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角落溫度的分享】 綠色旅遊元素的發現與傳播
Bebas
7
0
0
Teks penuh
(2) 一、 目的 本比賽提倡青年發掘充滿溫度的地方特色生態人文美感與故事,並製作成微電影,上傳 至 YOUTUBE,以培養觀察力與審美力,並達到傳播台灣各城鎮鄉村角落特色,以活絡深度 綠色旅遊為目的。. 二、 題材來源 平實又有深度地宣揚台灣角落的美好,讓世界透過 youtube 等平台,見 識到真實而美麗的台灣。 地方生活 地方文化節慶 地方產業 山川、溪流、特殊地景 當地特色生活、藝術與風光 社區感人事件、社區古早故事 社區綠色產品或企業的核心訴求(價值或特性) 社區居民/消費者遊客歡樂感與影像,傳播正面價值 ※ 表現:平易近人,貼近生活,才能讓人感同身受!! . 三、 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東南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 協辦單位:台灣綠色旅遊協會、台灣文創學會、台灣生態教育農園協會、台灣休閒農 業協會、台灣文化創意學會、新北市土城區頂欣社區發展協會、石碇觀光 發展協會、平溪觀光發展協會、深坑觀光發展協會 聯繫人:陶翼煌老師/繆秀豐小姐 (02)8662-5989. 四、 參賽對象: 高中職組:全國高中職在學學生。 大專組:全國各大專院校在學學生。 五、 徵選主題:依類型分為以下四組: 1. 綠色表演藝術自媒體創作組:任何反映出家鄉山水或社區之生態人文特色之音樂或舞 蹈。內容為新創亦可,可包括各種表演、音樂或服飾等,發揮同學們的想像力與創意。 2. 綠色故事自媒體創作組:紀錄地方生活的故事,長輩談話、與地方耆老訪談,挖掘家 鄉山水或社區感人之文史、居民與地方互動之故事,攝製紀錄,並透過相關的內容, 找尋並對應社區相關之人事景物,以鼓勵同學們關懷地方人文歷史,發揮關懷力與美 學力。 3. 生態旅遊自媒體創作組:任何與家鄉山水或社區之生態人文風景相關的內容、森林療 育、傾聽瀑布、賞花…,可使用自然紀錄片發揮同學們的觀察力與美感。 2.
(3) 4. 綠色消費自媒體創作組:任何可以反映出家鄉山水或社區之生態人文特色綠色消費 (吃住行遊購娛與休閒、DIY 活動樂趣等)相關的內容,以及業者對永續發展的努力, 使用報導及引導綠色消費的方式進行,發揮同學們的觀察力與組織力。. 六、 比賽時程: 1. 徵件期:即日起至 4 月 30 日(四)收件。(逾期不收) 2. 得獎公佈時間:2020 年 5 月 11 日(一)。 3. 公佈方式:於東南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學校網站公佈,並以電話及電子郵件 通知得獎者。 4. 頒獎:由主辦單位親至至各得獎學校,頒發獎品獎狀給得獎者,以利製作成果資 料。. 七、 參賽作品規範: (一)影像規格: 1. 總長度在 180 秒以內。1920×1080 像素以上之影片格式(檔案類型可為*.avi ; *.wmv ; *.mpg ; *.mov)。 2. 影片文字註解力求簡單:僅隨影片之內容,註地名、活動或事物名稱即可。視 行銷對象可用中、英、日、韓文。 (二)音樂及肖像: 1. 音樂素材:可自行創作或使用其他取得合法授權之音樂 2. 人物素材:不限,惟如使用他人為短片或動畫之主角,應獲當事人肖像權之授 權。 3. 4. 5.. 6.. 著作授權:參賽者同意參賽作品依授權條款釋出影片,不限制重製、散布、改 作、或公開傳輸、公開播送及公開上映。 注意事項:參賽作品一律上傳 youtube,並提供連結給主辦單位。(特殊情形者 可以繳交光碟片代替之) 本比賽以國際行銷為主要目的,故上傳 Youtube 影片必須使用之關鍵字,並必 須包括”台灣、Taiwan, 縣市或鄉鎮、部落名稱,或主題(如:大霸尖山、小烏來、 牡丹溪、梅竹蹊、蚯蚓坑、魯凱族、泰雅族、Atayal)、或休閒主題如”tea, dancing, night market, water rafting”) 全部參賽作品均不予退件,並同意將作品著作權轉交主辦單位使用於媒宣素材、 宣導品、公開展覽或其他用途權利。. 八、 評審方式: 截止收件後,開始進行參賽作品之評選。 決審:由主辦單位邀請專業人員擔任決審評審委員,並決選出得獎作品。. 九、 評分標表 1.. 主題與核心價值呈現(地方特色展現、綠色旅遊促進與文化創意運用等) 50% 3.
(4) 2.. 拍攝技巧(鏡頭語言、構圖美學、運鏡等、打光等)。20%. 3. 4. 5.. 剪輯技巧(取捨、邏輯、訊息傳達、前後關係、影像與故事的關聯等)。20% 成音效果(收音、音效、配樂協調性等)。10% 若總分相同,則分別依序以第 1 項、第 2 項、第 3 項分數評比決定勝負。. 十、 報名方式與繳件明細: 參賽作品於 2020 年 4 月 30 日(四)前,將參賽作品上傳 youtube,並將參賽報名表 電子檔(含影片相關連結資料) 以電子郵件郵寄地址:victor.yhtao @gmail.com。 <報名資料必須填寫完整,限定一人只能報名一組>. 十一、 獎勵辦法: 1. 2. 3.. 第一名頒發獎金 3000 元。 第二名頒發獎金 2000 元。 第三名頒發獎金 1000 元。. 4. 5. 6.. 優選頒發獎金 500 元。 佳作頒發獎狀乙張。 備註:組別報名人數不足名額得以流用。. 十二、 成果發表: 藉由頒獎、參與地方性活動、公共論壇、影展以及 youtube 等媒體曝光。. 4.
(5) 附錄 善用新時代科技,利用微電影的易於製作與接受的特性,以及自媒體文化與傳播環境的 形成,以及綠色旅遊的興起,鼓勵青年對家鄉與居住社區人與環境互動的感人小故事與私房 生態人文景點,予以發掘、攝製、紀錄、呈現、傳播,以促進青年了解、關愛地方,激發青 年對地方的責任感。 1. 綠色旅遊(Green Tourism) 綠色旅遊是綠色經濟在休閒旅遊產業上的實踐。為了顧及未來世代的生存權與旅遊權益, 綠色旅遊強調地方永續發展與旅遊是一體兩面,在享受在地特色生態人文樂趣的同時,能夠 盡到生態環境保育、優質文化存續與社會責任的落實。 2. 微電影(Micro Film) 微電影發展於 2007 年,主要是指時長較短但製作方式與電影相似的行銷作品。在中國 大陸,微電影通常在各種新媒體平台(如優酷、土豆等影音網站)上發布,適合在移動狀態 或是短時間休憩狀態下所觀看,且有完整故事情節。微電影的時間長度沒有標準,可以單獨 成篇,但也有成系列的小型電影。微電影主要以公益推廣、形象宣傳、商業訂製、個人創意 等為目的,因其長度較短且有完整劇情呈現,對民眾來說是受歡迎且具有吸引力,因此近年 來微電影以各種形式被社會各界廣泛地使用中。 微電影是在電影和電視劇藝術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小型影片,製作周期短,時效性強, 更貼近大眾生活,是時代賦予電影文化的新理念,適用於網際網路、多媒體、手機視頻等多 種平台,具有娛樂性、創意性和廣告價值。 微電影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可觀賞性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微電影原來只能算做人們愛 好拍攝視頻而製作的短片,隨著層次提高,影片質量也逐漸上升,並且出了不少精品短片, 而被稱為「電影」 ,而相比於我們在影院看到的電影,這種短片顯然在製作成本上小很多,所 以被稱為微電影。 3. 自媒體(We Media) 相較於傳統媒體,自媒體在資訊內容(content)的蒐集(collecting)、報導(reporting)、分 析(analyzing)以及傳播(disseminating)上,都更為簡單。自媒體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 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 性及非規範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也稱「個人媒體」 。自媒體具有平民化、個性化、門檻低、 運作簡單、交互性強、傳播迅速等幾個優勢。 2003 年 7 月美國新聞學會的媒體中心出版的由謝因·波曼與克裡斯·威理斯聯合提出的研 究報告對「We Media(自媒體)」進行了定義:「自媒體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 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途徑。」. 5.
(6) 2020 首屆綠色 180 微電影大賽. 【角落溫度的分享】~綠色旅遊元素的發現與傳播報名表 姓. 住家 電話. 出生 日期. 身分證 字號. 名. 住家 傳真. 手機:. 性 別 (. ). □男 □女 分. 機. 電子 郵件. 基 本 資 料. 通訊 地址 戶籍 地址 就讀學校 科系 (服務單位). 網址 http:// 上傳 youtube. 使用 關鍵 字. 主題 請勾選 參加組 別. (請鍵入”台灣、Taiwan, 縣市或鄉鎮、部落名稱,或主題(如:大霸尖山、小烏 來、牡丹溪、梅竹蹊、蚯蚓坑、魯凱族、泰雅族、Atayal)、或休閒主題如”trail, tea, dancing, night market, water rafting”、”瀑布”、”蜂蜜”、honey). □ 青年組:全國高中職的學生 □ 大專組:全國各大專院校的學生 □ 綠色表演藝術自媒體創作組 □ 綠色故事自媒體創作組. 參賽 對象 □ 生態旅遊自媒體創作組. □ 綠色消費自媒體創作組 備 考. 本人上傳 youtube 及繳交此表,表示聲明擁有原始著作權,並同意上 述藉由聯結繳交之影片無償提供主辦單位以電腦及其他基於善意之方 式處理,做為公益宣傳使用。. *本表請於 2020.4.30 前寄至 [email protected] 6.
(7) 2020 首屆綠色 180 微電影大賽. 【角落溫度的分享】~綠色旅遊元素的發現與傳播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每個文藝青年心中都有一個電影夢。」 只要你家附近有好素材,你也可以完成你的微電影夢! 每個角落都有故事,都有美麗與感動,都可以吸引國內外背包客來深入地一探實境,做一場 的溫柔的綠色旅遊。台灣的山村、漁村的生活與產業、文化節慶與藝術,到孕育她的生態與 山川地質地形地景,處處充滿著感人又美麗的地景、村落。微電影製作並不難,只要舉起你 的手機,按下錄影,捕捉美麗片段,編輯成 180 秒的短片,透過微電影和無遠弗屆的網路, 協助世界各地旅遊愛好者,提高對台灣各角落的認知。 請妳/你把你身邊的故事和美景,拍成一個 180 秒的微電影,讓人週知吧!! 主題可以有那些呢? 例如: 社區的人情、山徑的幽靜、古道的綠蔭、市場的活絡漫步,更可 以訪問或記錄身邊的阿公阿婆的故事和生活。當然,地方民謠、宮廟迎神、鄉土藝術表演、 特色美麗的現代建築或古厝和驚艷的風味餐飲服務,也可以被你收藏在你的電影中。你會發 現,閱聽者會從中得到樂趣,就算他們原本不認識這些事物也沒關係,只要你的手機鏡頭引 導他們看、聽,帶入生態人文的美,便打這地方的意象在心裡留下印象。要是有一天,來台 旅客在你社區遇見「真跡」或「本尊」時說:「嘿,我以前看過!見過! 」這樣,幸福滿足感 就油然而生了。 用鏡頭記錄繽紛生活文化,展現灰色調的屋簷、彩色調的生活、綠色調的森林,藍色調的小 溪、湖泊和海洋,捕捉花花綠綠點綴的街角和文創風格,和台灣醇厚人情味的畫面~不但不 難,而且有趣! 這時,你會驀然發現,就算你不用冗長的文字,但是地方每一個角落的幸福 影像都可以被遠方網路另一端的人讀到。到時候,這些來台旅客可以一邊找,一邊發現你社 區其他有趣的細節喔! • 主辦單位: 東南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 • 協辦單位: 台灣綠色旅遊協會、台灣文創學會、台灣生態教育農園協會、台灣休閒農業協 會、台灣文化創意學會、新北市土城區頂欣社區發展協會、石碇觀光發展協會、平溪觀光 發展協會、深坑觀光發展協會 • 聯繫人: 陶翼煌老師/繆秀豐小姐 (02)8662-5989. 7.
(8)
Dokumen terkait
上傳審查資料學生注意事項 1.考生須依各校系要求之項目,事先分項製作 成PDF格式檔案後,再至甄選委員會「審查資 料上傳系統」逐一項目上傳。 以其他格式製作之資料,如word或jpg等,須 轉為PDF檔案格式後再行上傳。 2.每個校系的單一項目之檔案大小以5MB為限, 每一校系所有審查資料項目之上傳檔案總容量 以10MB為限。 檔案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