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PDF 認識壓力性損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PDF 認識壓力性損傷"

Copied!
6
0
0

Teks penuh

(1)

1

衛教編號:PS-012 2007.05.16訂定 2014.07.28(2審) 2022.08.15(7修)

經整形外科醫師或護理專家檢視 臺中榮民總醫院護理部編印

認識壓力性損傷

一、 什麼是壓力性損傷呢?

壓力性損傷是因為皮膚和皮下組織長時間受到壓力或 壓力合併剪力(磨擦)所造成的局部損傷,影響到肌肉 或骨頭,造成病人疼痛不適與炎症反應,通常好發於 骨突處或與醫療設備使用部位。

全人智慧 醫療典範 愛心 品質 創新 當責

(2)

2

二、易造成壓力性損傷的部位及動作

通常發生在骨頭突出、或醫療裝置使用的部位(如 下圖),因持續受壓 、大小便失禁、受到床單拉扯或磨 擦以及不當的將病人從輪椅上拉起等,都將使這些受 壓部位的皮膚受損或產生傷口。

圖四側臥姿受壓處

圖五仰臥姿受壓處

圖三坐姿受壓處 圖一臉部醫療裝置受壓處

圖二手指醫療裝置受壓處

(3)

3

三、發生壓力性損傷前的徵兆

(一)皮膚無法消除的發紅。

(二)衣物、床單或椅子上沾有滲液。

(三)受壓迫的皮膚部位變得疼痛或敏感。

(四)受壓迫的皮膚表面乾燥脫屑、起水泡、受損或壞 死。

(五)受壓迫的皮膚表面或皮下組織產生傷口。

四、面對壓力性損傷的病人或家屬能注意什麼?

減 壓

 臥床時每 2 小時翻身且改變姿勢(如平躺→左右側躺)。

 坐輪椅時每 15 分鐘將病人身體上提 10 秒釋放壓力。

 維持衣物及床單平整。

 使用輔助裝置(如搬運滑移布)、減壓泡棉、氣墊床、

減壓脂肪墊。

(4)

4

清 潔

 每天檢查皮膚受壓部位是否有溫度、顏色、硬度改變及 水泡等受損徵象。

 洗澡及大小便後,保持皮膚乾爽。

 可塗抹乳液或皮膚保護噴劑,保護 皮膚表面及避免過於乾燥。

營 養

 沒有限水之病人可增加液體攝取、高熱量配方或多攝取 高蛋白食物,如:蛋、牛奶、肉類、黃豆及豆製品等,

促進傷口癒合。

氣墊床

減壓脂肪墊 減壓泡棉

搬運滑移布

(5)

5

水凝膠

換 藥

 可用親水性敷料或人工皮保護傷口,如 泡棉膠、水凝膠、海藻膠等,幫助傷口

維持適當濕度,以促進肉芽組織增生。

 若有糞便或尿液汙染到傷口,先用清水

沖洗,再消毒傷口後更換新敷料。

必要時請按醫師處方塗抹適當藥物。

五、對照顧者小叮嚀

當身體任何部位的皮膚有發紅或起水泡的變化時,隨時 告知醫護人員,因為這有可能是壓力性損傷的早期變化,應 及時處理。

六、結語

壓力性損傷多發生在長期臥床及慢性病照護的病人,除 了會造成病人疼痛不適、增加感染率,嚴重甚至會威脅生命,

增加照顧困難度,延長住院天數及醫療成本,也會造成家屬 心理及經濟負擔,因此預防壓力性損傷的發生是重要且必須 徹底執行。

海藻膠 泡棉膠

(6)

6

建議透過每二小時翻身減壓、確實檢查皮膚狀況、保持 皮膚清淨乾爽及適當營養補充,有效的預防壓力性損傷形成,

讓皮膚保有健康完整狀態。

七、參考資料

邱賢菁、莊寶玉、黃心慈(2020)‧運用輔具降低加護單位急 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病人俯臥壓力性損傷發生率‧台大護 理雜誌,16(1),153-167。

許美玉、林瑞萍、呂基燕(2019)‧醫療器材相關壓力性損傷 預防策略‧榮總護理,66(3),106–111。

Kottner, J., Cuddigan, J., Carville, K., Balzer, K., Berlowitz, D., Law, S., ... & Haesler, E. (2019).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injuries: The protocol for the second upda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2019. Journal of Tissue Viability, 28(2), 51-58.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