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成人加護病房病患家屬於陪病過程之經驗共分為:嚐 試了解以減少不確定感、處於隨時的恐懼及壓力、回憶過往接受死亡、不忍約束 期待同理心對待、感謝醫護人員提供個別性照顧。故本章將針對研究發現與整合 相關研究進行討論如下:

第一節 嚐試了解以減少不確定感

研究者發現這群加護病房病患家屬在陪病過程之經驗中,病患家屬最害怕及 擔心的莫過於病情變化及親人面臨生死的交關,且在加護病房外及家屬休息室等 待期間,對自己親人病況的不瞭解及無法掌握親人動態變化,感到不知如何是 好。這種不確定感是這群病患家屬顯著的問題,此和 Agard 與 Harder(2007)、

Burr(1998)、Engström 與 Söderberg(2004)、Jamerson 等人(1996)、Johansson、

Fridlund 與 Hildingh(2005)的研究結果相符。Eriksson、 Bergbom與Lindahl (2011)在針對病人及家屬在加護病房探訪經驗的研究中,提及探訪者之親人因存 在於生存的希望與絕望之間的突然變化,當下混亂思緒,唯有探訪者自己去提 問,方能得到探訪者自己所想要的訊息。此結果與本文研究結果相符,此外,本 研究病患家屬為嚐試了解親人的變化,以掌握親人狀況減少不確定感,除了會主 動瞭解病人病況,本研究中另有額外增加探訪次數是其研究中未提及的,可能與 國外加護病房開放探訪政策有關。

另本研究中,病患家屬因應之策略目的在於期待能瞭解親人現況及訊息,亦 即病患家屬希望透過不同方法以瞭解親人的現況,以降低其不確定感,表示在這 群加護病房病患家屬於陪病過程中,對親人病況有訊息之需求。此研究結果與 Bouman(1984)、Coutu-Wakulczyk 與 Chartier(1990)、Musa 與 Issa(2004)、王 秀珍(1999)、范君瑜(1996)、張碧華等人(2001)、陳淑銘等人(2004)、劉慧 玲等人(2004)之研究結果雷同。

45

第二節 處於隨時的恐懼及壓力

本研究結果發現,這群加護病房病患家屬在陪病過程之經驗中,會面臨許多 的現實考驗,與自己的期望、理想不符之衝突及壓力,即主要照護者之壓力與負 荷,其中本研究共有四個主要壓力源,包括有因理念不同而缺乏家族的支持與共 識、處於隨時可能接到惡耗的恐懼中、家庭及生活的完整性破壞、必須述說善意 謊言的不自在。其中因理念不同而缺乏家族的支持與共識及必須述說善意謊言的 不自在是其它研究中未提及的,可能與本研究中研究對象當時之情境及依附關係 有關,如G個案在積極救治或被動的順應自然之議題上,其當下情境是面臨到工 作、學業及家族之多重壓力,對於爺爺小時候之養育及依附有深厚情感的她,對 病況處理傾向於積極救治之形式,與家族對於爺爺年紀及身體狀況傾向被動順應 自然相衝突,且國人對於醫療之決策乃決定於家族長子、兒子或子輩之決定,故 會產生彼此間對於理念共識不同而有所壓力;如C個案當時遇到奶奶出院隨之而 來的是爺爺住院,數日後面臨奶奶死亡之情境,因此面對其爺爺之詢問只能述說 善意的謊言,期待爺爺能安心養病。

另本文研究結果發現,在家庭及生治的完整性破壞中其病患家屬所採取的策 略之一:減少接觸〝病人〞的機會與時間,亦是其它研究中所未提及的,可能與 本研究方法或與研究對象訪談時予以印證或加以澄清有關,當臨床護理人員在遇 到病患家屬常未於探訪時間來訪,多數可能猜測其工作忙碌或是依附關係差,所 以病患家屬鮮少來探視或接觸病人,但由本研究結果中發現,家屬減少接觸病人 的機會與時間,其行為背後意義可能是遇到了壓力所採取的因應措施。因此本研 究結果,可發現在其他研究中所未發現的一些現象。

第三節 回憶過往接受死亡

本研究資料顯示,「加護病房」一詞帶給病患家屬刻板印象及壓力,是其所 代表的非生即死的關卡,而大多數的人直覺代表死亡,因而讓病患家屬一入加護 病房即開始初嚐喪失親人的經驗。陳錫琦(2004)提到印象深刻的死亡經驗與感覺

46

接近死亡經驗,對於研究對象而言其經驗意義與人生觀,多數能讓研究對象領悟 生死、珍惜現在及重視安全與健康,而其中領悟生死之範疇又包含領悟生命(凡 事看開、生命是無法預知的、人生無常、生命的意義等概念)及領悟死亡(死的 意義、死亡的必然性、面對死亡等概念)。因此,雖然本研究對象中,未真正接 觸死亡之經驗,但其加護病房之陪病驗中卻真真實實地感受到死亡經驗的悲傷過 程。故本研究結果可發現,並非進入到末期病患之家屬,才會面臨死亡、感覺死 亡之悲傷過程,急性期即進入加護病房面臨親人變化之開始,病患家屬就開始承 受及感受到接近死亡之經驗。

在本研究結果發現,病患家屬在危急時期會有悲傷過程反應外,亦有復原歷 程,此研究現象是Engström 與 Söderberg (2004)、Eriksson、Bergbom與Lindahl

(2011)及McKiernan與McCarthy (2010)中所未發現的,可能與研究方法、研究對

象介入時機或訪談內容當下澄清有關,因此本研究結果才能呈現完整悲傷及復原 歷程。此研究結果也發現,在病患家屬復原歷程與 Rubin 與 Erickson(1977)

研究中所提到的「悲傷工作」(grief work)有異曲同工之妙,其研究指出產後 1 至 3 天,產婦有重覆其生產過程中種種細節的行為表徵,意謂著產婦透過重覆 的分娩經驗中,幫助產婦體認此時新生兒確實與其分離,成為獨立的個體。換句 話說,分娩是個分水嶺,經過此過程將初產婦轉變成一位母親的角色,是在心理 上對新角色的再認定,而初產婦能否接受自己成為新的角色之前(母親),她必 須先抛棄過去的一些想法,調整舊有的角色,即透過「悼念失去所擁有」(grief work)的認知行為,才能真正地接受新的角色。在本研究中,當 C 個案面臨親人 可能即將離世,引發內心深處不捨外,其認知行為中接受到可能失去爺爺,而成 為已經沒有爺爺的新角色,會重覆回想及回顧過去角色中與爺爺的生活經驗,因 而在心理上對新角色的接受及再認定。

當家屬回顧及重演過往時光的悲傷工作過程,以面對失去親人做準備,當確 認死亡是人類老化必經過程,病患家屬開始改變想法,由牽掛親人的病情改為希 望親人不接受任何不舒適的處置及治療,能夠讓他在步向死亡之路途中,儘量自

47

然舒適。此研究結果與釋慧岳、釋德嘉、陳慶餘、釋宗惇與釋惠敏(2008)所針 對期待協助病人得到善終相符。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加護病房病患陪病經驗中存在著預期性悲傷,而病患家 屬對於悲傷反應及因應會嚐試親人可能離世的事實,瞭解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 程而學習放下,並減少家人去接受侵入性及不舒適的治療,讓家人在痛苦最少的 狀況下走完人生最後旅程。

第四節 不忍約束期待同理心對待

針對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對身體約束所保持的態度及信念,當病患身上置入多 重管路或躁動處於不安全的情境時,多數護理人員仍會傾向執行身體約束(王文 璀,2011;李慧真,2005)。將約束視為必要且有效的預防不預期行為發生的措 施(柯莉珊、周幸生、熊道芬、林麗華、陳玉枝,2010)。Bower、McCullough 與 Timmons(2003)在探討身體約束對加護病房病人的傷害時,發現這群加護病房 病人一致性表示那是個永難忘懷的懲罰及心理傷害。然而,這些心理傷害,不僅 此於病人本身體驗到,其氛圍也擴及到了家屬的身心上。因此,Hardin、Magee、

Stratmann、Vinson、Owen 與 Hyatt(1994)提到身體約束不僅造成嚴重的心理 傷害低自尊外,也使護理照護品質被冠上「去人性化」的標籤,與本研究結果相 符。

另張淑純(2009)對親人在加護病房身體約束之經驗及感受所進行的質量性 研究中,透過加護病房家屬的觀點及藉由觀察家屬與身體受約束病人之互動情 形,來瞭解家屬對於親人身體受約束之主觀經驗及感受,其結果發現以量性的角 度,當家屬擔憂病人身體不適其互動行為會為病人按摩,讓病人自行活動或協助 病人活動,為病人解開約束棒球手套/約束帶;以質性的角度,病患家屬其主觀 經驗及感受有:心疼病人身體不適或再次受傷害、安撫病人情緒反應、起伏情緒、

期待人性化的對待。此結果與本研究中病患家屬之經驗感受相符。本研究中也發 現,即使護理人員有清楚告知家屬對其親人進行身體約束的理由及考量,但是,

48

當他們面臨親人制動及肢體抗拒的剎那間,再理性、再清楚的理由及考量也淪陷 在感性之後,內心不捨油然而升,病患家屬面對這種感受很容易產生情緒上的反 應,因此,此時是很需要護理人員去慢慢引導及介入協助。

病患家屬對於親人受身體約束的經驗中,約束可預防病人拔管及避免病人受 二度傷害,是一種暫時性的保護措施,但是,也帶來家屬內心許多的擔憂及不捨,

若最主要擔憂及不捨是讓自己的親人免受制動的不自在或受限,期許醫護人員在 約束照護上能視情況做適當之調整,尤其在面對家屬陪病的過程中,建議創新及 科技來改善傳統約束設備,或由病患家屬取代身體約束,讓病人約束過程更舒 適,使約束照護能更加專業。

第五節 感謝醫護人員提供個別性照顧

在本研究中,研究對象所認定優質的照顧包括:安排彈性的會客時間、耐心 且清楚的解釋病情、瞭解病人需求提供個別性照護、態度佳、互動好。Bouman(1984) 提到家屬有需求知道病人是被個別性的照護、能夠用簡易了解的字句向我解釋病 人的病情等及Patricia(2001)也提到希望能感受到護理人員對病人的照護,能夠 提供簡單易懂的病情解釋,與彈性的探視時間。以上之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 符。

另在本研究資料顯示加護病房病患家屬於陪病過程之經驗中,滿足病患家屬 之需求,使其放心能將其親人交由護理人員照護,即提供其認定的優質之照顧,

促使得病患家屬有安全感的感覺,以上研究結果與Eriksson、 Bergbom與Lindahl (2011)之研究結果相符,顯示出提供病患家屬所需求及其關切之事,就能滿足及 認定之優質照顧,就如個案A所述「給我們所需要的,那個才是真正的需要」。在 張碧芬、余玉眉、胡毓雯與陳淑月(2008)針對病人與家屬觀點的「好的護理」

行為做探討,發現其好的護理包括「守護神般地照護」,包括讓人放心地守護、

適時耐心指導、維持安靜的環境與指出希望;「人本的技能」,包括執行技術能顧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