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主管機關得予以獎勵:
一、運作人連續十年未違反本法規定。
二、致力毒性化學物質及關注化學物質之危害預防及有關設備改 善績效卓著。
三、發明或改良降低毒性化學物質及關注化學物質製造、運送、
貯存、使用時所產生危險或污染之方法,足資推廣。
前項獎勵之適用對象、評選、獎勵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 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附錄二/毒性化學物質運作獎勵辦法
附錄二
毒性化學物質運作獎勵辦法
中華民國 98 年 8 月 5 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署毒字第 0980068133 號令修 正發布全文十二條
第1條 本辦法依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第2條 中央主管機關對符合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一項規定之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團體及行政機關,得擇 優予以獎勵。
第3條 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一項第一款所稱連續十年未違反本法規定者,係指毒性化學物質運作人或負責 人於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後至參加選拔時連續運作該毒性化學物質期間滿十年者。
第4條 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一項第二款所稱致力毒性化學物質之預防及設備改善績效卓著者係指下列情形 之一:一、研發低污染、低毒性之毒性化學物質替代品,績效優良。二、落實毒化物危害評估及 預防管理相關工作,成效顯著。三、因改善製程設備,且減少製程廢棄、降低釋放量致降低環境 危害,績效優良。四、協助其他運作人採取緊急防治措施、災害應變、善後,績效優良。
第5條 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一項第三款所稱發明或改良降低毒性化學物質製造、運送、貯存、使用時所產 生危險或污染之方法,足資推廣者係指下列情形之一:一、研發或改良運送方法,有防止危險之 成效。二、研發或改良製造、使用、貯存方法,致有降低排放或洩漏風險之成效。
第6條 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團體及行政機關得於中央主管機關公告運作績優評選活動受理申請期間內,
自行報名或經由主管機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或所屬公會推薦參加。
第7條 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團體及行政機關參加運作績優評選之資格限制如下:一、報名當年之前一 年未曾發生可歸責之公害糾紛與重大陳情案件者。二、報名當年之前一年未曾發生毒性化學物質 事故者。
第8條 中央主管機關得每年舉辦一次毒性化學物質運作績優評選。評選作業分為初評及複評。初評採書 面審查,複評為現場勘查,由中央主管機關組成評選小組執行並評定優選獎勵對象。績優評選之 報名方式、實施期程、評鑑流程、評分項目及給分方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另定實施計畫執行之。
第9條 前條第二項評選小組組成委員九人,其中一人為召集人,由業務單位主管兼任,其餘委員由下列 人員聘兼任之:一、中央主管機關及其他相關機關代表。二、相關領域學者。三、具實務經驗之 專家。前項第一款機關代表總額不得逾委員總人數三分之一。評選委員參與現場勘查會議未超過 三分之一以上者,不得參與優選獎勵對象之評定。
依本辦法評選為優良之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團體及行政機關由中央主管機關於公開場合頒發 獎狀或獎牌表揚之。但連續三次獲此獎勵者,於中央主管機關另行頒發毒性化學物質運作績優榮 譽獎座乙座後,不得再參加本辦法之獎勵。依本辦法辦理之評選作業、獎勵及相關示範宣導活動 所需經費,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支應。
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團體及行政機關依本辦法規定申請選拔時,若明知不實之事項而提出申請 或於業務上作成之文書為虛偽記載者,或事後發現自評選年度至評選期間有重大環保違規,經查 證屬實,得撤銷或廢止獎勵。
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
第10條
第11條
第12條
附錄三/評選委員名單化學應用及創新獎實錄
任職單位
教育部 勞動部 經濟部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及管理碩士班 行政院環保署環管處(已退休)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國立成功大學化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中華民國化學工業責任照顧協會 台灣化學產業協會 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
附錄三——評審委員名單
( 依筆劃排列 )
委員名稱
邱仁杰 張國明 凌韻生 白子易 宋浚泙 周芳妃 林弘萍 張子超 張家銘 張添晉 許瓊丹 曾繁銘 趙奕姼
職 稱
專門委員 副組長
組長 教授 副處長
博士 特聘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秘書長 秘書長 研究員
附錄三/評選委員名單化學應用及創新獎實錄
第 1 屆綠色化學應用及創新獎評選獎勵計畫 一、緣起
為獎勵致力於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或研發改善措施之績優運作者,本署毒物及 化學物質局依「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第 42 條規定及「毒性化學物質運作 獎勵辦法」,舉辦綠色化學應用及創新獎,以鼓勵毒性化學物質運作單位持 續朝向低污染、低毒性之替代品研發、減少毒化物使用、落實危害預防管理 及強化緊急災變能力,同時促使全民參與綠色化學推動工作,透過公開表揚 績優單位及個人,讓各界學習仿效,以實現「永續、安全、有效管理化學物 質」的願景。
二、主辦與執行單位
(一)主辦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 (二)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
三、評選分組
獎項分為團體組與個人組,詳細分類如下:
(一)團體組:包含機關(構)、學校、依法設立有案之團體、法人及 企業。
(二)個人組:包含社會人士、學校教職員工、毒化災應變人員、專責 人員或實際從事毒化物管理之人員。
四、參選條件
(一)團體組:(符合下列之一即可參選)
1. 綠色化學教育類
(1) 推廣及宣傳綠色化學理念具有卓越貢獻。
(2) 辦理綠色化學教育訓練或課程且有具體成效。
2. 綠色安全替代類
(1) 改 良 或 創 新 原 有 製 程 中 化 學 反 應 過 程, 或 於 生 產 過 程 中 使 用
可再生或低污染之原料,有效降低環境負荷。
(2) 考量技術與經濟上之可行,使用多選擇性催化劑或本質安
附錄二/毒性化學物質運作獎勵辦法
分析,以降低排放或洩漏風險。
(3) 研發或改良化學品運送方法,有防止危險之成效。
(4) 評估整體產品使用生命週期,並改善產源管制策略或提升 原物料使用率,以減少製程廢棄、降低釋放量或為無害之降 解產物。
3. 化學物質管理類
(1) 針對化學物質進行貯存分區、標示明確、用途告知及流向 紀錄,有效的進行化學物質管理。
(2) 建立化學物質管理資訊整合平臺,有效整合化學物質 相關資訊。
(3) 建置運作管理文件及風險管理,並可提出應用運作管 理之具體作法與績效。
4. 災害防救整備類
(1) 從事毒化災應變、預防、防救訓練績效優良。
(2) 建置完善之化學物質危害預防管理措施。
(3) 參與、加入聯防組織演練及協助應變。
(4) 研發毒化災防災創新器材設備,有效抑制危害發生。
5. 其他類
化學物質運作管理績效卓著者。
(二)個人組:(符合下列之一即可參選)
1. 綠色化學教育類
(1) 推廣及宣傳綠色化學理念具有卓越貢獻者。
(2) 致力於綠色化學教育課程設計、教育研究者。
2. 綠色安全替代類
(1) 研發、設計或改良低污染、低毒性之替代品者。
(2) 研發、設計或改善製程設備,且減少製造廢棄物、降低釋 放量至降低環境危害,績效優良者。
(3) 創新、發明或改良降低毒性化學物質製造、運送、貯存、
使用時所產生危險或污染之方法,足資推廣者。
3. 化學物質管理類
(1) 協助建置運作管理文件及風險管理,並可提出應用運作管 理之具體作法與績效。
附錄三/評選委員名單化學應用及創新獎實錄
(1) 從事毒化災應變、預防、防救訓練績效優良者。
(2) 建置完善之化學物質危害預防管理措施。
(3) 研發毒化災防災創新器材設備,有效抑制危害發生。
5. 終身貢獻類
致力於綠色化學教育、綠色安全替代、化學物質管理、災害防 救整備等領域有卓越之貢獻者且年資至少 30 年(含 ) 以上。
6. 其他類
化學物質運作管理績效卓著者。
五、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 107 年 11 月 1 日(星期四 )。報名文件以郵戳日期為憑,惟行 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得視評選作業進度適當調整活動時程及日 期。
六、報名方式及檢附資料 (一)團體組
1. 報名方式 (1) 自行報名
參選團體組之參選單位可自行填寫「報名基本資料表」及 「參選單位優良事蹟資料表」,並備妥相關資料進行報名。
(2) 推薦報名
可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如: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 局 ) 或所在地環保主管機關推薦。
由推薦單位填寫「推薦表」,填寫後將「推薦表」交由參選 單位連同「報名基本資料表」等表單一併寄送至執行單位。
2. 檢附資料
團體組應檢附「報名基本資料表」、「參選單位優良事蹟資料 表(推薦報名者得免附)」、「設立登記文件影本」、「推薦 表(自行報名者免附)」、「切結書」、「曾獲相關獎項之相 關照片或影本(無則免付)」、「上述報名文件之電子檔(光
附錄二/毒性化學物質運作獎勵辦法
碟)」及「報名資料檢核表」。
(二)個人組 1. 報名方式
採推薦報名,可由現任任職單位、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地方環 保主管機關、學術機關(機構)等單位推薦;另已退休人士可 由曾任職單位推薦,亦可由個人進行推薦。
推薦單位或個人填寫「推薦表」,填寫後將「推薦表」交由參 選人連同「報名基本資料表」等表單,簽章後一併寄送至執行 單位。
2. 檢附資料
個人組應檢附「報名基本資料表」、「推薦表」、「切結書」、
「曾獲相關獎項之相關照片或影本(無則免付)」、「上述報 名文件之電子檔(光碟)」及「報名資料檢核表」。
(三)參選單位應於網站下載報名資料填寫(https://www.tcsb.gov.
tw/np-315-1.html),填寫後請將報名單紙本及相關資料寄送 至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吳方元先生收,註 明參選「第 1 屆綠色化學應用及創新獎」,收件地址 :10668 臺 北市大安區四維路 198 巷 39 弄 14 號 1 樓,洽詢電話 02-2784- 4188#111-115。
七、評選方式
評選方式分為初評及複評二階段。
(一)初評階段:
初評為書面審查,評選委員就書面資料進行評分,評選項目主要 分為以下 4 點:
1. 參選單位或參選人之綠色化學相關成果是否具有示範性。
2. 所提交之相關事蹟是否具有推展性,且足資推廣宣傳。
3. 針對綠色化學推廣、替代、管理或整備之應用具有優化價值。
4. 針對綠色化學之推廣、替代、管理或整備具有發展創新之作為。
(二)複評階段:
複評為實地訪視,實地訪視後由評選委員評分,始決定獲獎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