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新興毒品浴鹽 台 5 年增 71 倍
【中時電子報 記者陳怡君/台北報導】
曾在美國引起「活人啃臉」事件的「浴鹽類」新 興毒品,不僅在台現蹤,近 5 年濫用件數更暴增 71 倍,由一年4百多件暴增到3萬多件。浴鹽類毒品常 被包裝成咖啡包、奶茶包等形式,成為青少年最容易 接觸的新興毒品類型之一。
衛福部食藥署 22 日公布最新統計,2011 年至 2015 年濫用卡西酮類藥物案件,從 440 件上升至 3 萬1390件,暴增逾71倍,2014年更有8人因濫用
「浴鹽」送命。
恐怖的是,會讓人「喪屍化」的浴鹽類毒品,相 當容易觸及青少年族群。衛福部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 主任林滄耀表示,院內33位15歲到20歲年輕毒品 濫用者,高達7成使用過「浴鹽」。國內濫用卡西酮 毒品者,最小只有 13 歲。林滄耀曾收治一名中輟生 病患,喝下「浴鹽」沖泡的飲品,情緒失控暴走,狠 揍同儕。
食藥署管制藥品組科長李品珠指出,這類新興毒 品除了偽裝成咖啡包、奶茶包,也出現液態小瓶裝、
心型巧克力等型態,卸除青少年心防。且高達9成以 上「咖啡包」會混入K他命、安非他命等多種成分。
李品珠表示,這類毒品包多是地下工廠製造,個別劑 量可相差70倍,增加致死風險。
常見 品項
包 含 Mephedrone (喵 喵)、MDPV、 Methylone、Ethylone等,俗稱「浴鹽(Bath Salts)」
主要
物質 合成卡西酮類,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 服用
作用
毒 性 反 應 類 似 甲 基 安 非 他 命 及 搖 頭 丸,具成癮性
濫用 危害
產生幻覺、精神疾病、具攻擊性、暴力及 自殘行為,長期使用產生骨骼肌組織分 解、腎衰竭,甚至致死
透過各式流行圖樣、貼圖進行設計包裝。
偽裝為咖啡包、奶茶包、糖果、餅乾等型態,
進行販售,誘騙民眾使用。
常以首次免費提供及團購等方式販售。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623000830 -260309
中華民國105年09月02日
中華民國91年9月4日創刊 學務處生教組製 宮維均 李姍靜 老師編輯
NO.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