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高中組報告-38.44 光復高中清水高中樹林高中特色課程簡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高中組報告-38.44 光復高中清水高中樹林高中特色課程簡介"

Copied!
12
0
0

Teks penuh

(1)

高中組報告 -38.44

光復高中

清水高中

樹林高中

(2)

特色課程簡介 - 光復高中

學術學程

自然學程 社會學程

專門學程

多媒體設計學程 ( 設計類群 )

電腦平面動畫學程 ( 商業類群 )

(3)

交通路線與通勤時間

板橋火車站、板橋公車總站:

搭乘234、265、705 公車,往台北方向,在板橋中 山路二段「埔墘派出所」站牌 下車後,由加油站旁的光復街

,步行至光復街82號旁向右

轉,即可抵達。 ( 約 15-20 分

鐘 )

(4)

過去表現落點

光復高中 74

(5)

特色課程簡介 - 清水高中

一、小班分組教學:英數課程分組教學,每組人數 20 至 30 人間,使學生能 依自己的能力,充分獲得最 好的學習。

二、空中英語教學:為因應國際化的需求,自中四始,每天收聽空中英語 教學,並舉辦定期考查。

三、舉辦學科競試:為確實了解學生學習歷程,激發學生學習潛能,除定 期段考之外,並舉辦學科能 力競試,聘請友校資深教師命題測驗,以確切 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

四、加強資訊課程:本校電腦教室,均採用最新式電腦,並連接網際網路

,學生可在教室與全球各地 網路連線,獲取所需的資料。

五、定期專題:為拓展學習領域,定期聘請教授蒞校演講,諸如:氣象專 家任立渝先生、台大化 學系陳竹亭教授、師大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輔大中 文系趙中偉教授等。

六、辦理校外教學:配合課程內容,教師積極安排校外實地參訪活動,將 課程與生活結合,加深學主印 象,增進學習效果。

七、開放K書中心:為提供學主良好的讀書環境,規劃三間k 書中心,提 供三百五十人座,內有個 人閱覽桌及空調設備,學生可在不受干擾的環境 中,專心研讀,每天開放時間至晚上九時。

(6)

交通路線與通勤時間

公車

657: 海山國中→ 海山國小→ 漢民路口

→ 漢民路口→

電訓所→ 縣警察局→ 板橋外 站→ 板橋後火車站→ 鄉雲里→ 福星里→ 中

興醫院→ 忠孝路→ 廣福里→ 重慶國中→ 壽 德新村→

五權街口→ 台貿九村→ 後埔站→

益華紡織→

四汴頭→ 看守所→ 金城路口→

明德路→

清水國中 ( 約 30-35 分鐘 )

(7)

過去表現落點

新北市清水 79

(8)

特色課程簡介 - 樹林高中

新北市最早設立完全中學學校之一

,有深厚的基礎,亦擁有寶貴的經 驗。校友皆有傑出的表現,畢業生 升學成績逐年亮麗與卓越。

開辦「人文素養學程」、「數位科 技學程」、「原民文化學程」、

「健康生涯學程」及「國際素養學

程」等 5 大校本特色課程。

(9)

交通路線與通勤時間

自板橋車站出發 : 搭乘 847 、藍 19 、

藍 35 可到達。 ( 約 40-45 分鐘 )

(10)

過去表現落點

新北市樹林 73

(11)

各校比較分析表

光復高中 清水高中 樹林高中

特色 培養基礎學科能

力 和諧快樂適性發

展 教育理念明確

評比

  

通勤時間

15-20

分鐘

30-35

分鐘

40-45

分鐘

評比

 

吸引力 社團活動多元 規劃完善設備新

穎 專班表現亮麗

評比

  

難易度評比 中間偏易 中間 簡易

評比

  

(12)

心得感想

38: 我覺得如果是我要讀的話,我會選 光復高中,因為離家近而成績也不差所 以我會選他。

44: 我會選擇離家較近的光復高中,較

方便。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學校 科系 姓名 職稱 計畫名稱 107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獲選亮點名單 國立中央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蔡錫錚 副教授 應用問題與專案導向教學法於大學機械系學生自主學習之研究 I – 導航課程之教學規劃與成效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 賴守誠 副教授 跨領域社會實踐課程的實踐歷程與創新發展:以「社會參與之導航與探索」課程為中心的探討 國立中央大學

桃園市立陽明高級中等學校 學生自主學習實施規範 107年11月12日 課程發展委員會 通過 一、依據 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二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規劃及實施要點 二、目的一落實總綱「自發」、「互動」、「共好」之核心理念。 二協助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鼓勵學生自發規劃學習內容為目的。 三、實施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