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X ) 企業提供予新聞通訊社之財報調整相關資訊,反正馬上就要公 布,所以無論如何該資訊都不可能構成營業秘密。【資料保護 S1040302】
解析:企業提供予新聞通訊社之財報調整相關資訊,若屬於企業 經營資訊且非為一般人所知悉者,而該資訊通常會影響企 業價值而具有經濟價值,如企業或組織已採取合理措施(例 如,要求新聞通訊社在指定時間點前必須保密、不得公 開),則該資訊應符合營業秘密之定義,而受到營業秘密法 保護。
選擇題:(每題十分)
1. ( 1 ) 以下何者是使用政府開放資料平台上,由機關以新版開放資料授
權條款第1 版釋出資料集時,應遵守的授權條件?(1)標示授權機 關的顯名聲明。(2)徵詢國家發展委員會書面同意。(3)平台上資料 集完全不可私自利用。(4)政府機關釋出資料可以自由利用,完全 沒有限制。【資訊公開D1040102】
解析:在新版授權條款下,利用者應注意在使用政府機關釋出的 資料集時,應依「顯名聲明」要求之方式,明確標示原資 料提供機關之相關聲明。
2. ( 3 ) 以下何者不是以行動應用程式提供電子銀行、消費、儲值及第三
方支付等金融業務時,為防範使用者資料遭竊取的安全控管措 施?(1)提供使用者下載敏感性資料前須確認使用者身分;(2) 敏 感性資料本身應採取加密;(3)全面禁止以空中傳輸方式下載敏感 性資料。(4)提醒使用者在行動裝置上安裝防毒軟體。【資訊應用 A1040101】
解析:銀行若採取空中傳輸(Over the Air)方式,讓使用者下載敏 感性資料至其行動裝置時,應配合以密碼等類方式確認使 用者身分,且敏感性資料本身應採取加密或亂碼化等相關 機制,以有效防範相關資料被竊取。
3. ( 1 ) 依個資法第3 條規定,下列哪項不是當事人可以行使的權利?(1)
請求付費;(2)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3)請求刪除;(4)請 求閱覽。【資料保護S1040105】
解析:依個資法第3條規定,當事人對於個人資料可以行使的權 利,包括:(1)查詢或請求閱覽;(2)請求製作給予複製本;
(3)請求補充或更正;(4)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5) 請求刪除。
4. ( 1 ) 有關企業秘密之管理及保護,以下敘述何者錯誤?(1)企業所有資
訊都屬於營業秘密;(2) 基於業務需求而提供其他單位使用時,
應讓取得資料之單位確實了解該資料在本單位之分類等級;(3) 針對資料機密與重要程度採取相應控管機制;(4)企業對於他人竊 取其營業秘密之行為,可以依法向法院請求酌定損害額以上之賠 償。【資料保護S1040302】
解析:依我國營業秘密法對於營業秘密的定義,須非一般人可得 知悉,且該資訊具有經濟價值,並經企業或組織採取合理 保密措施的資訊,始受營業秘密法保護。
5. ( 3 ) 有關非公務機關不法蒐集他人個人資料之民事賠償責任,下列敘
述何者正確?(1)故意不法蒐集他人個人資料,始負民事賠償責 任;(2)過失不法蒐集他人個人資料,其賠償責任可以減半;(3) 非公務機關不法蒐集他人個人資料者負損害賠償責任。但能證明 其無故意或過失者,不在此限;(4)過失不法蒐集他人個人資料,
無庸負任何賠償責任。【資料保護S1040104】
解析:個人資料保護法第29條規定:「非公務機關違反本法規定,
致個人資料遭不法蒐集、處理、利用或其他侵害當事人權 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但能證明其無故意或過失者,不 在此限。依前項規定請求賠償者,適用前條第二項至第六 項規定。」
6. ( 3 ) 有關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上之個人資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1)
只有特種個資才受保護;(2)只有可以直接識別個人身分之資料才
受保護;(3)凡是可以識別個人身分之資料,無論是透過直接或間
接方式,都會受到保護;(4)經主管機關公告之個人資料類別才受 保護。【資料保護S1040104】
解析: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第2條第1 款,指自然人之姓名、出 生年月日、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護照號碼、特徵、指紋、
婚姻、家庭、教育、職業、病歷、醫療、基因、性生活、
健康檢查、犯罪前科、聯絡方式、財務情況、社會活動及 其他得以直接或間接方式識別該個人之資料。
自我評量檢測成果評分說明
得分 溫馨提醒
100分 資安小博士非您莫屬 80 分~90 分 小粗心,別灰心 60 分~70 分 釐清觀念,滿分到手 40 分~50 分 再接再厲,繼續努力 20 分~30 分 牛刀小試,再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