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一)透過火車的功能描述,學習各類交通工具的客家話說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一)透過火車的功能描述,學習各類交通工具的客家話說法。 "

Copied!
26
0
0

Teks penuh

(1)

新北市 溪洲 國民小學 108 學年度 下 學期 二 年級 客家語 4 領域課程計畫 設計者:楊美秋

一、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 1 節。

二、學習總目標:

(一)透過火車的功能描述,學習各類交通工具的客家話說法。

(二)讓學生了解各類交通工具的功能,並懂得利用適當的交通工具,到達目的地。

(三)藉由描述老鼠搬新家的課文情境,讓學生認識各類常用家具的客家話語詞。

(四)透過有趣課文,讓學生養成愛物惜物的好習慣。

(五)利用接待姑婆的課文情境,學習房屋隔間的客家話說法。

(六)能讓學生用客家話形容家中房屋隔間,並養成維護居家整潔的習慣。

(七)透過課文對筷子神奇又有趣的功能描述,學習常見餐具的客家話說法。

(八)期望學生參與家中餐具的清潔工作,共同分擔家事。

(九)藉由阿婆上市場採買的課文情境,學習各類食物的客家話說法。

(2)

(十一)透過故事情境認識客家莊風貌,並培養學生愛鄉愛土及愛惜文化的觀念。。

(十二)透過故事情境認識客家特色美食-客家粢粑,並培養學生愛物惜福、知足感恩的情操。

(十三)透過故事情境認識美濃黃蝶與鐵刀木,讓學生了解環境的變遷,並學習尊重生命與愛護環境。

(十四)透過生動趣味的情境描述,搭配輕快成韻的念謠內容,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3)

客家語第 4 冊

第一單元 利便个交通

第二單元

歡迎來吾(亻厓)屋下尞

第三單元 請你食豐沛

第一課 火 車 單元活動一

第二課 老鼠入新屋 第三課 姑婆來尞 單元活動二

第四課 筷仔(箸)

第五課 阿婆買菜

單元活動三

(4)
(5)

教學期程 能力指標(含重大議題)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6)

第一週 2/10-2/14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6能養成凝神靜聽的態度。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1-1-9能辨別與正確反應聽到的訊息。

2-1-2能養成喜歡說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5能用簡單語句作適當回應。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

事物。

第一單元 利便个交通 第一課 火 車 教學活動

1.教師問學生早上是怎麼來上學的?爸爸和媽媽 又是如何去上班的?請學生說一說,平日生活 裡,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另外,在馬路 上還會看見哪些交通工具?教師鼓勵學生盡量用 客家語發言。

2.教師依據課文內容,讓學生觀察課文情境圖並發 表圖中有何景物,教師從旁指導正確的說法,並 帶入本課主題。

3.教師依據本課課文內容,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 生朗讀、輪讀課文,最後由全班一齊朗讀。

4.教師說明課文內容及解釋本課新詞,讓學生更了 解文意,加強學習效果。

5.教師可介紹各種交通工具的效能與資訊,並提醒 學生搭乘或出外活動時,須注意交通安全與相關 禮節。

6.綜合活動-小小設計家

(1)教師將學生分成六組,請每組設計一款交通工 具,畫下它的外型、說明它的功能(運貨或載客 或兩用)、適用於陸地或海上或天空、舒適度、方 便性如何、是否使用兼顧愛地球和綠能考量的動 力來源、有顧及環保考量等機能性等。

(2)分組上臺在黑板上,畫出該組設計的新款交通 工具,再報告各項功能性。並讓學生票選,兼顧 實用與美觀的最佳設計組。

1

康軒版教科書第一課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口語表達 2.參與討論 3.課堂問答

(7)

第二週 2/17-2/21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6能養成凝神靜聽的態度。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1-1-9能辨別與正確反應聽到的訊息。

2-1-2能養成喜歡說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5能用簡單語句作適當回應。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

事物。

第一單元 利便个交通 第一課 火 車 教學活動 1.亻厓會講客家話

(1)教師依據課文單元亻厓會講客家話,配合教學媒 體,指導學生練習並熟念語詞。

(2)教師可以引導並鼓勵學生說一說,每種交通工 具的外貌與功能。例如「火車」是一節一節串連 起來,外型像毛毛蟲的交通工具,通常是用來連 繫兩個距離較遠的地方。

2.共下來打嘴鼓

(1)教師依據課文內容,搭配教學媒體,指導學生 進行聽說練習。

(2)教師待學生熟念語詞後,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 利用語詞說出完整的句子,如:亻厓有坐過遊覽車。」

(我有坐過遊覽車。)」、出去尞亻厓想坐船仔(出 去玩我想坐船。)

(3)教師也可提問:「你有坐過麼个交通工具去遊 尞?」(你有坐過什麼交通工具去遊玩?)引導學 生回答:「亻厓有坐過飛機去遊尞。」(我有坐過飛 機去遊玩。)」

3.學習單

(1)教師依據課本學習單內容,和學生進行簡單的 討論及講解操作方式。本學習單為以環遊世界結 合交通工具的情境,讓學生從遊戲中複習交通工 具語詞。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依照聽到的光碟內 1

康軒版教科書第一課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口語表達 2.對話練習 3.紙筆測驗

(8)

第三週 2/24-2/28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3能透過聆聽活動,認識客家族群的生

活方式。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7能在聆聽活動中,培養主動探索客家

語文的興趣。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

事物。

【家政教育】

1-1-2察覺飲食衛生的重要性。

第一單元 利便个交通 單元活動一 客家莊遊記 教學活動

1.教師在黑板個別寫上「桃園 龍潭」、「新竹 新埔」

兩地地名,再請學生依自身經驗,自由發表看到 這兩個地名,會聯想到哪些事物?可從景點、特 產、人文等方面思考,藉此帶入本課主題。

2.教師依據課文情境圖,引導學生看圖回答問題。

(1)「佢兜在該做麼个?」(他們在那裡做什麼?)

(2)「佢兜看到麼个建築?佢有麼个用處?」(他們 看到什麼建築?它有什麼用途?)

(3)「龍潭有麼个出名个名產?」(龍潭有什麼出名 的名產?)

(4)「在義民祭个時節,做得看著麼个活動?」(在 義民祭的時候,可以看到什麼活動?)

鼓勵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並給予肯定。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專心聆聽故事內容。

1

康軒版教科書單元活 動一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課堂發表 2.參與討論 3.課堂問答

(9)

第四週 3/02-3/06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3能透過聆聽活動,認識客家族群的生

活方式。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7能在聆聽活動中,培養主動探索客家

語文的興趣。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

事物。

【家政教育】

1-1-2察覺飲食衛生的重要性。

第一單元 利便个交通 單元活動一 客家莊遊記 教學活動

1.老師可準備幾張關於敬字亭與義民廟的相關圖 片或影片給學生觀看,透過課堂介紹,讓學生認 識客家著名的名勝古蹟,有助培養學生認識鄉 土、愛惜文化的情懷。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複習上一節所上單元 活動內容。教師可適度運用媒體播放的暫停鍵,

讓學生逐句複誦故事。

3.教師再適時的將國語對譯解釋給學生聽,加深學 生對單元故事的理解。

1

康軒版教科書單元活 動一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口語表達 2.對話練習 3.紙筆測驗

(10)

第五週 3/09-3/13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6能養成凝神靜聽的態度。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1-1-9能辨別與正確反應聽到的訊息。

2-1-2能養成喜歡說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5能用簡單語句作適當回應。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第一單元 利便个交通 第一課複習

教學活動

1.複習第一課課文,並熟讀課文內容:教師根據第 一課的課文內容,依序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生 複習上一節的課程內容。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第一課的課文。

3.複習第一課語詞解釋,使學生了解客家語語詞的 使用時機。

4.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第一課「亻厓會講 客家話」的語詞。

5.教師依據第一課句型,為學生做句型練習。

6.教師複習第一課學習單內容,加深學生學習印 象。

1

康軒版教科書第一課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口語表達 2.聽力練習 3.參與討論

(11)

第六週 3/16-3/20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6能養成凝神靜聽的態度。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1-1-9能辨別與正確反應聽到的訊息。

2-1-2能養成喜歡說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4能用客家語說出簡單的問候語與感謝

語。

2-1-5能用簡單語句作適當回應。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家政教育】

3-1-5認識日常生活的用具。

第二單元 歡迎來吾(亻厓)屋下尞 第二課 老鼠入新屋

教學活動

1.教師請有搬家經驗的學生說一說搬家時的感 覺,並提問搬家時最重、最大型的物品有哪些?

老師可以鼓勵學生盡量以客家語發言。

2.教師依據課文內容,讓學生觀察課文情境圖並發 表圖中有何景物,教師從旁指導正確的說法,並 帶入本課主題。

3.教師依據本課課文內容,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 生朗讀、輪讀課文,最後由全班一齊朗讀。

4.教師說明課文內容及解釋本課新詞,讓學生更了 解文意,加強學習效果。

5.教師可提問為什麼課文中的「桌凳眠床新衝 衝?」為什麼老鼠是請吃番薯和玉米呢?藉由提 問加深學習印象,並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

6.綜合活動-請你跟我這樣做

(1)學生熟念本課語詞後,教師請學生共同創作,

以一個動作來代表一個語詞。

(2)教師說一個語詞,學生跟念並做動作。

(3)若時間許可,教師亦可將學生分五~六組,每 次請各組派一個人,依步驟2來進行,做對的加 一分,依此類推,教師可視學生聽力及反應程度 加快速度。

1

康軒版教科書第二課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口語表達 2.參與討論 3.對話練習

(12)

第七週 3/23-3/27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6能養成凝神靜聽的態度。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1-1-9能辨別與正確反應聽到的訊息。

2-1-2能養成喜歡說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4能用客家語說出簡單的問候語與感謝

語。

2-1-5能用簡單語句作適當回應。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家政教育】

3-1-5認識日常生活的用具。

第二單元 歡迎來吾(亻厓)屋下尞 第二課 老鼠入新屋

教學活動 1.亻厓會講客家話

(1)教師依據課文單元亻厓會講客家話,配合教學媒 體,指導學生練習並熟念語詞。

(2)教師引導並鼓勵學生說一說,每樣家具的功能 及擺放位置。例如:「眠床」是休息和睡覺的地方,

通常是放在房間。「衫櫥」是吊掛或擺放衣物的所 在,一般來說也是放在房間。「書櫥」則是放置書 冊的地方,有些家庭專設書房來放「書櫥」,有些 則只放在房間或客廳等。教師再就學生不足或不 正確之處做補充或修正。

2.共下來打嘴鼓

(1)教師依據課文內容,搭配教學媒體,指導學生 進行聽說練習。

(2)教師待學生熟念語詞後,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 利用語詞說出完整的句子,如:亻厓个衫褲放在衫 櫥肚(我的衣服放在衣櫃裡放)、吾(亻厓个)屋下 有眠床同(摎)書桌(我家有床跟書桌)。

(3)教師也可提問:「你想愛買哪兜家具?」(你想 買哪些家具?)引導學生回答:「亻厓想買梳妝臺同

(摎)眠床(我想買梳妝臺和床)。」

3.學習單

(1)教師和學生討論學習單操作方式,讓學生清楚 作答的方式與重點。學習單用三隻小豬購買家 具,布置各自的房屋為情境,透過學生感興趣的 題材,加深學生學習效果。

1

康軒版教科書第二課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口語表達 2.態度檢核 3.遊戲評量

(13)

第八週 3/30-4/03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6能養成凝神靜聽的態度。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1-1-9能辨別與正確反應聽到的訊息。

2-1-2能養成喜歡說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4能用客家語說出簡單的問候語與感謝

語。

2-1-5能用簡單語句作適當回應。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2-1-7能使用客家語自我介紹。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

事物。

5-1-2能做到簡單的校園環保行動,並落實

到家庭生活中。

第二單元 歡迎來吾(亻厓)屋下尞 第三課 姑婆來尞

教學活動

1.教師詢問學生,家裡如果有客人來訪時,你會做 哪些事呢?躲起來?還是端茶水給客人,並且和 客人打招呼?教師亦可引導學生想一想,通常客 人來拜訪時,父母會在家中的哪個空間招待客 人?教師請學生發表實際生活經驗,並鼓勵學生 盡量以客家語發言。

2.教師依據課文內容,讓學生觀察課文情境圖並發 表圖中有何景物,教師從旁指導正確的說法,並 帶入本課主題。

3.教師依據本課課文內容,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 生朗讀、輪讀課文,最後由全班一齊朗讀。

4.教師說明課文內容及解釋本課新詞,讓學生更了 解文意,加強學習效果。

5.綜合活動-蓋房子

(1)請學生準備一張圖畫紙,在圖畫紙上設計自己 心目中的房屋格局。

(2)畫好之後,請學生上臺分享所畫的房屋特色以 及各種隔間功能,可鼓勵學生盡量以客家語發 言,教師再針對不足之處,加以補充。

(3)最後由全班投票選出設計最棒的房屋,教師可 依此進行獎勵。

1

康軒版教科書第三課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口語表達 2.參與討論 3.課堂問答

(14)

第九週 4/06-4/10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6能養成凝神靜聽的態度。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1-1-9能辨別與正確反應聽到的訊息。

2-1-2能養成喜歡說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4能用客家語說出簡單的問候語與感謝

語。

2-1-5能用簡單語句作適當回應。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2-1-7能使用客家語自我介紹。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

事物。

5-1-2能做到簡單的校園環保行動,並落實

到家庭生活中。

第二單元 歡迎來吾(亻厓)屋下尞 第三課 姑婆來尞

教學活動 1.亻厓會講客家話

(1)教師依據課文單元亻厓會講客家話,配合教學媒 體,指導學生練習並熟念語詞。

(2)教師可依據各個隔間的功能做簡單的提問,如

「阿姆在哪位煮菜?」、「你都在哪位寫功課?」

利用提問引起學生學習動機,並與學生的生活經 驗產生連結。

2.共下來打嘴鼓

(1)教師依據課文內容,搭配教學媒體,指導學生 進行聽說練習。

(2)教師待學生熟念語詞後,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 利用語詞說出完整的句子,如:這係吾(亻厓)屋 下个灶下(這是我家裡的廚房)、全家人在廳下看 電視(全家人在客廳看電視)。

(3)教師也可提問:「請問這係若屋下麼个位所?」

(請問這是你家的什麼地方?)引導學生回答:

「這係吾(亻厓)屋下个書房。(這是我家的書房。)」

3.學習單

(1)教師依照學習單內容和學生進行簡單的討論,

再指導學生學習單的操作方式。本課學習單為家 人在不同的房屋隔間的活動,透過生活經驗的結 合,讓學生復習房屋隔間的相關語詞。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依照光碟內容,配 合課本貼紙,將答案按照順序貼出來。

1

康軒版教科書第三課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口語表達 2.對話練習 3.紙筆測驗

(15)

第十週 4/13-4/17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3能透過聆聽活動,認識客家族群的生

活方式。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7能在聆聽活動中,培養主動探索客家

語文的興趣。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4能用客家語說出簡單的問候語與感謝

語。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家政教育】

1-1-1察覺食物與健康的關係。

1-1-2察覺飲食衛生的重要性。

1-1-3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所喜歡的食物。

第二單元 歡迎來吾(亻厓)屋下尞 單元活動二 入新屋請人客 教學活動

1.教師準備製作粢粑的步驟圖片或影片給學生觀 看,播放完畢後,詢問學生:「你識食過粢粑無?」

(你曾吃過客家麻糬嗎?)「味道仰般?」(味道 如何?)「食粢粑愛搵麼个?」(吃客家麻糬要沾 什麼?)請學生依據實際生活經驗,自由發表意 見。

2.教師依據課文情境圖,引導學生看圖回答問題。

(1)「佢兜愛去哪位?」(他們要去哪裡?)

(2)「親戚朋友入新屋,愛對佢講麼个?」(親戚朋 友新居落成,要對他說什麼?)

(3)「圓桌頂有麼个東西?」(圓桌上有什麼東西?)

(4) 「你曉打粢粑無?」(你懂得搗客家麻糬嗎?)

鼓勵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並給予肯定。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專心聆聽故事內容。

【期中評量週】

1

康軒版教科書單元活 動二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口語表達 2.參與討論 3.課堂問答

(16)

第十一週 4/20-4/24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3能透過聆聽活動,認識客家族群的生

活方式。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7能在聆聽活動中,培養主動探索客家

語文的興趣。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4能用客家語說出簡單的問候語與感謝

語。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家政教育】

1-1-1察覺食物與健康的關係。

1-1-2察覺飲食衛生的重要性。

1-1-3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所喜歡的食物。

第二單元 歡迎來吾(亻厓)屋下尞 單元活動二 入新屋請人客 教學活動

1.老師可事先準備客家粢粑,在課堂上給每位學生 品嘗,再問學生:「食起來味道仰般?」(吃起來 味道如何?)讓學生自由回答,透過親身體驗,

有助於提升學習效果。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複習上一節所上單元 活動內容。教師可適度運用媒體播放的暫停鍵,

讓學生逐句複誦故事。

3.教師再適時的將國語對譯解釋給學生聽,加深學 生對單元故事的理解。

1

康軒版教科書單元活 動二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口語表達 2.對話練習 3.紙筆測驗

(17)

第十二週 4/27-5/01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6能養成凝神靜聽的態度。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1-1-9能辨別與正確反應聽到的訊息。

2-1-2能養成喜歡說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4能用客家語說出簡單的問候語與感謝

語。

2-1-5能用簡單語句作適當回應。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2-1-7能使用客家語自我介紹。

第二單元 歡迎來吾(亻厓)屋下尞 第二、三課複習

教學活動

1.複習第二、三課課文,並熟讀課文內容:教師根 據第一課的課文內容,依序提出幾個問題,引導 學生複習上一節的課程內容。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第二、三課的課 文。

3.複習第二、三課語詞解釋,使學生了解客家語語 詞的使用時機。

4.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第二、三課「亻 厓會講客家話」的語詞。

5.教師依據第二、三課句型,為學生做句型練習。

6.教師複習第二、三課學習單內容,加深學生學習 印象。

1

康軒版教科書第二、

三課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口語表達 2.參與討論 3.對話練習

(18)

第十三週 5/04-5/08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6能養成凝神靜聽的態度。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1-1-9能辨別與正確反應聽到的訊息。

2-1-2能養成喜歡說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5能用簡單語句作適當回應。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家政教育】

3-1-5認識日常生活的用具。

第三單元 請你食豐沛 第四課 筷仔(箸) 教學活動

1.教師先請學生猜一個謎語,「頭那四四方,尾仔 圓叮噹,一日行三到,一夜企到光。」猜一個常 見餐具,謎底是「筷仔(箸)」藉此引出動機與本 課主題。

2.教師可帶兩三樣餐具,問學生會不會說這些餐具 的客家語說法,並問學生這些餐具有何用途?由 此導入本課主題。

3.教師依據本課課文內容,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 生朗讀、輪讀課文,最後由全班一齊朗讀。

4.教師說明課文內容及解釋本課新詞,讓學生更了 解文意,加強學習效果。

5.教師可為學生說明本課是描述筷子的神奇功 能。以筷子扒飯、夾菜,讓吃飯變得輕鬆愉快。

我們姑且拋開各國食物的飲食文化與禮節,單是 用一雙筷子來進食,其實既方便又實用。教師再 進一步傳達給學生自備餐具,環保又衛生的觀念。

6.綜合活動-歡喜對對碰

(1)教師可先準備一些食物名稱,例如:薑絲炒大 腸、排骨湯、辣醬等。

(2)教師說出一種食物名稱,由學生搶答適合盛裝 這項食物的餐具,分組比賽。

(3)只要學生提出合邏輯的解釋,並取得多數學生 認同,都可算對,教師僅基於輔導的立場,毋需 強調何謂正確答案。生活方式本來就是以自己方 便且不帶給別人不便之自主行為,適時教導學生

1

康軒版教科書第四課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口語表達 2.參與討論 3.對話練習

(19)

第十四週 5/11-5/15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6能養成凝神靜聽的態度。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1-1-9能辨別與正確反應聽到的訊息。

2-1-2能養成喜歡說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5能用簡單語句作適當回應。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家政教育】

3-1-5認識日常生活的用具。

第三單元 請你食豐沛 第四課 筷仔(箸) 教學活動

1.亻厓會講客家話

(1)教師依據課文單元亻厓會講客家話,配合教學媒 體,指導學生練習並熟念語詞。

(2)教師可逐一說出餐具的功能,讓學生搶答正確 語詞。並鼓勵學生鼓勵學生說一說,每樣餐具的 功能及其附加價值。例如「盤仔」除了盛食物之 外,在覆蓋物品的功能上,有時也能充抵鍋蓋來 用。「碗」一般我們都拿來盛飯、裝湯,但是在遍 尋不著茶杯時,拿來做為喝水的容器亦無不可。

2.共下來打嘴鼓

(1)教師依據課文內容,搭配教學媒體,指導學生 進行聽說練習。

(2)教師待學生熟念語詞後,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 利用語詞說出完整的句子,如:做得食飯了,遽 遽準備碗筷(箸)。(可以吃飯了,快點準備碗筷)、

用碗公裝魚湯(用碗公裝魚湯)。

3.學習單

(1)教師依照課本學習單內容,和學生進行簡單的 討論及講解操作方式。本學習單以小朋友扮家家 酒的情境,讓學生學習食物與餐具的對應關係。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依照光碟內容,把 食物與對應的餐具連出來。

1

康軒版教科書第四課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口語表達 2.態度檢核 3.遊戲評量

(20)

第十五週 5/18-5/22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6能養成凝神靜聽的態度。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1-1-9能辨別與正確反應聽到的訊息。

2-1-2能養成喜歡說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5能用簡單語句作適當回應。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家政教育】

1-1-1察覺食物與健康的關係。

1-1-2察覺飲食衛生的重要性。

1-1-3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所喜歡的食物。

第三單元 請你食豐沛 第五課 阿婆買菜 教學活動

1.教師準備幾張食物的圖片,請學生說一說圖片內 容,並想一想這些食物從何而來,做簡略的發表。

2.教師請幾位學生說一說,昨天晚餐吃了些什麼?

教師鼓勵學生盡量用客家語發言,教師再針對不 足之處加以補充。

3.教師依據本課課文內容,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 生朗讀、輪讀課文,最後由全班一齊朗讀。

4.教師說明課文內容及解釋本課新詞,讓學生更了 解文意,加強學習效果。

5.教師可為學生說明本課是描述老人家,為了迎接 寶貝孫子回來,而到市場去採買各類食物的情 形。用豐盛的食物,表達疼愛兒孫的心意,是本 課課文的情境主軸,更是一般長輩慣有的習性。

教師可引導學生,體會與感恩長輩愛惜孫子的情 感,並討論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回饋長輩的這份 心意。

6.綜合活動-我是大廚師

(1)將學生分成六組,每組認養一種食物類別,分 組討論如何將這些食物料理成餐點,並為它取一 個好聽又響亮的名稱。

(2)分組上臺報告食物的種類、炊煮方式及料理後 的名稱。

(3)全班票選最佳「大廚師」。

1

康軒版教科書第五課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口語表達 2.課堂發表 3.參與討論

(21)

第十六週 5/25-5/29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6能養成凝神靜聽的態度。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1-1-9能辨別與正確反應聽到的訊息。

2-1-2能養成喜歡說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5能用簡單語句作適當回應。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家政教育】

1-1-1察覺食物與健康的關係。

1-1-2察覺飲食衛生的重要性。

1-1-3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所喜歡的食物。

第三單元 請你食豐沛 第五課 阿婆買菜 教學活動

1.亻厓會講客家話

(1)教師依據課文單元亻厓會講客家話,配合教學媒 體,指導學生練習並熟念語詞。

(2)教師說明人體所需的營養都是從食物中所攝 取,藉此介紹食物種類的特性,並再請學生說一 說各類食物有哪些?將其歸納分類在黑板上,讓 學生更加了解。

2.共下來打嘴鼓

(1)教師依據課文內容,搭配教學媒體,指導學生 進行聽說練習。

(2)教師待學生熟念語詞後,視學生能力,可引導 學生進行句子練習,如:你最好食麼个?亻厓最好 食魚仔(你最喜歡吃什麼?我最喜歡吃魚)、阿姆 最好食麵包同(摎)青菜(媽媽最喜歡吃麵包和 青菜)。

3.學習單

(1)教師和學生討論學習單操作方式,讓學生清楚 作答的方式與重點,本課學習單以小朋友陪爸爸 去買菜為情境,透過生活經驗與語詞的結合,讓 學生自然而然的加深學習。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依照光碟內容,利 用貼紙,按照順序把正確的答案貼出來。

1

康軒版教科書第五課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課堂發表 2.對話練習 3.紙筆測驗

(22)

第十七週 6/01-6/05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3能透過聆聽活動,認識客家族群的生

活方式。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7能在聆聽活動中,培養主動探索客家

語文的興趣。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環境教育】

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

境,以及常見的動物、植物、微生物彼此之 間的互動關係。

3-1-1能經由親近生物而懂得愛護與尊重生

命,並瞭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3-1-2能具有好奇心,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

角色,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

第三單元 請你食豐沛 單元活動三 美濃黃蝶仔 教學活動

1.教師準備幾張介紹蝴蝶生態的相關圖片或影片 給學生觀看,展示完畢後,詢問學生:「蝶仔好食 麼个?」(蝴蝶喜歡吃什麼?)「有哪兜植物會餳

(邪)(揚)蝶仔?」(有哪些植物會引來蝴蝶嗎?)

透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引導學生認識蝴蝶與蜜 源植物的關係。

2.教師依據課文情境圖,引導學生看圖回答問題。

(1)「路脣个菸樓有麼个用途?」(路旁的菸樓有什 麼用途?)

(2)「蝶仔仰會毋見忒?」(蝴蝶怎會消失不見?)

(3)「大人細子在該做麼个?」(大人小孩在那做什 麼?)

鼓勵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並給予肯定。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專心聆聽故事內容。

1

康軒版教科書單元活 動三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口語表達 2.分組操作 3.遊戲評量

(23)

第十八週 6/08-6/12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3能透過聆聽活動,認識客家族群的生

活方式。

1-1-5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7能在聆聽活動中,培養主動探索客家

語文的興趣。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6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環境教育】

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

境,以及常見的動物、植物、微生物彼此之 間的互動關係。

3-1-1能經由親近生物而懂得愛護與尊重生

命,並瞭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3-1-2能具有好奇心,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

角色,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

第三單元 請你食豐沛 單元活動三 美濃黃蝶仔 教學活動

1.老師可準備介紹美濃的相關紀錄片給學生觀 賞,透過課堂介紹,讓學生了解不同於自己家鄉 的地方風情,有助培養學生愛護鄉土、欣賞鄉里 的情懷。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複習上一節所上單元 活動內容。教師可適度運用媒體播放的暫停鍵,

讓學生逐句複誦故事。

3.教師再適時的將國對譯解釋給學生聽,加深學生 對單元故事的理解。

1

康軒版教科書單元活 動三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分組報告 2.參與討論 3.對話練習

(24)

第十九週 6/15-6/19

1-1-4能聽懂客家語簡易歌謠的內容。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2-1-1能養成念、唱客家童謠的興趣。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

事物。

童謠 羊咩咩 教學活動

1.這是一首玩扮家家酒時吟唱的童謠,主題是說透 過情境營造,模仿大人回娘家與打餈粑的場景,

以泥巴做成餈粑,用泥沙當做糖粉。字句間充滿 了童趣,並生動描繪出孩童在樹下玩扮家家酒的 樂趣。

2.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玩角色扮演遊戲的經驗為主 軸,透過討論,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藉此帶領學 生進入課文主題。

3.教師依據課文情境圖,讓學生觀察圖中景物,並 討論課文情境圖中有哪些景物,引導學生正式進 入本課童謠。

4.教師依據客家童謠內容,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 生一句一句念誦歌詞,待熟練後,再由全班齊誦。

5.教師解說歌詞內容及解釋新詞,讓學生更了解文 意,加強學習效果。

6.教師可配合教學媒體,教導學生唱客家童謠。

7.教師可以全班齊唱,分組輪唱等方式,讓學生熟 悉這首客家童謠的語詞及韻律。

【期末評量週】

1

康軒版教科書客家童 謠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口語表達 2.參與討論 3.歌唱評量

(25)

第廿週 6/22-6/26

1-1-4能聽懂客家語簡易歌謠的內容。

1-1-8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2-1-1能養成念、唱客家童謠的興趣。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

事物。

童謠 一張檯 教學活動

1.教師可以請自願的學生上臺分享自己的讀書方 法,再請其他同學一起來分析這些讀書方法有哪 些優點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透過討論的方式,

由此導入本課主題。

2.教師請學生觀察課本中的童謠情境圖,並講解關 於這首童謠的賞析,藉此加深學生印象,提升學 生對本單元的學習興趣。

3.教師依據客家童謠內容,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 生一句一句念誦歌詞,待熟練後,再由全班齊誦。

4.教師解說歌詞內容及解釋新詞,讓學生更了解文 意,加強學習效果。

5.教師可配合教學媒體,教導學生唱客家童謠。

6.教師可以全班齊唱,分組輪唱等方式,讓學生熟 悉這首客家童謠的語詞及韻律。

7.綜合活動—星光大道

(1)教師將學生分組,並給予討論時間,讓學生討 論創作表演內容,鼓勵學生多多利用手邊的物 品,依歌詞中的角色和物品,進行裝扮。

(2)教師請各組上臺表演。

(3)教師請學生相互票選最佳歌唱獎、最佳創作 獎、最佳服裝設計獎,並給予獎勵。

(4)教師也可鼓勵學生個人獨唱或表演,再給予獎 勵。

1

康軒版教科書客家童 謠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課堂問答 2.遊戲評量 3.態度檢核

(26)

第廿一週 6/29-7/03

1-1-1 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 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5 能養成隨時隨地聽學客家語的習慣。

1-1-6 能養成凝神靜聽的態度。

1-1-8 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習客家語

文。

1-1-9 能辨別與正確反應聽到的訊息。

2-1-2 能養成喜歡說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

2-1-3 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

詞。

2-1-5 能用簡單語句作適當回應。

2-1-6 能適當的說出所習得的日常生活用

語。

總複習 教學活動

1.複習第一至五課課文,並熟讀課文內容:教師根 據第一至五課的課文內容,依序提出幾個問題,

引導學生複習整學期的課程內容。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第一至五課的課 文。

3.複習第一至五課語詞解釋,使學生了解客家語語 詞的使用時機。

4.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第一至五課「亻 厓會講客家話」的語詞。

5.教師依據第一至五課句型,為學生做句型練習。

6.教師依據第一至五課學習單,複習學習單內容。

【休業式】

康軒版教科書全冊 教學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課文背誦 3.對話練習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一、本領域學習節數: 每週學習節數(1)節,共﹙21﹚節。(學習週數共 21 週) 二、課程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一)能夠說出臺灣老街的閩南語說法。 (二)能夠說出常見商店的閩南語說法。 (三)藉由對課文的理解,認識臺灣溼地生態。 (四)學會溼地生態動植物的閩南語說法。 (五)能夠說出各種休閒活動,並能和家人參與休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