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安全防控物资-生物农药户籍 3.促进化学农药减量的政策内容 4.未来研发趋势及政策方向。
2、生物农药商品化的开发成本远低于化学农药。 3、国际国内市场对生物农药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在环保和安全的基础上,各国政府鼓励行业开发低毒活性成分,并提供快速审评激励措施,加快生物农药和低毒化学农药的上市。环保趋势、高毒化学农药禁用、农药残留标准符合绿色农业和食品政策,农业立法趋紧、IPM农业方法推广等,为生物农药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2。 。防治安全材料——中国生物农药登记审查。
药物毒物研究所、农业研究所、台中区农业改良厂、高雄区农业改良厂、苗栗区农业改良厂、基金会生技开发中心等用于植物保护目的的使用微生物的制剂,
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无法用化学方法纯化或合成,可以通过粗提、脱水,用化学方法纯化或合成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其制备机理;化学结构必须与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相同,或者具有同等功能的异构体或衍生物。
台湾现有生物农药许可证类型列表。图片来源:防检局农药信息服务网-许可证查询栏公开附件。 《巴塞尔公约》、《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国际公约要求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防止剧毒有害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顺应这一趋势,各国也提出了相关政策。例如,欧盟提出《实现农药可持续利用框架》(2009/128/EC),要求成员国制定量化目标、具体目标。 、方法、时间表、指标等,减少农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并制定害虫综合治理和其他替代方法,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确定是否需要使用农药——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选择低风险农药。必要时正确使用农药——按照批准的方法使用。库存大批量、高危化学农药,立足农药安全,实行分级管理。
提高农药经营人员素质,推广农药喷洒。继续开发非化学农药防治材料并加速商品化。高风险农药评估及农药流动管理机制构建。
提高农药经营者素质,加强对农药经营者的管理 加大农药管理人员和经营者的培训力度 加强农药管理人员和经营者的管理,公布违法者信息。
1.國際植物保護製劑在產品研發方面,複配產品為 一發展趨勢,例如:
將兩種以上微生物混合製成複方(需有試驗數據 證明可混合),以擴大殺蟲抗病的範圍與成效;
1、从国际植物药制剂的产品研发来看,复合型产品是一个发展趋势,例如:
將微生物與農用抗生素或化學農藥混合而成的生 化複配農藥,以增強病蟲害防治效果、降低藥劑
2、国内产品种类应多元化,注重剂型发展:目前国内微生物产品以液体和湿粉剂为主。
2 .本土產品菌種需要多元化與重視劑型開發:目 前國內微生物產品主要為液劑與可溼性粉劑
3.生物農藥法規可適度鬆綁與分級管理,但仍需與 國際接軌,例如:微生物的產品儲存期限評估,
为推动环保农业,2018年5月8日,立法院通过《有机农业促进法》,加强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的环境建设。该法第四十二条 自公布之日起一年 一、化学农药十年减半行动计划第一阶段必须持续推进工程,并与第二阶段细化措施相结合。
1.盤點化學農藥十年減半行動方案第 1 階段須 持續推動項目,並與第 2 階段精進措施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