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徽标 针灸治疗学总论 针灸治疗学总论
1979 年 6 月, WHO 正式承认针灸的治疗作
用,确认 300 多种疾病可用于针灸治疗,并认为 100 多种疾病疗效显著。
既然如此,人们不禁要问:
( 1 )针灸为什么能治病?
( 2 )怎样治病?
针灸治疗学总论 针灸治疗学总论
• ( 1 )针灸为什么能治病?
A. 调和阴阳,平衡脏腑
A.1 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A.2 平衡阴阳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
A.3 针灸治疗的作用在于调和阴阳
B. 扶正祛邪,防病保健
B.1 疾病的发生及转归与邪正消长变化至为相关
B.2 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趋向良性转归的基本法则
B.3 针灸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
C. 疏通经脉,调和气血
C.1 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的病理变化
C.2 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大法
C.3 针灸具有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
针灸治疗学总论 针灸治疗学总论
• ( 2 )怎样治病?
A. 辩证
通过四诊收集的材料,运用“八纲”分析、综合、归纳
,达到:
A.1 判断病性
A.2 确定病位
A.3 分析病因病机 B. 论治
B.1 确定针灸治疗的原则
B.2 在掌握腧穴的特性和主治规律的基础上,有规律
地进行配穴处方 <1> < 2>
B.3 选择相应的刺激手段
B.4 掌握适当的针灸时间 <1> <2>
针灸治疗学总论 针灸治疗学总论
• 八纲证治
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基本证候。八纲辨证就是通过对
“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用八纲进行归纳,从而判断疾病的 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等情况的辨证方法。
( 1 )阴阳——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
( 2 )表里——表里指病变的部位内外和病情深浅。
( 3 )寒热——寒热指病变的性质。
( 4 )虚实——虚实指人体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
• 经络证治
就是根据经络的分布规律,脏腑器官的联系、功能特性及经络的异常 反应,辨别疾病的部位和性质,并以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 1 )依部辩经法:是根据病证出现的部位,按照经络理论辨别病 变属于何经的方法。
( 2 )依证辩经法:是根据疾病出现的症状,来辨别病变在何经的 方法。
针灸治疗学总论 针灸治疗学总论
• 针灸治疗的原则
这是针灸治疗疾病时依据的准则。这对 于针灸处方的选穴以及操作方法的运 用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 补虚泻实
B. 标本缓急
C. 三因治宜
针灸治疗学总论: 配穴处方 1 针灸治疗学总论: 配穴处方 1
• 配穴处方
配穴处方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依据,在辩证立法的基 础上,选择适当的腧穴加以配伍,并附以刺灸法而成。它直接关系到 疗效的好坏,历来为医家所重视。
A. 取穴原则
A.1 近部取穴,是指选取病痛的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这一
取穴原则是根据腧穴普遍具有近治作用的特点提出来的。
A.2 远部取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这一取穴原
则是根据腧穴具有远治作用的特点提出来的。远部取穴临床上运用非 常广泛,具体取穴时既可取所病脏腑、经脉的本经腧穴,也可取表里 经或其他相关经脉上的腧穴。
A.3 随证取穴,亦名对证取穴,或称辨证取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
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中医理论和 喻穴主治功能而提出的。
针灸治疗学总论: 配穴处方 2 针灸治疗学总论: 配穴处方 2
B. 配穴方法
配穴方法是在选穴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 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 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法。
B.1 本经配穴法 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某一脏腑、经
脉的腧穴,配成处方。
B.2 表里经配穴法 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作为配穴
依据。即某一脏腑经脉有病,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
B.3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腧穴和腰部以下腧穴配合应用的
方法。
B.4 前后配穴法,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
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
B.5 左右配穴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
针灸治疗学总论 :
特定穴应用针灸治疗学总论 :
特定穴应用• 特定穴应用 :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脉中具有特定意义和相对 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 . 其内容有:
1 、五输穴
2 、俞穴 募穴
3 、原穴 络穴
4 、八脉交会穴的内容和应用
5 、八会穴的内容和应用
6 、郄 穴的内容和应用
7 、下合穴的内容和应用
8 、交会穴的内容和应用
针灸治疗学总论 :
特定穴应用 1针灸治疗学总论 :
特定穴应用 1• 五输穴的内容和应用(复习五输穴的定义、分布特点和含义)
1 、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1.1. 《难经 · 六十八难》:井穴治心下满;取荥穴治身热;取输穴治体重
节痛经穴治喘咳寒热;取合穴治逆气而泄 1.2. 《灵枢 · 顺气一日分为》:
1.3. 五输穴配五脏病应用
2 、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2.1. 按本经补母泻子法应用:如肝经属木,肝实证泻行间,行间为荥火,
是实则泻其子虚证补曲泉,曲泉为合水,是虚则补其母。这是本经子母补泻 法
2.2. 按表里经补母泻子法应用:又如肺实证还可泻大肠经荥穴二间,肺虚
证补大肠经合穴曲池,这是表里经子母补泻法
3 、按时选用
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经脉的气血流注也与季节和每日时辰的不同 有密切的关系
3.1. 《难经 ·七十四难》:“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
3.2. 子午流注针法
针灸治疗学总论 : 特定穴应用 2 针灸治疗学总论 : 特定穴应用 2
• 俞穴、募穴的内容和应用
俞、募穴与各脏腑的病变有密切关系,脏腑 发生病变时,每在俞、募穴查到反应,表 现压痛或敏感等。五脏有病,多取背部俞 穴,六腑有病,多取胸腹部募穴。这就是
《难经》所说“阴病引阳,阳病引阴”的意义
。
针灸治疗学总论 :
特定穴应用(原穴 络穴)针灸治疗学总论 :
特定穴应用(原穴 络穴)• 原穴 络穴的内容和应用
原穴在六阳经中,排列在五输穴的“输穴”后,而六阴 经则以“输穴”为原穴。原穴与三焦有密切关系。三 焦是元气的别使,它导源于脐下动气,而输布全 身,和调内外,宣上导下,关系着整个人体的气 化功能,特别对促进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有一定 的意义。针刺原穴,能通达三焦原气,调整内脏 功能。
络穴除在十二经中各有一个外,还有任、督脉的络
穴和脾之大络,合计为十五络穴。
针灸治疗学总论 :
特定穴应用 4针灸治疗学总论 :
特定穴应用 4• 八脉交会穴的内容和应用
1 、单独应用:
如督脉病证:头痛、腰脊痛、角弓反张,取后溪;阴跷脉脉气失调所致的咽喉痛、癫痫等可用照海穴调治等。
2 、此八穴配伍应用:
公孙
主治胃心胸病证
列缺 主治肺系、喉咙、胸膈等部位 内关 照海 的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