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研究架構
T0是指於化學治療前(基準線)
T1是指第一次化學治療後;T2是指第二次化學治療後 T3是指第三次化學治療後;T4是指第四次化學治療後 T5是指第五次化學治療後;T6是指第六次化學治療後
圖3-1-1、婦癌婦女化學治療期間症狀困擾、疲憊、焦慮與憂鬱縱貫研究
之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縱貫性重複測量研究設計。以罹患婦癌婦女為對象,採立意取樣
(purposive sampling)方式,取得書面同意,於化學治療期間,以結構式問卷為 工具,經實際訪談,進行資料收集。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場所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purposive sampling),於北部某醫學中心病房,接受化 學治療之婦癌婦女為研究對象。
一、收案條件:
(一)經醫師診斷為婦癌婦女,且清楚自己的疾病診斷。
(二)未曾接受過化學治療療程,或距離上次化學治療療程最少六個月,預計 將接受四至六個週期化學治療前之婦癌婦女,且每次化學治療週期為三或 四週一次。
(三)年齡為二十歲以上的成年人。
(四)意識清楚,能閱讀、書寫中文者或能與研究者溝通之本國人。
(五)經解釋後,同意簽署同意書,願意參與本研究者。
二、排除條件:
(一)意識不清或無法清楚溝通之婦癌婦女。
(二)有被診斷精神疾病者。
三、研究樣本數:
本研究使用 G-power 3.10 進行樣本估計,設定 F test ANOVA: Repeated measure, within factor,因無參考effect size之研究,故依照Cohen(1977)標準,
將effect size設定在0.2(medium~low effect size values),Alpha=0.05,power(1-ß)
=0.8,計算樣本數為26人為最低人數,但預估樣本流失率35%(Saevarsdottir et al., 2009),故求得所需樣本數為35人。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之研究工具是採結構式問卷。問卷內容包括人口學基本特性、鹿特丹 症狀自評量表、台灣簡明疲憊量表、醫院焦慮憂鬱量表等五個部分,分述如下:
一、基本屬性:
此問卷係由研究者參考國內外文獻、相關領域專家意見、研究個人臨床經 驗及本研究目的加以修訂而成,內容包括:(一)基本資料:年齡、教育程度、婚 姻狀況、宗教信仰、自覺經濟狀況、職業、化學治療期間主要照顧者;(二)疾病 特性及治療:疾病診斷、疾病分期、手術前停經、手術方式、化學治療藥物。
二、鹿特丹症狀自評量表(Rotterdam Symptom Checklist, RSCL):
(一)量表內容:
共30題,分為二個次量表,包括1.心理症狀困擾次量表7題(psychologic symptom subscale)包括不安、擔憂、憂鬱情緒、神經質、對未來絕望的感覺、
緊張和焦慮;2.生理症狀困擾次量表23題(physical symptom subscale),包括食 慾變差、噁心、嘔吐、腹痛、便秘、腹瀉、口乾、胃酸過多、失眠、疲倦、手腳 麻木感、肌肉酸痛、下背痛、頭痛、頭暈、沒有精力、掉頭髮、眼睛燒灼(或酸)、
呼吸短促、發抖、性慾下降、口瘡/吞嚥時疼痛、難以集中注意力。
(二)計分方式:
採0到3分四個點計分(4-Point Likert Scale),0分表示沒有問題或困擾,1 分表示一點點問題或困擾,2分表示相當多問題或困擾,3 分表示非常多問題或 困擾;心理症狀困擾次量表為(實際得分÷21)×100,滿分為 100 分,生理症狀次 量表為(實際得分÷69)×100,滿分為100分,分數愈高表示症狀困擾程度愈嚴重。
(三)量表信效度:
目前 RSCL 已在歐洲及美洲地區翻譯成不同的語言版本,且運用在不同癌
症族群(de Haes et al., 1990;Stein et al., 2003;Tong et al., 2009)。de Haes等人 於1990年進行RSCL信效度測試第一組正化療女性(n=86)、第二組晚期化療卵 巢癌(n=56),第三組癌症病人/正常對照組(n=611)因素分析解釋 35.5%的總 變異量(心理症狀困擾解釋27.4%,生理症狀困擾解釋8.1%),且有高度內在一 致性信度Cronbach's α .88~ .94(心理症狀困擾次量表Cronbach's α> .88~ .94;
生理症狀困擾次量表Cronbach's α> .71~ .88)(de Haes, van Knippenberg, & Neijt, 1990)。同時Watson 等人1992年發現RSCL的心理困擾次量表與醫院焦慮憂鬱 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有高度相關,焦慮(r = .74)
及憂鬱(r = .52)。
(四)英文翻譯問卷步驟與中文問卷之效度:
選定de Haes等學者發展出來的鹿特丹症狀自評量表(Rotterdam Symptom
Checklist, RSCL),1990年曾用此量表測試乳癌和卵巢癌化學治療女性,測量修
訂後共30題(附錄四),先以e-mail方式取得de Haes專家同意(附錄一),依 據Grunwald與Goldfard(2006)提出量表翻譯過程中的原則進行二階段翻譯:(一) 第一階段翻譯:請2位精通英文之專家進行翻譯,即將原量表的原始語言翻譯成 繁體中文(附錄五)。(二)第二階段翻譯:將已經翻譯成為中文版本,請精通中 英文且未見過此量表的專家,進行回覆翻譯英文,同時再請另一位專家核對。最 後研究者再與二位專家依回覆翻譯內容進行討論,檢討不同意見之題目,修訂成 為中文版本(附錄六),以力求正確性。本研究於預測階段 Cronbach's α= .81
(n=10);正式研究階段Cronbach's α= .77~ .87(n=35)。
三、台灣簡明疲憊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Taiwan Form, BFI-Taiwan Form):
(一)量表內容:
共9題,分為二部份,第一部份3題描述現在、平均和最嚴重的疲憊強度,
第二部份6題來描述疲憊症狀生活干擾強度的嚴重度,包括一般活動、情緒、行
走能力、正常工作(包括外出工作及戶內家務二者)、與他人關係及享受生活。
(二)計分方式:
採 0-10的11點計分方式(11-Point Likert Scale)來測量疲憊強度,0表示
「沒有疲憊」,嚴重程度一直加劇直到10,10表示「你所能想像的最嚴重程度」,
1-4分指疲憊嚴重程度為輕度, 5-6分指疲憊嚴重程度為中度,7-10分指疲憊嚴 重程度為重度,分數越高表示疲憊程度越高。日常生活干擾的強度:也是從0到 10的數字等級(11-Point Likert Scale),0表示「無干擾」,10表示「完全干擾」,
1-4 分指干擾生活活動功能嚴重程度為輕度,5-6 分指干擾生活活動功能嚴重程 度為中度,7-10分指干擾生活活動功能嚴重程度為重度,分數越高表示干擾生活 活動功能嚴重程度越高。。
(三)量表信效度:
Lin等人(2006)在台灣以439位癌症病人進行信效度測試,疲憊強度和生 活干擾強度兩次量表之內在一致性 Cronbach's α= . 96及 . 95,再測信度r= .89 和 .91,且證實有良好之建構效度。本研究使用之量表是經過林佳靜教授同意授 權使用之中文翻譯量表(附錄一),於預測階段Cronbach's α= .89(n=10);正 式研究階段Cronbach's α= .85~ .94(n=35)。
四、醫院焦慮憂鬱量表(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
(一)量表內容:
利用二個次量表來測量焦慮及憂鬱,共14題,其中題數為1、3、5、7、9、
11、13等七題為評估焦慮方面問題,另外題數為2、4、6、8、10、12、14等七
題為評估憂鬱方面問題, 每一題包含四個答案,分別代表「一點也不會」、「偶 爾如此」、「經常如此」、「總是如此」。
(二)計分方式:
採0-3的4點計分方式(4-Point Likert Scale)來測量焦慮及憂鬱,兩個量
(1983)建議,得分小於 8 分代表正常,即無焦慮憂鬱問題,介於8-10 分則為 疑似病例(doubtfulcase),大於或等於11分則確定有焦慮或憂鬱情況(definite case)。
(三)量表信效度:
目前 HADS 量表已在歐洲及亞洲地區翻譯成不同的語言版本,且運用在不 同族群上。在英國及歐洲其餘國家,已有許多研究證實,使用此量表於癌症病人 檢測量表的內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 = .81~ .90(Aass et al., 1997; Canull et al., 1993; Michopoulos et al., 2008; Miklavcic et al., 2008; Thomas et al., 2005)在國 內,陳等人於 1999年使用HADS量表中文版進行研究,其焦慮次量表Cronbach's α = .82,憂鬱次量表Cronbach's α = .77,一週後再測信度的 r= .64~ .83(p<0.0l) 。 李等人(2005)針對86位癌末病人測試HADS,焦慮次量表Cronbach's α = .83,
憂鬱次量表Cronbach's α = .84。顯示此中文翻譯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 於預測階段 Cronbach's α= .70(n=10);正式研究階段 Cronbach's α= .70~ .90
(n=35)。
第五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進行時,首先做行政上的聯繫,由學校出公函至收案醫院,並送審研 究計畫獲醫院人體實驗委員會同意(附錄七),同時會簽單位主管,說明研究目 的、研究方法及收案對象條件,獲得同意後進行資料收集。本研究分預測階段及 正式施測研究兩階段進行:
一、預測階段:
以北部某醫學中心婦產科病房為收案地點,共收符合收案條件之婦癌婦女 10位從T0到T6作前驅測試,目的在檢定「鹿特丹症狀自評量表」、「台灣簡明疲 憊量表」及「醫院焦慮憂鬱量表」問卷信效度,估計收集資料時間,及施測時可 能遭遇的問題。
二、正式施測研究:
「鹿特丹症狀自評量表」、「台灣簡明疲憊量表」及「醫院焦慮憂鬱量表」問 卷在前驅測試信效度Cronbach's α皆> .70,故未修正量表,進入正式研究收案 階段,以北部某醫學中心婦產科病房及化學治療專科病房為收案地點,經該單位 醫護人員介紹及查閱病歷後,選取符合收案條件之對象共37位,資料收集過程 中,因死亡一人、拒絕參與研究一人,有效樣本共35位。於當日由研究者先向 研究對象詳細說明研究目的、方法、風險及利益,確保充分理解訊息,徵求研究 對象同意並簽署同意書後;資料收集共有7個時間點,研究者利用訪談填寫問 卷,於T0(化學治療前)完成第一次資料收集為基準值,包括「個人基本屬性」、
「鹿特丹症狀自評量表」、「台灣簡明疲憊量表」及「醫院焦慮憂鬱量表」。之後 請研究對象在住院中各於T1(第一次化學治療後)、T2(第二次化學治療後)、 T3(第三次化學治療後)、T4(第四次化學治療後)、T5(第五次化學治療後)、 T6(第六次化學治療後),完成「鹿特丹症狀自評量表」、「台灣簡明疲憊量表」
及「醫院焦慮憂鬱量表」,每次時間約15-20分鐘。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採用縱貫式相關性研究,資料收集編碼後,鍵入電腦,以SPSS17.0 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統計方法如下:
一、描述性統計:以平均值、標準差、次數分配、百分率分析。
二、推論性統計:以概似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ed Equation; GEE)
分析。
研究目的 研究假設 統計方法
一、探討婦癌婦女化 學治療期間各週 期症狀困擾、疲 憊、焦慮和憂鬱之 程度和趨勢變化。
一、婦癌婦女化學治療 期間各週期症狀困 擾、疲憊、焦慮和憂 鬱之趨勢變化,會隨 化學治療週期時間 不同有顯著統計意 義的差異。
※描述統計:
(一)類別:次數分配、百分率。
(二)連續:平均值、標準差。
(三)概似化估計方程式
(Generalized Estimated Equation; GEE)。
二、探討婦癌婦女化 學治療期間基本 屬性與各週期症 狀困擾、疲憊、焦 慮和憂鬱,在時間 交互作用下之影 響。
二、婦癌婦女在化學治 療期間基本屬性與 各週期症狀困擾、疲 憊、焦慮和憂鬱,在 時間交互作用下有 顯著統計意義的相 關性。
※概似化估計方程式
(Generalized Estimated Equation; GEE)。
三、追蹤婦癌婦女化 學治療期間症狀 困擾對疲憊、焦慮 和憂鬱之影響。
三、婦癌婦女在化學治 療期間症狀困擾對 疲憊、焦慮和憂鬱呈 現顯著統計意義的 影響。
※概似化估計方程式
(Generalized Estimated Equation; G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