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DOC 範本檔 - tp.edu.tw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DOC 範本檔 - tp.edu.tw"

Copied!
5
0
0

Teks penuh

(1)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第 126 期通訊解題題目解答與評析

12601

數列 an 定義如下:

1 3

a  , a2 5757, 1 7( 1 2 n)

n

a a a

a n

  

  (n2)

證明數列 an 中的各項均為整數。

【證明】 1 7( 1 2 n)

n

a a a

a n

  

 

1

7 n

n n

S S S

n

   , n2

1

7

n n

S n S

n

   ( 7)( 6) 9 2

( 1) 2

n n

n n S

   

   

 ( 7)( 6) ( 1)

8 7 2 5760 nn   n

 

  

( 7)( 6) ( 1) 7

nn   n

 

由於連續7個整數中一定有一個數可以被7整數,因此當n2時,

1

Sn 均為整數,故數列 an 中的各項均為整數,得證。

【評析】本題有7人參與徵答,得到7分滿分的有2人,分別是台北市石牌國中 公奕同學、台北市麗山國中江子新同,解題過程闡明詳盡,敘事條理分 明,值得讚許;此題關鍵在於如何找出一般項,由一般項去說明每一 項都是整數,主要的方法有利用級數和與遞迴關係式,而不是用前幾 項的值所產生的規則去推測一般項的式子,這樣的作法不夠嚴謹。

12602

某遊戲有紅、黃、綠三種代幣,已知3枚紅代幣可換1枚黃代幣,3枚黃代幣可 換1枚綠代幣,3枚綠代幣可換1枚紅代幣。小偉有紅、黃、綠三種代幣各2016 枚,並將其兌換至每色代幣至多剩下2枚,求兌換結束後所有可能的結果。

【簡答】紅、黃、綠三種代幣各剩2枚。

【詳解】設有a枚紅代幣、b枚黃代幣、c枚綠代幣,

f a b c( , , ) a 3b9c,則在每次兌換的過程中,無論是將3枚紅代 幣換成1枚黃代幣,或是將3枚黃代幣換成1枚綠代幣,f的值均不變;

但若將3枚綠代幣換成1枚紅代幣,則f的值減少26;因此f模26不 變。

最初 f 2016 1(  3 9)0(mod 26),

若最後剩下x枚紅代幣、y枚黃代幣、z枚綠代幣,

其中x y z, ,

0,1, 2

x y z, , 不全為0,則x3y9z0(mod 26)。

(2)

可推得x  y z 2,即紅、黃、綠三種代幣各剩2枚。

【解二】(台北市石牌國中公奕同學的解法改編)

設有3x枚紅代幣換成x枚黃代幣,3y枚黃代幣換成y枚綠代幣,3z枚 綠代幣換成z枚紅代幣;

設最後紅代幣、黃代幣、綠代幣分別剩下m, n, k枚,其中m, n, k

{0,1,2},m, n, k不全為0,

2016 3 (1)

2016 3 (2)

2016 3 (3)

x z m y x n z y k

  

   

   

9(1)+(2)+3(3),可得13 2016 26  x9m n 3k

9 3

1008 6

2 x m n k

  

因為x為正整數,所以9 3 26 m n  k

為整數,

因為m, n, k{0,1,2},m, n, k不全為0,

所以 0 9 m n 3k2 1( 3 9 )26, 故9m n 3k26,因此m n k  2, 即紅、黃、綠三種代幣各剩2枚。

【評析】1. 這一題換代幣的操作問題,按照題意操作幾次,找出紅代幣、黃代幣、

綠代幣個數的"規律性"或是"不變性",可以得到解決此題策略。

2. 同餘是解決問題的有力方法,對數學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多學習同餘 的性質。

3. 部分同學的作答是藉由按照某個特定的順序換代幣,而得到兌換結 束後的一種結果,尚需說明不論換代幣的順序如何,都是同樣的結 果。

4. 本題參與徵答者有7人;

得7分者,2人:

臺北市石牌國中公 奕、臺北市麗山國中江子新 得6分者,2人:

新北市中山國中王 勻、新北市文山國中莊謦源 新竹市培英國中楊叮噹

得4分者,2人:

桃園市復旦國中傅彥綱 得2分者,1人:

臺中市豐陽國中曹 瑋

(3)

如圖,O點是rABC的外心,M, N分別是BCAC的中點,ADBE分別 是BCAC邊上的高,證明:rOAE與rOBD的面積相等。

O

N

M

E

D C

B

A

【證明】(1) 因rAEH rBDH (AA),得AE BD HE HD:  : 。 (2) 因AD/ /OM , BE/ /ON ,所以MON  EHD

A, B, D, E四點共圓,得HED BAD   90 ABD; 另因MN/ / BA,所以ABD NMD   90 OMN, 得HED OMN

因此rMON rEHD(AA), 得HE HD OM ON:  : 。

由(1)(2)可知AE BD OM ON:  : , 故rOAE與rOBD的面積相等。

【評析】本題參加徵答的有6位同學,其中得到滿分7分的有:

台北市中正國中黃元顥同學、台北市石牌國中公奕同學、

桃園市復旦國中傅彥綱同學、新北市文山國中陳泓恩同學。

此外尚有台北市麗山國中江子新同學、新竹市培英國中楊叮噹同學。

12604

任給一凸八邊形,試問其各邊及對角線最多可交出多少個三角形?

【簡答】644

【詳解】如圖,將八邊形的頂點以「●」表示、任二條對角線的交點(內點)以

「○」表示。則可將各邊及對角線交出的三角形分類如下:

H O

N

M

E

D C

B

A

(4)

類別 說明 圖例 形成條件 組合數

(1) 3頂點 C38 56

(2) 2頂點1內點 C48 4 280

(3) 1頂點2內點 C58 5 280

(4) 3內點 C68 28

由以上討論知一凸八邊形之各邊及對角線最多可交出644個三角形。

【評析】本題計有台北市石牌國中公奕同學、台北市麗山國中江子新同學、桃園市 復旦國中傅彥綱同學、新竹市培英國中楊叮噹同學參加徵答,但僅有楊

(5)

12605

a b c d, , , 是四個任意給定的整數,令p(a b a c a d b c b d c d )(  )(  )(  )(  )(  ), 求證:p是12的倍數。

【證明】因為12 3 4  ,分別依p是3的倍數與4的倍數討論。

1. a b c d, , , 是任意給定的數,則至少有兩個除以3的餘數相同,所以 p是3的倍數。

2. 考慮a b c d, , , 除以4的餘數:

(1) 若其中有兩個同餘,則p是4的倍數。

(2) 若其中任兩個都不同餘,則a b c d, , , 中有兩個偶數及兩個奇數,

不妨令a b, 是偶數,c d, 為奇數,則a b ,c d 都是偶數,

所以p是4的倍數。

另外的方式,4的倍數也可由奇偶性討論得知。

a b c d, , , 四數不相等,考慮奇偶性,則a b c d, , , 可能為4奇、3奇 1偶、2奇2偶、1奇3偶、4偶。

(1) 4奇、4偶:(a b )與(c d )為偶數,得p是4的倍數;

(2) 2奇2偶:不失一般性,設a b, 是奇數,c d, 是偶數,則(a b ) 與(c d )為偶數,得p是4的倍數;

(3) 3奇1偶、1奇3偶:不失一般性,設d是與其他三3個不同的

則(a b )與(a c )為偶數,得p是4的倍數。

【評析】

1. 本題徵答人數共10人,得到7分者有4人,特別值得嘉許,分別是:

臺北市石牌國中公 奕、桃園市復旦國中傅彥綱、

桃園市平興國中李安蕎、新北市文山國中林澤宇。

獲得6分同學有2人:

臺北市麗山國中江子新、臺中市豐陽國中曹 瑋。

2. 本題目主要解題的方法是以3和4的倍數來討論,所有的同學解題 的方向都掌握的很清楚。第一部分,利用3的同餘,由鴿籠原理得 到p(a b a c a d b c b d c d )(  )(  )(  )(  )(  )的6個因數中,必有1 個是3的倍數。第二部分,許多同學使用奇偶性來討論6個因數中 至少會出現2個是偶數而得到4的倍數,因為需要分類討論,這部 份比較容易出現說明不清楚的問題,比如未說明a b c d, , , 的選取。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2 招生學校 學習區國中校名 基隆市立中山高級中學 基隆市立暖暖高級中學 基隆市立八斗高級中學 基隆市: 市立中山高中附設國中 市立安樂高中附設國中 市立暖暖高中附設國中 市立八斗高中附設國中 市立明德國中 市立銘傳國中 市立信義國中 市立中正國中 市立南榮國中 市立成功國中 市立正濱國中 市立建德國中 市立百福國中 市立碇內國中 市立武崙國中

國中學生組: 獎項 得獎者 得獎者學校 作品 特優 蔡佳恩 臺北市立中正國民中學 陪伴 優等 楊喬羽 臺中市立烏日國民中學 弘揚孝道孝順的好方 法 優等 胡著妍 新北市立自強國民中學 防疫安在家,孝順不放 假 優等 黃子祈 南投縣立埔里國民中學 百善孝為先 佳作 洪廉宸 臺南市立歸仁國民中學 家是充滿愛的所在 佳作 張簡采 君 高雄市立三民國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