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亞太基金會(APF Canada) 投資監測報告第 44頁 簽署FIPA加強與臺灣之研發關係
今(2022)年1月 9日加拿大國際貿易部長 Mary Ng與臺灣行政院政務委員兼
經貿談判總代表鄧振中宣布啟動「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IPA)」探索性討論。
近年來臺灣不斷透過與加拿大、日本、美國等已開發國家強化技術合作關係以 爭取更強大國際能見度。
同時,Ng部長指出,加國有意加強與印太地區經濟夥伴關係。由於加國與 中國貿易關係減弱,進一步促使加國政府與臺灣在技術及創新中心方面探索之 新的貿易和投資途徑。
加國與臺灣藉由FIPA 可加強雙邊投資關係,包括確保非歧視性投資環境、
保護智慧產權,特別在創新、先進技術和綠色能源等領域的研發活動。
加拿大與臺灣雙邊研發外國直接投資(FDI)現況趨勢
加國和臺灣在研發產業領域的雙邊外國直接投資(FDI)主要由加拿大投資者 在臺灣收購資產或建立新工廠。根據 Investment Monitor資料庫顯示,2003至
2021 年,臺灣獲得來自加國投資額約近40 億加元,占加拿大在亞洲FDI總額
的1.5%(如圖25);加拿大企業於臺灣進行37 項投資中,按Frascati Manual定 義,僅4項筆交易(總計 1.48億加元)屬於研發投資類別。
在此期間,最引人注目的研發交易是由總部設於安大略省多倫多的通訊設備製 造商北電網路於臺灣投資3,240萬加元,2003年於臺北市設立研發中心;同一
時期,僅一臺商在加國進行研發投資,此單筆交易是在 2020年由總部位於臺北 保瑞製藥公司以3,850萬加元收購 GlaxoSmithKline Inc.位在密西沙加的研發設 備。
圖 25加拿大與臺灣雙邊研發投資(按產業劃分,2003-2021年)
加拿大對臺灣的對外直接投資分布在多種不同產業,包括科技與硬體設 備、醫藥、汽車及零組件、休閒商品產業等。由臺灣對加拿大的外人直接投資 則集中在醫藥產業,主要反映在保瑞藥廠收購GlaxoSmithKline Inc.設備,亦是臺 灣公司在加拿大進行的唯一收購。
雖然加拿大和臺灣雙向研發投資投入相對較小,但目前擬議中的FIPA將有 助於加臺發揮雙方特長,開啟高度依賴研發領域的新機會,包括金融科技、物 聯網(IoT)、人工智慧、數位化醫療、資訊與通信科技(ICT)、汽車技術、智慧製 造、智慧運輸和智慧農業等。
半導體和清潔技術產業將從 FIPA中受益
加臺兩國雙邊投資流量增加將有益於半導體產業。2022年2月28 日加拿大 政府宣布計劃投資 1.5億加元,加速加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及生產。由於加拿大 積極加強鞏固本國和國際對ICT 供應鏈地位,與擁有全球最大半導體製造商的臺 灣建立策略性合作夥伴,俾使加拿大製造商與臺灣公司合作擴大研發預算。例 如,臺灣半導體製造公司臺積電(TSMC)為全球半導體製造業領先,已承諾於
2023年前投資1,270加元用於研發先進半導體技術。加拿大可以擴大臺積電在
渥太華設計中心現有的合作夥伴關係。
清潔技術和再生能源是加臺雙邊投資流量增加而受益的其他潛力產業。臺 灣和加拿大皆承諾將在清潔技術和再生能源方面進行大量投資以達到2050年實 現淨零排放的目標。加拿大為全球領先清潔和綠色發電企業的發源地,例如 Northland Power和 Canadian Solar Inc.已在臺灣開展業務。
加強清潔技術領域的創新和想法之合作及交流將可活絡臺加兩國能源轉型 的研發投資。 2022年 1月加拿大氫燃料電池協會(Canadian Hydrogen and Fuel Cell Association)與臺灣對等機構簽署瞭解備忘錄,表明雙方有興趣擴大在零排放 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研發方面的合作。擬議中的FIPA 預期將減少不確定性,包 括投資法規、保護智慧產權權利、保證非歧視性待遇,並加強政策可預期性,
這些將有利促進加拿大和臺灣清潔技術領域進一步合作及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