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遏止敵諜滲透及網路駭侵增修國安法實屬確要之舉— - 台中榮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遏止敵諜滲透及網路駭侵增修國安法實屬確要之舉— - 台中榮總"

Copied!
3
0
0

Teks penuh

(1)

1

◎機關維護

在民主化、自由化趨勢下,資訊日益開放,各公部門若缺乏危機意 識,事先就 足以影響國家安全或利益之公務機密加以防護,亟易為外人滲透,

惟國家安全 法就相關之保防工作規定卻付之闕如

—遏止敵諜滲透及網路駭侵 增修國安法實屬確要之舉—

安全威脅已擴至資通安全及網際空域 因應全球化、資訊化時代來臨,國家 主 權範圍延展至第五空域,因此安全威脅已擴及至資通安全及網際空域,威脅 來源不再僅以國家為主體,除外國或境外敵對勢力,更有恐怖攻擊和網路駭侵 等,均可能藉由網際網路之連結入侵進行破壞,甚或從事跨國性 、無國界之犯 罪活動;另中國大陸早已成立網軍,其竊密內容不僅止於軍事、政治機密 ,亦 兼及高科技和商業機密,而機敏資料遭 竊或網路癱瘓,對國家安全造成之威脅 以及產生之實害,自屬重大;更且,隨著民主化 、自由化,各公部門對外日益 開放,各類資訊及設施相對容易取得及接近,若未具危機意識,事先就與國家 安全和利益有關之公務機密加以防護,在開放前題下,恐易為外人 滲透。因此,

基於確保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之目的,保防工作即顯必要,惟國家安全法 就此 卻付之闕如,各主管機關亦因缺乏法律授權,無法因時、因地訂定有效之法規 命令據以執行。 運用駭客方式取得情資之容許性網路時代的發達科技,讓各類 網路資訊大量儲存竄流,當中亦包括國安資訊。因此 ,資通安全儼然成為國家 安全的重要課題; 相對地,運用駭客方式蒐集情資,在情報工 作上亦可能被 廣泛運用,但其適法性為何? 容有探討必要。我國國家情報工作法(以下 簡 稱情工法)第 7 條規定,情報機關應就足 以影響國家安全或利益之資訊進行 蒐集、研 析、處理及運用(第 1 項)。資訊之蒐集, 必要時得採取秘密方式 為之,包括…通(資 )訊截收…「等方式」(第 2 項);另通訊 保障及監察法 第 7 條第 1 項亦規定,為避免國家安全遭受危害,而有監察外國勢力、境外 敵對勢力或其工作人員在境內、跨境或境外之通訊,以蒐集情報之必要者,綜 理國家 情報工作機關首長得核發通訊監察書。上述規範內容,是否包括運用「駭 客方式」,而 使類此之情報蒐集手段得因「依法令之行為 」阻卻違法?基於法 律保留原則,情資蒐集手段本該作「列舉式 」解釋;惟隨著科技創 新或資訊 傳媒之改良,情報蒐集須集合不同 方式之情蒐手段,自宜採「概括式」立法體 例。對照前揭…「等方式」之文句,似為「 例示性」規定,只須所蒐集資訊屬 情資範圍 ,並符合比例原則,即使運用「駭客方式」 取得亦然;況且,與運 用駭客方式相連結者 ,即「通(資)訊截收」,「截收」之文義 為「攔截接收」,

是否包括「侵入資訊設備」之前提方式,並不明確,自情報工作關涉國家安全 及利益,運用駭客方式取得情資當屬確要之舉,尚非無故侵入,或可作較寬鬆 解釋,而認為資訊截收當然包括「侵入資訊 設備」後之「攔截接收」。 以駭客 方式蒐取情資應有法令依據,否則將涉犯刑責 預警情資所欲蒐集之國家安全資

(2)

2

訊,具高度機密性及敏感性,因此,欲於資訊網路蒐集此類資訊,本質上即屬

「侵入性行為」始能取得,駭客方式即為其中一種。運用駭客方式直接侵入電 腦取得情資者,涉犯刑法第 358 條「無故侵入他人電腦」及第 359 條 「無故 取得電磁紀錄」罪。將病毒植入電腦 伺機取得情資者,除涉犯上述二罪外,因 病毒可能干擾電腦運作,而同時涉犯刑法第 360 條之「干擾他人電腦使用」罪,

上開犯罪行為屬實害之結果犯,且為告訴乃論之罪,一旦受害者依法提出告訴,

除非有特別容許規定或阻卻違法情形,執行情報工作者即可能受罰。至若自行 製作駭客電腦程式,運用入侵他人電腦或相關設備,恐涉犯刑法第 362 條「製 作電腦犯罪程式」罪,此罪非告訴乃論;另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 24 條第 1 項 亦規 定「違法監察他人通訊」罪;凡此,均可能 受到司法機關主動追訴及審 判。因此,於情工法第 7 條第 2 項針對各種情蒐手段採列舉式規定,將「駭 客手段」以類如「通(資) 訊設備進入及資訊截收」之抽象文句明列其 上,

或改採概括式規定,不逐一列舉,避免 因解釋上之不確定性致生法律責任。 用 駭客方式對外國或境外敵對勢力蒐情,應有超法規阻卻違法之適用按妨害電腦 使用罪章之犯罪,均明文以 「無故」為構成要件;所稱「無故」,係指無正當 理由。因此,如基於國家安全或利益 ,對於境外敵對勢力或外國勢力運用駭客 方 式獲取情資者,因其既非我國法律積極保障之對象,或較無可能向我國司法 機關提出告訴,容可符合「正當理由」;至如對象為國人時,雖仍可能依情工法 或超法規阻卻違法 事由而不罰,惟其是否仍該當「正當理由」 ,則有待法院 實務驗證;為維持其正當性, 允宜窮盡其他蒐情手段,確保僅在緊急或具最後 手段性時方予使用,並盡量不損及人權 ,始能避免法律責任風險。 防制滲透 及網路駭侵,保防入法迫 在眉睫上開所述,在提醒執行情報工作者避免 觸法,

惟究屬防護措施。要掌握預警,除強 化保防守密意識及通資安全紀律外,「保 防 入法」即至為關鍵。行政院已擬案修正「國家安全法」,其最值得注意者,

在揭示國家 安全之維護及於網際網路,明定各級機關( 構)、軍隊及與整體國 力有關之團體,得實 施保防工作,藉以維護機密、防制滲透及執 行安全防護;

行政院為統合及協調辦理保防工作,得邀集相關機關及學者專家召開全國 保防 工作會報。另鑒於敵諜案件侵害國家法 益甚鉅,為防制境外勢力滲透,強化全 民保防警覺,增訂給予檢舉獎金及適當之保密防護,鼓勵民眾舉報。更且,增 訂實施保防工作之依據、業務範圍、適用對象、類別及主管機關等,使能有一 致性之作為,亦甚具意 義。又因執行保防工作,得對相關人員、場 所採取必 要之防護及管制措施,因涉及人民權利事項,其對象、範圍、執行方式、限制 或禁止事項等,亦宜訂定法規命令以專條或 專章規定具體內容,以及對違反者 處以罰鍰 ,涉及刑事責任者,移送檢察機關依法辦理 。為期慎重及保密,保 防工作應由專責單位 或專人辦理之設計;至於民間社團及民營事 業機構等,

為尊重其治理,固不宜強制,而應以輔導方式為之;當然,教育與訓練亦為 保 防工作之重點,若能訂定相關行政規則據 以執行,自亦有助於目的達成。 結 論─完成立法護國安 保防工作之任務,在於先期掌握洩違密危安人員,機先發

(3)

3

掘潛存問題,以防範或排除實際危害之發生。為使保防工作能在法律 位階充實 其法源,行政院於民國 102 年 7 月 2 日即已將國家安全法第 2 條之 2、第 5 條之 1 及第 5 條之 2 條文修正草案(即保防入法) ,函請立法院審議,惟 屆期不續審。另運用駭客方式蒐集情報,乃目前最經濟迅速可獲 取大量情資之 重要方法,為必要之惡,惟此 究係侵犯人民隱私及表意自由,基於「法律 保 留」原則,自應有合法授權。因是,戮力完成上開二法案之修正,當屬維護國 家安全及利益之重要課題。(摘錄清流月刊趙萃文先生大作)

臺中榮民總醫院提醒您也關心您!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簡任第十職等及警監四階以下未涉及國家安全機密之公務員 及警察人員赴大陸地區作業要點 一、本要點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以下簡稱本條例)第九條第 三項規定訂定之。 二、公務員及警察人員所任職務之職務列等最高在簡任第十職等及警監四階以 下或職務等級相當簡任第十職等以下,且未涉及國家安全機密,以非公務 事由申請赴大陸地區者(以下簡稱申請人),依本要點規定辦理。

1中央機關  適用之服務項目詳見 Annex 15A-Singapore E其餘 項目不適用  適用之工程項目詳見 Annex 15A-Singapore F其餘 項目不適用  適用於財物、服務、工程之排除項目  外交部總部以及海外使領館之營建工程採購  內政部涉及國家安全事務如內部安全部門、犯 罪調查部門、安全單位及中央肅毒局等之相關 採購  國防部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