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標準值(mg/L) (一) 汞及其化合物(總汞)
0.2 (二) 鎘及其化合物(總鎘)
1.0 (三) 硒及其化合物(總硒)
1.0 (四) 六價鉻化合物
2.5 (五) 鉛及其他合物(總鉛)
5.0 (六) 鉻及其化合物(總鉻) 5.0 (七) 砷及其化合物(總砷)
5.0 (九) 銅及其化合物(總銅) 15.0 (十) 鋇及其化合物(總鋇)
100.0
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
飛灰再利用
• 先將飛灰進行水洗,降低飛灰中氯鹽含量後再進行資源 化處理。水洗後飛灰含有高含量的氧化鈣成分,經實證 可替代為水泥窯或金屬冶煉製程的部分原料使用。在國 外則有使用高溫熔融法,本方法係將焚化飛灰添加黏土 類物質,並利用燃油火焰或電氣加熱至1,200~1,500℃
的熔融溫度,將飛灰熔解成液態,再以氣冷式或水冷式 冷卻形成熔渣,此熔渣為玻璃化物質,經粉碎及篩選等 加工程序製成骨材,可作為土木建築骨材使用。
59
底渣檢測分析與再利用
• 垃圾焚化後產生的底渣如同飛灰處理程序,應定 期進行戴奧辛總毒性當量濃度及重金屬毒性特性 溶出程序檢測。
• 經檢測結果未達「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值,
即可進行最終處置。
• 底渣交付再利用的條件,除確認非屬有害事業廢 棄物外需再符合可燃物<2 %及戴奧辛當量濃度<1 ng I-TEQ/g的規定。
焚化底渣再利用 - 焚化再生粒料
• 底渣之再利用處理程序,經篩分、破碎及篩選等 前處理,前處理完成後再依其用途並應採穩定化、
熟化或水洗方式處理成為「焚化再生粒料」。
61
宜蘭焚化底渣資源再生處理流程
磁選機 磁選機
精細分選 均質破碎 渦電流
焚化再生粒料分級使用
• 焚化再生粒料依其處理品質訂定「焚化再生粒料 環境標準」,區分第一級標準、第二級標準及特 定用途標準,各分級標準都有規定的使用地點、
用途別。
• 焚化再生粒料之使用地點限制規定可參考「垃圾 焚化廠焚化底渣再利用管理方式」公告事項七。
63
焚化再生粒料環境標準(1/2)
項目 第一級標準 第二級標準
戴奧辛總毒性當量濃度(ng I-TEQ/g) ≦0.1 ≦0.1
粒徑(mm) ≦19 ≦19
雜質
不得含有大小任二尺度超過 20mm 之可燃 物、鐵金屬、非鐵金屬,以及電池與可辨 識之市售產品。
鉛(毫克/公升) ≦0.01 ≦0.1 鎘(毫克/公升) ≦0.005 ≦0.05 鉻(毫克/公升) ≦0.05 ≦0.5
銅(毫克/公升) ≦1.0 ≦10
砷(毫克/公升) ≦0.05 ≦0.5 汞(毫克/公升) ≦0.002 ≦0.02
鎳(毫克/公升) ≦0.1 ≦1.0
鋅(毫克 公升)
焚化再生粒料環境標準(2/2)
項目 特定用途標準
戴奧辛總毒性當量濃度(ng I-TEQ/g) ≦0.1
粒徑(mm) ≦19
雜質:不得含有大小任二尺度超過 20mm 之可燃物、鐵金屬、非鐵金屬,以及電池 與可辨識之市售產品。
總鉛(毫克/公升) ≦4.0 總鎘(毫克/公升) ≦0.8 總鉻(毫克/公升) ≦4.0 總銅(毫克/公升) ≦12.0 總砷(毫克/公升) ≦0.40 總汞(毫克/公升) ≦0.016 總硒(毫克/公升) ≦0.8 總鋇(毫克/公升) ≦10.0
六價鉻(毫克/公升) ≦0.20 65
焚化再生粒料環境標準第一級標準可使用地點為屬公 告事項七之限制使用地點,用途分別為控制性低強度 回填材料(且用於管溝工程之回填);低密度再生透水 混凝土;瀝青混凝土;磚品;用於紐澤西護欄及緣石 之水泥製品。
第二級標準可使用地點為非屬公告事項七之限制使用 地點,用途為基地填築;路堤填築;道路級配粒料底 層及基層、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低密度再生透水 混凝土;瀝青混凝土;磚品;用於紐澤西護欄及緣石 之水泥製品。
特定用途標準則未限制使用地點,但僅能用於 水泥生料;衛生掩埋場非與鋼材接觸用工程材料 及衛生掩埋場覆土,但不得作為最終覆土
67
肆、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的
重要性
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的重要性
許多垃圾,往往是錯置的資源
資源回收可使垃圾減量,降低焚化爐的處理負荷,
延長焚化爐使用年限同時可以減少處理成本。
分類確實可減少產生焚化飛灰及底渣。
69
4.1 資源回收四合一
1.透過社區民眾成立回收組織。
2.推廣家戶垃圾分類回收。 1.鼓勵民間企業發展。
2.向民眾、社區及清潔隊收購資源物質。
1.建立有效回收制度。
2.規範回收為製造、輸入、販賣業 者之責。
1.資源垃圾與一般垃圾分開收運。
2.變賣所得一定比例回饋參與民
眾與人員。 70
4.1.2 源頭減量
垃圾減量之6R原則
• Reduce:減少丟棄之垃圾量
• Reuse:重複使用容器或產品
• Repair:重視維修保養,延長物品使用壽命
• Refuse:拒用無環保觀念產品
• Recycle:回收使用再生產品
• Recovery: (再生)指改變原料形態或其他物質結合,供作為材 料、燃料、肥料、飼料、填料、土壤改良等用途,使再生資源 產生功用之行為。例如沼氣發電、輪胎磨粉作為燃料,廢油回 收製做生質能源、廚餘回收做堆肥等。
71
省思
• 購買物品前多思考是「需要」還是「想要」。
• 能否做到「適量不浪費」和「重複使用」原則。
• 能否落實「綠色消費」、「源頭減量」、「資源 回收」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