taekwondo), each group has 40 athletes in the investigation. The study used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zers (Physion XP) to collect body composition data. The generalized index of body composition were body mass index, the percentage of body fat (%BF), and the percentage of lean body mass (%LBM); the positional index was the percentage of lean mass of limbs; the balance index (left-right and upper-lower) were the percentage (%LRLM) of left limbs’ and right limbs’ lean mass, and the percentage (%ULLM) of upper limbs’ and lower limbs’ lean mass. The average range of %LRLM is between 95% and 105%. If the value of %LRLM lower than 95% indicates the lean mass of the right side is greater than the left side, whereas a value of %LRLM higher than 105% shows the lean mass of the left side is greater than the right side. Data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using SPSS software (Version 20.0).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test were used for comparison of body composition between groups. Results: In generalized index,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found among the 4 groups of athletes in BMI. The highest %BF was found in the badminton group, whereas the highest %LBM was found in the track and field group. In terms of different body positional index, the percentage of upper left limb lean mass of the badminton group was foun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other 3 groups. The greatest lean mass of lower limbs and left thigh were found in the track and field group. The lean mass of left calf and right calf was the greatest in the group ii.

(6) of taekwondo. In terms of balance, the upper limbs %LRLM was 88.6%, the upper arms %LRLM was 91.6% and the forearms %LRLM was 87.5% in the badminton group which showed that the lean mass of the right side was higher than the left side. The %ULLM of the track and field group was 611.7% that was the highest compared to other groups. Contrarily, a value of 528.2% was found in the swimming group, which was the lowest. Conclusions: The differences in body composition are related to the attribut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port training method.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show that the male college athletes participate in different sports result different body composition, especially in the percentage of lean mass of limbs and the left-right, and the upper-lower balance index.. Keywords: sports, college athletes, body composition, lean mass, balance. iii.

(7)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 次.............................................................. iv. 表. 次.............................................................. vi. 圖.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假設 .................................................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3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 4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身體組成的評估........................................... 7 第二節 身體組成的指標 .......................................... 11 第三節 運動訓練與身體組成之相關研究 ............................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研究設計................................................ 2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1 第三節 測驗時間與地點.......................................... 21 第四節 測驗步驟 ................................................ 22 第五節 測驗項目與方法 .......................................... 22 iv.

(8) 第六節 測驗流程................................................ 24 第七節 研究架構................................................ 25 第八節 倫理考量 ................................................ 26 第九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 2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7. 第一節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基本資料分析.................... 27 第二節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全身性身體組成差異分析.......... 28 第三節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部位性身體組成差異分析.......... 28 第四節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平衡性身體組成差異分析.......... 31 第五章. 討論..................................................... 33. 第一節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全身性身體組成差異.............. 33 第二節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部位性身體組成差異.............. 34 第三節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平衡性身體組成差異.............. 3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37. 第一節 結論.................................................... 37 第二節 建議.................................................... 37. 參考文獻........................................................... 38 中文部分....................................................... 38 外文部分....................................................... 42 附錄. ............................................................. 47. 附錄一 人體試驗委員會核准函.................................... 47 附錄二 受試者同意書............................................ 48. v.

(9) 表. 次. 表 2-1 健康狀態與身體質量指數(BMI) ............................... 11 表 2-2 體脂肪率判定基準............................................. 12 表 2-3 運動介入相關研究文獻整理..................................... 17 表 2-4 不同運動介入相關研究文獻整理................................. 18 表 2-5 身體組成相關研究文獻整理..................................... 20 表 4-1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基本資料............................. 27 表 4-2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全身性身體組成之差異比較............. 28 表 4-3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部位性身體組成(四肢)之差異比較..... 29 表 4-4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部位性身體組成(八段)之差異比較..... 30 表 4-5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平衡性身體組成之差異比較............. 31. vi.

(10) 圖. 次. 圖 3-1 多頻生物電子分析儀 Physion XP ................................ 23 圖 3-2 多頻生物電子分析儀 Physion XP 測定結果畫面 ................... 23 圖 3-3 多頻生物電子分析儀 Physion XP 測定分析畫面 ................... 23 圖 3-4 測驗流程圖................................................... 24 圖 3-5 研究架構圖................................................... 25. vii.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近年來,健康體適能 (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的觀念及全人健康 (wellness) 的理念,越來越受國人所重視。美國運動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認為體適能所構成的基本要素為心肺適能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肌肉適能 (muscle fitness)、柔軟度 (flexibility) 與身體組成 (body composition)。由於身體組成是影響體能狀況極為重要的部分,更是建立健康身 體的基礎(簡桂彬、蕭美珠,2006)。因此,為強化身體素質,提升體適能能力, 對體脂肪的控制及身體組成的了解,便成為需重視與評估的課題。身體組成的好 壞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日常生活,例如:體重過重會導致行動不便、身體活動 能力下降及各種慢性與心理疾病的發生,如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及憂鬱 等的發生。 對運動選手而言,身體組成不僅影響運動員的體態美,更重要的是對健康及 運動表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在運動員選材上,身體組成的測量是每位教練 非常重視的問題,因為身體組成是影響運動表現的重要關鍵因素之一(Avlonitou, Georgiou, Douskas, & Louizi, 1997; Siders, Lukaski, & Bolonchuk, 1993 )。因此擁 有良好的身體組成不僅是一般人所求的,更是一個運動員所需具備的基本能力。 Lohman (1992) 指出,脂肪率過高不但對運動的表現不利,而且會增加患上心血 管疾病的機會。相關研究也證明體重過重(體脂肪過多)會導致肌肉骨骼傷害、散 熱能力差、心臟負荷重、反應遲鈍、降低運動表現、運動能力下降、影響運動訓 練及許多健康問題,運動員每減少一公斤的脂肪、增加一公斤的肌肉,則可增加 六公斤的力量,因此,世界一流的選手都十分注意自己的體脂肪 (吳慧君, 1999) 。身體組成的測量常被用於評估健康、運動能力的依據。體脂肪過多造成 過胖,是引起運動傷害或導致運動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更是威脅現代人健康的. 1.

(12) 重要因子 (賴映帆、林瑞興,2007)。Tolfrey, Campbell and Battercham (1998) 的研究結果表示,12 週的運動訓練可使脂肪率下降。Franchini, Takito, Kiss and Sterkowicz (2005) 的研究也指出,較高的脂肪率,會影響身體活動的表現。目 前身體組成的探討多著重於脂肪率、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BMI)、除 脂體重、總脂肪量等,但在身體組成影響與運動成績表現方面,肌肉的影響可能 大於脂肪,加上運動訓練對身體組成的改善有可能也因對象及運動項目而所不 同,因此針對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進行身體組成之比較時,應納入肌肉量 此項目予以分析比較。身體組成不只對人們的健康情形有很大的影響,以運動員 來說,從選材及訓練上,身體組成更是教練及選手注重的問題。任何一種體育運 動中,運動員在比賽或訓練時,體重的控制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同一運動項目 中,選手扮演不同的角色,都需要有其獨特的特徵型態,若只以體重來當作定義 身體組成的參數較不妥當且易發生錯誤的。再以運動員體重控制的觀點來說,使 用體脂肪的改變、去脂肪重量和身體組成的指數都比單單使用絕對體重要來的有 意義。換句話來說,運動員的身體組成及體態都跟其運動表現有相當大的關係, 已經有文獻證明優秀運動員的肌力、速度及敏捷性與較低的脂肪率有相關性 (Davis, Brewer, & Atkin, 1992 ; Sergej, 2003;Luis, Juan, Maria, & Jesus, 2004)。 大部分的競技運動都具有高體能、高敏捷性、高爆發力、高速度、高技術和 高強度對抗,其中體能正是所有精湛技術的根基,沒有良好的體能,即使有再好 的技術也不能發揮(陳全壽,1993) 。傳統上幾乎都是以重量訓練(weight training) 來提升運動員的肌肉力量,以達到爆發力的提升,但是重量訓練除了器材設備費 用較高之外,最主要重量訓練只能促進肌肉肥大、提升肌力、加強肌肉適應能力, 並不能有效地改善快速收縮再產生力量的能力 (吳顥照,2003)。無氧運動能力 是身體透過無氧性代謝路徑,從事激烈運動的能力,通常是指短而劇烈運動的能 力或能量(林正常,1996)。Kraemer et al. (2003) 研究指出, 9 個月的阻力式 訓練對大學女性網球選手的去脂體重、無氧動力、手握力、大腿推蹬力、發球球 速、正手拍、反手拍回擊球速度均顯著提升。Konig et al. (2001) 指出網球選手 2.

(13) 需要肌力、動力、速度、敏捷性和爆發力的綜合體力,亦需要耐力。 故本研究以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為對象,探討不同運動項目是否因訓 練方式不同而使其身體組成有所差異,針對此部分探究之間的差異性。.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參與不同運動項目代表隊之田徑、游泳、羽球及跆拳道大專男性 選手為對象,分析並探討其身體組成之差異性。 一、探討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全身性身體組成之差異性 二、探討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部位性身體組成之差異性 三、探討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平衡性身體組成之差異性. 第三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的假設為 : 一、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之全身性身體組成有差異。 二、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之部位性身體組成有差異。 三、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之平衡性身體組成有差異。.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設計以大臺北地區參與田徑、游泳、羽球、跆拳道等四種不同運動項 目之大專男性選手(均需接受一年以上專項訓練)為受測對象。本研究結果適用 範圍亦僅限於大臺北地區大專田徑、游泳、羽球、跆拳道四種運動項目之選手, 未來若要推論至其他地區代表隊選手則需要考慮其適切性,故研究結果推論受 限。. 3.

(14)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大臺北地區:本研究所指的是臺北市、新北市。 二、大專生:本研究指的是大專男性選手。 三、不同運動項目:本研究所指的不同運動項目分別為田徑、游泳、羽球、跆拳 道等四種運動專項代表隊。 四、代表隊:本研究所指的代表隊是指參加該專項運動訓練至少一年以上且參與 該單項正式賽會的選手。 五、身體組成:本研究以生物電組分析儀 Physion XP 測量身體質量指數、全身 脂肪率、全身肌肉率、四肢八段肌肉率及左右、上下肌肉量百分 比等作為身體組成之指標。 (一) 全身性身體組成 (1) 身體質量指數(BMI):身體質量指數是世界衛生組織 (WHO) 推 薦使用作為肥胖指標的重要依據,是一種以身高及體重的為基礎來 評估體重是否過輕、適中或過重的一種簡易測量工具。其計算公式 為:「體重(kg)/身高(m2)」。 (2) 全身脂肪率(percentage of body fat):脂肪率指脂肪在體重中所占 比例,以全身脂肪量除以體重計算出全身脂肪率,以百分比(%) 表示。 (3) 全身肌肉率(percentage of body muscle):肌肉率指肌肉在體重中 所占的比例,以全身肌肉量除以體重計算出全身肌肉率,以百分比 (%)表示。. (二) 部位性身體組成(四肢八段) (1) 四肢:以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右下肢之肌肉重量除以「體重」 所得數值之百分比。. 4.

(15) 1. 上肢肌肉率 =. 左及右上肢肌肉總量 × 100% 體重. 2. 下肢肌肉率 =. 左及右下肢肌肉總量 × 100% 體重. 3. 左上肢肌肉率 =. 左上肢肌肉量 × 100% 體重. 4. 右上肢肌肉率 =. 右上肢肌肉量 × 100% 體重. 5. 左下肢肌肉率 =. 左下肢肌肉量 × 100% 體重. 6. 右下肢肌肉率 =. 右下肢肌肉量 × 100% 體重. (2) 八段:是以左右兩邊之上臂、前臂、大腿、小腿等八個區塊的肌肉 重量除以「體重」所得數值之百分比。 左上臂肌肉量 × 100% 體重. 2. 左前臂肌肉率 =. 左前臂肌肉量 × 100% 體重. 3. 右上臂肌肉率 =. 右上臂肌肉量 × 100% 體重. 4. 右前臂肌肉率 =. 右前臂肌肉量 × 100% 體重. 5. 左大腿肌肉率 =. 左大腿肌肉量 × 100% 體重. 6. 左小腿肌肉率 =. 左小腿肌肉量 × 100% 體重. 7. 右大腿肌肉率 =. 右大腿肌肉量 × 100% 體重. 8. 右小腿肌肉率 =. 右小腿肌肉量 × 100% 體重. (三). 1. 左上臂肌肉率 =. 平衡性身體組成(左右/上下). (1) 左右:分別以上肢和下肢的左側肌肉量除以右側肌肉量,並以百分 比(%)表示。正常範圍界定於 95%~105%;若數值小於95%, 5.

(16) 表示右側肌肉量高於左側;若數值大於 105% ,則表示左側 肌肉量大於右側的量。此變項代表肌肉量的左右平衡狀態。 1. 左右上肢肌肉量百分比 =. 左上肢肌肉量 × 100% 右上肢肌肉量. 2. 左右下肢肌肉量百分比 =. 左下肢肌肉量 × 100% 右下肢肌肉量. 3. 左右上臂肌肉量百分比 =. 左上臂肌肉量 × 100% 右上臂肌肉量. 4. 左右前臂肌肉量百分比 =. 左前臂肌肉量 × 100% 右前臂肌肉量. 5. 左右大腿肌肉量百分比 =. 左大腿肌肉量 × 100% 右大腿肌肉量. 6. 左右小腿肌肉量百分比 =. 左小腿肌肉量 × 100% 右小腿肌肉量. (2) 上下:指下肢肌肉量對上肢肌肉量的比值,以下肢肌肉量除以上肢 肌肉量再求其百分比,用以瞭解個人上肢與下肢肌肉量的比 例,單位為百分比(%)。 其公式為:上下肢肌肉量百分比 =. 下肢肌肉量 × 100% 上肢肌肉量.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 所有優秀的運動員皆須透過運動訓練來得到良好的身體組成,因為身體組成 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其運動水準及運動表現。由此可見,身體組成對運動員的重 要性。故本研究探討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之身體組成,是否會因其參與運 動訓練的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期待本研究結果能做為日後教練在安排訓練課 表、選手選拔及選手培養的參考,並能在訓練過程及比賽進行中提供的依據。. 6.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之身體組成差異性,本 章共分成三節來加以探討:第一節 身體組成的評估;第二節 身體組成的指標; 第三節 運動訓練與身體組成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身體組成的評估 身體組成主要是指身體中骨骼、肌肉與脂肪所各占的比率,整個生命的過程 中,身體組成都在不斷的改變,尤其在成年之後,脂肪與肌肉比例改變對健康有 重要的影響 (Kyle et al., 2001)。身體組成可概分為二部份,一為脂肪組織,二 為非脂肪組織,而其中脂肪率是指脂肪佔體重的百分比,是常被用來評估身體組 成的一項指標 (林貴福、盧淑雲,2008)。全身脂肪率,對一般人的健康與運動 員的成績表現,都有著重大的影響;以預防醫學的觀點來看,體脂肪含量之多寡, 更是評量個人健康狀況的指標(楊忠祥,1990)。BMI是目前最簡便也是最容易 取得身體組成數據之ㄧ,目前美國疾病管制局及世界衛生組織所認定可以來表示 肥胖的程度,因方便測量,只需體重及身高,且測量準確度高。成年人的 BMI 值 增加多來自脂肪組織,BMI 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糖尿病、癌症、死亡率等健 康狀況有非常密切的相關性。因此,體重過重將伴隨著心血管病變、代謝症候群、 高血壓和高血脂症的發生。當 BMI 介於 25 到 29.9 之間時,稱之超重,超過 30 時,則屬肥胖 (吳一德、胡巧欣,2009 )。同時若脂肪明顯的集中於腹部時 (蘋果型或中廣型;腰圍男性大於 90 公分;女性超過 80 公分),得到心血管 病變、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機會就比脂肪堆積在臀部和大腿高出很多。 一般來說身體組成的測量法可分為直接分析法和間接分析法。直接分析的方 法有屍體解剖和化學分析。但這兩種方法,需要的時間過長,參與的人數眾多, 且須要有解剖的動作,操作相當不方便。而間接分析法有很多種,如水中秤重法 7.

(18) (underwater weighing) 、 皮 脂 厚 度 測 量 (skinfold thickness, SKF) 、 鉀 -40 ( potassium - 40 )、近紅外線測定法 (near - infrared interactance, NIR)、超音波 法 (utrasound)、核磁共振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身體電氣 傳導 (total body electri calconductivity, TOBEC)、生物電阻分析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 及雙能X光吸收儀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 等方法,其主要測得的身體組成成份因使用的方法而不同。 有許多方法是相當耗費人力及時間,且設備昂貴(鉀-40、TOBEC法、超音 波法、MRI及DXA),這些方法都很難快速且方便的用來分析身體組成,讓運動 員了解自己的身體組成狀況。下列將介紹生理學家常用一般較簡易測量的方法: (一)水中秤重法 水中秤重法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測出受試者的陸上體重、水中的體重、殘 氣量與當時水的密度,再算出全身的身體密度 (body density)。 身體密度 = 陸上體重÷【(陸上體重-水中體重)÷ 水的密度-殘氣量】 (二)皮脂厚度測量 (SKF) 皮脂厚度測量是一種以測量皮下脂肪來評估身體總脂肪量的一種方法。利用 的工具是為皮脂夾,常測量的部位有肱三頭肌、胸肌、腸骨肌、肩胛下肌、腹部 和大腿等等。每部位測量兩次的平均值需相差10%內才可採用,再將算出之皮脂 厚及年齡代入依不同種族、性別及活動程度的預測公式即可算出身體密度。以下 為男性與女性的身體密度公式 (Jackson & Pollock, 1985): ♂:身體密度=1.125025-0.0013125 (X1)+0.0000055 (X1)²-0.000244 (X2) X1=胸部、三頭肌及肩胛下方皮脂厚之總和 X2=年齡(歲) ♀:身體密度=1.089733-0.0009245 (X1)+0.0000025 (X1) ²-0.000979 (X2) X1=三頭肌、腸骨上方及腹部皮脂厚之總和 X2=年齡(歲). 8.

(19) (三) 核磁共振造影 核磁共振造影 (MRI) 的原理是利用人體內自然存在的氫原子在磁場內產 生的共振,經過處理造成組織影像 (Ross et al., 1992)。核磁共振造影法最重要 的特色不需要使用X光,對病患或受試者沒有輻射的困擾。另外它對軟組織敏感 度極高,可以偵測出內臟脂肪的分佈與全人體脂肪組織的體積,對早期發現病症 也有很大的幫助。而它的缺點是對鈣離子沒有反應,儀器昂貴不易使用,測量時 間長等。 (四)雙能X光吸收儀 (DXA) 雙 能 X 光 吸 收 測 量 法 (DXA) 是 根 據 雙 光 子 吸 收 測 量 法 (dual-photon absorp-tiometry, DPA)的原理發展出來。因雙光子吸收測量法的照射來源是釓 (Gd)元素,此元素有較強的放射性,是使用者最不喜歡的地方 (Johansson et al., 1993)。而雙能X光吸收測量法用兩種不同的X光 (40kv 與 70kv)取代釓元素做 為照射的來源。當X光穿越不同組織時,測量X光衰減的程度,以計算全身的脂 肪組織與骨質密度 (Svendsen et al., 1993)。雙能X光吸收測量法的優點是掃描時 間短(約20分鐘),輻射量低,且受試者不受年齡的限制。除了能測量脂肪組織外, 還可以測出骨質密度,時下大眾所關心的骨質疏鬆症可提早偵知。而其缺點是對 於身體的水合作用敏感度仍不確定;不能很清楚分出胸廓的軟組織及骨頭,因為 肋骨和脊椎骨會阻礙X光的穿透,造成誤差 (Roubenoff et al., 1993)。 (五)生物電阻分析 ( BIA ) BIA 的原理是利用電流通過身體的不同組織,產生不同的傳導速度、阻抗 及電位,再搭配估測方程式以評估身體組成。在脂肪部份電流的速度較慢,電阻 較大;在非脂肪部份,因有水份和電解質,電流速度較快,電阻較小。目前研究 中,測量身體組成的方法以生物電阻分析法(BIA)是最廣為實驗室、醫院、健 身中心所使用(林麗娟、陳愛親,1999),其被廣為使用的理由為操作方便,熟 練者與非熟練者在技術上並無差異,安全不具侵入性,且因測量時間短,參加者 的意願也會比較高。 9.

(20) BIA 法是目前普遍使用於測量身體組成的儀器,運用物理中的「歐姆定 律」,藉由人體表面通過電流,以電流在生物體內非脂肪含水組織和脂肪組織的 電阻不同,求得身體密度進而求得脂肪率。而生物電阻分析儀 Physion XP 可以 評估全身性、部位性及平衡性的身體組成和肌肉量,目前該機器測量正常男性體 脂肪的效度(validity)和核磁共振(MRI)的相關係數為R=0.902,對於局部的 肌力也有高度的相關,與 MRI 的測量值可達R=0.799-0.96(Masae, Yoshihisa, Masamitsu, & Tetsuo, 2001)。 過去關於身體組成相關研究中,多數只探討 BMI ,雖然這是一項重要的指 標,但就整體的身體組成而言卻又稍嫌不足,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儀器的發展, 體脂肪率逐漸成為另一項重要的參考指標。另外,肌肉量在身體組成中也是十分 重要的一環,因為當身體肌肉量過低時會降低身體休息代謝率,進而促使脂肪蓄 積;肌肉量的減少也會使肌力下降,並可能影響日常生活的功能(Pacy, Webster, & Garrow, 1986)。近期科學研究報告也證明,BIA 與 DEXA 和 MRI 具有高 度相關性 (馬軍等人,2007;Yonei et al., 2008;Lukaski, 2006) 。在探討 BIA 與 MRI 之間的關係,Yonei et al.(2008)測量10,335位成人,以 BIA與 MRI法測 量四肢肌肉量後進行相關分析,上肢 r = .94、下肢 r = .97、上臂 r = .97、 大腿 r = .90全部皆達高度相關,證實 BIA 可測量肌肉量。 本節小結:本節介紹了許多身體組成的測量方法,而以 BIA 法最為方便、 快速、低花費且高準確性,顯示 BIA 法可應用於檢測體脂肪率或肌肉量之檢測 及身體組成之相關研究。故本研究以生物電子分析儀 Physion XP 作為身體組成 檢測工具。. 10.

(21) 第二節 身體組成的指標 身體組成是指身體中的各結構成分,以體重的觀念來看,則可分為脂肪量與 非脂肪量。若以分子 (molecular) 層次來看,則可細分為脂肪、蛋白質、醣類、 礦物質、水分等五大類 (Wang & Pierson,1992)。由於身體組成對人們的健康情 形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身體組成的評估對肥胖症的診斷、處方、體重控制和慢性 病的預防而言,是營養學和醫學的重要課題。另外在身體適能和運動表現上,身 體組成也受到運動科學界的注重。以運動員來說,從選材及訓練觀點上,身體組 成會是教練及選手注重的問題。由於身體組成的測量對於維持健康、體態美學及 運動成績表現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針對特定的族群,例如運動選手的身體 組成分析應受到特別重視。 BMI 是評估身體組成最常用的一種方式,也是最普遍的。BMI 不是直接測 量,其原理是利用身高與體重的比例來衡量個體的胖瘦,其公式為:體重(公斤 2. 為單位)÷ 身高 (公尺為單位)。但 BMI 與罹病率及死亡率有高度相關,故 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為身體組成的指標。健康狀態與 BMI 如表2-1。 表2-1定義出了過輕、正常及過重的範圍,但也明確指出有些對象的身體組成分 析並不適合以 BMI 當作指標,例如運動員。. 表2-1 健康狀態與身體質量指數(BMI) 定義. 我國肥胖指數. 歐美肥胖指數. 健康狀態. 過輕. 小於 18.5. 小於 18.5. 正常. 18.5~24. 18.5~24.5. 正常. 過重. 24.0~27.0. 25.0~29.9. 低危險群. 一度肥胖. 27.0~30.0. 30.0~34.9. 輕度肥胖,中危險群. 二度肥胖. 30.0~35.0. 35.0~39.9. 中度肥胖,重危險群. 三度肥胖. 大於 35. 大於 40. 病態肥胖. * BMI 不適用於未滿18 歲的青少年、孕婦及哺乳婦、老年人、運動員. 11.

(22) 另外,全身脂肪率也是常用的身體組成指標之一,也是指體脂肪占體重的比 值。目前最普遍使用來測量全身脂肪率的方式是以生物電阻分析儀的BIA法,例 如市售的各品牌體脂計、研究型儀器如韓製品牌 的InBody 或是日製品牌的 Physion XP。 脂肪雖然是人體活動的熱量來源,但過多的脂肪,不僅易形成肥胖,影響身 體健康,也會影響各項的運動成績 (Wilmore,1986) 。因此,體重控制的要點, 即是要減少脂肪量,並維持或增加肌肉量。運動的參與不僅可以促進全身脂肪率 的下降,也因為運動訓練的關係,肌肉變得更結實,淨體重(肌肉量)增加;有時 在脂肪與淨體重相互抵消的情形下,體重雖然沒有明顯變化,但在認知上是具有 更良好的身體組成。因此,若要達到降低體重的目標,應養成規律而長久的運動 習慣,以增加身體活動量,加上有計畫的飲食習慣以來減少熱量的攝取,即可達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而言,男性的正常全身脂肪率約在 14~23 % 之間,女生約在 17~27% 之 間,如表 2-2 所示。一般而言,年齡愈大全身脂肪率會較高;成年男子的全身 脂肪率超過 25%,成年女子超過 30%,就達到醫學上所謂的「肥胖」。. 表 2-2 全身脂肪率判定基準 性別. 年齡. 標準. 肥胖. 男性. 18~30 歲. 14~23%. 25%. 女性. 18~30 歲. 17~27%. 30%. 全身肌肉率是相對應於全身脂肪率的另一項常用指標,對某些特定族群,例 如運動員而言,全身肌肉率會是一項重要指標,因為它有可能會影響運動體能與 成績表現。目前有關肌肉率的檢測也是以 BIA 法來進行。在日本的研究,以健 康男性為對象,以 BIA 法進行身體組成檢測,顯示出體脂肪量的效度(validity) 和核磁共振(MRI)的相關為 0.90,且對於局部的肌力也有高度相關,與 MRI 的 12.

(23) 測量值可達 0.80-0.96 (Miyatani, Kanehisa, Masuo, Ito, & Fukunaga, 2001),證實 BIA 也可測量肌肉量。國內學者如裘琴兒和李建設在 2008 年即以 630 位成年女 性為對象,利用 BIA 法測量全身肌肉率和脂肪率來進行相關研究。 由上述可知,常見的指標如 BMI、全身脂肪率及全身肌肉率均屬於全身性 的身體組成指標,而目前有關於身體組成的相關研究也大部分都是著重於全身性 身體組成的探討。對於部位性的身體組成,如四肢脂肪率或肌肉率的相關研究相 對較少。而有關於四肢肌肉量的檢測,目前也是應用 BIA 法。日本學者 Yonei et al. (2008) 以 10,335 名健康日本人(年齡分布從青少年到老年人)為對象,以 BIA 法測量四肢肌肉量,並與核磁共振的檢測進行相關因素分析,得到結果為上肢 (r= .94)、下肢(r= .97)、上臂 (r= .97)、大腿 (r= .90) 之結果全部大於 0.9, 證實以 BIA 法檢測四肢肌肉量亦具有高可信度。 由於各項運動都有其特殊性,運動形式與訓練方式迥異,對於身體組成所造 成的影響可能也不盡相同。因此對於特定對象(例如運動員)而言,部位性的身體 組成,如四肢、甚至是八段的脂肪率或肌肉率可能更具有參考指標。國內的研究 中,黃莉婷 (2010) 和陳俊利 (2011) 即分別以國小學童和國中學生為對象,檢 測並比較各種運動社團參與者之四肢肌肉率的差異。另外,陳榮尉 (2013) 的研 究則是以不同運動運動代表隊的高中生為對象,分析了不同運動項目選手的四肢 八段肌肉率差異,綜合上述的研究指出,不同的運動項目參與者,其在四肢或八 段的肌肉率會因運動項目的特性而不同。 從上述的文獻探討,我們知道身體組成的指標可包含全身性的指標,如 BMI、 全身脂肪率及全身肌肉率,部位性的指標可分析人體的四肢、甚至是八段的肌肉 率,但是身體組成的另一個指標-即平衡性的指標則是鮮少有文獻提及。人體的 結構由頭顱、軀幹及四肢所構成,基本上頭顱以下為左右對稱的結構,若以腰部 為切點,則又可分為上半身及下半身。人體在進行各項日常生活或是活動時,基 本上都是傾向均衡地使用左右各部位的肌肉群,因此左右兩側的肌肉群基本上應 該是平衡的發育。由於人體又是以雙腳行走的動物,在下半身必須承受上半身的 13.

(24) 重量及對抗地心引力來進行各種身體活動的狀態下,下半身的肌肉群(特別是雙 腳)通常會較上半身的肌肉群來得發達。若人體持續進行某項特定的運動項目 時,是否會因為各運動項目的特性而使得身體組成的平衡性有所不同應值得重 視。 目前在運動與身體組成的研究中,有探討到平衡性的文獻不多,黃莉婷 (2010)、陳俊利 (2011) 和陳榮尉 (2013) 曾以國小學童、國中及高中學生為對 象,檢測並分析不同運動社團(項目)參與者之左右平衡狀況,該文獻中所定義的 左右平衡是以左右肌肉量百分比來分析,指得是左側對右側肌肉量的比值,代表 肌肉量的左右平衡,正常範圍是 95%~105%,若值小於 95% 表示右側肌肉量高 於左側;值大於 105% 表示左側肌肉量高於右側。另外,黃莉婷 (2010)、陳俊 利 (2011) 和陳榮尉 (2013) 的文獻中也探討了不同運動社團(項目)參與者之 上下平衡狀況,所定義的上下平衡是以上下肢肌肉量百分比來分析,指得是下肢 肌肉量對上肢肌肉量的比值,可瞭解上下肢肌肉量的分布比例。基於上述的文獻 分析,有必要再針對不同的專項運動選手的身體組成平衡性來進行進一步的研 究,以分析其差異性。. 第三節 運動訓練與身體組成之相關研究 運動訓練與身體組成的關係是目前國民健康的重要議題,透過規律的運動訓 練會影響身體組成的變化。身體組成在營養、運動與健康的領域,是研究者常關 心的一個議題,因為身體組成是營養狀態評估的一個指標 (Soeters et al., 2008),在長期方面可用以了解對運動訓練適應的情形,在短期方面則可知道體 內含水量的平衡情形,甚至可用來預測及增進運動表現,因為過多的體脂肪會降 低有氧適能,對需要跳躍及快速移動的運動項目也會造成不利。此外,在健康體 適能的五大要素中,也把身體組成列入其中的一項要素及檢測的項目,因為身體 組成與健康體適能有密切的關係。運動強度的設定對身體組成有直接的影響,一. 14.

(25) 般民眾應以中、低強度進行長時間的運動,才會有助於身體組成的改善。長期從 事中等強度運動訓練對身體組成有明顯的影響(廖家祺,2001)。根據學者表示 訓練強度與身體組成之影響層面包含脂肪含量減少、肌肉量、血液量增加、總體 重下降(黃彬彬,2001)。慢跑訓練一直被認為是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有氧運動, 除了增強個體心臟的收縮、調和全身肌肉、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及改善身體各部位 器官之氧氣供應,同時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亦可改善體內物質代謝與荷爾蒙功能 等 (林正常,1989)。國內學者方面也有不少學者利用不同運動型式的運動訓練 研究其對身體組成的變化。 如表2-3,在運動介入方面,陳怡蓉 (2008)研究指出,經過一週五天時間 總計100分鐘的運動訓練後,其受試者肌肉增加1.2公斤、脂肪減少1.7公斤,所 以運動訓練對身體組成有具正面效益。李彩華、方進隆 (1998) 研究則發現,12 週有氧運動訓練後,其身體質量指數有明顯下降的現象。另外學者以 46 位大專 男子排球甲組(20人)、乙組(26人)選手為對象,檢測其身體組成後發現,優 秀的排球運動員(甲組)其身體質量指數(BMI)方面,皆優於一般排球運動員 (乙組)(張言司、侯堂盛、張言可、黃邦仁,2007)。吳蕙米(2000)指出, 以 25 至 30 歳,身體組成 25~30% 之間的男、女各 8 人為對象,進行每週 3 次,每次 30 分鐘,最大心跳數的 60%,配合跑步機的訓練,結果顯示體重有 顯著的下降,代表運動訓練可達到減重的效果。李正美 (1992) 對 11 位成年婦 女以水中有氧運動訓練五週後發現,在體脂肪上有顯著下降。另外,廖貴地 (1982) 則以 43 位非體育科系學生實施 12 週,每週 2 次的漸增負荷跑步訓練,結果 發現體脂肪有下降趨勢。而廖家琪 (2001) 發現在中等強度的有氧舞蹈運動的訓 練後,在體重、脂肪率及脂肪重量上有顯著改善。 江孟珍 (2000) 研究以高中女子籃球隊為研究對象,實施 8 週速度、敏捷 及循環訓練後,在脂肪率、脂肪重量均有達到顯著改善效果。馮柏菁 (2004)研 究也發現控制組無長時間有規律的接受運動訓練,所以其脂肪率高於運動組,控 制組的上肢肌肉率也低於運動組,所以規律的參與運動確實有助於肌肉量及肌力 15.

(26) 表現。Wallace, Mills, and Browning (1997) 指出有氧運動訓練對脂肪率會有下降 的效果,但對體重、脂肪重並不會有顯著改變,因此他們建議有氧運動訓練若配 合阻力式訓練可增加改變身體組成的效果。而脂肪率與運動型態有密切的關係, 在各項運動的技能表現上,有其相互配合的身體組成 (林貴福、盧淑雲,1985)。 田麥久 (1988) 指出間歇訓練可能是運動中訓練優秀運動員最受歡迎的訓 練類型,它是非常萬用的,可以被使用在任何運動中,間歇訓練可以改善有氧和 無氧能量,而且使運動員能夠在特別的需要強度下運動及訓練有關的能量系統。 翁志成(2001)認為反覆訓練法是在動作和負荷要求不改變的情況下,反覆進行 練習,而和「間歇訓練法」最大不同的地方,是在每次或每組練習之間的間歇, 要在機體基本恢復後再開始下一次(組)練習的一種方法。 阻力訓練增加身體肌肉質量後,因伴隨提昇基礎代謝率而使體脂肪的堆積相 對降低;同時也可以減緩肌肉質量因年齡增加而流失的速率。許多的研究報告指 出,阻力性運動對於體重的影響可能很小,但對於身體組成、體型的維持及改善 有很大的助益 (Gettman & Pollock, 1980)。以游泳來說,它是一項涉及全身部 位參與的特殊性運動,它藉由身體在水中的阻力,產生各種的訓練效果,也是暸 解游泳運動訓練影響個體運動機能發達的方式之一,對於游泳運動能力表現的評 估和測驗,亦具有相當程度的積極效果。從過去的研究發現,游泳選手比起其他 運動項目具有較高的脂肪率 ( Fleck, 1984 )。由於身體組成是影響體能狀況極為 重要的部分,更是建立健康身體的基礎(簡桂彬、蕭美珠,2006)。質的好壞(蔣 明雄,1998)。陳明坤、張世沛 (2006)的研究也指出,以 60 名大學生(男生 32人,女生28人)為對象,施以 12 週、每週 1 次、每次 90 分鐘的游泳教學 課程發現,教學前、後其身體組成(體重、肌肉重、體脂重、脂肪率)均有顯著 差異,所以結果顯示 12 週課程對於身體組成有正面的效果。然而進行全身性有 氧運動,顯示可更快除去脂肪是大眾所認同的,有良好肌肉適能便能降低運動傷 害的發生,且提高活動效率,防止肌肉流失,直接或間接影響日常生活品質的好 壞 (蔣明雄,1998)。 16.

(27) 表 2-3 運動介入相關研究文獻整理 作. 者. 著作年. 研究對象. 研. 究. 內. 容. 陳怡蓉. 2008. 成年人. 經 1 週 5 天總計 100 分鐘的運動訓練後,受試 者肌肉增加 1.2 公斤、脂肪減少 1.7 公斤。. 李彩華 方進隆. 1998. 32 名 中年女性. 12 週有氧運動訓練後,其 BMI 有明顯下降的 現象。. 張言司 侯堂盛 張言可 黃邦仁. 2007. 46 名 大學生. 以排球甲組、乙組選手為對象,檢測其身體 組成及健康體適能後發現,優秀的排球運動 員其敏捷性優於一般排球運動員。. 吳蕙米. 2000. 32 名 成年人. 經 12 週中、低強度運動訓練計畫後,受試者 的體重、BMI 均顯著下降。. 李正美. 1992. 11 名 成年婦女. 進行水中有氧運動訓練五週後發現,脂肪率有 顯著下降。. 廖貴地. 1982. 43 名 大學生. 實施 12 週,每週 2 次的漸增負荷跑步訓練, 結果發現脂肪率有下降趨勢。. 廖家祺. 2001. 29 名 成年人. 經 8 週中強度有氧舞蹈課程後發現,體重、 體脂肪量、脂肪率及 BMI 等身體組成均顯著 下降。. 江孟珍. 2000. 高中女子 籃球隊. 實施 8 週速度、敏捷及循環訓練後,脂肪率 有達到顯著。. 陳明坤 張世沛. 2006. 60 名 大學生. 12 週游泳教學課程後發現,其體重、肌肉重、 體脂重及脂肪率,均有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如表2-4,在不同運動介入方面,王佩薰 (2003) 以不同的訓練方式-持續 訓練、間歇訓練,對國中男生實施維持 8 週的運動負荷,發現持續訓練方式對 身體組成的影響較間歇訓練好。鄭景峰、林煉傑、黃憲鐘(2002)也以 23名成 年男性為對象,分成三組(高強度有氧組、低強度有氧組及肌力訓練組)經過 8 17.

(28) 週訓練後發現,對身體組成(體重、脂肪率)的影響並不明顯。所以研究發現, 不同運動介入對身體組成並無顯著的影響,可能是因為介入的時間或是強度不夠 所造成的,故本研究對象以長時間訓練的運動員為對象,應該可以排除介入時間 及強度不足的因素,進而了解運動參與對是否會對身體組成造成影響。 李寧遠 (2007)也指出,參與不同程度的訓練,確實可影響青少年身體組 成的改善,其中包含脂肪率及肌肉組織比例的改善。運動訓練對身體組成的影響 幾乎大多數都是正面的,但往往著重在脂肪率及身體質量指數,比較少針對肌肉 率及肌肉平衡等方向來研究。林瑞興 (2003) 以 36 位體重過重大學生為受試 者,分為運動訓練組、運動訓練+飲食教育組與控制組,實施為期 12 週的騎腳 踏車訓練。顯示運動訓練配合飲食教育介入計畫是長期控制體重的有效方法,對 於體重過重者的體重、BMI、脂肪率,均有顯著下降。曾文俊(2008)以 23 名 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 6 週不同形式跳繩訓練介入對身體組成的影響,發現間 歇訓練組、有氧訓練組與控制組等 3 組在訓練前、後的身體組成各改變均未達 到顯著差異水準。. 表 2-4 不同運動介入相關研究文獻整理 作. 者. 著作年. 研究對象. 研. 究. 內. 容. 王佩薰. 2003. 國中男生. 對國中男生實施維持8週的運動負荷,發現 持續訓練方式對身體組成的影響較間歇訓 練好。. 鄭景峰 林煉傑 黃憲鐘. 2002. 23 名 成年男性. 經過 8 週訓練後發現,身體組成(體重、 脂肪率及肌肉重)的影響並不明顯。. 林瑞興. 2003. 36 名 大學生. 運動訓練組、運動訓練+飲食教育組與控制 組,實施為期 12 週的騎腳踏車訓練。可改 善體重過重者的體重、BMI、脂肪率,且 均顯著下降。. 曾文俊. 2008. 23 名 大學男性. 經 6 週不同形式跳繩訓練介入後發現,身 體組成均未達到顯著差異水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8.

(29) 如表2-5,身體組成相關研究方面,黃莉婷 (2010) 的研究以參與不同運動 社團國小學童全身性及部位性身體組成進行探討,參與不同運動社團學童間在全 身性身體組成結果顯示,BMI、全身脂肪率、全身肌肉率各組皆無顯著差異。而 在部位性身體組成方面,參與不同運動社團的國中選手在四肢肌肉率是有差異 的。陳俊利 (2011) 研究結果也顯示,透過不同運動訓練的受試者,在四肢肌肉 率也有顯著差異。在部位性方面,不同運動項目在上、下肢肌肉率及左右上、下 肌肉量也有明顯的不同。這也顯示出,經由長時間參與運動社團或透過運動訓練 的受試者,在身體組成上相對有不同的差異,而未參與者的 BMI 及全身脂肪率 則較高;全身肌肉率方面,未參與運動代表隊的男生則較低,再進一步分析,在 不同運動項目上,國小、國中的全身性身體組成較無明顯的不同,而四肢肌肉率 部分,在國中階段就已有些微的差異。陳榮尉 (2013) 研究也指出,不同運動代 表隊高中男性學生之身體組成在全身肌肉率、全身脂肪率及四肢肌肉率皆有明顯 差異,文中除了分析四肢肌肉率外,更進一步探討八段的肌肉率。 從過去研究可知,許多有關於運動訓練對身體組成影響的研究多著重於全身 脂肪率、BMI等,但在身體組成影響運動成績方面,有可能是肌肉的影響高於脂 肪,加上運動訓練對身體組成的改善有可能也會因對象、項目而有所不同,因此 有必要針對不同運動項目的選手來進行身體組成之比較,並納入肌肉量及平衡的 概念來予以分析比較。所以本研究除了比較運動訓練對脂肪的影響,更將以 Physion XP 多頻生物電阻測量儀作為主要檢測儀器納入四肢肌肉率及八段肌肉 率作為研究目標,並探究四種運動項目身體組成之差異性,做更深入的探討。 綜合以上,如表2-5所示,黃莉婷 (2010) 分析參與不同運動社團國小學童 的全身肌肉率、全身脂肪率及四肢肌肉率明顯有差異。陳俊利 (2011)以國中不 同運動團隊分析,在四肢肌肉率、上、下肢肌肉率、上、下肢左右肌肉量百分比、 上下肢肌肉量百分比差異更為顯著。陳榮尉 (2013) 也對高中生不同運動團隊身 體組成進一步了解,除四肢肌肉率、上、下肢肌肉率、上、下肢左右肌肉量百分 比、上下肢肌肉量百分比外,更細微看到八段部分,在不同團隊有更顯著的不同。 19.

(30) 表 2-5 身體組成相關研究文獻整理 作. 者. 黃莉婷. 陳俊利. 陳榮尉. 著作年. 研究對象. 2010. 國小學童. 參與不同運動社團國小學童的BMI、全身肌肉 率、全身脂肪率及四肢肌肉率來進行探討。. 國中生. 國中男學生之田徑、游泳、桌球及羽球等不同 運動代表隊身體組成(BMI、全身肌肉率、全身 脂肪率、四肢肌肉率)之差異。. 高中生. 運動代表隊學生身體組成 (BMI、全身脂肪 率、全身肌肉率、四肢八段肌肉率及肌肉量分 佈百分比)的差異。. 2011. 2013. 研. 究. 內. 容.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本節小結: 在不同的訓練方式下,其生理機能是會產生變化的,參與者之 脂肪量、身體的機能、年齡大小及性別也會影響生理變化。運動訓練可使淨體重 (主要指肌肉組織)增加及體脂肪減少,在運動項目中也有許多不同之差異出現。 綜合以上的研究,運動介入與不同運動介入對於身體組成上有不同的效果,可降 低 BMI、脂肪率,但還是要視運動時間及強度而定。身體組成亦會隨著不同運 動項目的特性及訓練重點而產生差異,因大專競技選手在生理及心理層面已較為 成熟,本研究以不同運動項目(田徑、游泳、羽球、跆拳道)之大專男性選手,分 析、探討其身體組成之差異性,以身體組成指標來探討不同運動項目的選手四肢 八段肌肉率狀況,作為未來相關研究的參考。. 20.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設計以立意取樣招募大專男性參與田徑、游泳、羽球、跆拳道等四種 不同運動項目代表隊選手(均需接受一年以上專項訓練)為受測對象。研究運動 項目之選擇皆以亞、奧運之比賽項目,亦是全國大專盃及全國運動會之正式項目 為主。而運動特性及屬性方面,田徑較屬於全身性,全身左右側較為平衡使用的 運動項目;而游泳也是屬於左右側較為平均使用的運動項目,但其特殊性在於運 動場域及訓練皆以水中為主,陸上為輔,水中阻力是否影響其身體四肢的身體組 成值得探討。至於運動特性歸類為單側性的運動項目,羽球則是慣用手單手持拍 以手部出力的運動項目。而跆拳道在運動特性上是下肢使用率較高且有慣用腳問 題的運動,主要與其訓練重點及比賽特性相關;以上所選定之四種項目皆有其特 殊性,且在運動成績的認定也較屬於個人成績表現的運動,故較能看出每位選手 因專項訓練後身體組成之差異性。.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大專男性選手為研究對象,分田徑組、游泳組、羽球組、跆拳道組, 每組 40 人,共計 160 人,其中羽球組慣用手右手者人數為 36 人,左手者 4 人, 跆拳道組攻擊慣用右腳人數為 34 人、左腳 6 人,各組團隊成績層級皆為第一級(全 國前八名)。. 第三節 測驗時間與地點 一、研究時間:中華民國102年10月22日至103年12月31日。 二、研究地點:各校活動中心、訓練場地及教室為施測地點。. 21.

(32) 第四節 測驗步驟 在檢測進行前一週,電話詢問教練及師長可行前往時間,親自到校說明事 宜,參與受測校隊之選定皆以大台北地區發展專項體育重點學校之團隊,並主動 與教練學校聯繫。在前往該校檢測前,先以書面公文通知受測學校檢測時間、內 容及流程後,才到校進行檢測。施測前,繼續與該校教練、師長聯繫,並與教練 說明此檢測為自由意願,無任何外在因素影響參與意願,並以公開招募徵求參與 者,確認後,再至該校進行檢測說明,並口頭講述檢測流程及注意事項,聲明其 應有之權利後,發放受試者同意書請受試者填寫,第二次前往該校收取同意書並 再重複講解檢測流程及注意事項之後開始進行檢測,同時說明在身體檢測時,因 需黏貼檢測貼片,會局部接觸四肢肌膚,並於黏貼當下再次主動告知受試者會有 其動作,以尊重受試者感受。先進行生物電阻分析儀測量,檢測其身體組成並於 進行測量前,會讓研究對象先平躺五分鐘,以免因過度活動導致流汗或加速血液 循環,影響測量結果。再以酒精棉片擦拭清潔皮膚,於特定部位黏上電極丹,接 上電極進行測量,進行體脂肪率、肌肉率、四肢肌肉率等項目之測量。. 第五節 測驗項目與方法 一、身體組成檢測 : (一) 全身性、部位性、平衡性身體組成 (1)全身性:身體質量指數 (BMI)、全身脂肪率、全身肌肉率 (2)部位性:四肢八段肌肉率 (3)平衡性:分為左右平衡性及上下平衡性 (二) 測量工具: (1)器材設備:身高體重計 (2)測量方法:請受試者著輕便服裝,站至測量儀器,目視身高與體重的. 22.

(33) 數值後,將數值紀錄後,再請受測者離開測量器。身高以 公分為單位;體重以公斤為單位。BMI=體重(公斤為單 2. 位)÷ 身高 (公尺為單位)。 (3)以多頻生物電阻分析儀 Physion XP (圖3-1所示)。測量方法:本儀器 為評估全身和局部區段的全身脂肪率及肌肉率。目前該機與 MRI 的測 量值可達 r=0.799-0.96。(Miyatani et al., 2001)。本研究將使用本機 器進行全身脂肪率、全身肌肉率、四肢八段肌肉率(上臂、下臂、大腿、 小腿等) 等結果。. 圖 3-1 多頻生物電子分析儀 Physion XP. 圖 3-2 多頻生物電子分析儀. 圖 3-3 多頻生物電子分析儀. Physion XP 測定結果畫面. Physion XP 測定分析畫面. 23.

(34) 第六節 測驗流程 本研究之流程如圖 3-4 所示,研究者隨後進行資料收集與統計分析,並進行 研究結果之討論。. 測驗說明. 同意書取得. 身體組成. 全身性. 部位性. 資料分析、討論. 圖 3-4 測驗流程圖. 24. 平衡性.

(35) 第七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如圖3-5所示:. 身體組成. 不同運動 項目男性選手 全身性. 部位性 四肢八段. 平衡性 左右/上下. 四肢. 左右. 上肢肌肉率 下肢肌肉率. 左右上肢肌肉 量百分比 左右下肢肌肉 量百分比 左右上臂肌肉. 田徑組 (TF) 游泳組. (S). 羽球組. (B). 跆拳道組(T). 身體質量指數 全身脂肪率 全身肌肉率. 左上肢肌肉率 右上肢肌肉率 左下肢肌肉率 右下肢肌肉率. 量百分比 左右前臂肌肉 量百分比 左右大腿肌肉 量百分比 左右小腿肌肉 量百分比. 八段. 上下. 左上臂肌肉率 左前臂肌肉率 右上臂肌肉率 右前臂肌肉率 左大腿肌肉率 左小腿肌肉率 右大腿肌肉率 右小腿肌肉率. 上下肢肌肉量 百分比. 圖3-5 研究架構圖. 25.

(36) 第八節 倫理考量 本研究已經由國立臺灣大學行為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獲同意,另基於 倫理考量,自主、利益原則及公正原則,以保障個案的基本權益,在收案前向參 與者說明研究主題及目的與過程、利益與風險,個案可依其自由意志決定是否參 與研究或退出研究,同意參與者需填寫受試者同意書,所得資料以編號處理,所 有資料保密,僅作學術研究用途,而研究過程中以個案身體狀況安全為優先考 量,將隨時注意個案參與措施時的身體狀況及反應。人體試驗委員會核准函如附 錄一,受試者同意書如附錄二。. 第九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本研究資料以 SPSS for Windows 20.0 版統計軟體進行分析,所使用統計方 法如下: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One-way ANOVA) 檢定大專男性選手(田徑組、游 泳組、羽球組、跆拳道組)之全身性、部位性、平衡性身體組成差異,顯著差異 定為p < .05。若結果達顯著差異,再以雪費法 (scheffe) 進行事後比較。. 26.

(3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研究以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為對象,探討不同運動項目之身體組成 的差異性。. 第一節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基本資料分析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的基本資料後發現,各組在 年齡上均未達顯著差異,在身高及體重上也未達顯著差異,表示受試者同質性 高,所有參與本研究之大專男性選手不會因其生長發育等先天條件因素而對本研 究結果有所影響 (如表 4-1)。. 表4-1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基本資料 項目 組別. 田徑組 (TF,n=40). 游泳組 (S,n=40). 羽球組 (B,n=40). 跆拳道組 (T,n=40). F值. 年齡(yrs). 20.4 ±0.8. 20.8 ±1.1. 20.9 ±1.1. 20.6 ±1.0. 1.749. 身高(cm). 176.2±5.3. 173.7±6.5. 174.1±5.0. 175.2±7.0. 1.549. 體重(kg). 67.3 ±5.3. 70.1 ±8.6. 67.7 ±9.1. 66.8 ±9.0. 1.233. *p < .05. 27.

(38) 第二節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全身性身體組成差異分析 一、. 全身性身體組成差異分析 如表4-2,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全身性身體組成比較結果顯示,在BMI. 上四組均無顯著差異。在全身脂肪率上,羽球組顯著高於跆拳道組。在全身肌肉 率上,羽球組與游泳組則顯著低於田徑組 。. 表4-2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全身性身體組成之差異比較 項目 組別. 田徑組 (TF,n=40). 游泳組 (S,n=40). 羽球組 (B,n=40). 跆拳道組 (T,n=40). F值. BMI (kg/m2). 22.2 ±1.6. 23.5 ±2.8. 22.3 ±2.9. 22.4 ±2.6. 2.432. 10.0 ±3.7. 11.5 ±5.0. 12.3 ±6.1. 8.7 ±5.2. 4.246*. T<B. 58.8 ±6.8. 53.9 ±6.4. 51.9 ±7.1. 55.5 ±9.1. 6.806*. S,B<TF. 全身 脂肪率 (%) 全身 肌肉率 (%). 事後比較. *p < .05. 第三節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部位性身體組成差異分析 一、部位性身體組成(四肢)差異分析 如表4-3,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部位性身體組成(四肢)比較結果顯 示,上肢肌肉率方面,羽球組顯著低於田徑組、跆拳道組及游泳組。下肢肌肉率 方面,田徑組顯著高於羽球組及游泳組。左上肢肌肉率方面,羽球組顯著低於田 徑組、跆拳道組及游泳組。右上肢肌肉率方面,四組均無顯著差異。左下肢肌肉 率方面,田徑組顯著高於羽球組及游泳組。右下肢肌肉率方面,田徑組也是顯著 高於羽球組及游泳組。 28.

(39) 表 4-3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部位性身體組成(四肢)之差異比較 項目 組別. 田徑組 (TF,n=40). 游泳組 (S,n=40). 羽球組 (B,n=40). 跆拳道組 (T,n=40). F值. 事後比較. 上肢 肌肉率 (%). 4.3 ±0.6. 4.4 ±0.7. 3.9 ±0.4. 4.5 ±0.9. 5.869*. B<TF,S,T. 下肢 肌肉率 (%). 26.2 ±3.3. 22.9 ±3.0. 23.3 ±3.5. 24.4 ±4.3. 7.773*. S,B<TF. 左上肢 肌肉率 (%). 2.2 ±0.3. 2.2 ±0.4. 1.8 ±0.2. 2.2 ±0.5. 10.973*. B<TF,S,T. 右上肢 肌肉率 (%). 2.2 ±0.3. 2.2 ±0.4. 2.1 ±0.3. 2.3 ±0.5. 2.218. 左下肢 肌肉率 (%). 13.1 ±1.8. 11.3 ±1.9. 11.6 ±1.7. 12.1 ±2.2. 7.749*. S,B<TF. 右下肢 肌肉率 (%). 13.1 ±1.7. 11.5 ±1.5. 11.7 ±2.0. 12.3 ±2.2. 6.085*. S,B<TF. *p < .05. 二、部位性身體組成(八段)差異分析 如表4-4,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部位性身體組成(八段)比較結果顯 示,左上臂肌肉率方面,羽球組顯著低於田徑組、跆拳道組及游泳組。左前臂肌 肉率方面,羽球組顯著低於跆拳道組。右上臂肌肉率方面,羽球組顯著低於跆拳 道組及游泳組。右前臂肌肉率方面,四組皆無顯著差異。左大腿肌肉率方面,羽 球組、跆拳道組及游泳組顯著低於田徑組。左小腿肌肉率方面,游泳組顯著低於 跆拳道組。右大腿肌肉率方面,田徑組顯著高於羽球組及游泳組。右小腿肌肉率 方面,跆拳道組顯著高於羽球組、田徑組及游泳組。. 29.

(40) 表 4-4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部位性身體組成(八段)之差異比較 項目 組別. 田徑組 (TF,n=40). 游泳組 (S,n=40). 羽球組 (B,n=40). 跆拳道組 (T,n=40). F值. 事後比較. 左上臂 肌肉率 (%). 1.2 ±0.2. 1.2 ±0.2. 0.9 ±0.2. 1.1 ±0.2. 15.877*. B<TF,S,T. 左前臂 肌肉率 (%). 1.0 ±0.2. 1.0 ±0.1. 0.9 ±0.2. 1.1 ±0.3. 4.465*. B<T. 右上臂 肌肉率 (%). 1.2 ±0.2. 1.2 ±0.2. 1.0 ±0.2. 1.2 ±0.3. 6.575*. B<S,T. 右前臂 肌肉率 (%). 1.0 ±0.2. 1.0 ±0.1. 1.1 ±0.2. 1.1 ±0.3. 1.834. 左大腿 肌肉率 (%). 10.6 ±1.7. 9.0 ±1.8. 9.1 ±1.6. 9.4 ±2.2. 6.925*. S,B,T<TF. 左小腿 肌肉率 (%). 2.5 ±0.4. 2.3 ±0.4. 2.4 ±0.5. 2.7 ±0.5. 6.391*. S<T. 右大腿 肌肉率 (%). 10.6 ±1.7. 9.2 ±1.4. 9.2 ±1.9. 9.6 ±2.2. 5.647*. S,B <TF. 右小腿 肌肉率 (%). 2.5 ±0.4. 2.3 ±0.4. 2.5 ±0.4. 2.8 ±0.7. 6.606*. TF,S,B<T. *p < .05. 30.

(41) 第四節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平衡性身體組成差異分析 一、平衡性身體組成(左右)差異分析 如表4-5,結果顯示,在左右肌肉量平衡中,正常範圍界定於 95%~105%; 若數值小於 95% 則表示右側肌肉量較高;若數值大於 105% 則表示左側肌肉 量較高。在左右上肢肌肉率百分比方面,羽球組的值為 88.6% 較偏向右側,而 田徑組、跆拳道組及游泳組則屬正常範圍值。左右下肢肌肉率方面,四組皆屬正 常範圍值 95%~105%。在左右上臂肌肉量百分比方面,羽球組的值為 91.6% 較 偏向右側,另外三組,則在正常範圍界定值內。左右前臂肌肉量百分比方面,羽 球組的值為 87.5% 較偏向右側,田徑組、跆拳道組及游泳組則於正常範圍界定 值。而左右大腿肌肉量百分比及左右小腿肌肉量百分比方面結果顯示,四組皆無 顯著水準差異。 二、平衡性身體組成(上下)差異分析 上下肌肉率百分比方面,跆拳道組上下肌肉率差異性較低於田徑組,而游泳 組上下肌肉率差異性也較低於羽球組及田徑組。. 表4-5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平衡性身體組成(左右/上下)之差異比較 項目 組別. 田徑組 (TF,n=40). 游泳組 (S,n=40). 羽球組 (B,n=40). 跆拳道組 (T,n=40). F值. 事後比較. 左右上肢 肌肉量 百分比. 99.6 ±5.4. 99.2 ±7.0. 88.6 ±9.0. 98.8 ±8.7. 20.025*. B<TF,S,T. 左右下肢 肌肉量 百分比. 100.7 ±8.4. 98.6 ±14.5. 99.8 ±11.2. 98.3 ±8.3. .461. 左右上臂 肌肉量 百分比. 100.7 ±9.8. 99.1 ±10.6. 91.6 ±17.3. 98.4 ±12.4. 4.208*. 31. B<TF,S,T.

(42) 左右前臂 肌肉量 百分比. 98.7 ±7.3. 99.7 ±6.8. 87.5 ±9.0. 100.0 ±7.8. 24.459*. 左右大腿 肌肉量 百分比. 100.8 ±10.9. 99.1 ±19.8. 100.6 ±15.6. 98.0 ±13.5. .317. 左右小腿 肌肉量 百分比. 101.8 ±7.2. 98.9 ±9.1. 98.3 ±6.8. 100.4 ±11.2. 1.390. 611.7. 528.2. 598.9. 551.7. ±87.7. ±106.4. ±90.6. ±83.8. 上下肢 肌肉量 百分比 *p < .05. 32. 7.847*. B<TF,S,T. T<TF S<TF,B.

(43) 第五章 討論 本章主要是針對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身體組成之結果做進一步的討論 ,並根據第四章的所有數據做更具體且較完整的討論,期能提供瞭解大專不同運 動項目男性選手身體組成現況,以作為未來教練培訓、選拔人才之依據。. 第一節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全身性身體組成之差異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大專男性選手因運動項目及訓練方式不同,身體組成可能 也會有所差異性。研究結果顯示,在全身性身體組成方面,本研究四組間在 BMI 均無顯著差異(表4-2)。馮柏菁(2004)研究長期參與運動訓練男性青少年之 BMI,發現游泳組、排球組與對照組三組之間的 BMI 未達顯著差異,與本研究 結果類似,顯示出參與不同運動項目的選手,若身體組成以 BMI 來評估可能無 法出現差異性。在全身脂肪率方面,過去的研究曾指出,以 23 名成年男性為對 象,經過 8 週訓練後發現,對全身脂肪率的影響並不明顯(鄭景峰、林煉傑、 黃憲鐘,2002),此可能是因為介入的時間或是強度不夠所造成。本研究的對象 是經過長時間訓練的運動員,應該可以排除介入時間及強度不足的因素,進而了 解運動參與是否會對脂肪的比例造成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跆拳道的全身脂肪 率最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跆拳道組因在比賽規則中有體重量級的限制, 故選手對於自身體重的控制更為要求,因此在全身脂肪率較其他組的選手明顯較 低。另外,本研究的羽球組全身脂肪率在四組中為最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 為跆拳道組選手為重視體重控制的為分級制型選手,游泳組是全身性運動的項 目,田徑組是以下肢為主的全身性運動項目,只有羽球組選手是以慣用手為主的 運動項目,故與其他三組比較來看,全身脂肪率明顯較高。 另外,侯堂盛、林晉榮(2006)發現,規律的肌力訓練能幫助人們減去身體 上過多的體脂肪,增加全身肌肉率,增加新陳代謝率,所以長時間從事高強度的 33.

(44) 運動訓練,全身體脂肪率會低於未從事運動者,全身肌肉率也會高於未運動者。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全身肌肉率是田徑組最高,此可能是因為田徑運動著重下肢 訓練及上半身擺動為主要的訓練方式,下肢又是主要的大運動肌群,故田徑組在 全身肌肉率比值高於其他各組。. 第二節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部位性身體組成之差異 在部位性身體組成(四肢)方面,本研究結果發現,羽球組在上肢肌肉率及 左上肢肌肉率都顯著低於其他各組,推論應該是因為羽球在訓練上較屬於慣用手 單側訓練,故造成此現象,在本研究中的羽球選手,多以右手為慣用手,因此相 對於其他各組,羽球組的左上肢肌肉率明顯偏低。另外,雖然本研究之羽球組選 手的慣用手為右手,但羽球組的右上肢肌肉與其他各組比較並無顯著差異,因此 在整體的上肢肌肉率,羽球組仍是最低。在下肢方面,田徑組的下肢肌肉率為顯 著最高,此可能是因為田徑訓練對於下肢部分需特別著重,所以訓練重點主要會 強化下肢肌力,故其下肢肌肉率較其他各組來的佳。 再細部針對部位性身體組成(八段)的結果發現,羽球組在左上臂、左前臂 及右上臂之肌肉率,都明顯低於其他各組,此也呼應上述四肢肌肉量比較的結 果,顯示羽球組的上肢肌肉率及左上肢肌肉率都是低於其他各組。進一步探討其 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的羽球組選手的慣用手多為右手,而羽球是慣用手單手持拍 運動,在訓練中較以慣用手訓練為主,其中又以前臂的肌肉群使用較多,故羽球 組在右前臂肌肉率上與其他組比較無顯著差異。在下肢方面,本研究結果發現田 徑組在左大腿肌肉率及右大腿的肌肉率皆高於其他各組,而田徑訓練中,下肢訓 練為主要重點之一,故在肌肉率較其他組高。跆拳道組在左小腿肌肉率及右小腿 肌肉率顯著高於其他各組,此可能是因為因為跆拳道運動的特性是屬於單側慣用 腳運動有關,跆拳道運動是以靈活多變的腳法攻擊,且在踢擊時必須單腳站立並 同時旋轉身體帶動攻擊腳攻擊 (劉昭晴、彭鈞渝,2010) 。跆拳道下肢使用肌群. 34.

(45) 主要以臀大肌、股二頭肌、股直肌、股內側肌、股外側肌、腓腸肌、比目魚肌等 為主 (張婉貞、莊紋娟、江界山、陳和德、林清和,2004),由於運動過程中, 有較長的時間需要由單腳小腿做為支撐腳,支撐攻擊腳抬腿攻擊而產生此種身體 組成特性,所以跆拳道的訓練是容易造成單側小腿較發達的運動項目,由於本研 究中的跆拳道選手的攻擊腳多為右腳,因此左腳為支撐腳,特別是小腿部分,在 攻擊時需承受全身體重,故本研究結果顯示,跆拳道組的左小腿肌肉率較其他組 高,但由於右腳為攻擊腳,在整體運動過程中右小腿的使用率也很高,因此跆拳 道的小腿肌肉率會較顯著高於其他各組。. 第三節 不同運動項目大專男性選手平衡性身體組成之差異 在平衡性身體組成(左右/上下)方面,主要是在了解四肢八段的肌肉量是 否左右平衡,而其百分比界定的正常範圍於 95%~105% 之間。研究結果顯示, 羽球組左右上肢肌肉量百分比為 88.6%、左右上臂肌肉量百分比為 91.6% 及 左右前臂肌肉量百分比為 87.5%,顯示本研究羽球組的肌肉量為右側大於左 側,此乃因為本研究所收案的選手多是右手為慣用手。此結果與陳榮尉(2013) 的研究結果一致,其研究也指出羽球隊員的上肢肌肉量是右側較左側高。原因可 推論因羽球運動為慣用手單手持拍運動,所以會有單邊肌肉較為發達的現象,故 羽球隊員的左右上肢肌肉量、左右上臂肌肉量百分比及左右前臂肌肉量百分比相 差最多,此結果與其運動特性相關。在下肢方面,四組在左右下肢肌肉量百分比、 左右大腿肌肉量百分比及左右小腿肌肉量百比方面皆無顯著差異,顯示出這四種 運動項目的選手,其左側和右側下肢的肌肉量比值是呈現較為平衡的狀態。。 而在上下肢平衡的部分,主要是分析下肢肌肉總量對上肢肌肉總量的比值, 指標為上下肢肌肉量百分比,其計算方式為下肢肌肉量除以上肢肌肉量乘上百分 比換算之。本研究結果顯示,田徑組在上下肢肌肉量百分比方面數值為 611.7%, 顯著高於其他各組,此可能是因為田徑組之訓練特性以下肢訓練為主要的方式,. 35.

(46) 故其下肢肌肉量高於其他各組,在上肢肌肉量方面與游泳組和跆拳道組均無差異 的狀態下,下肢肌肉量對上肢肌肉量的比值明顯較高。另外,游泳組的數值 528.2% ,為四組中最低,此結果與陳榮尉 (2013) 以高中學生為對象的研究結 果一致。此可能是因為游泳是一種必須同時利用上下肢的運動,由於每日接受的 專項訓練皆以全身性為主,故在上肢和下肢的肌肉量差異最小。 綜合上述討論可發現,各專項運動因屬性不同,所強調使用的技巧與訓練方 式也有所不同,故隨訓練強度的增加而使各項目間身體組成所造成的差異也越來 越明顯。. 36.

(4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一、全身性身體組成方面 四組BMI均無顯著差異,跆拳道組在全身脂肪率顯著最低,田徑組在全身肌 肉率顯著最高。 二、部位性身體組成方面 羽球組在左上肢肌肉率都顯著低於其他各組。田徑組的下肢肌肉率最高。田 徑組在左及右大腿肌肉率皆高於其他各組。跆拳道組在左小腿肌肉率及右小腿肌 肉率皆高於其他各組。 三、平衡性身體組成方面 羽球組的左右上肢肌肉量百分比為88.6%、左右上臂肌肉量百分比為91.6% 及左右前臂肌肉量百分比為87.5%,顯示羽球組肌肉量為右側高於左側。田徑組 在上下肢肌肉量百分比數值為611.7%,高於其他各組,而游泳組數值528.2%則 為最低。. 第二節 建議. 一、對於本研究之結果期待能做為未來教練訓練上及選才上的參考指標 二、建議在往後的訓練上,能針對該項運動特性及其身體組成的不同做重點加 強,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三、建議未來研究能針對職業運動員或是更頂尖的運動員,做進一步身體組成的 分析,使運動員與教練進一步了解身體組成,以利達到最佳的運動成績,為 邁向亞、奧運做準備。. 37.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So, from these observations researchers also want to know if there is a correlation of body fat percentage and cholesterol levels to the blood pressure of the

The Correl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with Visceral and 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Volume in Patients that Performed Abdominal CT scan 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