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會議記錄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磁性薄膜實驗室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會議記錄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磁性薄膜實驗室"

Copied!
3
0
0

Teks penuh

(1)

會議記錄

- 65 -

會議記錄

31屆第5次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會「理事 監事聯席會議」(2021年第3次)重要決議 事項執行情形

時間:2021820 審議通過事項:

1. 依110年7月26日「物理教育獎遴選委 員會議」決議,

新增有關

「物理教育獎」

推薦表

之推薦事由說明欄位,俾利推薦 人依獎項內容撰寫推薦內容並提供佐證 資料。

2. 「2022 動手做物理教學研討會」籌備 事宜:

(1) 經與「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物理學科 中心」討論,確認與台灣物理年會分 開辦理,辦理時間預定為 2022年 3 月第2或第3週。

(2) 為強化高中與大學端的連結,「2022 動手做物理教學研討會」於經費及時 程安排均許可下,安排「系主任與高 中教師座談會」,主題由承辦單位協 助擬定。

(3) 目前已確定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有 承辦意願。

(4) 8月舉辦之聯合會議增列「系主任與 高中教師座談會」場次,強化大學端 與高中連結。

3.

「2022 第五屆全國高中物理探究實作競

賽委員會」成員組成名單:

余進忠、何興中、何世明、王昌仁、

張仁壽、曾賢德、盧政良、傅祖怡、

張敏娟、賴彥良、謝甫宜、吳隆枝、

孫允武、駱芳鈺。

(1) 增列洪偉清副理事長為候補委員。

(2)

「2022 第五屆全國高中物理探究 實作競賽」辦理期程規劃:

 2021年12月計畫書送國教署

 2022年2月開始報名

 2022年4-5月初賽

 2022年7月決賽

 2022年8月壁報競賽。

4. 「物理教育學刊」編輯人員異動:

主編:張敏娟 副主編:盧政良 編輯委員:

 電磁:傅祖怡、力學:許瑞榮

 近物:葉旺奇、熱學:曾賢德

 物理史:邱韻如

 探究與實作:何興中(台南一中)

 手機 APP與Arduino做物理實驗:

江俊明(逢甲大學)

 新興領域物理:曾耀寰

 物理教學與教材設計:洪連輝

 物理原理教學探討:楊嘉會

 物理演示與動手做設計:駱芳鈺

(2)

會議記錄

- 66 - 31屆第6次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會「理事 監事聯席會議」(2021年第4次)重要決議 事項執行情形

時間:20211120 審議通過事項:

1. 本學會章程全案修正草案需依內政部備 查說明進行修正如下:

(1) 依 110 年 10 月 12 日本會第 31 屆第 2 次會員大會會議記錄報送 審查說明辦理。

(2)

於修正

草案第 4 條新增名譽會員需 繳納常年會費之規定,同時刪除修正 草案第 5 條第 4 項對名譽會員權利 限制之規範。

(3)

修正草案第 19 條新增「名譽會員 之常年會費與普通會員同」之規 範,其常年會費是否由本會編列 經費補助乙節則不列入章程。

(4)

依規定提會員大會決議通過後,

報請內政部備查。

2. 「2022 動手做物理教學研討會」籌備事 宜:

(1) 由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承辦,

活動 時間為 111 年 3 月 19 日

。 (2) 以『跨域學習、創新教學』為主題,

邀請具相關經驗大學或高中教師分 享經驗及開設工作坊。

 專題講座:

上午場:邀請東吳大學物理系陳 秋民教授主講、國立中央大學科 學教育中心朱慶琪主任主持

下午場: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研究所許瑛玿教授主講、

主持人另外邀請。

 分場工作坊:

暫定五場次,請依序 邀請。

(3) 物理學科中心於2021年10月21日 召開110學年度第1次諮詢會議,針 對2022動手做物理研討會議程規劃。

(4) 若因北部疫情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無法租借場地,擬改為在中部東海 大學或中興大學辦理;若中央流行疫 情指揮中心宣布升級警戒,禁止大型 集會活動,則改為線上辦理。

3.

辦理會員專屬活動

事宜:

(1) 預計於111年2月19日(星期六)

假台中科博館或中部地點辦理活動。

(2) 邀請講師:謝甫宜副秘書長、陳坤龍 理事、林宣安老師擔任講員。

(3) 本次活動將著重在高中端,講題及講 員以能吸引高中教師參加為優先。

(4) 如因疫情則改線上辦理。

(5) 暫訂111年3月19日假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辦理「2022 動手做物理教學 研討會」時,平行辦理會員大會。

4. 「2022 中華民國物理教學聯合會議」籌 備及研討主題事宜

(1) 由逢甲大學物理教學研究中心及光 電工程與科學學系共同承辦,辦理時 間預定為111年8月18日(星期四)

至111年8月20日(星期六)。

(2) 場地預計以逢甲大學人言大樓啟垣

(3)

會議記錄

- 67 - 廳(可容納278人)作為大會演講場 地,周邊各演講室作為平行演講場地,

中央廊道作為商展及演示用途;理學 院實驗室則作為工作坊場地。

(3)

歷年平行投稿論文宣讀區分「教 材教法」 、 「教案教具」 、 「教學研究 與課程發展」等三項。

(4) 大 會 主 題 : 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融 入 物 理教育。

(5) 會議相關可能的主題如下:

行動通訊發達與新冠疫情之下,

物理教學與實驗實作所面臨的問 題 , 與 ICT (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融入 的可能發展。

物理教學與實驗實作,在新冠 疫情之下及融入 ICT 所面臨的 問題與思維。

ICT 融入物理教學與實驗實 作的可能新方案。

108 課綱實施後,大學物理教學如 何銜接新課綱的素養教育?

高中素養教育的跨領域議題(性 平、人權、環境、海洋、媒體識讀 等等) ,如何融入於高中素養導向 的課程設計與評量?

論壇建議:邀各大學科學教育中 心負責人蒞會,針對科學教育的 新進展做論壇討論。

平行投稿論文宣讀區分「教材教

法」 、 「教案教具」 、 「教學研究與課

程發展」等。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依學群推薦 • 大學依學系之性質分學群招生,由高中向大學依學群推薦符合推薦 條件之應屆畢業學生 第一類學群 文、法、商、社會科學、教育、管理等學系 學 程 第二類學群 理、工等學系 學程 第三類學群 醫、生命科學、農等學系 學程 第四類學群 音樂相關學系 學程 第五類學群 美術相關學系 學程 第六類學群 舞蹈相關學系 學程 第七類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