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糖尿病的基本认识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4

Membagikan "糖尿病的基本认识"

Copied!
7
0
0

Teks penuh

(1)

卫教编号:META-401

糖尿病的基本认识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因为身体不能分泌胰岛素或体内细胞

对胰岛素反应不好,而造成血中糖份过高的现象。正 常 的 血 糖 是 饭前 70~100mg/dl, 饭 后 2 小时 小于

140mg/dl。糖尿病在发病的初期大多没有明显的症状,

渐渐地随着血糖升高 (往往高于 180 mg/dl 以上),才 有小便次数增加、口渴、饥饿、疲劳、体重减轻、视 力模糊或伤口无法愈合等症状出现。

二、糖尿病的诊断 :

(一)早晨空腹血浆血糖值≧126mg/dl 以上(空腹指 不吃任何食物至少 8 小时)。

全人智慧 医疗典范 爱心 质量 创新 当责

经新陈代谢科医师检视 台中荣民总医院护理部编印

2003.02.01订定

2018.09.15(13修) 2010.04.07(4审)

(2)

(二)75 公克葡萄糖耐受试验,2 小时后血浆血糖≧

200mg/dl。

(三)有糖尿病症状,例如:吃多、喝多、尿多、体 重减轻加上任何时间测得血糖≧200 mg/dl。

(四)糖化血色素≧6.5%。

符合以上四者其中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三、可能引起糖尿病的因素 :

(一)遗传:在统计上,糖尿病病人的家族罹患此病 的机会比普通人高出五倍以上。

(二)年龄增加: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故中年以后要特别留意此病。

(三)肥胖者:40 岁以上的糖尿病病人中,有 80%是 体重过重的人(身体质量指数≧25,男性腰围大 于 90 公分,女性腰围大于 80 公分)。

(四)血脂肪异常:三酸甘油脂过高或高密度胆固醇 过低的人较易罹患糖尿病。

(五)压力:生理和精神压力与糖尿病关系尚未十分

(3)

明暸,但压力存在时,胰岛素敏感度减低,血 糖会上升。

(六)其他:如药物或内分泌腺疾病等。

四、糖尿病的种类 :

(一)第 1 型 (胰岛素依赖型)

主要是胰脏无法分泌胰岛素,体内血中胰岛素 缺乏,故必须依赖外来胰岛素治疗。

(二)第 2 型 (非胰岛素依赖型)

主要是因为胰岛素阻抗性增加,加上胰岛素分 泌减少,使血中的葡萄糖无法利用,因而使血 糖过高。

(三)其他型糖尿病:

主要是因为其他器官疾病或相关治疗所引起的 糖尿病,如反复发生的慢性胰脏炎、胰脏切除 或生理性改变而引起的,如药物、化学品等引 起。

(四)妊娠糖尿病:

(4)

怀孕时新诊断的糖尿病。

五、糖尿病有那些症状?

(一)多吃—经常觉得饥饿。

(二)多喝—常常感到口渴。

(三)多尿—尿多,小便次数频繁。

(四)尿中有糖。

(五)体重减轻。

(六)伤口不易愈合。

(七)容易疲倦。

(八)皮肤痒。

六、糖尿病的并发症有那些?

(一)急性并发症:

1.低血糖休克:常发生于口服降血糖药物或注 射胰岛素的病人,所以又称胰岛素休克,症状 有:手脚发抖、冒冷汗、饥饿、软弱无力、心 跳加快、甚至昏迷。

2.高血糖性昏迷:由于血糖过高而产生软弱、

(5)

头痛、恶心、呕吐、口渴、意识改变等症状,

严重时导致昏迷甚至危害生命。

(二)慢性并发症:

1.血管病变:长期的糖尿病易有血管硬化、高 血压、心脏病甚至中风等并发症。

2.神经病变:有感觉迟钝、四肢麻木、腹泻、

便秘、小便困难、性功能障碍、手脚发麻及刺 痛等。

3.视网膜病变: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4.肾脏病变:引起水肿、蛋白尿、血压上升等 症状,甚至肾衰竭引起尿毒症,而需要终生洗 肾,台湾地区超过 1/3 的洗肾病人是糖尿病病 人。

七、如何控制糖尿病?

(一)饮食: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控制最先使用的方法,

利用控制食物热量与醣份的摄取来降低血糖。

(二)运动:运动也是糖尿病控制的方法之一,运动

(6)

会使血糖降低,有些糖尿病病人以饮食及运动 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得很好。依据世界卫生组织 建议,执行中高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

游泳等,每周至少 150 分钟,尽量减少长时间 坐着不动的状态,即使是工作需要, 也建议每 30 分钟起身活动筋骨。

(三)药物:当饮食及运动都不能控制血糖时,就要 靠口服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来降低血糖。

八、糖尿病人如何自我保健 :

有遗传体质的人,平时就应该多注意饮食的控 制避免肥胖,时时注意自已血糖的变化,一旦发生 糖尿病,愈早控制,并发症就愈少。运用以上的原 则,定期门诊检查,并与医师合作,您的血糖就可 以控制得很好了!

九、参考数据 :

社团法人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2018).2018 糖尿 病临床照护指引‧台北:社团法人中华民国糖尿病

(7)

学会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