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聖嚴教育基金會漢傳佛教學術發展專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聖嚴教育基金會漢傳佛教學術發展專案"

Copied!
3
0
0

Teks penuh

(1)

聖嚴教育基金會漢傳佛教學術發展專案 中文博士論文獎助辦法

本辦法經991025日諮詢委員會修正後通過

第一條 為培養年輕漢傳佛教研究人才,推廣當代漢傳佛教學術研究,特訂定 本辦法。

第二條 凡就讀國內外公、私立大學院校研究所博士班,以中文撰寫博士論文之 研究生,且論文題目與漢傳佛教思想及實踐相關者皆可提出申請。

第三條 凡提出申請者由本會聘請學者專家擔任諮詢委員,組織「論文獎助審查 委員會」,依審查標準審查之,審查標準由審查委員會另訂之。

第四條 獎助金額每名壹拾萬元整(含稅)。凡論文大綱通過學校口試及本會審 查後,則給付二分之一金額,並於論文完成後,依規定將正式博士論 文書面資料兩份及電子檔繳交本會後,即撥付餘額。(獲得獎助者,

應依就讀學校所訂最高修業年限內完成)。

第五條 獎助金名額每年若干名,本會得視申請情形及當年度預算酌定之。

第六條 申請人應依本會規定繳交申請表、身分證明文件、自傳、碩博士成績單、

博士論文計畫書、碩士論文、曾經發表之論文或相關著作資料及指導教 授推薦信(所需填報相關資料請參閱申請書)。(申請期限為每年

1

15

日,逾期則視為下年度申請,另請將相關所備資料之電子檔寄到本 信箱:[email protected]。)

第七條 凡經本會獎助完成之博士論文於出版或發表時,應載明曾接受本會獎 助字樣,本會有優先無償出版權利,經審查寫作傑出者,會列入當代 漢傳佛教論叢出版。

第八條 受獎助人如變更論文計畫,應事先函請本會書面同意,若論文變更未 經本會同意,本會得追繳已發之獎學金。

第九條 受獎助人之論文涉及抄襲,追繳已發之獎學金。

第十條 本辦法經漢傳佛教學術發展專案諮詢委員會通過後由本會公布實施,

修正時亦同。

聖嚴教育基金會漢傳佛教學術發展專案

附件

(2)

中文博士論文獎助辦法申請表

編號: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姓名 性別 出生  年  月  日

本   人 照   片 通訊

地址

電話 行動 電話 電郵

永久

地址 電話

就 學 狀 況

碩士班

校系名稱 論文名稱 博士班

年級 校系名稱

論文名稱 指導

教授

姓名 服務單位 職稱

電話 通訊地址

預 計 畢 業 時 間

(論文完成時間) 年 月 日

繳 交 資 料 ( 除 推 薦 信 外 , 其 他 資 料 一 式 三 份 )

□自傳

□身分證明文件(身分證及學生證影本)

□歷年成績單

□ 指導教授推薦信

□ 博士論文計畫書

□ 碩士論文及曾經發表之論文或相關著作資料

□ 其他

(3)

繳   交

一、自傳請一律打字撰寫,其內容應包含下列各項:

1.家庭狀況

  2.求學及成長過程   3.社團活動及經歷   4.自我評價

  5.生涯規劃

二、指導教授推薦信應密封,內容應包含下列各項:

1.該論文之重要性 2.該生完成論文之能力 3.該生綜合評價

4.其他參考事項

三、論文計劃書內容應包含下列各項:

1.研究目的

2.文獻回顧

3.研究方法

4.研究進度

5.預期貢獻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服務單位 姓名 1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課綱委員 孫效智 2 臺灣神學院 神學系/講師 葉寶貴 3 亞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副教授 牛惠之 4 私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張景媛 5 法鼓學校財團法人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主任 辜琮瑜 6 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教授 張淑美 7 國立清華大學 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傅麗玉 8

研究動機與目的 Research Motive and Purpose (1)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動機 本研究議題調節傳統應用文單一書寫、課堂灌輸的練習模式,提高「應用」的 當代性,使得以往單靠書面文字的應用文書朝向多元面向,書面與口語並重、修辭 與思辨兼顧、文字與圖像兩全、個體與團隊平衡。 (2)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主題及研究目的 申請人選擇以中文系大三下學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