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DOC 封面(彩色):套「Teach教學誌」刊頭,加插圖設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DOC 封面(彩色):套「Teach教學誌」刊頭,加插圖設計"

Copied!
12
0
0

Teks penuh

(1)

107 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模擬試題

地球科學科

作答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 50 分鐘 題型題數:

  第壹部分共 20 題   第貳部分共 10 題

作答方式:選擇題答案請填入後面之答欄中

◎註:此份試題本為模擬學科能力測驗之測驗形式,

作答方式仍以未來實際之測驗形式為準

 ※聽從指示後才翻頁作答

版權所有 請勿翻印

(2)
(3)

第壹部分:(占 70 分)

一、單選題(占 45 分)

說明:第1題至第15題,每題均計分,每題有n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 項。各題答對者,得3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C 1. 太陽系約距今46億年前,由於星雲收縮而誕生,其中地球的原始大氣由二氧化碳、水氣、

氮等為主要組成,之後化學作用與生物活動逐漸改變大氣成分。當氣溫逐漸降低,大氣中 的二氧化碳大幅減少,試問其減少的原因為何?

(A)二氧化碳被氫還原,生成有機物 (B)二氧化碳被加熱分解成碳與氧

(C)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形成碳酸鹽類沉積 (D)二氧化碳被地殼吸收

(E)二氧化碳流失到大氣之中

2. ~ 3. 題為題組

右圖為甲地域與乙地域的地層與化石分布圖,

圖中的波浪線紋表示不整合面,實線表示化石 a~h的生存期間。其中甲地域的D層與C層 有不整合關係,其餘各層為整合關係,乙地域 各地層為不整合關係。在甲地域B層的最上 部有火山凝灰岩層而乙地域則否,依次回答2.

~3.題。

D 2. 從化石產出的狀況得知,乙地域Y層與Z層可以與甲地域何層互相對比?

選項 Y層 Z層

(A) C層 E層

(B) C層 F層

(C) D層 E層

(D) D層 F層

(E) E層 D層

C 3. 在乙地域中沒有發現火山凝灰岩的原因為何?

(A)凝灰岩受到褶皺作用   (B)凝灰岩受到成岩作用 (C)凝灰岩受到侵蝕作用   (D)乙地域受到土地沉降 (E)乙地域受到海平面上升

C 4. 某一個天體的視星等為-0.8等,太陽的亮度是該天體的多少倍?(已知太陽的視星等為

-26.8等)

(A) 26  (B) 65     

(C) 2.5×1010  (D) 4×1011  (E) 2.5×1025

(4)

C 5. 從地球看到的銀河系中心位於人馬座方向,在12月21日時,從地球看太陽恰位於人馬座 方向,試問在下列哪個日期,人馬座在午夜時過中天?

(A) 3月20日  (B) 5月8日 (C) 6月21日 (D) 9月22日  (E) 12月21日

E 6. 有關地球內部構造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地球內部因構成物質不同,分成地殼、地函、地核三部分 (B)海洋地殼主要由玄武岩質的岩石所構成 

(C)外核為液體,內核為固體 

(D)地函的密度比地殼大,而上部地函主要由橄欖岩質岩石所構成

(E)地核的體積約占地球體積的50%

E 7. 在低緯度表層海水的水溫在25℃以上,在水深4000公尺的海底水溫約3℃,下列何者是 溫度與深度的垂直分布圖?(已知各選項圖中虛線為每1000公尺的水深)

(A)  (B)  (C)  (D)  (E)

A 8. 大氣壓力是單位面積所受到的大氣重量,高度愈高壓力愈低。地表的 氣壓為1大氣壓,上空的氣壓如右圖所示,高度5.5公里為0.5大氣壓,

高度11公里為0.25大氣壓,試問在高度0~5.5公里的範圍內,大氣 的平均密度為A,在高度5.5~11公里範圍內的平均密度為B,則A 是B的多少倍?

(A) 2 (B) 3 (C) 4 (D) 5 (E) 6

A 9. 右圖是東北亞9月的地面天氣圖,圖中鹿兒島所吹的風向 為何?

(A)北 (B)東 (C)東南 (D)南 (E)西

(5)

D10.下圖為北太平洋環流示意圖,該環流為順時針方向,由圖中所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a海流的名稱為黑潮 

(B) a海流是受到東北信風吹送所致 

(C)北美大陸東岸A處的海流向南流動 

(D)南美大陸西岸B處的海流向北流動 

(E)北美大陸東岸A處的海流受到西風吹送所影響

11. ~ 12. 題為題組

聖嬰現象與反聖嬰現象發生時,在熱帶海域的大氣與 海洋會發生相互影響。右圖甲與乙分別表示在赤道太 平洋東部與西部海水溫度隨深度變化的曲線,依次回 答11.~12.題。

C11.圖甲與圖乙,及圖中實線與虛線各表示什麼?

選項 甲 乙 實線 虛線

(A) 西部 東部 正常年 聖嬰年

(B) 西部 東部 聖嬰年 正常年

(C) 東部 西部 正常年 聖嬰年

(D) 東部 西部 聖嬰年 正常年

(E) 西部 東部 聖嬰年 聖嬰年

E12.當聖嬰年時,熱帶太平洋海域的大氣、氣壓及降水區域分布會如何改變?

(A)信風比正常年強         (B)降水區域向西移動

(C)熱帶太平洋東部海面氣壓增高   (D)熱帶太平洋西部海面氣壓降低 (E)熱帶太平洋東部海域混合層變厚

B13.有關溫帶低氣壓與鋒面的特徵,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溫帶低氣壓會伴隨冷鋒與暖鋒形成,熱帶低氣壓不會有鋒面伴隨形成 (B)暖鋒的周邊容易有積雨雲形成,冷鋒的周邊容易有雨層雲形成

(C)地面若有低氣壓,則在中心附近有空氣旋入,產生上升氣流;在高氣壓中心附近空氣旋 出,產生下沉氣流

(D)在北半球溫帶低氣壓中心西南延伸出冷鋒,東南方延伸出暖鋒

(E)溫帶低氣壓的能量來源,是冷、暖氣團因溫度差異所造成的位能變化

(6)

B14.右圖為全球淺源地震分布圖,圖中黑點標示為

1961~1967年所發生地震的震央,圖中以X

符號標示了甲、乙、丙、丁、戊五個地點,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戊處皆位於不同板塊 (B)乙、丙皆位於太平洋板塊上

(C)丁、戊皆位於大西洋板塊上 (D)甲處的岩石主要為安山岩 (E)乙處位於板塊邊界處

A15.右圖是過去70萬年間的氣候變動圖,由圖中 得知間冰期與冰期的變化週期約為多少年?

(A) 10萬年 (B) 5萬年 (C) 3萬年 (D) 2萬年 (E) 1萬年

二、多選題(占 25 分)

說明:第16題至第20題,每題均計分。每題有n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

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者,得5分;答錯k個選項者,得該題  的分 數;但得分低於零分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AB16.右圖是小強於北緯40°地區,以長時間曝光拍攝所得的恆星 D  視軌跡示意圖,圓弧的部分為恆星視軌跡(簡稱星跡),下

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3項)

(A)此為曝光4小時所得的星跡

(B)該地點觀看北極星的仰角約40°

(C)恆星會以北極星為圓心作順時針方向繞轉

(D)恆星的赤緯介於+50°至+90°間,軌跡皆在地平線以上

(E)北極星的赤緯為+0°

AC17.有關太陽系各天體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應選3項)

E  (A)火星的大氣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

(B)水星有流水作用造成的侵蝕地形,顯示過去有液態水存在

(C)金星的表面溫度約460℃以上,主要因受到溫室效應的影響

(D)火星的表面目前存在固態的冰

(E)在太陽系外緣的小型天體中,發現有比冥王星更大的天體

(7)

AC18.有關岩石圈與軟流圈的說明,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A)岩石圈是由地殼與地函的上部所構成

(B)海洋地區的岩石圈從中洋脊到海溝,逐漸變薄 (C)岩石圈比軟流圈不容易流動

(D)軟流圈只在大陸地區之下有容易流動的岩層 (E)軟流圈的地震活動比岩石圈活躍

AB19.下圖是日本地面年平均溫度差的逐年變化、5年間平均變化(粗黑線),以及100年期間 E  長時間變化的趨勢(直線),圖中期間I與II氣溫上升趨勢減緩,下列哪些敘述正確?

(應選3項)

(A)地球的氣候會受到太陽活動、火山活動、溫室氣體、海流變化等因素影響 (B)水氣、二氧化碳均為溫室氣體

(C) 20世紀以來,輻射回到外太空的地球輻射持續增加,結果造成地球暖化

(D)期間I與II的氣溫上升趨緩,是因利用替代能源或使用核能發電增加,使大氣中二氧化

碳濃度減少

(E)自西元1910年至2000年為止,在這90年間溫度上升的趨勢約為1.0℃

AD20.右圖為地球系統的能量收支示意圖,設入射的太陽輻射 E  能量為100單位,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3項)

(A)地球系統的平均反照率為0.31

(B)太陽發出的能量主要為紅外線形式 (C)大氣吸收的能量主要為可見光形式

(D)大氣吸收的總能量為152單位

(E)由地表向大氣的熱輸送,可以進行大氣與水的循環

第貳部分:(占 30 分)

說明:第21題至第30題,每題3分。單選題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 零分計算;多選題每題有n個選項,答錯k個選項者,得該題  的分數;但得分低於 零分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此部分得分超過30分以上者,以滿 分30分計。

(8)

A21.若地球為橢圓球體,則有關經度差1°的緯線長度與緯度差1°的經線長度,會如何變化?

選項 經度差1°的緯線長度 緯度差1°的經線長度 (A) 愈高緯度愈短 愈高緯度愈長 (B) 愈高緯度愈短 愈高緯度愈短 (C) 愈高緯度愈長 愈高緯度愈長 (D) 愈高緯度愈長 愈高緯度愈短 (E) 不論緯度一樣長 不論緯度一樣長

C22.下圖為農民曆部分日期,下列關於此圖的敘述何者正確?

 

 

 

 

 

 

 

 

 

 

28

期星

期星

西

22

6 36

0 50

5 42

7 14

月正

(A)立春當日可見太陽從東偏北升起 (B)立春訂於每年的農曆正月初十 (C)陽曆2月9日當天可見滿月

(D)陽曆2月3日當天適逢大潮

(E)農曆正月十五的月相為新月

B23.小司在某地域進行地質調查,確認有砂岩層、泥岩 層與礫岩層。如右圖所示4個地點,在地點A的露 頭,發現泥岩層之上有砂岩層整合重疊沉積。在地 點B的露頭,發現礫岩層之上有泥岩層整合重疊沉 積。此地區任何地點的地層走向均為南北向,且向 西傾斜,傾角為45°,試問地點C與地點D出露的 地層為何?(已知該地域之內沒有其他地層及斷層 存在,地層的厚度一定)

選項 地點C 地點D

(A) 砂岩層 泥岩層

(B) 砂岩層 礫岩層

(C) 泥岩層 泥岩層

(D) 泥岩層 礫岩層

(E) 礫岩層 礫岩層

(9)

 C24.右表為溫度與飽和水氣量的關係表,當溫度30℃、

相對溼度為50%的1立方公尺空氣塊,冷卻到10℃ 時,所釋出的潛熱約為多少仟焦耳?(已知1公克的 水氣凝結出的潛熱為2.3仟焦耳)

(A) 5.8 (B) 8.4 (C) 13 (D) 21 (E) 24

B25.在右圖中地點A有溫度為25℃的空氣塊,爬升到高度 2500公尺的山頂,試問爬升過山頂後到達地點B時的 溫度為幾℃?(已知空氣塊在20℃開始凝結,乾絕熱 直減率為1℃/100公尺,溼絕熱直減率為0.5℃/100 公尺,A、B兩地的標高為0公尺)

(A) 40℃ (B) 35℃ (C) 30℃ (D) 25℃ (E) 20℃ 26.

~ 27. 題為題組

右圖為太平洋平均海水面高度分布圖,圖中等值線 的間隔為10公分,斜線部分表示X的領域。除了 赤道海域以外,表面的海流為受到由海面高度差所 伴隨的壓力梯度力,與地球自轉所引起的科氏力兩 者平衡的地轉流,海面的高度分布可反映海流的分 布。在副熱帶地區的領域X,其海面高度比周圍

甲 ,以領域X為中心,作 乙 方向的環流。

 A26.上文中,甲、乙應填入的語句為何?

選項 甲 乙

(A) 高 順時針

(B) 高 逆時針

(C) 低 順時針

(D) 低 逆時針

(E) 相等 逆時針

 E27.圖中Y的橫切面流速是Z的橫切面流速多少倍?(已知線段Y的長度是Z的一半)

(A)   (B)   (C) 1  (D) 2  (E) 4

A28.右圖為銀河系的側視圖,銀河系約由2000億顆恆星組成,樣子

溫度(℃) 飽和水氣量(g/

m3

5 6.8

10 9.4

15 12.8

20 17.3

25 23.1

30 30.4

(10)

為螺旋狀的圓盤,有關銀河系的說明,下列何者有誤?

(A)在銀盤周圍甲部分的點,稱疏散星團

(B)在銀盤周圍甲部分稱為銀暈,其半徑約75000光年

(C)在圖中乙的部分有新的恆星逐漸誕生 (D)太陽位於圖中的乙部分

(E)太陽系離銀河中心約3萬光年處

C29.目前太陽處在主序星階段,之後會形成紅巨星,最終演化為白矮星。當太陽演化成白矮星 時,其主要形成何種元素?

(A)氫與氦   (B)氦

(C)碳與氧   (D)鐵

(E)鎂

CE30.有關於星團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應選2項)

(A)含比氦更重的元素比例,疏散星團與球狀星團大致相同

(B)疏散星團包含的恆星數目為數十萬到數百萬顆,球狀星團為數十到數百顆 (C)疏散星團內的恆星大致在同時間形成

(D)球狀星團伴隨許多星際物質

(E)球狀星團的恆星為第II族

(11)

※請同學們撕下此張作答聯作答

107 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模擬試題 地球科學科     

第壹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貳部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年  班  號 姓名

得 裁 分 切 線

(12)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率,則哪些圖形可能來自同一支音叉?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 【 99年基測考題】 20.( )小明在25 ℃的環境下,敲擊甲、乙兩個不同的 音叉,產生聲波,其振動位移(y)與時間(t) 的關係如圖所示。假設圖中坐標每格表示的單位 長度相同,則下列敘述何者最適當? A甲聲波的響度比乙大,音調比乙低 B甲聲波的響度比乙小,音調比乙高

C磁棒不動,將線圈以 V 的速率平移向右靠近磁棒 D線圈向右、磁棒向左,二者皆以 V 的速率平移互相靠近 【 91年基測考題】 3.(A )將二個完全相同的線圈放在桌面上,另有甲、 乙、丙三羅盤,乙羅盤在兩線圈的正中間,如 右圖。當開關K1、K2按下接通電流後,下列 何者正確? A甲羅盤磁針的N極向東偏轉 B乙羅盤磁針的N極向西偏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