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全民國防大家一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全民國防大家一起"

Copied!
64
0
0

Teks penuh

(1)全民國防 大家一起. 全民國防教育 「國際情勢」 提報人 : 林意超教官.

(2) 地板又之且地臺 區塊因戰鄰帶灣 。交屬略近,位 界歐地太扼於 處亞位平制西 ,大;洋臺太 為陸 海灣平 自板 域海洋 然塊 ,峽第 災與 具、一 害菲 有巴島 高律 極士鏈 風賓 重海中 險海 要峽央.

(3) 臺灣經濟迅速發展, 在過度開發下,加劇 風災、水患等天災在 各地的受創程度 使得國家安全不僅是 來自: 外部的軍事武力威脅 內部的自然災害同樣 極具隱憂。.

(4) 關於台灣的幾項數據(03‘26) 來源:Youtube.

(5)

(6)

(7) 學習重點 1.全民防衛動員基本認識、全民防衛動 員體系簡介。 2.全民防衛外部的軍事武力威脅與內部 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3.了解國防政策,凝聚全民防衛共識, 發揮總體戰力。.

(8) 現代國防與國家安全已 不再是單純的軍事行為 乃是牽動整個 國力、軍力、民力的綜 合行為。. 和平環境. 強化全民 國防意識. 國 土確 安保 全. 人 民確 福保 祉. 做好全民防 衛動員準備 區 域促 安進 全. 穩 定維 發護 展.

(9) 全民防衛為全民國防的具體實踐,是以民 眾為國防基礎,以政府施政為推動憑藉; 平時結合施政完成各項 準備,屯備資源, 戰時在有準備、有計畫 之下,結合民力支援軍 事作戰。.

(10) 東京防災避難公園 用品皆備(03'04) 來源:Youtube.

(11) 「全民防衛」乃是政府,當面臨戰爭或非 常時期時,為集中運用全國的人力、物力、 財力,透過動員(Mobilization)方式增 強國防力量,爭取戰爭勝利。.

(12) 而對其國內各機關的活動加以規劃安排; 對國民的精神意志加以淬礪激發; 對國家的人力、物力等資源加以組織運用 ;並透過動員程序,使國家由平時態勢轉 為戰時態勢,以發揮國家的整體力量。.

(13) 綜合運用 整體國力. 政府為推 動之憑藉. 民眾為國 防之基礎.

(14) 保家. 保土. 全民 防衛. 保鄉. 保產.

(15) 為因應國防軍事需要、緊急事故應變、 重大災難(害)處理,將全國人力、物 力、財力、科技力及精神力,由平時狀 態轉為戰時或非常時期狀態,讓國力做 最有效的發揮,以贏得戰爭、弭平事變 或災難(害),維護社會安定與國家安全。.

(16) 我國現行之動 員機制係結合 「防衛固守、 有效嚇阻」之 戰略構想與指 導,所實施之 戰略守勢型態 的國家總動員 。.

(17) 總統府:有效掌握共軍戰力發展 對兩岸軍力持續失衡,總統府表示,中共從未 放棄武力犯台,國軍一直密切注意,有效掌握共軍 戰力發展狀況 政府會持續努力降低台海緊張,提升防衛力量。 而在國軍建軍備戰策略上,台灣不必與對岸從事軍 備競賽,而是以「防衛固守、有效嚇阻」做為目標 ,做好真正的準備,才是最好的防衛。 目的不在挑釁,而在化解衝突對立,避免可能的戰 爭。 2010/08/18.

(18) 全民戰力綜合協調會報- 全民防衛動員(萬安)演習 兵棋推演. 災害應變中心.

(19) 「全民防衛動員」一詞乃我國所獨創,前稱 「國家總動員」。國家總動員法第一條規定: 「國民政府於戰時,為集中運用全國之人力、 物力,加強國防力量,貫徹抗戰目的,制定 國家總動員法。」.

(20) 法制沿革進程 民 國 31 年 3 月 公 布 施 行. 國 家 總 動 員 法. 民 國 76 年 7 月 15 日 解 嚴. 終民 止國 動 80 員年 勘 5 亂月 1 日. 民 國 86 年 5 月 頒 布. 全 民 防 衛 動 員 準 備 實 施 辦 法. 行民 政國 程 90 序年 法 1 施月 行 1 日. 公民 布國 施 90 行年 11 月 14 日. 全 民 防 衛 動 員 準 備 法. P093.

(21) 我國動員制度為被動式、防衛性動員, 不具向外擴張侵略性。. 中華民 國憲法. 國防法. 全民防 衛動員 準備法.

(22) 中華民國之國防,以 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世界和平為目的。國 防之組織,以法律定 之。.

(23) 中華民國之國防,為 全民國防,包含國防 軍事、全民防衛及與 國防有關之政治、經 濟、心理、科技等直 接、間接有助於達成 國防目的之事務。.

(24) 行政院平時得依法指定相關主管機關 規定物資儲備存量、擬定動員準備計 畫,並舉行演習; 演習時得徵購、徵用人民之財物及操 作該財物之人員;徵用並應給予相當 之補償。 前項動員準備、物資儲備、演習、徵 購、徵用及補償事宜,以法律定之。.

(25) 精神動員 人力動員. 行政動員. 物資經濟動員 財力動員. 全民防衛 動員準備法. 交通動員 衛生動員 科技動員 軍事動員.

(26) 平時動員準備階段,結合施政作為,完成 人力、物力、財力、科技及軍事等戰力綜 合準備,積儲戰時總體戰力;配合災害防 救法規定,支援災害防救,統合運用全民 力量,支援軍事作戰及緊急危難,維持公 務機關緊急應變及國民基本生活需要。. 來源:Youtube 88前車之鑑 政府總動員(01'33).

(27) 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綱 要內容共五章四十八條. 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目的 因應戰時準備而用,在平時更要透過協 助災害防救的工作,來突顯全民防衛動 員機制的資源整合。.

(28) 平時本「納動員於施政,寓 戰備於經建」之原則,蓄養 戰爭潛力,協力災害救援。. 戰時則實施「全民防衛動 員」,以發揮全民力量,爭 取防衛作戰勝利。.

(29) 平時精進各項動員 準備作為,厚植戰 爭與應變潛力; 與災害防救、傳染 病防治、輻射災害 應變、反恐怖行動 等緊急應變體系相 互銜接,作為國土 安全網的備援主軸 。.

(30) 戰時或非常時期,則藉 各級動員會報之機制運作, 適時動員全民總體力量, 有效支援軍事作戰,並維 持公務機關緊急應變及民 生基本需求。.

(31) 因應地震 國防部成立應變中心(01'30) 來源:Youtube.

(32) 一、全民防衛動員體系簡介. 所有的人都要動起來!!.

(33) (一)動員準備計畫指導體系. 全 民 防 衛 動 員 體 系. 動員準備計畫 指導體系. 動員準備業務 會報指導體系. 戰力綜合協調 會報體系. 動員準備計畫指導體系 計畫名稱. 策頒單位. 動員準備綱領. 行政院動員會報. 動員準備方案. 中央各級機關 動員會報. 動員準備 分類計畫. 中央各相關機關. 動員準備 執行計畫. 直轄市、縣市 動員會報. 34.

(34) (一)動員準備計畫指導體系: 動員計畫乃各級動員會報推動工作的 具體準繩 其內容係對動員準備與實施的預先規 劃,以因應災害救援與支援軍事作戰 任務。.

(35) (二)動員準備業務會報指導體系 全民防衛動員準備 動員準備計畫 業務會報組織區分 全 民 防 衛 動 員 體 系. 指導體系. 行政院 ▼ 動員準備業務 會報指導體系. 部會 ▼. 直轄市、縣市 戰力綜合協調 會報體系 36.

(36) (二)動員準備業務會報指導體系: 係依附於政府行政體系下,以任務為導向 ,採委員合議制之會報型態構成。區分為行 政院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業務會報、各動員準 備方案主管機關動員準備業務會報、以及直 轄市、縣(市)政府動員準備業務會報等三 級。.

(37) 全民防衛動員室. 暨動 計員 畫準 指備 導業 體務 系會 圖報.

(38) (三)戰力綜合協調會報體系 全 民 防 衛 動 員 體 系. 動員準備業務 會報指導體系. 動員準備計畫 指導體系. 戰力綜合協調會報體系 台閩戰力綜合協調會報. 離、外島地 區戰力綜合 協調會報. 台灣本島 戰力綜合 協調會報. 直轄市 戰力綜合 協調會報 戰時管制. 戰力綜合協調 會報體系. 縣市戰力綜合協調會報 平時(含災害救援)之關係線 戰時之關係線(含作戰管制) 39.

(39) (三)戰力綜合協調會報體系 全 民 防 衛 動 員 體 系. 動員準備業務 會報指導體系. 動員準備計畫 指導體系. 戰力綜合協調 會報體系. 與高中職校之關係 1.結合學校教育並透過 大眾傳播媒體,宣傳 全民國防教育。 2.對學校青年服勤動員 編組實施規劃並以實 施演習方式驗證。. 40.

(40) (三)全民戰力綜合協調會報體系: 國防部依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第八條之規範 ,訂頒「國防部全民戰力綜合協調組織設置 及實施要點」,設置全民戰力綜合協調組織 ,以協助動員工作之推行。.

(41) 整合作戰地區 總力 全民戰力綜合 協調會報體系. 建立全民防衛 支援作戰力量 協助地方處理 災害救援事宜.

(42) 全民防衛動 員任務區分 動員實 施階段 維持公務 機關緊急 應變及國 民的基本 生活需求. 統合運用 全民力量, 支援軍事 作戰及緊 急危難. 二、全民防衛動員具體作法. 動員準 備階段 配合災害 防救法規 定,支援 災害防救. 結合施政 作為,完 成戰力綜 合準備, 蓄積總體 戰.

(43) 二、全民防衛動員具體作法.

(44) 二、全民防衛動員具體作法. 策訂全民國防精神教育、海內 外新聞傳播及國軍新聞文 宣傳等配合計畫,以加強 民主法治教育為起點,培 養人文精神陶冶,建立個 人與國家為生命共同體之 觀念,時時保有「居安思 危」憂患意識,啟迪全民動員 認知,堅實全民國防基礎。.

(45) 二、全民防衛動員具體作法. 策訂人力動員準備方案,據 以完成軍勤對編組;規劃 民防、消防、交通等重要 公、民營生產事業機構、 戰時人員調配填補、管制 及學校青年動員服勤、戰時 傷殘及退伍軍人安置等事宜, 以支援軍事作戰與重要生產 事業所需人力。.

(46) 動員召集令副本. 人員. 將全國人力予以統一編管,當戰事發生 或將發生或緊急危難時,戰援災害防救 與軍事作戰。 動員後備軍人組織 民防團隊 社區災害 防救團體. 動員後備軍人報到 編組 訓練. 4949.

(47) 策訂物資經濟動員準備方案 ,開拓資源與積儲物量併行 ,統籌策劃戰時所需重要物 資及固定設施獲得與運用。 平時依其性質與需要,建立安 全存量,並規劃戰時物資調配 管制、配給配售、徵購徵用等 作業準備措施,因應戰時軍民 所需。.

(48) 策訂財力動員 準備方案,戰時靈 活運用預算轉換、 戰時公債及儲蓄卷 發行等財政措施, 以寬籌戰費,務求 促進資源合理分配 與有效運用,滿足 軍事動員需求。.

(49) 公債(又稱國債、政府債、金邊債券) 及國家借的債,是國家籌措資金而向投 資者出具的借款憑證,承諾在一定的時 期內依約定條件,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 歸還本金。.

(50) 策訂交通動員準備方案, 配合戰 備需求,加強運輸與通信之相關 動員準備,完成戰時陸運、水運、 通信、港灣之統一調配及應變。.

(51) 衛生 動員. 掌握全國之醫療人、物力,當戰事發生或 將發生或緊急危難時,將平時積儲之能量 釋出,以戰援災害防救與軍事作戰之所需 1.醫療人員的掌握 2.醫療器材及病床數的調查 3.醫療機構院所的掌握 4.傷患的動員.

(52) 策訂科技動員準備方 案,協調交通部、國防部 等機關,結合產業、學界、 研究單位,規劃研發武器系 統之機制,並完成科技人 力調查、統計與編組, 建立人才資料庫, 強化國防科技 動員能量。.

(53) 策訂軍事動員準備方 案,以平時寓兵於民、 戰時充兵於軍和化民力為我 力、融我力於戰力為著眼,規 劃軍事運輸動員、軍需物資徵 購徵用、輔助軍事勤務,以及 全民防衛戰力綜合協調會報等 工作,達成就地動員、就地應 戰與及時動員、及時作戰要 求,有效支援防衛作戰。.

(54) 全民防衛動員臉譜 精神 教育部 動員. 人力 內政部 動員. 物資 經濟部 經濟. 財力 財政部 動員. 交通 交通部 動員. 衛生 衛福部 動員. 科技 國科會 經濟. 軍事 國防部 動員.

(55) 三、全民戰力協調組織概述. 全民防衛動員戰力綜合協調組織 行政機關與軍事單位間之協調介面 防衛動員準備體系內之次級組織 由國防部依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授權 ,指定所屬機關(單位)成立,區分 台閩、地區及直轄市、縣(市)三級 。.

(56) 三、全民戰力協調組織概述. 全 民 防 衛 動 員 體 系. 動員準備業務 會報指導體系. 動員準備計畫 指導體系. 戰力綜合協調會報體系 台閩戰力綜合協調會報. 離、外島地 區戰力綜合 協調會報. 台灣本島 戰力綜合 協調會報. 直轄市 戰力綜合 協調會報 戰時管制. 戰力綜合協調 會報體系. 縣市戰力綜合協調會報 平時(含災害救援)之關係線 戰時之關係線(含作戰管制) 60.

(57) X6. X22. X6.

(58) 1.臺閩戰力綜合 協調會報. 以國防部後備司令 部為主體,納編相 關部會及動員會報 執行祕書、各軍司 令部副司令及重要 公、民營事業機構 負責人。.

(59) 2.地區及直轄市戰力 綜合協調會報. 區分為臺灣本島及離 、外島地區,以作戰 區或防衛部為主體, 納編作戰區或防衛 部作戰後勤主管、 所屬部隊長、區域 內縣(市)長及 議長;.

(60) 2.地區及直轄市戰力 綜合協調會報. 直轄市後備司令部為 主體,納編直轄市所 屬部門首長(主管) 、區域內軍事單位 代表、區長、重要 公、民營事業 機構及社團 負責人。.

(61) 3.縣(市)戰力綜合協調會報 以縣(市)後備司令部為主體,納 編縣(市)政府所屬部門首長(主 管)、區域內軍事單位代表、鄉 (鎮、市、區)長、重要公、民營 事業機構及社團負責人。.

(62) 1.請同學概述對全民防衛動員的想法? 2.全民防衛動員如何預防戰爭? 3.全民防衛動員如何災難防處?.

(63) 誰是博識王 1.全民防衛的定義為何? 2.動員的定義為何? 3.全民防衛動員的目的為何? 4.我國全民防衛動員其法制沿革訓序 為何? 5.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中的行政動員 區分為哪七項? 6.全民防衛動員體系包括哪些?.

(64) 7.全民防衛動員綜合戰力協調組織 體系區分為哪三級? 8.全民國防之基本目標為何? 9.如果你(妳)是教育部長,承平 時期會如何實施精神動員準備工 作?戰時又會如何做?.

(65)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5.地下水有時甚至湧出地面,形成泉水 6.超抽地下水 P157 圖 5-7A,B ◎孔隙中缺乏地下水支撐,上方地層的重量將其壓縮得更密實,造成地層下陷 ①都會地區 地層下陷,容易引起海水倒灌或雨季積 水不退 ②濱海地區 淡水減少的區域被海水滲入地下水體,造成地下水鹹化無法使用 ★地層下陷後無法復原,台灣高鐵補強 7.自流井(課外補充) A 為頁岩層, B

總 分 實力評量 14 回 第 12 回 環境、海洋、戶外教 育 年 班 號 姓名 有著作權.侵害必究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40分) 1-3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引文,回答1─3題: 臺灣某座湖中黑色泥土裡兩道白色的沙塵,促使我開始研究過去的氣候。上面一道的 年代是十六—十七世紀,來自曾經是中國穀倉的黃土盆地。當時遠東地區寒冷乾旱,飢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