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進步的動力
行政 中立
Administrative Neutrality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 實務案例宣導手冊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11601臺北市文山區試院路1之3號
行政中立法制諮詢服務:
銓敘部 電話:02-8236-6479 行政中立宣導訊息: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電話:02-8236-7114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宣導專區宣導網址:
http://www.csptc.gov.tw/pages/list.aspx?Node=1070&Type=1&Index=-1
實務案例篇
案例 1:甲市政府公務電腦開機連結競選連任之市長粉絲頁案...
案例 2:甲市政府允許乙政黨借用該市某行政中心會議廳舉辦黨務活動 案...
案例 3:甲市某區公所舉辦鄰里長研習會,會場出現黨政人士案...
案例 4:丁市警察局局長請假出席丁市市長擬參選人參拜廟宇活動案...
案例 5:甲市議員或轄區民意代表係公職候選人,到該市某區公所依法 辦理之活動現場致意案...
案例 6:公務人員於奉派出差期間,派遣公務車並陪同政務人員前往參 與某市議員候選人造勢活動案...
案例 7:公務人員加入公職候選人粉絲團,或具名留言案...
案例 8:用通訊軟體 (LINE) 轉傳特定公職候選人選舉消息及要求參加連 署之活動案...
案例 9:下班時間公開為公職候選人站台、助講、遊行及拜票案...
公民投票案例篇
案例 1:某國營事業機構內部網站,對其員工宣傳,對特定議題之公投 票要投同意票...
案例 2:投票所之工作人員僅發給投票權人特定議題之公投票,而未發 給其他議題之公投票案...
案例 3:某國營事業機構員工在辦公場所,要求其他同事一起連署某公 民投票案...
1
2 3 4 5
6 7
8 9
目錄
CONTENTS10 12 13
X X 候 X 人 選
懇請支持 高票當選
XXX候選人
案例一:
甲市政府公務電腦開機連結競選連任之市長粉絲頁案
案例描述
103 年 9 月甲市議會議員於議會質詢市府官員,為何最近市府電腦開機時,
自動連結到競選連任之市長粉絲網頁,市府員工須經「按讚或不按讚」鍵盤 動作後,始能進入電腦螢幕之公務畫面。該甲市政府負責該市長粉絲頁之乙 局表示不會強迫員工按讚,認為並無違反行政中立之虞。
案例分析
依據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 9 條第 1 項第 1 款規定,公務人員不得為 支持或反對特定之政黨、其他政治團體或公職候選人,動用行政資源編 印製、散發、張貼文書、圖畫、其他宣傳品或辦理相關活動。同條第 2 項規定,前項第 1 款所稱行政資源,指行政上可支配運用之公物、公款、
場所、房舍及人力等資源。是以,甲市政府乙局此舉應已構成行政不中 立。
XXX候選人
高票當選
XXX候選人懇請支持 擴大輔選會議
X X 候 X
人 選 XX
市政府
案例二:
甲市政府允許乙政黨借用該市某行政中心會議廳舉辦黨務活動 案。
個案描述
乙政黨洽商甲市政府租借該市某行政中心會議廳,為該政黨市議員提名人舉 辦擴大輔選會議。此事引起甲市對手政黨議員及媒體批評甲市政府行政不中 立,惟該甲市政府秘書處表示該行政中心訂有外借辦法,市府係依法辦事,
並收租金,歡迎各政黨前來洽借場地。
案例分析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 4 條規定,公務人員應依法公正執行職務,不得 對任何團體或個人予以差別待遇。第 12 條規定,公務人員於職務上掌 管之行政資源,受理或不受理政黨、其他政治團體或公職候選人依法申 請之事項,其裁量應秉持公正、公平之立場處理,不得有差別待遇。甲 市政府既已訂定該市某行政中心外借辦法,得裁量允許各政黨申請有償 借用會議廳,未違反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之規範。
拜託!
案例三:
甲市某區公所舉辦鄰里長研習會,會場出現黨政人士案。
個案描述
100 年 8 月下旬,甲市某區公所舉辦鄰里長研習會。研習會開始之前不久,
先有乙政黨籍立法委員及市議員到場致意,不久即離去。中午用餐時間,丙 政黨市黨部主任委員上台致詞,旋即丙政黨立法委員參選人上台拜票,引發 鄰里長正反意見喧鬧相互叫囂。該區公所公務人員對政黨人物蒞臨會場拜會 行為 ( 實為拜票 ) ,未為制止或制止無效。
案例分析
依據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 4 條規定,公務人員應依法公正執行職務,
不得對任何團體或個人予以差別待遇。第 9 條第 1 項第 1 款規定,公 務人員不得為支持或反對特定之政黨、其他政治團體或公職候選人,動 用行政資源編印製、散發、張貼文書、圖畫、其他宣傳品或辦理相關活 動。該區公所辦理之鄰里長研習會場地及午餐均為公帑負擔,出現非現 任民意代表之公職參選人上台致詞拜票,凸顯門禁鬆散,甚至有意安排 之非議,確有不妥。
X X X 選 候 人
案例四:
丁市警察局局長請假出席丁市市長擬參選人參拜廟宇活動案。
個案描述
99 月 6 月某日,丁市市長擬參選人在同黨立法委員及縣議員陪同下,前往 丁市某宮廟參拜,丁市警察局長家居該宮廟附近,應地方人士邀請出席。
該市長擬參選人致詞時,該局長雖有上台站立於後,並隨同群眾舉手造勢,
但未發言。該日當晚警政署長立即裁定該局長雖請假前往,但因具有警察身 分,上台舉手行為仍有不妥,予以申誡處分,並重申全國警察於選舉期間,
務必嚴守行政中立。
案例分析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 9 條第 1 項第 6 款規定,公務人員不得為支持 或反對特定之政黨、其他政治團體或公職候選人,公開為公職候選人站 台、助講、遊行或拜票。嚴格依法而論,該警察局長此舉是否違法,似 有模糊空間,因丁市市長提名人當時身分仍為「擬參選人」而非「候選 人」,其確有公開為公職擬參選人站台之事實,但非為公職候選人公開 站台,惟內政部警政署執法較嚴,並為整飭紀律,期生上行下效風行草 偃氛圍,故裁定該局長違反行政中立規定,予以申誡處分。
拜託!
案例五:
甲市議員或轄區民意代表係公職候選人,到該市某區公所依法 辦理之活動現場致意案。
個案描述
甲市某區公所依法辦理該區里(鄰)長之教育訓練暨重大建設參訪文康活動 或研習活動時,有甲市議員或轄區民意代表到場致意,而該等人員係公職候 選人時,是否有違反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相關規定?
案例分析
1、區公所區長(包括機要區長)及所屬公務人員為公務人員行政中立 法適用對象,於辦理活動如非為支持或反對特定之政黨、其他政治 團體或公職候選人之目的所為,自不生違反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 9 條規定之疑慮。
2、現任民意代表、參選人或其支持者知悉該等活動而不請自來時,其 未穿戴公職候選人競選徽章、服飾或攜帶旗幟,未有造勢、拜票之 意,即不生違反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之疑義;如其執意參與該活動,
甚或要求上臺致詞,是類活動之承辦單位無從拒絕時,應先行提醒 該等人員不宜有任何造勢、拜票之行為,如仍發生造勢、拜票之情 事時,應婉告該等人員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之相關規定,並適時勸 阻,以維行政中立。
X X 候 X 人 選
XX市政府 案例六:
公務人員於奉派出差期間,派遣公務車並陪同政務人員前往參 與某市議員候選人造勢活動案。
個案描述
甲市政府某公務人員,於奉派出差期間,派遣公務車陪同政務人員一同前往 參加某市議員候選人造勢活動,是否有違反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相關規定?
案例分析
1、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 7 條規定,公務人員不得於上班或勤務(含 奉派出差)時間從事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之活動。第 9 條規定,
公務人員不得為支持或反對特定之政黨、其他政治團體或公職候選 人,動用行政資源、公開站台、助講、遊行或拜票。
2、公務人員於出差期間,如有派遣公務車並陪同政務人員出席立法委 員候選人造勢活動,恐有違反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規定之慮。
懇請支持 高票當選
XXX 候選人
X X 候 X 人 選
XXX 候選人粉絲專頁
XX
X候 選人
限時動態
+
新增當選!當選!當選!
案例七:
公務人員加入公職候選人粉絲團,或具名留言案。
個案描述
公務人員上網連結臉書(facebook)等社交網站、加入公職候選人粉絲團,
或針對討論主題具名留言,是否違反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之規定?
案例分析
1、公務人員得於下班時間,以非公家電腦上網連結臉書等社交網站,
加入公職候選人粉絲團,或支持特定之政黨、政治團體或公職候選 人,但不得具銜(足資辨識個人身分及職務)或具銜且具名方式,
針對討論主題發表言論。
2、另依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 3 條及公務員服務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
公務人員如係任職於特定議題之政策主管機關,即使個人立場與機 關不一致,仍應依法忠實推行機關政策,如未經長官許可,不得以 私人或代表機關名義,於臉書等社交網站發表有關職務之談話。
請各位里長支持X號候選人
案例八:用通訊軟體 (LINE) 轉傳特定公職候選人選舉消息及要求參加連 署之活動案。
個案描述
某區公所之區長以 LINE 通訊軟體,轉傳與特定政黨或公職候選人有關之選 舉消息給所屬里長之聯絡群組,並要求渠等參加某政治團體舉辦罷免特定公 職人員之連署活動,此舉是否違反行政中立?
案例分析
1、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 6 條及其施行細則第 3 條第 1 款規定,公務 人員不得利用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要求他人參加或不參加 政黨、其他政治團體有關之選舉活動 ( 包括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之 罷免活動 ) 又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 9 條第 1 項第 5 款及第 2 項規 定,公務人員不得為支持或反對特定之政黨或公職候選人,動用行 政上可支配運用之公物或人力等資源,亦不得對職務相關人員或其 職務對象表達指示。
2、區長係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 2 條所稱法定機關依法任用之有給專 任人員,為中立法適用對象,因此,倘區長對職務相關人員或職務 對象表達指示,要求所屬參加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有關之選舉、罷 免活動,或轉傳支持或反對特定政黨、政治團體或公職候選人之相 關選舉資訊,均違反行政中立。
XX 候 X 人 選
我是區長 拜託!拜託 拜託!
案例九:
下班時間公開為公職候選人站台、助講、遊行及拜票案。
個案描述
某區公所之機要區長,基於私人情誼,於下班時間公開為其參加立法委員選 舉之大學同學公開站台、助講、遊行及拜票,此舉是否違反中立法相關規 定?
案例分析
1、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 7 條第 1 項規定,公務人員不得於上班或勤 務時間,從事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之活動;第 9 條第 1 項第 6 款規定,
公務人員不得為支持特定政黨或公職候選人,公開為公職候選人站 台、助講、遊行或拜票。至於下班時間或請假期間,除非有違反公 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 9 條第 1 項有關公務人員不得從事之政治活動 或行為等各該情形外,可自由參與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之活動。
2、區公所係法定機關,機要區長如同一般常任區長,均握有行政權力、
資源及政府職銜名器,並為有給專任職務,故機要區長係中立法第 2 條規定所稱法定機關依法任用之有給專任人員,縱其於下班時間,
亦不得公開為公職候選人站台、助講、遊行或拜票,以避免違反公 務人員行政中立法之規定。
公民投票
案例 1:
某國營事業機構內部網站,對其員工宣傳,對特定議題之公投 票要投同意票
個案描述
某日某國營事業機構內部網站,有員工刊登支持某特定議題公民投票案之訊 息,並要求其他員工對該案公投案投同意票,該行為是否涉有違反公務人員 行政中立法情事?
案例分析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 10 條規定:「公務人員對於公職人員之選舉、罷免 或公民投票,不得利用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要求他人不行使投票權 或為一定之行使」依上開規定,全國性公民投票案自有上開規定之適用。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 10 條之立法目的,係為維持選舉、罷免及公民投票 之政治公平與客觀競爭,如公務人員對於表達公民投票之意見或看法,涉及 使用政府機關 ( 構 ) 內部公告平台、電子布告欄等公家資源,不論是支持或 反對均不妥適,且政府機關 ( 構 ) 之員工依法不應有類似行為。
此等行為似涉有違反行政中立情事,該國營事業機構於媒體批露本案新聞 後,隨即發布新聞稿指出,經查該網站中之公告為該機構工會轄下某分會所 張貼,該公告已經下架,且相關發言也不代表該國營事業機構或工會總會之 看法,該國營事業機構於媒體批露本案新聞後,隨即下架公告,同時要求機 構內各單位加強網站管理及電子公告欄之審查機制,又未來將加強該機構電 子公告欄之審查機制,並將再加強宣導員工嚴格遵守行政中立,切勿使用機 構資源進行非公務活動。由於該國營事業機構對本事件危機處理迅速得宜,
遂順利弭平爭議。
惟針對公營事業機構人員,依中立法第 17 條第 6 款及其施行細則第 9 條規 定,其中對經營政策負有主要決策責任之人員始為準用對象,包括公營事業 機構董事長、總經理、代表公股之董事、監察人及其他對經營政策負有主要 決策責任等人員。如非屬上述範疇之公營事業機構人員,則非中立法適用範 圍。
案例 2:
投票所之工作人員僅發給投票權人特定議題之公投票,而未發給 其他議題之公投票案
個案描述
107 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與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 7 案至第 16 案於 107 年 11 月 24 日同日舉行投票。網路媒體傳言有部分投票所之工作人員僅發給投 票權人特定議題的公投票,而未發給其他議題的公投票 ( 例如只給第 10、
11、12 案公投票,其餘未發給 ),有誘導或干擾投票權人行使公民投票權,
違反行政中立之情事,網友紛紛轉傳並向中央選舉委員會投訴。
案例分析
投票所工作人員如有僅發給投票權人特定議題之公投票,而未發給其他 議題之公投票之行為,除可能違反行政中立法第 10 條 ( 公務人員對於公職 人員之選舉、罷免或公民投票,不得利用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要求 他人不行使投票權或為一定之行使。) 尚違反刑法妨害投票罪及公民投票法 相關規定。
案例 3:
某國營事業機構員工在辦公場所,要求其他同事一起連署某公 民投票案
個案描述
於全國性公民投票案 6 個月之連署期間內,據媒體報導,有某國營事業機 構員工在辦公場所,要求其他同事一起連署某特定議題之公民投票案,涉有 違反行政中立情事。
案例分析
依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 10 條規定:「公務人員對於公職人員之選舉、罷 免或公民投票,不得利用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要求他人不行使投票 權或為一定之行使。」復依同法施行細則第 7 條規定:「本法第 10 條公務 人員對於公民投票,不得利用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要求他人不行使 投票權或為一定行使之規定,包括提案或不提案、連署或不連署之行為。」
依上開規定,公民投票之提案、連署至投票,為整體公民投票權之行使內 容,進行公民投票之連署自有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之適用,公務人員應本中 立原則,除不得為特定政治團體從事宣傳或活動外,亦不得利用職務上之權 力、機會或方法強迫他人行使或不行使特定議題公民投票案之提案、連署及 投票。
倘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害他人為公民投票案之提案、連署或 為公民投票案之提案或連署者,除依公民投票法第 35 條規定應處 5 年以下 有期徒刑外,公務人員尚有依公務人員考績法及公務員懲戒法相關罰則予以 懲處之適用。
惟針對公營事業機構人員,依中立法第 17 條第 6 款及其施行細則第 9 條規 定,其中對經營政策負有主要決策責任之人員始為準用對象,包括公營事業 機構董事長、總經理、代表公股之董事、監察人及其他對經營政策負有主要 決策責任等人員。如非屬上述範疇之公營事業機構人員,則非中立法適用範 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