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話在離開嘴巴以前,是不是應該先思考一下比 較妥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話在離開嘴巴以前,是不是應該先思考一下比 較妥當? "

Copied!
1
0
0

Teks penuh

(1)

發行單位:學務處 生教組 編輯排版:吳淑美 老師 中華民國九十

中華民國九十 中華民國九十

中華民國九十六六年年四四月月二二日日 出刊 出刊出刊出刊

中華民國九十 中華民國九十中華民國九十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九月二十七一年九月二十七一年九月二十七一年九月二十七日日 創刊 創刊創刊創刊

NO.

NO.NO.

NO.

2 2 2 27 7 7 7

下課鐘聲一響,阿清刻意壓低聲音跟大家說:「告 訴你們一個小祕密……」鄰座的幾個同學,立刻好奇的 把耳朵湊了過來。

阿清說:「聽說阿南的媽媽在酒店上班,私生活亂 七八糟的,所以阿南家三個兄弟分別有三個爸爸,你們 說好不好笑?」

同學立刻竊竊私語:「他們家怎麼這樣亂!」

阿華卻是嚴肅的說:「沒有證據的事,不要亂說,

謠言止於智者。」

阿清想想也對,於是封口不再傳播。

只是,不知道是哪個大嘴巴,把話輾轉傳到阿南的 耳中。阿南很生氣,當著同學的面前,破口大罵阿清髒 話。可是,話一說出口,阿南就後悔了。

陳老師發現阿清和阿南兩人好像有心結,於是把兩 人找來問話。

阿南生氣的說:「阿清亂說話!我媽媽只是在酒店 擔任清潔工作,卻被他說成是酒家女,還懷疑我的身世。」

阿清抱歉的說:「我事情沒有查清楚就亂說話,對 不起!不過,你已經罵過我了。」

阿南說:「不好意思,我一時控制不住,用髒話罵 你,我們算是扯平了。」

陳老師看見孩子釋懷了,對阿清說:「你要記住這 次的教訓,沒有根據的事,尤其是影響別人聲譽的事情,

絕對不要隨便散播。」

阿清點了點頭,說:「下次不敢了。」

陳老師轉頭叮嚀阿南:「你也要學習控制情緒,罵 人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阿南也點點頭回答:「嗯,我記住了。」

@@ 想一想 @@

◎話在離開嘴巴以前,是不是應該先思考一下比 較妥當?

◎老師的教誨是不是應該牢記在心裡,並且身體 力行呢?

青春法律祕笈

刑法「妨害名譽罪」章主要有兩罪:「公然侮 辱罪」和「誹謗罪」。

這兩條罪的差別主要有兩點:

一、「公然侮辱罪」是必須在「公然」的 情況下,也就是多數人或不特定人可以共見共 聞的狀態。例如,阿南在教室這個公開的場合 用髒話罵人。「誹謗罪」是只要有「散布於大 眾」的意思,不論在公開場所或私下指摘都可 以構成這項罪名。案例中,阿清雖然壓低聲音 說話,不過他卻找來好幾個同學,會被認為具 有「散布於大眾」的意思。

二、「公然侮辱罪」,是指只要是亂罵髒 話,或是讓人覺得受侮辱的話,就算成立。例 如罵人穿得像妓女,罵髒話、三字經,或者當 眾指某醫師不懂醫學常識等都是。

至於「誹謗罪」的行為人必須指摘或傳述 損害他人名譽的「具體事件」。案例中,阿南 當眾罵阿清髒話,成立的是「公然侮辱罪」。

至於,阿清散布「阿南的媽媽在酒家上班,阿 南家三個兄弟有三個爸爸」等話,這些已經足 以妨害別人名譽的具體事情,應該構成了「誹 謗罪」。

如果以「強暴」手段公然侮辱他人,就成 立了「加重公然侮辱罪」;如果以文字或圖畫 的方法誹謗別人,也構成「加重誹謗罪」。以 上的加重犯罪類型,法定刑度當然比普通罪 重。

靜思語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說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身處團

體中,應多去發現別人的優點。

參考網站:

http://ms2.wsnps.ntct.edu.tw/low/low/index.asp.htm

==公然侮辱罪

==公然侮辱罪 ==公然侮辱罪

==公然侮辱罪 誹謗罪的不同== 誹謗罪的不同== 誹謗罪的不同== 誹謗罪的不同==

臺 北 縣 立 新 莊 國 民 中 學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B傳說:/宇宙是個透藍的瓶子,/則你的夢是花,/我的遐想是葉…… C雨說:我來了,我來的地方很遙遠/那兒山峰聳立,白雲滿天/我也曾是孩子和你們一樣地愛玩 D很久很久沒有愛著一個形象了/這些日子/總是想爬到很高很高的地方/向著世界大聲大聲地呼 喚 喊。 16 下列何者成語使用正確? A沒有準備就要上場應考,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B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