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参见《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八条、第九条。
國家機密保護法
公职人员因过失泄露保密信息的,根据保密信息的性质,依照保守国家秘密法或者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 见第三十二条第 1 款。 2 和第 33 条第《国家秘密保护法》如果军事基地所在地不属于国家秘密,将被指控刑法中泄露国防秘密罪。
1、《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泄露或者泄露依照本法批准的国家秘密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3 《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的,依法给予处分或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營業秘密法
通过实体的管理防止非授权人员获取信息; 2、美国英语学校A指控其竞争对手英语学校B通过黑客行为、自我报告和预估访客流量等方式窃取了2万多条客户数据。获取信息后,预计客户信息带来的效益为1200万元。此外,B 学校聘用了员工 B,后者离开 A 学校加入了一家竞争性的美式英语咨询公司。
具有经济价值的客户信息属于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此外,A补习班在电脑上创建的客户信息、客户访谈记录及相关业务信息,
刑法
公司必须对离职员工的所有数据进行完整的交接和备份,以免重要业务数据泄露,影响公司业务。任何人在计算机或其设备中输入虚假信息或不正确的指令,记录财产权的丢失或变化以及侵占他人财产的行为,将被处以不超过7年的监禁。其网站或电子邮件来源以免数据泄露造成损坏。
7 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条之三第一项:“意图非法占有自己或者第三人,非法将虚假信息或者不正确的指令输入计算机或者其有关设备,并记录其遗失或者变更所有权、取得他人财产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男子从共享平台下载军事信息被判入狱 下载国防机密信息可构成收集国防秘密罪,将面临最高5年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使用互联网交换站点可能会被植入特洛伊木马程序,从而可能泄露或损坏机密信息。
醫師法
病历属于患者隐私权的核心领域。公然传递患者病历时,若有其他医生在场,且未当场制止或反对,即为侵犯患者隐私权的共同行为人。2《个人资料法》第六条:“有关医疗、遗传学、性生活、健康检查、犯罪记录等个人资料不得收集、处理或使用,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3、当事人自行公开或者以其他方式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
4. 公共机关或学术研究机构为医疗、卫生或预防犯罪等目的收集、处理或使用的统计或学术研究所必需的、经过一定程序的个人数据收集、处理或使用的范围其用途、程序及其他应遵行事项,由目的事业中央目的事业主管机关会同法务部定之。 ”。
一、檔案法
医院申请阅卷的依据。最高行政法院认定,行政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查阅文件权,是指具体行政程序中的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为主张或者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权请求查阅文件。向行政机关申请查阅文件、复制、复制或拍摄有关材料或档案的权利,不向公众开放,而仅限于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3。因此,申请查阅档案必须事先办理行政手续,并具备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资格,如果仅出于合法目的,则属于违法行为。此外,事件发生于1987年8月,而《档案法》于1991年1月1日生效,因此A医院无法依据《档案法》进行归档和管理。而且无论是依据行政法还是档案法提出请求,都应以档案的存在为前提。根据目击者的陈述,C所要求的材料已被销毁,实际上已经看不到了。 《医师法》第 67 条第 5 款2、第3款,于1993年4月28日修订,虽规定病历包括“其他各类医务人员履行职责所作出的记录”,但同法第七十条第一项规定的病历保存期限7 4、大C申请读取数据,距离案发已经过去7年多了,所以即使A医院销毁了数据,也不违法。基于上述理由,最高人民法院驳回C公司的上诉。根据法律,人民有知情权。因此,《公共管理法》和《档案法》都赋予公众阅读档案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具体以相关规定执行。不过,当人们请求读取文件时,除了遵守法定程序外,还应注意文件保存的期限,避免因文件破坏而无法读取文件。 1《行政法》第四十六条:“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行政机关查阅、复制、影印或者拍摄有关材料或者档案。
3 《行政法》第 20 条:“本法所称当事人如下: 1. 申请人及申请人的相对人。 2.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的相对人。 4. 相对人。 (五)向行政机关提出意见的人。 (六)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参与行政程序的人。”
一、通訊保障及監察法
某上市公司董事长A怀疑其秘书B经常半夜带人进入办公室,并有高额电话费等“可疑行为”。他以“安全维护”为由,派人在B的办公电话上安装窃听器,连续监控B的电话3个多月。 B发现后,指控A侵犯隐私权,并要求赔偿。最高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劳动者在工作期间仍应享有隐私权,并判决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35万元,劳动者对其工作场所行为仍应有隐私权的合理预期,除非用人单位明示。声明监控或获得雇员的同意,否则雇主可以监控雇员的通讯,这可能违反法律。除了雇主要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外,雇主监听雇员的电话也可能违反《通信保护和监视法》。
本案中,A除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外,还可能因涉及长期监听B的电话,而触犯通讯保护监视法第24条第1、2项,可判处监禁。长达5年的责任。因此,基于对公司利益的保护,用人单位虽然必须对员工进行必要的管理,但管理方式上一定要注意程序是否合法,以免侵害员工的权益。员工过度劳作,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如果组织必须对员工进行监控,则必须在员工上班或年度晋升期间将雇佣合同或相关文件上的相关情况告知员工。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应在安装窃听设备之前讨论可能的法律问题。明确其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以及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然后确认其行为的合法性,并适当告知员工,避免违反适用的法律法规和侵犯他人隐私。
一、電子簽章法
1)批准使用电子计算机统一发票。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索取“地籍土地管理电子笔录”,无需亲自到各行政单位索取材料,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根据《电子签名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提供注册姓名人信息时,必须在必要范围内向第三方提供,以免违反电子签名法相关规定。 《计算机处理个人数据保护法》。
俄罗斯公司声称能够破解手机数据保护机制。在线投票可以通过IP位置泄露选民的身份,这侵犯了“个人数据的计算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