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國民政府北伐(一)聯俄容共與黃埔建軍1.聯俄容共- 民1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國民政府北伐(一)聯俄容共與黃埔建軍1.聯俄容共- 民12"

Copied!
2
0
0

Teks penuh

(1)

國二下 第五單元 北伐與抗戰 一、國民政府北伐

(一)聯俄容共與黃埔建軍

1.聯俄容共- 民12年,孫文與蘇聯合作,同意中國共產黨黨員以個人民義加入國民黨,

換取蘇聯提供經費、武器,協助國民黨組件軍隊

2.黃埔建軍- 民13年,孫文成立陸軍軍官學校,培養革命武力,蔣中正擔任校長。次年,

孫文病逝後,國民黨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

(二)北伐開始與寧漢分裂

1.北伐開始- 民15年,國民政府命蔣中正北伐,取得長江中下游地區後,

國民政府遷至武漢,但為親共派人士控制

2.寧漢分裂- 民16年,蔣中正與內部的反共勢力合作,在上海發動清黨,

並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北伐因此停頓。最後,武漢國民政府同意與共黨劃清 界線,併入南京國民政府,才恢復北伐

3.濟南慘案- 民17年,日本為阻饒中國統一,出兵干預,製造事件,蔣為避免衝突擴大,

命軍隊繞道北伐,進逼北京

4.東北易幟- 控制北京的張作霖撤回東北途中遭日人炸死。張學良宣布服從國民政府,

結束自民國6年以來的南北分裂狀態

二、十年建設

(一)政治方面

北伐統一後,制定《訓政時期約法》,作為國家行憲前的根本大法,但訓政工作為落實

→ 由中國國民黨壟斷政權,形成「以黨治國」

(二)軍事方面

北伐期間,國民政府收編許多軍閥的部隊,國軍人數增加,造成政府財政嚴重負擔

→ 北伐完成後,政府裁減軍隊人數,並加強國軍的裝備與訓練

(三)經濟方面

1.關稅自主權- 國民政府與列強談判修約,收回關稅自主權

2.計畫統一貨幣- 民國22年實施廢兩改元,以銀元為計價單位。後改發行法幣,

有利於貨幣統一與經濟的發展

3.交通建設- 興建全國公路網、增建鐵路、發展電信與郵政,並開始建立航空事業

(四)教育方面

1.在各地廣設中、小學,推行義務教務

2.民間則有晏陽初等,人推行平民教育,教人讀書識字,提升民眾的知識水準

(2)

三、十年建設期間的內憂外患

*原則- 堅持壤外幣先安內

(一)中共勢力的擴張(內憂)

1.中共已激烈土地改革,或農民支持

2.剿共- 蔣自民國19年起發動5次剿共行動

3.兩萬五千里長征:共軍突圍西逃途中共產黨內部發生權力鬥爭,由毛澤東取得黨內領導權,

共軍輾轉抵達陝西北部

(二)日本的侵略(外患)

1.九一八事變:日炮轟瀋陽 → 占東北

2.一二八事變:日在上海製造衝突 → 列強協調停戰

3.滿州國:在東北扶植溥儀,並繼續進攻華北極長城各地

(三)西安事變

251212日,蔣於西安視察期間遭張學良拘禁 → 同意張的要求,停止剿共

四、八年抗戰

(一)中國獨立對日宣戰

1.序幕:七七事變,民2677

2.淞滬會戰

3.國民政府宣布遷都重慶 4.南京大屠殺

5.日採以華制華策略:先後扶植數個魁儡政權,如:汪精衛的南京國民政府

(二)中國與盟軍並肩作戰 1.戰爭期間,適值第二次世界大戰

2.珍珠港事變:民國30年底,日本突襲美國的海軍基地 → 美國對日宣戰

3.蔣中正擔任中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同盟國同意取消過去在華特權,

陸續與中國訂立平等新約

4.開羅會議:民32年底,蔣中正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於埃及開羅舉行會談,

聲明日本應將台灣、澎湖與東北歸還給中華民國

(三)日本無條件投降

1.《雅爾達密約》:民國34年2月,美國與蘇聯簽訂,出賣中國權益

2.同年8月,美先後在日投擲兩枚原子彈 → 日宣布無條件投降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臺北市中小學「行動學習 智慧教學」研習實施計畫草案 第三群組:文山區、大安區、信義區高國中組 北市教資字第 號函 壹、依據 一、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精進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作 業要點。 二、臺北市107學年度12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教學品質計畫。 三、臺北市科技領域高中資訊科技教學綱要。

台北縣立新莊國民中學 台北縣立新莊國民中學 台北縣立新莊國民中學 台北縣立新莊國民中學 春 春 春 春 暉 暉 暉 暉 專 專 專 專 刊 刊 刊 刊 NO.9 學務處生教組製學務處生教組製學務處生教組製學務處生教組製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 919191 年91年年 9年 9 9 月 9月月 4444 日創刊月 日創刊日創刊日創刊 中華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