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防衛制度調查規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防衛制度調查規則"

Copied!
18
0
0

Teks penuh

(1)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防衛制度調查規則

聯邦規則彙編第十九冊第二○六節

──關於全球及雙邊防衛制度、市埸干擾之調查以及救濟措施之檢討

§206.1 本節之適用範圍

本節規定特別適用於委員會依據一九七四年貿易法(以下簡稱貿易法)二

○一、二○二、二○四及四○六條款(美國法律彙編第十九輯第二二五一、

二二五二、二二五四及二四三六條款)以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施行法第三

○一至三一八條款(美國法律彙編第十九輯第三三五一條款以下)之功能 及職責。本節A小節規定依據前述規定進行調查時應適用之一般規則。至 於一般適用之其他規定,請參閱本章第二○一節。本節B小節規定特別適 用於依據貿易法第二○二條款規定之申請及調查;本節C小節規定特別適 用於依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施行法第三一二款(c)項規定之請求及調查;D 小節規定特別適用於依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法第三○二條款規定之申請及 調查;E小節規定特別適用於依據貿易法第四○六條款規定之申請及調 查。本節F小節規定特別適用於依據貿易法第二○四條款之功能及職責。

A小節(Subpart)─總則

§206.2 申請或請求類型之聲明

基於一九七四年貿易法第二○二條款(a)項(1)款、第二○四條款(c)項(1) 款或第四○六條款(a)項(1)款,或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施行法第三○二條款 (a)項(1)款或第三一二條款(c)項(1)款規定之申請(petition)、請求

(request)、決議或動議,委員會得開始本二○六節之調查程序。國內產 業代表依據本二○六節提出申請或請求者,應於其申請書首頁清楚指明〝本 申請或請求係依據〔一九七四年貿易法第二○二條款(a)項、第二○四條款 (c)項或第四○六條款,或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施行法第三○二條款或第三一 二條款(c) 項〕,以及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實務及程序規則(rules of

(2)

practices and procedure) 第二○六節〔B、C、D、E或F小節〕之規 定。

§206.3 調查之開始;通知之公告;將申請供大眾審?

(a) 調查之開始及通知之公告。除§206.15(b)另有規定者外,委員會於收 到符合第二○六節規定提出之申請或請求後,應立即展開適當之調 查,並將相關之通知公告於聯邦公報。

(b) 通知之內容。通知應載明申請人或其他之請求人、調查對象之進口商 品及其關稅項(subheading)、認定之性質及時機,公聽會之時間及 地點、提出簡報(briefs)、意見(statements)及其他文件之期限、

得審閱申請或請求書以及其他於調查程序中提出之文件的場所,以及 可向其洽詢進一步消息之官員的姓名、地址及電話號碼。

(c) 供大眾審閱。委員會應立即將前述申請或請求供大眾審閱(但不包括祕 密的商業資訊)。

§206.4 通知其他部門

委員會應立即將提出之申請或請求之複本以及開始調查之通知送交美國貿 易代表署(以下簡稱貿易署)、商業部長、勞工部長,以及其他直接有關 之聯邦部門。

§206.5 公聽會

(a) 依據本節B小節規定之調查。依據本節B小節規定進行之調查程序,

經在聯邦公報適當公告通知者,委員會應就損害問題舉行公聽會,若 有必要並應就救濟問題舉行第二次公聽會。委員會就損害問題做出否 定認定時,無庸就救濟問題舉行公聽會。

(3)

(b) 依據本節C、D及E小節規定之調查。依據本節C、D及E小節規定 進行之調查,經在聯邦公報適當公告通知者,應針對損害及救濟舉行 公聽會。

(c) 依據本節F小節規定之調查。依據本節F小節規定進行之調查,經在 聯邦公報適當公告通知者,委員會應針對依據一九七四年貿易法第二

○三條款所採取之措施是否應延長乙事,舉行公聽會。

(d) 出席並交叉詢問之機會。利害關係人及消費者(包括代表消費者利益 之任何團體)應有機會出席、提供證據、評論依據一九七四年貿易法 第二○二條款(b)項規定提交之調整計畫及在公聽會表達意見。利害關 係人及消費者(包括代表消費者利益之任何團體)應有機會交叉詢問 在公聽會表達意見之利害關係人。

§206.6 向總統提交之報告

(a) 總則。委員會向總統提交之報告應包括:

(1) 作成之認定及認定基礎之說明;

(2) 作成肯定認定者,採取適當措施之建議及每項建議基礎之說明;

(3) 委員會成員就認定及任何建議之不同意見或個別意見;

(b) 額外的發現及資料

(1) 委員會依據一九七四年貿易法第二○二條款(b)項規定作成認定 時,其報告尚應包括:

(i) 就進口以外之其他可能構成國內產業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之 虞的因素,所做的檢查發現;

(ii)申請人提出之調整計畫副本乙份;

(iii)國內產業中公司及勞工向委員會提交因應進口競爭所採取 或計劃採取之積極調整步驟之承諾,以及委員會就此所取得 之資料;

(iv)關於實施所建議之措施對提出申請之國內產業、其他國內產 業及消費者之短期及長期效用的說明;以及

(4)

(v) 關於不採取所建議之措施對提出申請之國內產業、其勞工、

該產業生產設備所在之地區及其他國內產業之短期及長期效 用的說明。

(2) 委員會依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施行法第三○二條款(b)項規定作 成認定時,其報告亦應包括就進口以外之其他可能構成國內產業 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之虞的因素所做的檢查報告。

§206.7 祕密商業資料;提供祕密的摘要

(a) 資料不得揭示。除§206.17另有規定者外,委員會依據本節B、C、

D或F小節規定進行調查時,不得將其認為符合§201.6 規定之祕密商 業資料揭示,但提供祕密商業資料之當事人於提供資料時已認知委員 會會揭示該資料,或該當事人事後同意揭示該資料者,不在此限。若 有需要,委員會可將祕密商業資料放入提交總統及貿易代表之報告 中;該報告上應註明包含祕密商業資料,此外,委員會應將該報告做 成不含祕密商業資料之版本提供大眾。

(b) 不含祕密的摘要。當事人提供祕密商業資料時,應同時就該資料提供 不含祕密之摘要,但委員會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當事人表明無法 對祕密商業資料進行摘要者,應以書面說明其理由。委員會認定系爭 當事人無保護祕密之正當事由,並且其不願將該資料公開亦不願授權 以概括或摘要方式將之揭示者,委員會得不考慮該資料。

§206.8 文件之送達、提出及具結

(a) 具結(Certification)。代表申請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於與其有關之 調查中提供事實資料供委員會考慮或答覆委員會問卷之人,應具結該 資料據其所悉係正確且完整。

(b) 送達。當事人就與其有關之調查程序中提供文件供委員會參考者,除 符合本篇§201.8 之規定外,應依據本篇§201.16規定之方式將該文件

(5)

之公開版本(pullic version)送達調查程序之所有其他當事人,並 在適當的範圍內,依據§201.17(f)規定之方式送達該文件之祕密版本

(confidential version)。在委員會秘書處依據本篇§201.11規定 發布送達清單(service list)、或依據§206.17規定發佈行政保護 命令清單(administrative protective order list)前,提供文件 者,無庸對該文件出具送達證明(certificute of service),但應 在發佈送達清單或行政保護命令清單後二日內,將該文件送達相關之 當事人並出具送達證明。當事人提出之申請、要旨(briefs)及證詞 應專人送達(by hand),若以郵寄,則應以次日投遞之郵件(overnight mail)或相等之郵件送達。未能遵守本規則之要求者,得被剝奪做為 該調查程序當事人之資格。經向委員會申請者,委員會應將全部文件

(但不包括公聽會之記錄、祕密商業資料及管制資料(privileged information))以及依據本章規定應送達之資料,提供給調查程序中 向委員會請求之當事人。

(c) 文件之提出。向委員會提出之文件應遵守相關之規則,包括本篇§201.8 之規定。委員會指定提出文件之截止日期者,而提出之文件包括祕密 商業資料時,應於截止日提出資料,資料提出人為當事人者,亦應於 截止日送達該文件之祕密版本,並且應在該日期後之一個營業日內將 該文件不含祕密之版本提出並送達。祕密版本應將全部祕密商業資料 放入括弧內,並在每頁註明下列警告:〝在截止日後一個營業日內,

括弧內之祕密商業資料尚未確定。〞括弧內之祕密商業資料在提出文 件後的一個營業日確定,亦即與應提出該文件不含祕密之版本同時。

在括弧內之祕密商業資料確定前,該文件之受領人不得向不受調查程 序中發布之行政保護命令拘束之任何人,揭示該文件之任何內容。資 料提出人未正確括弧者,得於提出不含祕密之版本的同時提出祕密文 件的改正版。截止日後,不得修改文件,但變更括弧或刪除祕密商業 資料,不在此限。未能遵守本項規定者,委員會得不考慮提出文件之 全部或部份。

B小節─與全球防衛措施有關之調查則

(6)

§206.11 本小節之適用範圍

本B小節之規定專門適用於貿易法第二○二條款(b)項規定之調查程序。本 節A小節及本篇 201節之規定亦有適用。

§206.12 可適用於本節B小節之定義

下列用詞於本小節之意義為:

(a) 調整計畫。係指由申請人向委員會及貿易代表於申請時或申請後一二

○日內提出之因應進口競爭的積極調整計劃。

(b) 承諾。係指國內產業中之公司、國內產業中經認可或承認之工會或勞 工團體、地方社區、代表國內產業之貿易公會或其他個人或團體就其 協助積極調整所計劃採取之措施,向委員會提出之承諾。

§206.13 得提出申請之人

外國商品進口至美國之數量增加,被指為國內生產同類或直接競爭商品的 產業受到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之虞的相當原因者,則包括代表該產業之貿 易公會、公司、被認可之工會或勞工團體在內之法律主體均得依據本B小 節之規定提出申請。

§206.14 申請之內容

依據本B小節規定提出之申請應包含具體資料,以證明商品進口至美國之 數量增加已成為國內生產同類或直接競爭商品的產業受到嚴重損害或嚴重 損害之虞的相當原因。該申請應申請是否因為緊急情況存在或進口商品為 易壞農產品而尋求臨時救濟。此外,該申請應在可自政府或其他來源可取 得之範圍內提供下列資料,但無法自前述來源取得資料者,則應提供最適 切之估計及該估計之基礎:

(a) 商品之描述。系爭進口商品之名稱及描述,並指出該商品之美國關稅 分類及待遇,以及國內生產之同類或直接競爭商品之名稱及描述;

(7)

(b) 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

(1) 請求書中具名之公司、僱用或曾僱用在請求書中具名之勞工的公 司名稱及地址,以及其生產國內商品之工廠所在地;

(2) 前述具名之公司(或)勞工所生產之同類或直接競爭商品占國內 產量之百分比,以及認定該公司及(或)勞工足以代表該產業之 依據;以及

(3) 申請人知悉之其他國內商品製造人之名稱及所在地;

(c) 進口資料。主張系爭商品進口數量增加(不論實際增加或相對於國內 產量之增加)所依據之最近五年的進口資料;

(d) 國內生產資料。針對依據本條款(c)項規定提供資料之每一年度全部美 國生產國內商品之資料;

(e) 顯示損害之資料。顯示系爭國內產業受到損害之性質及範圍的數量資 料:

(1) 若為嚴重損害,則資料應顯示:

(i) 國內產業生產設備之重大閒置,包括工廠關閉或產能之低度 使用等資料;

(ii)相當數量公司無法以合理利潤進行國內的生產活動;以及 (iii)國內產業大量失業或低度就業;

(2) 若為嚴重損害之虞,則資料應顯示:

(i) 銷售或市場占有率減少、(不論國內製造商、進口商、批發 商或零售商之)存貨偏高並且在增加中,以及生產、利潤、

薪資或就業之下降趨勢;(或低度就業在增加中)

(ii)國內產業無法獲得適當資本將其國內工廠及設備現代化或無 法維持現有研究開發支出之程度;

(iii)由於系爭商品輸出或輸入第三國市場受到限制,美國市場因 此成為分散出口之焦點的程度;以及

(3) 價格、生產及生產力之變化。

(f) 損害之原因。就造成本條款(e)項規定之損害或損害之虞的原因加以列

(8)

舉及說明,以及就進口商品實際增加或相對於國內產量之增加係前述 原因之程度,根據相關資料提出說明;

(g) 尋求之救濟及其目的。關於尋求救濟之種類、數量、期間、具體目的

(包括將資源有秩序地移轉供其他更有生產力之項目或提高競爭力)

及適應新的競爭條件之調整方式的說明。

(h) 為競爭所做之努力。關於國內產業之公司及勞工積極調整以因應進口 競爭所採取或計劃採取之努力的說明。

(i) 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國家之進口。顯示自每一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國 家(加拿大及墨西哥)進口比例之數量資料,以及針對自北美自由貿 易協定國家進口對於系爭商品全部進口數量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 之虞的重要性,申請人之意見。

(j) 緊急情況。申請書若主張緊急情況存在,則應就其認定有明確證據顯 示系爭產品進口之增加(不論實際增加或相對於國內產量之增加)係 國內產業受到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之虞的相當原因之依據、遲延採取 措施將導致該產業難以回復之損害、請求採取之臨時救濟及其依據等 提出說明。

§206.15 調查之開始

(a) 總則。除本條款(b)項另有規定者外,委員會於收到符合本B小節規定 提出之申請後,應立即展開適當之調查,並將相關之通知公告於聯邦 公報。

(b) 例外。

(1) 在一年內重新調查。除委員會認定有正當理由外,不得依據貿易 法第二○二條款之規定就已依據第二○二條款調查之同一事件重 為調查,但委員會就前次調查結果向總統報告已逾一年者,不在 此限。

(2) 受前次措施限制之商品。總統依據貿易法第二○三條款之規定在

(9)

新的調查中得採取措施之期限末日,若在貿易法第二○三條款(e) 項(7)款允許之日期前,委員會不得依據貿易法第二○二條款之規 定就已依據貿易法第二○三條款(a)項(3)款(A)、(B)、(C)或(E) 目規定採取措施之商品重新調查。

(3) 受紡織品協定限制之商品。不得依據貿易法第二○二條款之規定 就世界貿易組織關於紡織品及成衣協定之商品進行調查,但美國 已將該商品納入一九九四年關稅暨貿易總協定之中,並且商業部 長已將之公布於聯邦公報者,不在此限。

(4) 易腐性農產品。§206.13規定之代表生產易腐性農產品產業的法

律主體,僅於該產品自申請包括損害之主張時起已受到委員會監 視九十日以上,始得就該產品申請臨時救濟。

§206.16 產業調整計劃及承諾

(a) 調整計劃。申請人得於申請之同時或在申請日起一二○日內,將有助 於因應進口競爭之積極調整計劃提交委員會。

(b) 承諾。委員會就損害作成肯定之認定者,國內產業中之公司、經認可 或承諾之工會或勞工團體、地方社區、代表國內產業之貿易公會或其 他個人或團體,均得向委員會承諾其計劃協助積極調整所採取之措施。

§206.17 依據行政保護命令有限度地揭示祕密商業資料

(a)

(1) 揭示。秘書處受領本條款(a)項(3)款規定之合格申請人合於期 限規定、表明請求之資料及請求之理由(例如為在委員會審理中 之調查程序代表利害關係人,請求依據本條款之規定揭示全部祕 密商業資料)的申請後,應依據本條款(b)項規定之行政保護命 令,將委員會備忘、報告以及在調查期間向委員會提出之書面資 料(但不包括管制資料以及顯然有必要不揭示之特定資料,例如 營業祕密)中包含之全部祕密商業資料,提供給合格之申請人。

(10)

〝祕密商業資料〞一詞已在本篇§201.6加以定義。

(2) 申請。本條款(a)項(1)款規定之申請,須經授權之申請人以秘書 處指定之申請書或其影本為之。被授權申請人提出申請,必須在 出庭(entries of appearance)期限依據本篇§201.11規定屆滿 前為之。調查程序中之一造利害關係人由二位以上合格申請人所 代理者,該等合格之申請人應選任一位為主要合格申請人。主要 合格申請人之申請必須在出庭期限屆滿前提出。申請經受理者,

應依據本條款(f)項之規定將祕密商業資料提供給主要合格申請 人。代理同一利害關係人之其他合格申請人得在出庭期限屆滿後 提出申請,但必須在提出公聽會結束後之摘要(post hearing briefs)期限前五日內為之,此外,祕密商業資料不得送達該其 他之合格申請人。

(3) 合格之申請人。

(i) 僅合格之申請人得提起本項規定之申請。合格之申請人包括:

(A) 調查程序中一造利害關係人之律師;

(B) 資本條款(a)(3)(i)(A)規定之人指揮及監督的顧問或專 家;

(C) 固定在委員會出庭並且代表調查程序中一造利害關係人 之顧問或專家;或

(D) 調查程序中之一造利害關係人未由律師代理者,其代表 人。

(ii)此外,合格之申請人不得參與調查程序中之一造利害關係人 之競爭決策(competitive decisionmaking)。參與〝競爭 決策〞係指在與調查程序中之一造利害關係人之過去、現在 或未來可能之活動、來往(associations)及關係中,合格申 請人就該關係人基於競爭對手相同或類似之資料 (定價、產 品設計等)所做決定可能提供 建議或參與該項決定者。

(iii)本§206.17規定之〝利害關係人〞,係指:

(A) 依據本條款規定調查之商品的國外製造人、生產人、出 口人或美國之進口人,或其過半數成員為該產品之生產 人、出口人或進口人之貿易或商業公會;

(B) 該商品之生產或製造國政府;

(C) 美國境內同類或直接競爭商品之製造人、生產人或批發

(11)

商;

(D) 代表在美國境內製造、生產或批發同類或直接競爭商品 產業之被認可之工會或勞工團體;

(E) 其過半數成員在美國境內製造、生產或批發同類或直接 競爭商品之貿易或商業公會;以及

(F) 由前述(a)(iii)(C)、(D)或(E)規定之利害關係人就同類 或直接競爭商品所組成之協會。

(4) 格式及認定。

(i) 秘書處得制作申請依據行政保護命令揭示之格式,其中應包 含本規則之相關規定。秘書處應認定是否符合本規則關於揭 示資料之要件。就特定的祕密商業資料,應儘速作成前述認 定,最遲應於自提供該資料起十四日內為之,但該資料之提 供人反對揭示該資料,不在此限;若該資料數量特別龐大或 特別複雜,則可在自提供該資料起三十日內作成認定。秘書 處應就已受理之申請做成清單。秘書處之認定即為確定。

(ii)秘書處依據本條款規定認定原本尋求將其不對公眾揭示之材 料並非祕密商業資料,或無庸依據本條款(f)項規定送達者,

應於收到申請時以委員會之名義頒布命令要求將依據本條款 (f)項規定送達之全部材料返還。

(iii)秘書處僅得將祕密商業資料提供給申請已被受理而且於申 請時一併提出適當身份證明之合格申請人,或本條款(b)項(1) 款(iv)目規定之人已提出該項規定之聲明及適當身份證明 者。

(b) 行政保護命令。將資料提供給合格申請人之行政保護命令應要求其向 秘書提交經宣誓之聲明:除依據秘書處指定之其他條件外,

(1) 不得將行政保護命令中所包含之祕密商業資料(該資料無法自其 他管道取得)揭露給下列人員以外之人

(i) 委員會中負責調查之職員,

(ii)向其取得祕密商業資料之人或機構,

(iii)秘書處已許可其依據行政保護命令取得祕密商業資料之申 請者,

(iv)其他人,例如受合格申請人僱用或監督之法務助理及行政幕

(12)

僚,就與調查有關之事項需要祕密商業資料之人,代表調查 程序中之一造利害關係人而不競爭決策者,以及依據秘書處 指定之格式向秘書處提出署名聲明之人:願意接受行政保護 命令之拘束(合格申請人應就其遵守行政保護命令乙事負 責);

(2) 僅將祕密商業資料供委員會當時進行中調查之用;

(3) 未取得秘書處、向其取得祕密商業資料之當事人或其律師之書面 同意者,不與本條款(b)項(1)款規定以外之人討論該祕密商業資 料;

(4) 將包含祕密商業資料之物件(例如文件、電腦磁片等)於使用後 置於上鎖的檔案室、保險庫或其他合適之櫃室;

(5) 依據秘書處之指示及本條款(f)項之規定,送達包含祕密商業資料 之全部物件。

(6) 於傳送包含祕密商業資料之物件時,以封面紙標明該物件內含祕 密商業資料;

(7) 遵守本條款之規定;

(8) 在合格申請人申請書中之陳述為真實及正確,並立即將提出申請 後所發生之影響申請書陳述(例如負責辦理調查事務人員之變動)

的變動通知祕書處;

(9) 立即以書面向秘書處報告並確認違反行政保護命令之行為;以及 (10) 知悉違反行政保護命令之行為將導致合格申請人受到委員會指

定之制裁。

(c) 對依據行政保護命令而揭示之物件之最終處理。合格申請人應在秘書 處指定之期限前,返還或銷毀委員會依據本條款規定向其揭示之全部 物件以及其他包含祕密商業資料之全部物件,例如依據行政保護命令 取得之資料而作成之圖表或記錄、並且向秘書處具結:據其個人所知 所有前述資料均已返還或銷毀,並且未將該資料向未經特定授權之人 揭示。

(d) 委員會對違反行政保護命令之處理。違反行政保護命令之行為可能導 致:

(1) 禁止行為人及其合夥人、同事、僱主及員工在委員會執行任何職

(13)

務,期間以自公布認定違反之行為時起七年內為限;

(2) 移送美國檢察官;

(3) 行為人係律師、會計師或其他專業人士者,移送相關專業團體之 倫理委員會;

(4) 委員會認為適當之其他行政制裁,包括將由行為人、其代表人或 其所代表之當事人提供的資料或摘要公開揭示或將之自記錄中刪 除,或在委員會現在或未來進行之調查程序拒絕讓其接觸祕密商 業資料,或發佈公開或私下的譴責信;以及

(5) 委員會認為適當之其他措施,包括但不限於警告信。

(e) 違反行為之調查程序。

(1) 委員會應認定是否有違反行政保護命令之行為,並且得依本條款 (d)項之規定加以制裁或採取其他措施。委員會得於下列二個日期 在後之日起六十日內,對在調查程序中(包括所有之異議、發回 及後續之異議程序)違反行政保護命令之行為進行調查:

(i) 違反行為被檢舉為發生之日,或委員會認定依據一般合理注 意即可發現違反行為之日;或

(ii)依據本小節規定進行之調查程序結束之日期。

委員會有理由認為行為人違反依據本條款規定發佈之行政 保護命令者,秘書處應發函告知其委員會有理由認為有違反 行為,以及其有合理機會就是否有違反行為表示意見。

委員會事後認定有違反行為並且進行進一步調查者,秘書處 應函告前述行為人此項認定,以及其有合理機會就是否有有 利情況存在以及應課以之適當制裁(而無庸再就是否有違反 行為)表示意見。委員會提供該行為人表示意見之合理機會 後,應決定採取何種制裁。

(2) 制裁為私下譴責信者,秘書處應自作成制裁起二年後,在下列條 件下將該制裁自受領人之記錄中刪除:

(i) 該受領人在前述二年期限屆滿前,未受到依據本條款規定之 另一項尚未刪除之制裁,以及

(ii)該受領人於前述二年期限屆滿時,並非違反依據本條款規定 之行政保護命令程序之被調查對象。於該調查違反行為之程 序結束時未作成制裁者,應撤銷原始之制裁。制裁經撤銷者,

(14)

秘書處應通知被制裁人。

(f) 送達。

(1) 當事人於調查程序中向委員會提出之書面資料包含祕密商業資料 者,應同時將該等資料之全部以影本送達秘書處依據本條款(a) 項(4)款制作之清單所載合格申請人;除§206.8(c)另有規定外,

當事人並應將該等資料以不含祕密資料之版本送達其他當事人。

提出前述資料時,應具結保證已將該等資料之影本依規定送達。

在秘書處制作清單前提出資料者,無庸出具該具結,但應於清制 作後二日內送達該資料並提出已送達之具結。

(2) 當事人得就特定之祕密商業資料,以依據本條款(g)項規定申請免 除揭示之方式,免除本條款(f)項(1)款規定之送達義務。秘書處 應立即就該申請作成決定。申請經接受者;秘書處應接受該資料。

該當事人應就提出之資料提交三個包含本條款(g)項規定資料的 版本,並依據§206.8(b)及本條款(f) 項(1)款之規定送達提出之 資料,其中應包括關於免除行政保護命令要求之揭示義務的特定 資料。申請經駁回者,應立即將置於秘書處之資料返還申請人。

(3) 提出資料未出具合格規定之送達具結者,秘書處不得將該資料納 入調查記錄。未遵守本條款(f)項之規定者,可能導致喪失當事人 資格以及委員會認為適當之制裁。提出之資料包含祕密商業資料 者,應於提交時清楚標示之,並與其他提交之資料隔離。

(g) 揭示義務之免除。

(1) 總則。任何人均得申請免於行政保護命令要求之揭示祕密商業資 料義務,不論其欲將該資料納入依據本B小節規定提出之申請書 或於調查程序中向委員會提交之資料中。僅於秘書處認定該資料 為管制資料或顯然有必要不將之揭示之特定資料時,始得核准該 申請。

(2) 免除之申請。免除揭示義務之申請應以書面陳述理由向秘書處為 之。提出申請之同時,須將系爭祕密商業資料之副本乙本送交秘 書處,僅用於供其就申請作成決定。請求免除揭示義務之祕密商 業資料,於該申請被核准前,仍為申請人之財產,不得成為任何 公務記錄或被納入其中。應儘可能在欲請求免除揭示義務之資料

(15)

擬納於其中之文件提出之截止日期前二個營業日,提出免除之申 請。秘書處應立即將申請之結果通知申請人。

(3) 申請被核准後之程序。申請被核准後,申請人應就系爭祕密商業 資料提出三個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應包含全部祕密商業資料,依 據§206.8(c)之規定標示括弧,並且以雙括弧標示免於揭示義務之 特定資料。該版本應在每頁註明下列警告:

〝雙括弧內之資料係免於行政保護命令要求之揭示義務的祕密商 業資料。〞其他二個版本須符合§206.8 之規定,但關於准予免於 揭示義務之特定資料應取自依§206.8規定提出之各種版本資料。

(4) 申請被駁回後之程序。申請被駁回者,應立即將置於秘書處之資 料返還申請人。

§206.18 認定、報告之期限

(a) 總則。委員會應於提出申請、收到請求或決議或議決之日起一二○日 內,就損害作成認定,但

(1) 委員會在第一○○日內認定調查極為困難者,得於一五○日內作 成之;或

(2) 申請人主張緊急情況存在時,委員會得於完成緊急情況調查後一 二○日內作成之。委員會應儘早向總統報告,最遲應於自提起申 請、收到請求或決議或議決之日起一八○日內為之(申請人若主張 緊急情況存在,則在二四○日內)。

(b) 易腐性農產品。就已受委員會監視之易腐性農產品申請臨時救濟者,

委員會應於收到申請之日起二十一日內將其認定及發現報告總統。

(c) 緊急情況。申請人於申請書中主張緊急情況存在者,委員會應於申請 人提出申請之日起六○日內,報告其對該主張之認定及任何其他發現。

(16)

§206.19 公開報告

委員會就與本B小節有關調查程序之結果向總統報告時,應將該報告公開

(但不包括委員會認定係祕密之資料),並將其摘要公布於聯邦公報。

F小節-監視;就延長、減少、修改或結束救濟措施之效果提供建議。

§206.51 本小節之適用範圍

本F小節之規定專門適用於貿易法第二○四條款規定之調查程序。本節A 小節及本篇201節之規定亦有適用。

§206.52 監視

(a) 總則。在總統依據貿易法第二○三條款規定採行之救濟措施有效期間 內,委員會應監視國內產業之發展,包括產業內勞工及公司為積極調 整以因應進口競爭所作之具體努力及其進展。

(b) 報告。救濟措施之期間或其延長期間超過三年者,委員會應將其監視 之結果向總統及國會報告。該報告應於前述期間之中點前提出。委員 會應於準備制作報告之程序中舉行公聽會,提供利害關係人出席、提 供證據及表達意見之合理機會。

§206.53 為就減少、修改或結束救濟措施可能產生之經濟效果向總統提供

建議而進行之調查

委員會於總統提出要求時應進行調查、收集資料,以便其對總統就考慮減 少、修改或結束依據貿易法第二○三條款規定採行之措施對相關產業可能 產生之經濟效果的判斷,提供建議。

(17)

§206.54 就延長救濟措施而進行之調查

(a) 調查之開始。委員會於總統要求或相關產業代表申請時應開始調查,

依據貿易法第二○三條款採行之措施是否仍為防止或救濟嚴重損害所 必要,是否有證據顯示系爭產業採取積極調整以因應進口競爭。

(b) 得提出申請之人。代表在導致總統採行進口救濟措施之委員會調查程 序中生產國內產品之產業的貿易公會、公司、被認可之工會或勞工團 體等法律主體,均得提出。

(c) 提出申請之期間。代表產業就§206.54規定之認定提出申請者,應在

依據貿易法第二○三條款規定採行之措施結束前九個月至六月內為 之。

(d) 申請之內容。依據§206.54規定提出之申請,應在可自政府或其他來

源可取得之範圍內提供下列資料,但無法自前述來源取得資料者,則 應提供最適切之估計及該估計之基礎:

(1) 救濟措施之指明。指明請求依據§206.54之規定認定依第二○三

條款規定採行之措施或其部份;

(2) 代表性。

(i) 請求書中具名之公司、僱用或曾僱用在請求書中具名之勞工 的公司名 稱及地址,以及其生產國內商品之工廠所在地;

(ii)前述具名之公司及(或)勞工所生產之同類或直接競爭商品 占國內產量之百分比,以及認定該公司及(或)勞工足以代 表該產業之依據;以及

(iii)申請人知悉之其他國內商品製造人之名稱及所在地;

(3) 進口資料。自依據貿易法第二○三條款規定採行措施起五年關於 系爭外國商品之進口資料;

(4) 國內生產資料。針對依據本條款(d)項(3)款規定提供資料之每一 年度全部美國生產國內商品之資料;

(5) 調整之努力。證明依據貿易法第二○三條款採行之措施仍為防止 或救濟嚴重損害所必要、有證據顯示系爭產業採取積極調整以因

(18)

應進口競爭的具體資料。

(e) 依據行政保護命令有限度地揭示祕密商業資料。秘書處受領合格申請 人合格期限規定之申請後,應依據行政保護命令,將委員會備忘錄、

報告以及在調查期間向委員會提出之書面資料(但不包括管制資料以 及顯然有必要不將之揭示之特定資料)中關於委員會曾依據貿易法第 二○二條款規定作成肯定認定之商品的全部祕密商業資料,提供給合 格申請人。揭示應依據§206.17規定之方式為之。§206.17(d)項及(e) 項關於委員會對違反行政保護命令之反應及違反程序之規定,適用於 依據本項規定發布之命令。

(f) 報告之期限。委員會應儘早向總統報告,最遲應在依據貿易法第二○

三條款規定採行之措施結束前六十日內為之,總統另有指定者,從其 指定。

(g) 公開報告。委員會就與§206.54規定有關之調查程序結果向總統報告

時,應將該報告公開(但不包括委員會認定係祕密之資料),並將其 摘要公布於聯邦公報。

§206.55 為評估救濟措施效果之調查

(a) 調查。依據貿易法第二○三條款規定採行之措施結束後,委員會應進 行調查,本於總統依據第二○三條款

(b) 項規定提交國會之報告中的理由,評估救濟措施協助國內產業積極調 整以因應進口競爭的效果。(b)公聽會。委員會於前述調查之程序中應 舉行公聽會,提供利害關係人出席、提供證據及表達意見之機會。

(c) 報告之期限。委員會應於救濟措施結束後一八○日內向總統及國會提 出報告。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分層負責劃分 第一層 第二層 第三層 第四層.. 二、考核獎懲 之實施 三、工作簡化 四、行事曆 五、國 家賠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