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ac Newton 1642
-1727
▼
甲 乙
丙
單元主題:光與顏色 【第 4-5 節】
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西元 1666 年, 發現
(1)太陽光(或日光燈等白色光)通過三稜鏡折射後,會被折射分散成紅、橙、黃、綠、
藍、靛、紫等七種主要顏色的彩色光。
稱為光的 ,分散的可見光帶稱為 。 (2)將分散的色光再射入另一個三稜鏡,則 。
白色光是由七種色光所組成的
色光在三稜鏡中 不同,
光最慢,偏折最大 範例解說
1.( )如圖所示,太陽光通過三稜鏡後,會分離出多種顏色的光,甲、乙、丙為其中的
三種色光,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為紅光,乙為黃光,丙為紫光
(B)色光在三稜鏡的折射角大小:甲>乙>丙
(C)色光在三稜鏡中傳播速率大小:甲>乙>丙
(D)以單色雷射光取代太陽光入射三稜鏡時,
仍可見到相同的七彩色散現象。
光的三原色
1.顏色的視覺效果:什麼色光進入眼中,就感覺那個顏色 (1)顏色是 者的視覺感受
哪個色光進入眼睛,眼睛就感受到那個顏色 沒有色光進入眼睛,眼睛就感受到 色
『紅花綠葉』的視覺:
紅花是因 光進入了眼中 綠葉是因 光進入了眼中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三)
2.三原色光示意圖:光的三原色: 、 、 。( ) (1)強度相同的三原色光,照射在白紙上,三者混合後為 色。
能形成白色光者:
七種色光混合 RGB
三色光混合(2)調整三原色發光體的 比例,可得所需要的各種顏色
3.生活中的三原色:
不透明體的顏色 1.影響物體顏色的因素:
(1)照射物體的色光顏色
(2)物體表面 與 光的特性 色的物體:能反射所有色光 色的物體:能吸收所有色光
(3)其他因素,因人的描述與感官而異(如色盲等)
2.實例探究:
(1)不透明體的顏色,就是 的顏色 (2)討論:
紅色的不透明體:只反射 光,其他色光吸收 綠色的不透明體:只反射 光,其他色光吸收
強度相同
的色光混合 混合後的色光 紅+綠+藍=
紅+綠=
綠+藍=
紅+藍=
黃色的不透明體:反射 光及 光,其他色光吸收
紅色物體:只反射紅光 白色物體:反射所有色光 黑色物體:吸收所有色光
綠色物體:只反射綠光 洋紅色物體:反射 光及 光
(3)[回家練習] 物體的顏色討論二:
各種色光照白色物體,物體看來:物體顏色就是色光的顏色 各種色光照黑色物體,物體看來:物體顏色仍是黑色
白色光照各物體時,物體看來:物體顏色仍維持原來自身的顏色
透 明 體 的 顏 色1.透明體的顏色,就是 的顏色:
2.實例探究:
(1)透明體的顏色,就是 的顏色 (2)討論:
色的透明體:讓所有色光穿透
藍色的透明體:只讓 光穿透,其他色光吸收
青色的透明體:讓 光及 光穿透,其他色光吸收
色透明體:只讓紅光通過 藍色透明體:只讓 光通過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三)
紅紙 綠紙 藍紙 白紙 黑紙
白光 紅光 綠光 藍光
讓 R+B
光通過,透明體呈 色 讓RGB
光通過,透明體呈 色 範例解說
1.分別以色光照射甲~丁物體,其反射光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則:
甲物體呈現 色;乙物體呈現 色。
丙物體呈現 色;丁物體呈現 色。
2 .[會考類題] 如圖所示,在白光的照射下,
阿舍所看見圖卡中藍色、紅色、綠色、白色部分的面積分別為
32 cm
2、16 cm2、8 cm2、8 cm2,則: 若
用藍色的光照射圖卡,阿舍最可能看見黑色部分的面積為 cm2。 若
用紅色的光照射圖卡,阿舍最可能看見紅色部分的面積為 cm2。 若
用綠色的光照射圖卡,阿舍最可能看見黑色部分的面積為 cm2。3.綠色植物分別受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種色光照射, 結果在哪一色光照射下
的生長情形最差,為什麼?
。
4.( )在暗室中將紅、綠、藍三片透明的壓克力板與手電筒(會產生白色光源)置於桌
面上,如附圖所示,若將手電筒打開後,觀察者在甲、乙、丙三處可見到的色光為?
(A)紅光、綠光、藍光 (B)紅光、黃光、沒有光線 (C) 紅光、沒有光線、沒有光線 (D)紅光、黃光、白光。
5.( )紅蘋果在日光燈的照射下會顯現紅色,若眼睛隔著綠色玻璃紙觀看紅蘋果時,紅
蘋果會呈現何種顏色? (A)紅色 (B)綠色 (C)黃色 (D)接近黑色。6.[延伸學習] 已知綠光照射紅光會變成黃色,則:
黃光照射藍色紙,藍色紙會呈現 色。
黃光與藍光一同照到白紙,白紙會呈現 色。
課程結束….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