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授課
永芳國小 陳榴明
課程大綱
2
一、名詞介紹
二、元素介紹
三、實作討論
3
一、名詞介紹
二、元素介紹
三、實作討論
一、名詞介紹
共同備課 / 教學觀察前會談 / 說課 確認並完備課程、教學設計。
建立共識、課程討論
教學觀察 / 入班觀課
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況,協助授課教師瞭解學生 的學習情形、省思並精進自己的教學。
專業回饋 / 教學觀察後回饋會談 / 議課
提供有效教學多元視角,經由討論促進同儕對
話,形塑共學共好文化。
觀課前要做的事
對觀課內容有所了解
教案 - 大概念、核心素養、課程目標、學習重點是 什麼?怎麼教?
教材 - 教學內容
學習單 - 教學或評量工具
觀察對象 - 幾位 / 一 ( 或幾)組 / 全班學生
學生座位表
學生學習狀況 - 特殊生、或是日常表現
教學觀察
授課教師 VS 觀課人員
每位授課人員至少 1 位觀課人員。
觀課的形式
專業回饋
公開授課後
1. 回饋內容 - 就該公開授課之學生課堂學習情形 及教學觀察結果,進行研討。
2. 時間安排
3. 回饋專業度
8
一、名詞介紹
二、元素介紹
三、實作討論
二、元素介紹
(一 ) 授課人員
授課人員(依規定應進行公開授課)
校長、專任教師
聘期三個月以上代理代課教師
視同授課人員(得公開授課)
兼任教師 ( 學校剩餘節數之授課教師 )
聘期不足三個月之代理代課教師
~
國民中學與國民小學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
•
授課人員應於公開授課前,與觀課人員於專業學習社群、教 學研究會、年級或年段會議時,針對學生先前的學習表現與 教師教學觀察的內容進行專業對話•
由授課人員完成共同備課紀錄表。共 同 備 課
•
教學觀察前授課人員提出教學活動設計或教學媒體,供觀課 人員參考;
•
學校得提供觀課人員教學觀察紀錄表,以利教學觀察中進行 活動記錄教 學 觀 察
•
由授課人員及觀課人員於公開授課後,就該公開授課之學生 課堂學習情形及教學觀察結果,進行研討•
由授課人員完成專業回饋紀錄表。專 業 回 饋
繳交 表件
二、元素介紹
行政 處室 授課 人員
觀課 人員
向【授課人員】收回表件:
【 v 】共備記錄
【 v 】教學觀察表 ( 觀課人員提供 )
【 v 】專業回饋紀錄二、元素介紹
• 【 v 】教學觀察表
• 【 v 】公開授課時間規劃表
• 【 v 】共備記錄表
• 【 v 】專業回饋紀錄
表 件
表件草案由行政處室 提供,課發會確認交 付執行
表件草案由 行政處室
提供, 課發會確認 交
付執行
附 錄 一
公開授課時間規劃表
編號 授課人員 授課
班級 領域
名稱 教學單 元
共同備課 教學觀察 專業回饋 觀課 日期 節次 地點 日期 節次 地點 日期 節次 地點 人員
1 ○○○ 306
社會(
地理科
)
西歐和 北歐
107.
10.15 4
圖書館
10.18 107. 3
306
教室
10.18 107. 4
圖書 館○○○
○○○
2 3 4 5
所有附件都 僅供參考
各校可自行修正
量身訂做
觀課 . 議課建議 同一天完成
(印象最深刻)
附 錄 二
共同備課紀錄表
項次 內容紀錄
共備內容 紀要
一、 學生先前的學習表現
二、 教學觀察的內容
(得參考以下內容或附教案) ( 一 ) 單元名稱
( 二 ) 學習目標
( 三 ) 學習重點(學習表現和學習內容)
( 四 ) 學習活動設計 三、 觀察重點
共備歷程 討論重點
一、教學難點或學生迷失概念
二、針對教學難點提出的建議
三、有助益的教學策略
附 錄 四
-1
教學觀察紀錄表
項次 內容紀錄
教學觀察重點
一、全班學習氣氛
二、學生學習動機與歷程 三、學生學習結果
課堂軼事紀錄 一、學生的特殊發言
二、學生的經驗分享與回饋 教學觀察
收穫與省思 提問與思考
附註:修改自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07年度性別融入教學觀課活動之觀課紀錄表
。
* 溫馨小建議 :
1. 最大面相 ( 廣角鏡 )
2. 有觀課經驗之教師
附 錄 四-2
教學觀察紀錄表
面向 參考要項 教學表現事實
摘要敘述
全班學習 氣氛
1-1是否有安心學習的環境? 1-2是否有熱中學習的環境?
1-3是否有聆聽學習的環境? 1-4其它
學生學習 動機 與歷程
2-1教師是否關照每個學生的學習? 2-2是否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2-3學生學習動機是否持續? 2-4學生是否相互關注與傾聽? 2-5學生是否互相協助與討論? 2-6學生是否投入參與學習? 2-7是否發現有特殊表現的學生? 2-8其它
學生學習 結果
3-1學生學習是否成立?如何發生?何時發生 3-2學生學習的困難之處是什麼?
3-3挑戰伸展跳躍的學習是否產生? 3-4學生學習思考程度是否深化? 3-5其它
* 溫馨小建議 :
適用於關注
學生小組參與情形
一、觀察重點:
附 錄 四-2
教學觀察紀錄表
編號
1
編號3
編號
2
編號4
【觀課學習】我從這堂課學到的理念及方法
二、學生學習紀錄 ( 請參考上表記錄,視小組成員人數自行新增欄位 )
時間 教師學習引導與學生學習行為 備註
三、課堂軼事紀錄
修改自潘慧玲等人
(2014)
,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推動手冊1.1
版之學習共同體公開觀課紀錄 表。附 錄 四-3
教學觀察紀錄表
* 溫馨小建議 :
1. 觀察重點明確,容易
2. 聚焦 關注學生學習成效
附 錄 四-3
教學觀察紀錄表
備註:資料修改自
105
年4
月25
日臺教師(
三)
字第1050040254
號函發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 專業 發展 評鑑規準(105
年版)
之教學觀察紀錄表。。附 錄 四-
4
教學觀察紀錄表
觀察對象 學生行為表現記錄
(
組或人)
學習過程:
聆聽、回答、討論、操作、書寫的表現
學習表現:
在學習內容上的學習表現
行為
1
行為
2
行為
3
行為
4
從學生多個行為推論學生表現的原因
擬定教學策略
教師
自我省思
備註:參考 彰師大劉世雄教授修備觀課紀錄表
* 溫馨小建議 :
1. 關注於個別 / 小組學 生學習表現
2. 從學生表現推論引起
的原因與解決策略
教學觀察記錄表
觀察記錄學生 ( 對象: 組或 人 )
學習過程:聆聽、
回答、討論、操作
、書寫…
學習表現:在學習 內容上的學習表現
行為 1 : 行為 2 : 行為 3 : 行為 4 :
…..
多元資料去推論
學生表現的原因 擬定因應
教學策略
避免誤判學生表現 的原因
專業所在 教師的 專業所在 教師的
引用自:彰師大劉世雄 教授
教學觀察記錄表的內容可能是 :
行為 1 : 3-1 同學上課專心看前面。
行為 2 :計算習作題目長方體體積時,把所有
數字乘起來
行為 3 :同學討論時,他都沒講話
推論原因:缺乏先備知識,聽但不懂…
因應策略:檢核先備知識再教學 .
引用自:彰師大劉世雄 教授
附 錄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