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九年級理化科第二次定期考試卷第1 頁 - 桃園市立青溪國民中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九年級理化科第二次定期考試卷第1 頁 - 桃園市立青溪國民中學"

Copied!
5
0
0

Teks penuh

(1)桃園 103 年度 青溪國民中學 縣立 第一學期. 九年級理化科第二次定期考試卷 第 1 頁 班級:. 考號:. 姓名:. 單選題每題 2.5 分;共計 100 分(請畫記於答案卡中) 1. (. 2. (. )將一物體由地面等速移動到高處。此過程中,其能量有什麼變化? (A)物 體 的 動 能 不 變 , 重 力 位 能 增 加 (B)物 體 的 動 能 減 少 , 重 力 位 能 增 加 (C)物 體 的 動 能 增 加,重 力 位 能 減 少 (D)物 體 的 動 能 增 加,重 力 位 能 也 增 加 。 ) 小穎體重 60 公斤重,站在甲磅秤上,小緯體重 40 公斤重,站在乙磅秤上,若. 小穎以 3 公斤重的力下壓在小緯的肩膀,小緯以 2 公斤重的力下壓在小穎的肩 膀,且兩人皆靜止不動,則甲、乙兩磅秤的讀數分別為多少?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A) 57;43 ( B) 58;42 ( C) 59;41 ( D) 60;40 公 斤 重 。 )小達把書由書架的底層搬到頂層,他對書所作的功和下列何者有關? (A)書 的 形 狀 (B)搬 動 的 路 徑 (C)搬 動 的 快 慢 (D)書 架 的 高 度 。 )由地面上 A 點將石頭拋出,若不計空氣阻力,則當石頭到達 B 點時,石頭 的 加 速 度 方 向 為 下 列 何 者 ? (A)甲 (B)乙 (C)丙 (D)丁 。 )下 列 何 項 工 具 不 屬 於 省 力 的 輪 軸 ? (A)螺 絲 起 子 (B)喇 叭 鎖 (C)汽 車 方 向 盤 (D)擀 麵 棍 。 )下列哪一種物品屬於施力點在支點與抗力點中間的槓桿? (A)拔 釘 器 (B)筷 子 (C)裁 紙 刀 (D)剪 刀 。 )甲、乙 兩 船 漂 浮 於 水 面,甲 船 上 的 人 以 繩 子 繫 住 乙 船,並 且 用 力 拉 乙 船,則 下 列 敘 述 何 者 正 確 ? (A)甲 船 不 動 , 乙 船 向 甲 船 靠 近 (B)乙 船 不 動 , 甲 船 向 乙 船 靠 近 (C)兩 船 皆 動 , 互 相 靠 近 (D)兩 船 皆 不 動 。 )下 列 各 種 簡 單 機 械 的 原 理 示 意 圖 中 , 施 力 F 與 物 重 W 的 大 小 關 係 , 何 者 不 屬 於 省 力 的 機 械 ?. )一 塊 大 石 頭 重 20 公 斤 重 , 如 果 小 緯 用 15 公 斤 重 的 力 往 上 抬 , 石 頭 仍 然 不 動 , 則 下 列 敘 述 何 者 錯 誤 ? (A)地 面 給 石 頭 的 反 作 用 力 為 20 公 斤 重 (B)石 頭 所 受 的 合 力 為 零 (C)石 頭 給 地 面 的 作 用 力 為 5 公 斤 重 (D)石 頭 給 小 緯 的 反 作 用 力 為 15 公 斤 重 。 ) 如 右 圖 , 將 質 量 分 別 為 m 及 2m 的 甲 、 乙 兩 物 體 置 於 光 滑 平 面 上 , 並以相同的拉力 F 拉動 S 的距離。在此過程中,拉力對甲、乙兩物體 所作的功的比較,何者正確? (A)甲 > 乙 (B)甲 = 乙 (C)甲 < 乙 (D)以 上 皆 有 可 能 。 ) 下 列 哪 一 種 情 況 , 手 對 皮 箱 所 作 的 功 為 零 ? 甲 .提 皮 箱 等 公 車 ; 乙 .提 皮 箱 等 速 在 水 平 路 上 行 走 ; 丙 .提 皮 箱 上 車 ; 丁 .提 皮 箱 下 車 ; 戊 .提 皮 箱 在 斜 坡 上 行 走 。 (A)甲 丙 (B)丙 丁 (C)丁 戊 (D)甲 乙 。 ) 如 右 圖 所 示 , 有 一 顆 球 分 別 以 甲 (鉛 直 向 上 ) 、 乙 (水 平 ) 、 丙 (鉛 直 向 下 ) 三 種 不 同 的 方 式 , 由 同 一 高 度 、 相 同 速 度 (v) 拋 出 , 若 不 計 空氣阻力,則球落地時,重力對球所作的功,下列何者正確? (A)甲 > 乙 > 丙 (B)甲 < 乙 < 丙 (C)甲 = 乙 = 丙 (D)甲 = 丙 > 乙 。 ) 小 興 以 甲 、 乙 、 丙 、 丁 四 種 方 式 , 將 等 重 的 物 體 移 至 相 同 的 高 度 h, 如下圖所示,比較小興對物體所作的功,何者正確? (A)甲 = 乙 = 丙 = 丁 (B)甲 > 乙 > 丙 = 丁 (C)甲 = 丁 > 乙 > 丙 (D)丁 > 甲 > 乙 > 丙 。 ( 摩 擦 力 忽 略 不 計 ). 命題版本/範圍 : 康軒第五冊 2-3 ~ 3-4. 命題老師簽名:蘇昶維. 複檢老師簽名:.

(2) 桃園 103 年度 青溪國民中學 縣立 第一學期. 九年級理化科第二次定期考試卷 第 2 頁 班級:. 14. (. 考號:. 姓名:. ) 小 華 上 課 遲 到 了 , 背 著 10 公 斤 重 的 書 包 在 10 秒 內 , 沿 著 樓 梯 衝 上 12 公 尺 高 的 教 室 。 假 設 2 小 華 的 體 重 為 50 公 斤 重 , 且 重 力 加 速 度 為 10 公 尺 ∕ 秒 , 則 小 華 克 服 重 力 作 功 的 功 率 為 多 少 瓦 特 ? (A)120 (B)1200 (C)720 (D)7200 瓦 特 。. ▲ 利 用 一 滑 輪 組 , 在 動 滑 輪 下 放 置 一 個 80 公 斤 重 的 物 體 (滑 輪 重 及 各 處 摩 擦 力 均 不 計 ) , 如 右 圖 所 示 。 請 回 答 15~16 題 : 15.( )若 欲 將 該 物 體 舉 起 , F 至 少 需 施 力 多 少 ? (A)40 (B)80 (C)120 (D)160 公 斤 重 。 16.( ) 若 欲 使 重 物 上 升 40 公 分 , 則 施 力 處 需 拉 下 多 少 長 度 的 繩 子 ? (A)20 (B)40 (C)60 (D)80 公 分 。 ▲右圖中在運動會的各種比賽中,許多運動的現象可驗證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的原理。 請 回 答 17~18 題 : 17.( )賽 跑 選 手 以 起 跑 架 起 跑 , 最 主 要 是 藉 著 起 跑 架 提 供 下 列 哪 一 種 力 ? (A)摩 擦 力 (B)向 心 力 (C)反 作 用 力 (D)萬 有 引 力 。 18.( )賽 跑 選 手 跑 到 彎 道 時 , 身 體 會 向 內 傾 斜 , 最 主 要 是 利 用 哪 一 種 力 來 幫 助 轉 彎 ? (A)摩 擦 力 (B)向 心 力 (C)反 作 用 力 (D)萬 有 引 力 。 ▲ 右 圖 中 的 木 尺 可 以 繞 中 心 點 O 自 由 轉 動,自 O 點 向 兩 端 每 隔 5 公 分 畫 一 記 號, 每 個 砝 碼 的 重 量 均 為 10 公 克 重 。 若 小 喜 以 此 裝 置 做 「 槓 桿 平 衡 」 的 實 驗 , 請 回 答 19~20 題 。 19.( )在 裝 置 的 左 端 2 號 位 置 掛 2 個 砝 碼 , 右 端 4 號 位 置 掛 3 個 砝 碼 , 則 此 時 木 尺 的 合 力 矩 為 多 少 gw˙ cm? (A)200 (B)400 (C)600 (D)800。 20.( )承 上 題 , 想 要 使 木 尺 達 平 衡 , 應 在 左 端 2 號 位 置 加 掛 幾 個 砝 碼 ? (A)1 個 (B)2 個 (C)3 個 (D)4 個 。 21.( )如 右 圖 所 示 , 蹺 蹺 板 呈 靜 止 狀 態 。 假 設 不 考 慮 蹺 蹺 板 的 重 量 , 支點也無摩擦,對於蹺蹺板支點,小孩的重量形成甲力矩,父親 的重量形成乙力矩。有關兩力矩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甲 力 矩 小 於 乙 力 矩 (B)甲 力 矩 大 於 甲 乙 力 矩 (C)甲 力 矩 等 於 乙 力 矩 (D)父 親 的 重 量 小 於 小 孩 的 重 量 。 22.( )等 速 率 圓 周 運 動 為 下 列 哪 一 種 運 動 ? (A)等 速 度 運 動 (B)等 加 速 度 運 動 (C)加 速 度 方 向 不 斷 改 變 的 運 動 (D)減 速 度 運 動 23.( )如 右 圖 , 長 度 為 d的 木 棍 同 時 受 到 F 1 、 F 2 及 F 3 三 力 的 作 用 , 三 力 大 小 皆 為 F。 若 以 B點 為 支 點 , 則 F 1 、 F 2 及 F 3 所 產 生 的 力 矩 分 別 為 L1、 L2、 L3 則 : ( A) L1> L2> L3 ( B) L1= L2= L3 ( C) L1= L2< L3 ( D) L1= L2> L3。 ▲ 右 下 圖 為 半 徑 20公 分 的 光 滑 半 圓 形 軌 道 , 將 質 量 0.1公 斤 的 小 球 從 A點 靜止釋放,沿軌道下滑。若忽略小球半徑,設重力加速度 g= 10公 尺 / 秒 2 , 回 答 24~25題 : 24.( 25.(. 26.(. )小 球 滑 到 B點 時 的 速 率 為 何 ? ( A) 2 ( B) 3 ( C) 4 ( D) 5 m/s。 )小 球 滑 到 D點 時 的 力 學 能 為 何 ? ( A) 0.2 ( B) 0.4 ( C) 0.6 ( D) 0.8 J。 )有 關 萬 有 引 力 的 敘 述 , 下 列 何 者 錯 誤 ? ( A) 萬 有 引 力 具 有 方 向 性 ( B) 萬 有 引 力 有 吸 引 力 也 有 排 斥 力 ( C) 物 體 在 地 球 上 的 重 量 就 是 物 體 在 地 表 所 受 的 地 球 引 力( D)凡 具 有 質 量 的 兩 物 體,兩 者 間 必 存 在 有 萬 有引力。. 命題版本/範圍 : 康軒第五冊 2-3 ~ 3-4. 命題老師簽名:蘇昶維. 複檢老師簽名:.

(3) 桃園 103 年度 青溪國民中學 縣立 第一學期. 九年級理化科第二次定期考試卷 第 3 頁 班級:. 考號:. 姓名:. ▲右圖甲、乙、丙所示,分別利用不同的方式,施力將同 一物體等速抬高。若不計繩重、滑輪重及摩擦力的影響, 回 答 27~28題 : 27.(. )施 力 F 1 、 F 2 與 F 3 的 大 小 關 係 為 何 ? ( A) F 1 = F 2 = F 3 ( B) F 1 < F 2 = F 3 ( C) F 1 > F 2 = F 3 ( D) F 1 = F 2 > F 3 。. 28.(. )若 將 物 體 等 速 抬 高 至 相 同 高 度 時 , 施 力 F 1 作 功 為 W 1 , 施 力 F2作 功 為 W2, 施 力 F3作 功 為 W3。 則 W1、 W2與 W3的 大 小 關係為何? ( A) W 1 < W 2 < W 3 ( B) W 1 > W 2 > W 3 ( C) W 1 = W 2 > W 3 ( D) W 1 = W 2 = W 3 。. 29.(. )下 表 為 槓 桿 種 類 與 其 應 用 的 對 應 表 , 其 中 正 確 的 有 哪 些 ? ( A) 甲 乙 ( B) 丙 丁 ( C) 甲 乙 丙 ( D) 乙 丙 丁 。 甲. 乙. 丙. 丁. 槓 桿 種 類 應 用 圖 示 30.(. )有 關 作 等 速 率 圓 周 運 動 的 物 體 , 下 列 敘 述 何 者 錯 誤 ? ( A) 此 物 體 作 等 加 速 度 運 動 ( B) 向 心 力 及 加 速 度 的 方 向 永 遠 和 速 度 的 方 向 垂 直 ( C) 向 心 力 只 改 變 運 動 的 方 向 而 不 改 變 運 動 快 慢 ( D) 當 向 心 力 消 失 時,作 圓 周 運 動 的 物 體 會 因 慣 性 作 用,而 沿 圓 的 切 線 方 向 直 線 飛 出。. 31.(. )阿 信 到 遊 樂 場 搭 摩 天 輪 , 如 右 圖 所 示 , 摩 天 輪 上 的 吊 籃 緩 慢 的 以 等 速 率 作圓周運動。在搭乘摩天輪的過程中,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他 在 任 何 一 個 位 置 上 , 力 學 能 總 和 都 相 等 (B)他 在 任 何 一 個 位 置 上 , 速 度 都 相 等 (C)他 在 任 何 一 個 位 置 上 , 位 能 都 相 等 (D)他 在 任 何 一 個 位 置上,動能都相等。. 32.(. )甲 物 體 的 質 量 為 100 公 斤 , 乙 物 體 的 質 量 為 45 公 斤 , 若 兩 物 體 相 距 1 公 尺 時 , 其 萬 有 引 力 為 F, 則 當 兩 物 體 相 距 2 公 尺 時 , 其 萬 有 引 力 是 多 少 ? ( A) 0.25F ( B) 0.5F ( C) 2 F ( D) 4F。. 33.(. )一 斜 面 長 20 公 尺 、 高 10 公 尺 , 今 沿 斜 面 施 以 30 牛 頓 之 力 , 將 一 重 50 牛 頓 的 物 體 由 斜 面 底 等 速 推 上 至 斜 面 頂 , 此 力 共 作 功 多 少 焦 耳 ? ( A)300( B) 500( C) 600( D) 1000 焦 耳 。. 34.(. )在 鏈 球 比 賽 中 , 小 雄 以 順 時 針 方 向 快 速 旋 轉 拋 擲 鏈 球 , 如 右 圖 (一 ) 所 示 。 若 他 的 位 置 在 右 圖 (二 )中 之 O 點 , 則 他 最 適 合 在 鏈 球 到 達圖中甲、乙、丙、丁的哪一個位置時放開鏈球,才能讓鏈球 飛 得 遠 , 又 落 在 有 效 區 域 內 ? ( A) 甲 ( B) 乙 ( C) 丙 ( D) 丁. 35.(. )將 球 垂 直 上 拋 , 球 在 上 拋 的 過 程 中 , 下 列 敘 述 何 者 正 確 ? ( A) 球 在 上 升 過 程 中 , 重 力 位 能 逐 漸 減 少 ( B) 球 到 達 最 高 點 的 瞬 間 , 所 受 合 力 為 零 ( C) 球 在 上 升 過 程 中 , 動 能 逐 漸 減 少. 圖 (一 ). ( D) 球 在 上 升 過 程 中 , 重 力 加 速 度 逐 漸 變 大 。. 命題版本/範圍 : 康軒第五冊 2-3 ~ 3-4. 命題老師簽名:蘇昶維. 複檢老師簽名:. 圖 (二 ).

(4) 桃園 103 年度 青溪國民中學 縣立 第一學期. 九年級理化科第二次定期考試卷 第 4 頁 班級:. 36.(. 考號:. 姓名:. )安 琪 利 用 起 釘 器 將 釘 子 拔 起 , 其 施 力 F 的 大 小 、 方 向 如 右 圖 所 示 , 則 她 施 力 的 力 矩 大 小 為 下 列 何 者 ?( A)F×d 1 ( B)F×d 2 ( C)F×d 3 ( D)F×d 4 。. 37.(. )有 下 列 四 個 系 統 , 試 問 哪 些 是 處 於 靜 力 平 衡 ? ( A) 僅 甲 乙 丁 ( B) 僅 甲 乙 ( C) 僅 甲 丁 ( D) 甲 乙 丙 丁 。 (甲 ). (乙 ). (丙 ). (丁 ). 我就是人 稱「海賊獵 人」的索隆. 38.(. )如 右 圖 , 索 隆 和 娜 美 兩 人 合 提 一 箱 寶 藏 , 寶 藏 重 90 公 斤 重 , 吊 掛 在 距 索 隆 0.5公 尺 , 距 娜 美 1.0公 尺 處 達 靜 力 平 衡 。 設 棒 重 可 忽 略 , 則索隆需上提力為何? ( A) 30 ( B) 40 ( C) 50 ( D) 60. 39.(. 公斤重。. )如 右 圖 為 一 單 擺 , 擺 錘 由 A 點 靜 止 釋 放 , 擺 動 路 程 為 A → B → C → D …,Q 為一固定之細棒擋住擺繩之運動,不考慮 任 何 摩 擦 , 則 擺 錘 會 盪 至 多 高 處 ? ( A) G ( B) F ( C) E ( D) D。. 40.(. )在 憤 怒 鳥 的 遊 戲 中 , 為 了 報 復 偷 走 鳥 蛋 的 肥 豬 們 , 鳥 兒 以 自 己 的 身 體 當 作 武 器,彷 彿 砲 彈 一 樣 去 攻 擊 豬 頭 們 的 堡 壘。遊 戲 的 操 作 方 式 是:將 憤 怒 鳥 架 在固定的彈弓上,並將彈弓的橡膠皮帶向後拉,調整角度和力道後,放開橡膠皮帶, 憤怒鳥就會飛出去轟擊目標,如圖所示。在整個遊戲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下列敘述何者 錯 誤 ? ( A) 將 橡 膠 皮 帶 向 後 拉 得 愈 長 , 則 橡 膠 皮 帶 所 具 有 的 彈 力 位 能 愈 大 ( B) 憤 怒 鳥 像 砲 彈 一 樣 飛 出 去 後 作 加 速 度 運 動 ( C) 憤 怒 鳥 在 上 升 的 過 程 中 重 力 位 能 逐 漸 增 加 , 動 能 逐 漸 減 少 ( D) 憤 怒 鳥 在 下 降 的 過 程 中 重 力 位 能 和 動 能 皆 逐 漸 減 少 。. 命題版本/範圍 : 康軒第五冊 2-3 ~ 3-4. 命題老師簽名:蘇昶維. 複檢老師簽名:.

(5) 桃園 103 年度 青溪國民中學 縣立 第一學期. 九年級理化科第二次定期考試卷 第 5 頁 班級:. 考號:. 姓名:. 九年級自然科解答 一、選擇題 40 題,每題 2.5 分,總分 10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B. D. B. C. D.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A. C. A. D. C. B.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C. A. A. B. C. D. C.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A. C. D. C. B. A. D. B. D. 命題版本/範圍 : 康軒第五冊 2-3 ~ 3-4. 命題老師簽名:蘇昶維. 複檢老師簽名:.

(6)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增多,側有兩環,下具高足。到戰國時期,器腹變深,蓋上有捉手,可以仰置。」根據這段 敘述,下列何者最可能是戰國時期的「豆」器? (A) (B) (C) (D) 聯合國出了一道題目,請全世界的小朋友作答:「對於其他國家糧食短缺的問題,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結果沒有

(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 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劉義慶 世說新語 容止)關於這則故事,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既畢」是指魏武喬裝完畢 (B)魏武追殺使者是藉以挑釁匈奴,誇示強大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