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本报告暂建议采用合理化公式作为各控制点的设计泄洪量,理由是合理化公式各回归区间的高水峰流量较为合理。而且比较大,在后续的排水系统设计中是最保守的。关键词:频率分析,设计雨型,霍纳雨强法,SSGM雨型法,根据本报告计算结果分析,建议采用合理公式作为各控制点的设计洪水量值首先。
緒論
集水區資料
黔西大桥的左岸和右岸均采用混凝土覆盖层保护。丰谷大桥左右岸均设有混凝土护岸。航口大桥左右岸均设有混凝土护岸。
降雨分析
注:引自水利部1998年4月台中县排水迁西排水系统管理规划报告 *为虚拟数据。
頻率分析
测试结果 测试失败 测试失败 测试通过 测试通过 测试通过 测试二参数对数正态 测试失败 测试失败 测试失败 测试通过 皮尔逊 III 型分布 测试通过 测试通过 测试通过 测试通过 测试通过。
雨型分析
简单标度高斯-马尔可夫降雨型(Simple Scaling Gauss-Markov)是一种符合随机分形特征和高斯-马尔可夫历史的无量纲降雨型(引自于军,水利报第12期)。本报告以中部地区第二类降雨型态作为流域设计降雨型态,结果见表5-3,绘制降雨百分比图如图5-7。
設計暴雨
6-2 霍纳预测暴雨深度时间的涞源溪重现期。在高斯马尔可夫降雨模型的设计中,由于软件间隔只能用1小时来表示,因此本报告将暴雨时间间隔从1小时到1小时削减为0.4小时,以便于卷积与短延迟三角形单元的跟踪历史。
設計洪水量推估
Qp(m3/s)为最大流量; Vol 是年历三角形单位的体积; 。是三角历书基期的时间(hr);是集水面积(公顷);小时)。表7-2 黔西流域各控制点三角单位年历计算结果。
离开涞源溪牛栏公光府。图 7-2 退出三角形单位历史线。图7-3 进入三角单元历史之前的涞源溪排水沟。图7-4 三角单元历史线前的牛栏公河流域。图 7-5 三角形单位历史。在恢复排水之前。根据各控制点的流量采集时间设定单位时间计算尺度,然后根据单位时间间隔和三角单位星历理论设定各控制点的三角单位星历;采用霍纳降雨强度公式对降雨规律进行分析,按3mm/hr计算渗漏损失,以出水口为例,计算结果见表7-3。将表 7-3 的结果绘制如图 7-6~图 7-11 所示。各控制点三角单元星历结合霍纳洪峰流量雨强分析结果见表7-4。
检查点返回间隔(年)的流量(cms)。 2)三角单元星历结合SSGM雨型法。对于三角单位历,渗漏损失采用《921五峰镇重建规划报告,90年》中3毫米/小时的值计算。以导出为例,结果如表7-5所示。绘制表7-5如图7-12~图7-17所示。每个检查点的三角单元历史,结合洪水分析的 SSGM 高斯马尔可夫降雨模式结果,如表 7-6 所示。适用于流域面积小于10平方公里(1000公顷)或采集时间小于1小时的小流域,在湿地中,常采用该方法估算水文站所在地区的洪峰流量流量系数缺乏实测流量数据,但由于流量系数难以准确使用,通常仅用于比较和参考。
大电流;换句话说,给定强度的降雨均匀落在集水区内所能产生的最大流量必须具有等于或大于集中时间的降雨滞后。 (理论假设)。预测的峰值流量与降水强度滞后频率中估计的降水强度具有相同的关系。据此,采用黔西河流域各控制点洪峰电流的合理化公式 按式(7-7)计算,可得到洪峰分析结果如表7-9所示。
結論與心得
本学期的《水文分析及模型应用》课程参考《台中县排水黔西排水系统管理规划报告书,水利部1998年4月》中的排水系统和水文资料,实际到黔西河干流排水。地面上,流域每座桥梁的左右岸均考虑当地需求,采用不同形式的覆盖。在勘探过程中,农业用地最为广泛,因此在黔西附近的农田上修建了许多灌溉设施。现场调查控制点牛栏公溪交汇处,左右岸均设有混凝土衬砌,以防止洪水泛滥。不过,由于拍摄时期为3月份,而目前中部地区的水资源状况为缺水,因此照片中的水流量非常低。小的。由于黔西河流域上游缺水,水流不好,造成富营养化现象,我去现场检查时,闻到了一点难闻的气味。因此,黔西河水质和水资源短缺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报告利用丹江模型对迁西排水系统进行水文分析。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降雨百分比和降雨深度之间的差异,设计暴雨时需要将暴雨量的频率分析和百分比降雨模式相乘,这样计算出的降雨量就可以用来匹配采用三角单位历法,结合霍纳降雨强度公式、SGMM降雨型态法和合理化公式来估算洪水量。通过实际操作模式,可以了解每一步所需的数据以及每一步的意义,从降雨量分析到洪峰流量估算,都需要层间数据的应用和整理,才能计算出最终的结果。
通过这份报告我了解了数据的整合和软件的应用,对水文模型的实际应用有了更多的感悟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