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103 年國中教育會考【社會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103 年國中教育會考【社會科】"

Copied!
27
0
0

Teks penuh

(1)

103 國中教育會考【社會科】

一、單題:(154題)

答案【B】

試題解析:由題意「每天下午」可知,為夏天午後對流雨。

答案【B】

試題解析:釣魚臺在臺灣東北部海域,故為乙的位置,甲為馬祖,丙為石垣島,

丁為澎湖。

(2)

答案【B】

試題解析:由題意可知連絡此5個國家的河流為多瑙河,故為乙。丙為萊因河,

丁為厄波羅河,甲為聶伯河。

答案【D】

試題解析:由題意可知禮品都是中國生產的,因為中國的勞工多且工資低廉,所 以大多生產一些需要手工的裝飾品。

答案【D】

試題解析: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自決及民主自由思潮所影響,臺灣人在 1920年前後新知識分子推動的政治社會運動,最重要的是要求改革不合理的殖 民政治,爭取平等待遇。

臺灣議會、臺灣民眾黨、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皆與政治參與有關,故選(D)。

(3)

答案【A】

試題解析:(乙)鐵製工具,是屬於金屬器時代才有;(丙)(丁)已能種植農作物,

是新石器時代早期;(丁)大量栽種稻米,新石器時代晚期。

(甲)長濱文化:(1)已知用火;(2)使用打製石器、骨角器為工具來採集植物和獵 取動物;(3)過著採集、狩獵和漁撈的生活。

答案【D】

試題解析:(A)《史記》是西漢司馬遷所著;(B)《傷寒雜病論》是東漢張機所著,

張機素有醫聖之稱;(C)「詩聖」是唐朝杜甫。

(4)

答案【B】

試題解析:16世紀是地理大發現(15世紀末開始)之後,葡萄牙、西班牙征服 中南美洲(拉丁美洲)時期,當時兩個古文明:(甲)阿茲提克、(乙)印加文明,

因西班牙人入侵,帶來戰爭與傳染病(主要是天花),使人口大量死亡,故而造 成日後只好從非洲引進黑人奴工。

(A)拉丁美洲獨立在19世紀初;(C)工業革命在18世紀中後期;(D)英國移民遷 入最早在18世紀,且在北美為主。以上皆時間已經不對。

答案【B】

試題解析:秦代之前,尤其是西周為封建最盛行時期,直到秦始皇廢封建。廢除 封建,郡縣長官由中央任命,中央方面才有一個正式的統一政府,成為帝國實施 中央集權的主要支柱。

(5)

答案【D】

試題解析: 父母帶未滿18歲的子女赴不良場所或提供菸酒,僅違反行政法規,

不涉民、刑法,故答案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公民科強調觀念清楚、概念明確。少年、兒童涉及不良場所或抽菸喝酒等違法行 為,是違法但不是觸犯刑法。許多學生會誤以為違法即等同犯罪。

答案【C】

試題解析:滿7歲未滿20歲為限制行為能力人,不能自主購買昂貴的東西。

(6)

答案【A】

試題解析:根據憲法增修條文,我國的修憲程序是立法院表決通過,公民投票複 決。

答案【A】

試題解析:(A)開班會吵鬧不停,影響他人的權益,故提出權宜問題。過去基測 從未考過。(B)保護令限於家庭成員。(C)毆打同學屬於民、刑問題,不得向學 校提起訴願。(D)阿虎的家庭型態為隔代教養。

開班會吵鬧不休,並非主席主持會議錯誤,故不能提秩序問題。學生會以為吵鬧 就是秩序不佳,這是對秩序問題的誤解。

(7)

答案【C】

試題解析:圖中的分界線為秦嶺、淮河。

產業(農) 水文 氣候 地形 秦淮北 小麥 黃河 溫帶季風 平原 秦淮南 稻米 長江 副熱帶季風 丘陵 故此題選(C)。

答案【A】

試題解析:

倫敦 柏林 華沙 相對位置 靠近北海 過渡 內陸 一月均溫 3°C -1°C -5°C 七月均溫 16°C 17.3°C 16.3°C

年溫差 13.0°C 18.3°C 21.3°C 故X為年溫差。

(8)

答案【B】

試題解析:由題意可知

答案【C】

試題解析:由題中圖來判斷,水力發電站距河口的距離為3,400㎞到2,800㎞間,

此水力發電站應為丙。甲及丁選項距離河口太近與圖示不符,乙與題意中水量豐 沛穩定的敘述不符,故選(丙)。

花蓮

右轉 中

央 山 脈

海 岸 山 脈 往

南 1 小 時

(9)

答案【B】

試題解析:由題意可知橄欖樹為地中海型的作物,此地中海型的農作物,氣候特 徵為生長季(夏季)與雨季(冬季)氣候區,不能配合,故種植的是旱作物。

答案【C】

試題解析:從題幹獅球嶺隧道、火車頭、當時臺灣鐵路分布全圖基隆到新竹,可 得知是清朝統治後期,由劉銘傳所做的建設。

(A)(B)在劉銘傳之前尚未有鐵路建設;(D)日本統治時期,已經完成從基隆到高 學的縱貫鐵路建設。

(10)

答案【B】

試題解析:納粹統治是1933~1945年。(A)美國門羅總統在1823年發表門羅宣 言,主張「孤立主義」,有助於鞏固拉丁美洲各國的獨立;(C)門戶開放政策是中 日甲午戰後,各國想瓜分中國,美國於1899 年不願其他列強壟斷中國市場,最 後使中國免於瓜分的命運;(D)國際聯盟成立於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主 要目的是維持為國際和平。

(B)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推動「馬歇爾計畫」,協助振興歐洲經濟。

答案【B】

試題解析:從題幹「造反有理」、「紅衛兵」可看出是1966~1976 年由毛澤東興 起。利用青少年學生組紅衛兵,批鬥親友、師長、官員與知識分子。群眾對毛澤 東的崇拜,達於頂點。強調「破四舊,立四新」、「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A)義和團:扶清滅洋;(C)新文化運動: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主張

(11)

答案【B】

試題解析:19世紀末,加拿大、印度、香港皆為英國殖民地。

答案【C】

試題解析:11世紀時基督教分裂為希臘正教、羅馬公教,當時西亞、北非、伊 比利半島為伊斯蘭教所統治。因此:(甲)羅馬公教、(乙)希臘正教、(丙)伊斯蘭 教。

(12)

答案【A】

試題解析:丙一定低於120,故C、D不選。乙一定為120,因為春來亭涼麵給的 是最高薪資120。綜合上面兩項條件,B也不符合,故只有A符合答案。

答案【B】

試題解析:我國的立法委員選舉採單一選區兩票制。

答案【C】

試題解析:(A)1998為甲黨執政。(B)該國的政黨型態趨向多黨制。(C)2002

(13)

答案【B】

試題解析:行政院對於立法院通過的法律、預算、條約案,認為窒礙難行,得經 總統核可,移請立法院覆議。

答案【D】

試題解析:圖中的需求曲線呈現出價格愈高、需求量愈大的情況,而炫耀財即為 價格越愈高,需求越愈大。(A)(B)(C)皆為一般財貨,只有(D)高級品牌的 鑽錶,最有可能為圖中的炫耀財。

答案【C】

試題解析:由圖中的二項數據來判斷,水量愈來愈少,鹽分濃度愈來愈多,代表

(14)

答案【C】

試題解析:由題意可知南半球接近高緯度且有冰河地形景觀的國家只有智利,故 選(C)。(A)為熱帶;(B)南非為溫帶及夏雨型;(D)為熱帶及副熱帶。

答案【D】

試題解析:由題意可知此國北部信仰天主教,此國南部信仰伊斯蘭教,故此國為 菲律賓。(A)印尼伊斯蘭教比例佔89%,(B)加拿大多新教,(C)義大利多 天主教。

(15)

答案【C】

試題解析:

(A)黃土高原 Λ 華北平原 (B) 四川 Λ 長江中下游 (左側) Λ (右側) (左側) Λ (右側)

Λ Λ Λ Λ

(C)塔里木盆地 Λ 準噶爾盆地 (D)內蒙 Λ 東北

(左側) Λ (右側) (左側) Λ (右側)

Λ Λ Λ Λ

答案【D】

西方 東方 西方 東方

南方 北方 西方 東方

(16)

答案【A】

試題解析:甲午戰後列強進一步想瓜分中國,紛紛租借港灣,畫分勢力範圍,其 中德國強佔膠州灣,畫分山東為勢力範圍。

答案【C】

試題解析:此為17世紀時的澎湖及臺灣,受到地理大發現的影響,西班牙及葡 萄牙占有臺灣北部、南部的狀況,及統有東南亞的現狀。

(17)

答案【C】

試題解析:美軍會轟炸台灣,是因為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參加通同盟 國對日作戰,而當時臺灣為日本殖民地,因此才回遭到轟擊。

答案【B】

試題解析:(A)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最主要在北方;(B)黃巢之亂:

擾及大半個中國,唐朝的東南財賦重地遭到嚴重破壞,唐帝國元氣大傷,間接導 致唐朝滅亡;(C)靖康之禍:北宋滅亡,主要在北方;(D)靖難之變:明 惠帝 實 行削藩,引發燕王起兵攻入南京,惠帝失蹤。燕王即帝位,是為成祖。

(18)

答案【C】

試題解析:過失致死罪屬於非告訴乃論,不適用於和解。

告訴乃論與非告訴乃論並不是看故意或過失。本題是過失,但已造成被害人死 亡,故屬於不能和解的非告訴乃論。

答案【C】

試題解析:我國的國籍法為屬人主義,父母任一方為中華民國國籍,小孩即取得 我國國籍。

(19)

答案【D】

試題解析:(A)併排停車造成交通阻塞,違反行政法,須負起行政責任。(B)交 通罰款是政府的罰款收入,但不是租稅收入。(C)是維持交通秩序,不是經濟秩 序。(D)併排停車造成交通阻塞,是不良的外部效果。

併排停車不必然要負擔刑責,警察只會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開罰,但併 排停車若造成人員傷亡,才會觸犯刑法。

答案【D】

試題解析:糾正案一律由監察院提出,決算報告的審定也在監察院。(A)考試院

(B)立法院(C)司法院。

(20)

答案【C】

試題解析:此為媒體的置入性行銷。閱聽人在收看媒體節目時,應具有識讀能力。

答案【C】

試題解析:日治時期以南臺灣為主,當然所指的是「甘蔗」,因為日本實施「農 業臺灣」,把臺灣當作甘蔗、稻米的供應地。

答案【B】

試題解析:由表中老年人口比例越來越多來判斷,若要面決此趨勢,要從增加出 生率開始,才能減緩老年人口比例。若選(A)與(C)為治標不是治本的方案,

不是解決減緩老人比例的方式。

(21)

答案【D】

試題解析:從文中判斷此時期為民國70年代,此年代主要成立了新竹科學工業 園區。

答案【B】

試題解析:由表中判斷丙國的X與Y的數字相差很多,由此可知此國兩個區域內 的發展不均。

(22)

答案【D】

試題解析:(甲)臺灣建省:1884年中法越南戰爭後,於1885年建省;(乙)臺 灣開港:1858年英法聯軍天津條約;(丙)清廷臺灣割讓給日本:1894年甲午戰 爭之後,於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丁)清廷開始積極建設臺灣:1874年牡丹 社事件之後。

答案【D】

試題解析:由表中的中國進口石油的國家大多都在西亞,若油輪由西亞運往中國 絲路為西亞→波斯灣→印度洋→麻六甲海峽→南海→中國,所以此題選(D)。

(23)

答案【A】

試題解析:(A)(400+300+400+400)*60=90,000(B)400+300+400+400

=1,500(C)(60-50)*400=4,000(D)400*4*50=80,000。

收入等同「營收」,收入不代表利潤。許多學生會以為收入等於利潤。

答案【D】

試題解析:20世紀初的瀋陽,(1)1932年:日本統治的「偽滿洲國」;(2)1945 年中華民國南京政府統治;(3)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

(24)

二、題組:(5563題)

答案【B】

試題解析:選文中的組織為民間組織,(A)、(D)為政府單位加入的經濟組織。

(C)為國家加入的聯合國組織。只有(B)為民間團體。

答案【B】

試題解析:魚翅為商品,沒有買賣指的是消費者的商品需求,故答案選(B)。

答案【A】

試題解析:文中民間組織並未推動任何的立法動作,故不選(C)。文中民間組織 在強調吃魚翅會導致鯊魚在海中痛苦死去,是訴求觀念的改變。

(25)

答案【C】

試題解析:戰爭爆發某人10歲,13歲時戰爭尚未結束,但國內卻接二連三發生 兩次革命(1917年),先是推翻沙皇:二月革命,布爾什維克黨發動革命:十月 革命,因此戰爭應是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

答案【D】

試題解析:當時的新政策即列寧建立共產政權之後實施的「新經濟政策」,沒收 私有財產,實施土地公有。

答案【A】

(26)

答案【C】

試題解析:此題敘述的都市為底特律,為五大湖的南岸,故選(C)丙。

答案【C】

試題解析:此題題意敘述為2005年卡崔納颶風侵襲紐奧良;籃球隊為黃蜂隊。

(27)

答案【A】

試題解析:

當地比賽時間 換算為臺北時間 甲 晚上8點 第2天中午12點 乙 晚上8點 第2天早上9點 丙 晚上8點 第2天早上10點

丁 晚上8點 第2天早上9點

圖為甲位在最西邊,故與臺灣時差最多,故臺灣轉播時間最晚。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名 師.林 菲 老師 地理 一 前 言 今年的大考是 99 課綱第 5 年施測,也是以「一綱多本」的精神作為大學入學考 試教材的第 15 年。大致來說,這些年來的測驗方向,大多能符合課綱精神,以課綱 的主要概念作為命題的依據,並依據測驗目標來設計試題。 近年學生以學測成績,經由「繁星推薦」、「個人申請」管道進入大學的比例愈

當新冠肺炎爆發的時候,我國消費者的旅遊方式也因此受到影響,請參照附圖需求與供給曲線,選出正確的敘述? A國內旅遊因為需求減少,價格由 P1 移至 P2 B國內旅遊因為需求減少,價格由 P 移至 P2 C國內旅遊因為 需求減少,價格由 P2 移至 P1 D國內旅遊因為需求減少,價格由 P2 移至 P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