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酸鹼中和反應式
HCl H2SO4 HNO3 CH3COOH
NaOH Ca(OH)2 KOH NH4OH
酸 鹼ˇ
硫酸銅晶體 硫酸銅粉末
M1、V1 HnA
M2、V2 B(OH)m
乙
甲
乙
甲
單元主題:酸鹼中和與鹽類 【第 3-4 節】
酸鹼中和反應 1.酸鹼中和反應:
(1)特徵:當酸與鹼反應時,會形成 和 。 (2)化學反應式:
化學反應式:
離子反應式:
(3)熱量: 反應,水溫 。
(4)中和後水溶液之酸鹼性,視反應物酸及鹼 的程度而定 可添加 以判斷反應 。
蒸發中和液後,能得到 。
2.討論:反應特徵 特徵: 與 反應,生成 與 的反應
3.酸鹼中和反應配對思考:
4.酸鹼中和反應:回家練習一 HClHCl+CaHClHHHCl+2SO++NaOHKOHNH4+(NaOHOH4OH→→)2→→→
2SO4+Ca(OH)2→ H2SO4+KOH→ H2SO4+NH4OH→
B +
HNO
HNOCH
CHHNO CH HNO
333COOH COOH
COOH3333++Ca++NaOH KOH NH
(OH4+Ca++OH KOH NaOH
→→)(2→OH→→→)2→CH
3COOH
+NH4OH
→2H++CaCO3→Ca2++CO2+H2O 2H++Zn→Zn2++H2 H++OH−→H2O
CH
3COOH
+NaOH
→CH
3COONa+ H
2O
HnA→nH++An−B(OH)m→mOH−+Bm+公式導出⇒
M
1V
1×n=M2V
2×mn
:解離氫離子數 m:解離氫氧根離子數 ( 強酸與強鹼中和適用)pH
5.酸鹼中和反應:回家練習二
6.討論:離子方程式表示法
(1)改寫原則: 。 。 。 被抵銷者,表示未實際參與反應
(2)範例討論:
凡酸遇碳酸鹽的反應: 。 氯離子未參與反應(本說明例)
凡酸遇活性大金屬的反應: 。 氯離子未參與反應(本說明例)
凡酸鹼中和反應: 。
氯、鈉、鈣離子,未參與反應(本說明例);酸鹼中和就是形成 的反應;
酸鹼中和的離子方程式都相同。
7.『酸鹼中和形成水』驗證:
(1)白色無水硫酸銅粉末:檢驗 存在的試劑之ㄧ 未知液體遇之,變成 色時,即是水
(2)酸鹼中和形成水實驗:
試管中加入白色無水硫酸銅粉末及冰醋酸( ) 加入氫氧化鈉
發現試管內溶液變成 色
生活中的酸鹼中和 1.生活中的酸鹼中和:
(1)早期農民於稻子收割後,會燃燒稻草,形成 。 草木灰( )為鹼性,能中和酸性的土壤 (2)酸性的胃液分泌過多時,醫生會開給鹼性的胃藥(乳)
胃液( )+胃藥( )為鹼性 (3)被蚊蟲叮咬,可塗上 性的 或 。
蚊蟲叮咬時,分泌酸性的甲酸(蟻酸)。
(4)胰臟分泌 性的消化液
胰液的鹼性,可中和流入腸中的酸性胃液( )。
酸鹼中和原理
1.酸鹼中和原理:化學計量
(1)酸鹼中和原理:氫離子的莫耳數 氫氧根離子的莫耳數 但酸的莫耳數與鹼的莫耳數 。
(2)原理討論:
離子反應式:
中和反應:
2.酸鹼中和示意圖:NaOH 滴定 HCl 滴定過程:nH+ ;nOH- ;nCl- ;nNa+ 。
範例解說
1.以1 M鹽酸滴定20 mL未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若完全中和時用去鹽酸30 mL,則氫氧
化鈉溶液的濃度為多少M? M。
法 :
法 :
適用於強酸強鹼中和且酸為HA 型、鹼為BOH型時
2.以1 M硫酸滴定20 mL未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若完全中和時用去硫酸30 mL,則氫氧
化鈉溶液的濃度為多少M? M。
法 :
法 :
法 :套用公式 M1V1 × n =M2V2 × m
適用強酸強鹼中和且酸為HnA 型、鹼為B(OH)m型時
酸鹼中和計量公式
酸鹼中和原理:氫離子莫耳數=氫氧根離子莫耳數
3.某燒杯裝有2M的鹽酸1公升,則:(NaOH=40)
當加入20公克的氫氧化鈉,燒杯中的溶液酸鹼性為 性。
當加入80公克的氫氧化鈉,燒杯中的溶液酸鹼性為 性。
當加入120公克的氫氧化鈉,燒杯中的溶液酸鹼性為 性。
酸鹼滴定 1.酸鹼滴定:
(1)酸鹼中和實驗稱 ,可求出未知酸或鹼的濃度 (2)甲儀器: 。
內裝固定體積、未知濃度之鹼或酸
(3)乙儀器: ,有體積刻度,內裝已知濃度之酸或鹼 逐次添加,直至反應完成為止(滴定終點)
(4)酸鹼指示劑:加入甲儀器中,指示滴定終點 當達滴定終點時,指示劑會 。
(5)將中和混合液加熱, 蒸發後可得 。 2.酸鹼滴定儀器設置:
3.強酸強鹼滴定討論:探討 1M NaOH 滴定 1M、10ml HCl滴定過程
未滴定前:甲只有1M、10 ml HCl及數滴 。 溶液呈 色( 性,pH= )
內含氫離子莫耳數 。 開始滴入1M、NaOH 6 ml 時:
甲內原有的氫離子莫耳數 。 滴入的氫氧根離子莫耳數 。 氫離子莫耳數剩下? 。
溶液呈 色 ( 性, 酸被中和,pH 變化 ) 當滴入1M、NaOH 達 10 ml 時:
甲內原有的氫離子莫耳數 。 滴入的氫氧根離子莫耳數 。 溶液呈 色 ( 性, 酸被中和,pH 變化 ) 此時達到 。
繼續滴入1M、NaOH 達15 ml 時:
甲內原有的氫離子莫耳數 。 滴入的氫氧根離子莫耳數 。 溶液呈 色 ( 性, 過量,pH 變化 )
繼續滴入1M、NaOH :溶液水溫 。
溶液顏色變化 ,呈 色。 ( 性, 過量,pH 變化 )
以pH為縱軸,NaOH為橫軸,滴定曲線作圖?
隨 NaOH 逐漸滴入 HCl 時,錐形瓶內中和溶液的 pH 變化
達終點後,將甲移置於 中加熱:
會蒸發,底部的鹽類 。
寫出本化學反應式: 。
鹽類
1.鹽類的製備方式:鹽,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與酸根或非金屬離子形成 (1) 反應:
NaOH+HCl ® NaCl+H2O 2CH3COOH+Mg(OH)2 ® (CH3COO)2Mg+2H2O (2) 反應:
Mg+2HCl ® MgCl2+H2 Zn +2HCl ® ZnCl2+H2
(3) 反應:
CaCO3+2HCl ® CaCl2+CO2+H2O
2NaHCO3+H2SO4 ® Na2SO4+2H2O+2CO2
2.常見的鹽類:
氯化鈉 NaCl
俗稱食鹽,常用於調味。
水溶液呈 性。
氯化鈉是製造金屬鈉、氯氣及氫氧化鈉的原料。
硫酸鈣 CaSO4
白色固體,不易溶於水。
燒石膏的主成分,用於石膏製品。
碳酸鈣 CaCO3
白色固體,不易溶於水。
大理石、石灰岩、珊瑚、貝殼的主成分。
遇酸或加熱,產生 。
CaCO3+2HCl ® CaCl2+CO2+H2O CaCO3 ® CaO+CO2
硫酸銨 (NH4)2SO4
無臭、白色的固體,易溶於水,水溶液呈 性。
製備:將 氣通入硫酸中即得,可做為農業用的氮肥 2NH3+H2SO4 → (NH4)2SO4
碳酸鈉 Na2CO3
白色粉末,易溶於水,並生成氫氧根離子。
常作為清潔劑成分,水溶液呈 性。
又稱『 』、『 』。
遇熱不反應、遇酸會產生二氧化碳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氫鈉 NaHCO3
白色粉末,易溶於水,並生成氫氧根離子,呈弱鹼性。
乾粉滅火器內的乾粉。
做麵包的發粉含有碳酸氫鈉及一種弱酸(酒石酸),遇水起反應產
又稱『 』、『 』。
遇熱、遇酸均會產生二氧化碳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碳酸鉀 K2CO3
農夫收割稻子後,燃燒稻草之草木灰成分之ㄧ
鹼性,能中和土壤之酸性(因酸雨 造成)。
滅火器簡介 1.滅火器簡介:
(1)燃燒的三要素:( ) 要有 :被燃燒的物質 要有 :指 。
須達 :燃燒的溫度
(2)滅火原理: 。
(3)原理設計:利用 的 、 、 性質。
酸鹼滅火器:藉 部產生 反應以產生CO2
乾粉滅火器:藉 部產生化學反應以產生CO2
(4)滅火器構造與使用法:
酸鹼滅火器:2 NaHCO3+H2SO4 ® Na2SO4+2 H2O+2 CO2
使用前要 以使內部的酸與鹼混合 內部有 瓶蓋及 水溶液 不用於電線走火及油類起火
乾粉滅火器:2 NaHCO3 ® Na2CO3+H2O+CO2
使用時不需要倒置 化學反應在射向火源受熱後才發生 內部有 粉末及填充高壓 。
可用於普通火災、電線走火及油類起火。
鹽類圖說
1.草木灰含 K2CO3;石膏像( CaSO4 加水):
2.硫酸銨 (NH4)2SO4;碳酸氫鈉NaHCO3(小蘇打粉):
課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