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指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指考"

Copied!
24
0
0

Teks penuh

(1)

指考 指考

武陵高中 / 林勝立 老師

【試題.答案】依據大考中心公布內容

化學考科

發行人 / 陳炳亨 總召集 / 周耀琨 總編輯 / 蔣海燕 主 編 / 陳俊龍

校 對 / 鍾政良‧鄭婉茹 美 編 / 張淳惠.吳炫毅

NO.00843 出 版 / 民國一0一年七月

發行所 / 7 0 2 4 8 臺南市新樂路 76 號 編輯部 / 7 0 2 5 2 臺南市新忠路 8 - 1 號 電 話 /(06) 2619621 # 314

E-mail / periodical@hanlin.com.tw 翰林我的網 http://www.worldone.com.tw

(2)

試題分析 試題分析

試題分析 試題分析

今年正是依 95 課程綱要命題的最後一年,也是化學指考分數不倒扣的第二年,各大 報都出現化學為近三年最難的標題。可是今年指考報考人數創歷年新低,因此考生們的感 受與以往相比較難免會出現落差;仔細端看試題,題型也與往年相似,只是非選第二大題 出現以往未曾出現過的實驗題,讓多數考生不知如何作答,但若能穩住情緒,按題目給的 線索做推理,還是有機會得到分數。

在整份試題中,有近四成考題出自高三下的課程範圍,尤其有機化學考出近 26 分,

但高三下學期不少考生忙於參加各大學甄試,如果他們沒有好好研讀此一內容,這次考試 會相當吃虧。

如同往年,101 年指考內容除了很“有機”外,也把外界關心的時事納入考題,例如 瘦肉精萊克多巴胺。另外,生活上經常用到的味精、維生素 C、胃藥用的制酸劑都入題,

考驗學生能否將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應用相結合。

以下分別就題型配分、試題分布、整卷特色與某些個別試題的探索進行分析與評論。

101 年指考化學科試題分布,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選擇題占 84 分,其中單選題 有 12 題(占 36 分),而多選題有 12 題(占 48 分);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有兩大題共 占 16 分。今年多選題的題數相較於過去幾年有所成長,但選擇題總題數仍維持在 24 題以 內。

表一 99 ∼ 101 指考化學科題型與配分比較

年 度 單選題數 單選配分 多選題數 多選配分 非選擇題數

(小題數) 非選配分

99 指考 16 48 8 32 三

(9) 20

100 指考 12 36 11 44 三

(10) 20

101 指考 12 36 12 48 二

(8) 16

武陵高中 林勝立 老師

化學考科

一 摘要

二 題型配分

(3)

由下表二來看,本年度試題幾乎都有含蓋課程綱要中的單元內容,除了有機化學占的 比例較高外,化學反應熱所占的分量也不少,以往命題重點如化學平衡、酸鹼反應及氧化 還原都有出現。

表二 101 年指考試題與課程綱要主題占分關係表

課程綱要主題 主要內容 題目類別分布

單選題 多選題 非選擇題 占 分 一、物質的

構造

1原子結構與週期性 5

2分子與晶體之結構與鍵結 e 7 二、物質的

狀態

3物質的三態

4溶液的狀態與性質 7 3

三、物質的 變化

5化學計量與熱化學 1、2、8 一(1)(2)(3)(4) 46

6化學平衡 y、s

7化學反應速率 6、w

8酸鹼與沉澱 4

9氧化還原與電化學 9、0 a 二(4) 四、物質的

性質

0金屬與非金屬元素的性質 3 i、d 二(1)(2)(3)

37 q有機化學的組成與結構 o、f

w有機化學的反應與應用 r、t、p

基礎化學 0

實 驗 e化學實驗 q u 7

(一)今年試題生活化程度高,只要有些基本化學概念也可輕鬆拿分,但對於中等程度的 學生而言,難題占分高達 20 分,且非選第一大題表格中的數據為實驗數據,由人 工處理數據分析,實在有些繁瑣,也希望閱卷者能從寬認定答案。

(二)非選第二大題考碘與鋅的化學反應,此可屬實驗考題,但並非高中實驗課程的範 圍,如同去年考大學普通化學實驗題,已超出高中化學範圍,且此題也被懷疑取材 自 93 年北一女中參加科展的內容。大考中心主任和命題教授認定此題完全是原創 題,題型、考法都和科展作品不同。

(三)試題第 24 題補教協會公布答案為CE和大考中心所公布CDE有所差異,此題考 味精的結構與性質,D選項味精溶於水呈弱鹼性,但根據題目資料無法求出此結 果,實屬一大爭議,不知在本人筆墨之後是否有送分的可能。

(四)整體而言,多數人認為試題比去年難,屬中間偏難,但因選擇題已不倒扣,個人認 為應與過去兩年差異不大,不過要拿滿分或九十分以上的人數可能會比去年少,對 認真投入化學的考生不太公平。

三 試題分布

整卷特色

(4)

試題分析 試題分析

(一)選擇題 1、2 題為題組題,其所考的反應式與去年完全相同,只是問法不同,對於 有熟練考古題的學生應有種親切感,而且反應物質的莫耳數很好計算,且有些為已 知,接下來利用 PV=nRT,求 P 之數據也都可以簡化,只要能理解提示應不難拿 分。

(二)單選第 5 題可為討論分析題,只要利用價電子總數及配合選項中的 n 值就可快速找 出答案,未必一定要用到分子的總電子數。

例如:碳的價電子數+X 的價電子數×n=32,代入 n 值找出合理的價電子數(必 為整數且小於 8)。

(三)單選第 8 題利用鍵能求反應熱比較屬於 95 課綱以前的教材,算是考古題,但出現 在此次考試中適當性與否有待了解。

(四)單選第 10 題利用氧化還原計量,結合維生素 C 的結構和題幹的提示找出維生 素 C 氧化後的產物,此題創意性比單獨考有機化合物有哪些官能基來得高,且計算 式也很簡單。

(五)多選第 17 題考基本化學實驗操作技巧之一的溶液配製,若有用心作實驗,在國中 生階段應就會此題,但 10 克氫氧化鈉中可能含有水、NaHCO3及 Na2CO3等物質,

故其所謂的濃度並非真正純 NaOH 所配得的濃度,對於想太多的學生可能會有答錯 的可能。

(六)多選第 19 題考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分子結構,多數學校老師或模考試卷皆有猜中 此類題目,且題目已給分子式及含有多個羥基,應不難推出其他所含官能基。

(七)多選題 22 題也是課本或講義中常見考古題的題型,但題目特別強調在飽和草酸鋇 溶液中,加入何者可增加草酸鋇的溶解度似乎有所不妥,如再加入 H(或 Ca2) 可使平衡再向右移動,但溶液中又無草酸鋇沉澱物,如何再增加其溶解度,嚴格來 說,此題可能無答案。

(八)多選第 24 題是本次大考中心公布的第一次答案與補教協會有所差異的一題,值得 我們仔細來思考分析。一般胺基酸的結構通式如下:

其在水溶液中存在的平衡反應式:

已知胺基酸的 Ka(-COOH)與 Kb(-NH2)就可得知1形式的 Ka1=Ka,而 Ka2

某些試題的探究

(5)

Kw

Kb ,若 pHpKa1,則水中胺基酸以1型式為主;pKa1<pH<pKa2,則以2形式為 主;pH>pKa2,則以3形式為主。

  本題只給兩個羧基的 Ka1與 Ka2,並未給胺基的 Kb,又說味精為麩胺酸的單鈉 鹽,而鈉取代哪一羧基的氫對考生而言又是一種難度,從維基百科查得的形式為

,而本人從其他資料所得為

在此又出現爭議,仔細考慮麩胺酸在水中存在的平衡反應式有:

a b c d

以a形式來看其為三質子酸,Ka1=6.5×103(題目有給)、Ka2=5.6×105(題目 有給),Ka3=Kw

Kb (但 Kb沒給)。

C選項味精的酸鹼性,須知其在水中的形式,較合理的形式為

其酸鹼性要考慮兩個羧酸根的水解(產生 OH)及-NH3的解離(產生 H);

Kh0 Kw Ka2

1014

5.6×105,而 Ka3 Kw

Kb ,只要 Kb5.6×10

5,則呈鹼性,

kb<5.6×105則呈酸性。

D選項在中性水溶液中,pKa2<pH=7<pKa3,因此以 的形式存在

(九)非選第二大題遭質疑考題出現於臺灣 2004 年國際科展作品「碘化鋅產率變變變

─溶劑對產率的影響」題材,考生若沒有看過類似報告恐難拿滿分,因題目少 給溶解水作為催化劑的條件,問法不夠圓融,頂尖學生恐在第一小題化學反應式出 錯。此題又整合跨單位的內容與觀念,如電解、氧化還原、活性等,相信也會難倒 一堆考生。

雖然題目中有提到 X 金屬為日常生活可用到的物質並用於電池,但也有學生猜 X 為其他金屬,如鉛、銀等;又無法利用題幹的敘述將它們排除,只好靠運氣猜,

故對於中等程度學生,鑑別度不太大。 F

(6)

試題解析 試題解

試題解析 試題解析

武陵高中 林勝立 老師 第壹部分:選擇題(占 84 分)

一、單選題(占 36 分)

說明:第1題至第w題,每題有5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

請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3分;答錯、未作答 或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2 題為題組

黑火藥燃燒時的化學反應式如下:

2KNO3(s)+3C(s)+S(s)→ K2S(s)+N2(g)+3CO2(g)……1

在一個內容量為 8.2 升的炸彈型容器內,在常溫、常壓,裝入由硝酸鉀 2200 克

(21.8 mol),碳 360 克、硫粉 340 克(10.6 mol)磨成的均勻混合物與引信。假 設黑火藥一經引燃,就依式1反應,溫度快速升高,容器內的壓力隨之增大,溫度

最高可達 1000 K,而產生的氣體均可視同理想氣體,未反應的剩餘物均以固體的

狀態留存。據此回答 1、2 題。

1 若裝黑火藥的容器可耐壓 200 大氣壓,則引燃後容器爆炸時的壓力(單位:大 氣壓),最接近下列的哪一數值?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E 500

答 案 B

命題出處 高二上第 1 章化學反應與第 2 章物質的狀態與氣體的性質

測驗目標 利用限量試劑及 PV=nRT 來求出壓力

詳 解 2KNO3(s)+ 3C(s) + S(s) → K2S(s) + N2(g) + 3CO2(g) 反應前: 21.8 mol 360

12 mol 10.6 mol

用去或生成: -20 -30 -10 +10 +10 +30 反應後: 1.8 mol 0 mol 0.6 mol 10 mol 10 mol 30 mol 由化學計量得知,若完全反應可生成氣體共 40 mol

利用 PV=nRT,可得容器內氣體之最大壓力為何

! Pmax×8.2=40×0.082×1000,Pmax=400 atm

又容器耐壓 200 atm,因此反應生成的氣體壓力不用到最大值就可使容 器爆裂開,P=200 atm。

難 易 度

化學考科

(7)

試題解析

試題解析

2 若裝黑火藥的容器可耐壓 500 大氣壓,則引燃後的最大壓力(單位:大氣 壓),最接近下列的哪一數值?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E 500

答 案 D

命題出處 高二上第 1 章化學反應與第 2 章物質的狀態與氣體的性質

測驗目標 利用限量試劑及 PV=nRT 來求出壓力

詳 解 承1,因容器可耐壓 500 atm,但生成氣體最大壓力只有 400 atm,故 取 P=400 atm。

難 易 度

3 表 1 為週期表的一部分,試問下列有關該五種元素及其化合 物性質的敘述,哪一項正確?

A As 屬於金屬元素 B電負度最大者為 Ga C第一游離能最小者為 B D非金屬性質最強者為 P

E氫氧化鋁可溶於酸性溶液,但不溶於鹼性溶液

答 案 D

命題出處 高二下第 9、10 章金屬與非金屬及高三上第 4 章元素的特性

測驗目標 考元素性質的週期性,如 IE,EN……等

詳 解 A As 屬於類金屬。

B 電負度的週期性為: ,故五者中以磷(P)最大。

C IE 週期性為: ,故五者中以 Ga 最小。

D 非金屬性的週期性同電負度,故五者中以 P 最強。

E 兩性氫氧化物可溶於強酸或強鹼溶液中。

難 易 度

4 下列相同質量的制酸劑,哪一個能中和最多的鹽酸?(式量:NaHCO3=84、 CaCO3=100、Mg(OH)2=58、AlPO4=122、[Al(H2O)5(OH)]SO4=230)

A NaHCO3 B CaCO3 C Mg(OH)2

D AlPO4 E [Al(H2O)5(OH)]SO4

表 1 B

Al P

Ga As

(8)

試題解析 試題解

答 案 C

命題出處 高二下第 7 章酸鹼反應及高三上第 3 章鹽在水溶液中的平衡

測驗目標 考酸鹼中和時,酸與鹼當量數相同

詳 解 鹼的當量數愈多,需要的 HCl(aq)就愈多。當量數=莫耳數×價數 A W

84×1。B W

100×2。C W

58×2。D W

122×3。E W

230×1。

難 易 度

5 碳與某元素 X 所形成的 CXn分子中,各原子的電子總數為 74,而價殼層電子(最 外層電子)總數為 32,則 n 等於下列的哪一數值?(參考題本封面的週期表)

A 1  B 2  C 3  D 4  E 5

答 案 D

命題出處 高二上第 4 章原子結構

測驗目標 考學生分析推理討論能力

詳 解 [解 1] 已知碳的內層電子數為 2,X 的內層電子數為74-32-2

n ,又內層

電子數必為 2、10、18、36……鈍氣電子數等,故 n=4 較合理。

[解 2] CXn分子中的價電子總數為 32,X 元素最外層電子數(V)最多 為 7

! 4+n.V=32

n 1 2 3 4 5

V 28 14 28/3 7 28/5

不合 不合 不合 合 不合

再利用總電子數為 74 ! 6+4.z=74,z=17,故為氯元素。

難 易 度

6 某生探討下列反應:X+Y Z

觀察得知反應速率會隨反應物的初始濃度的不同而變化,如表 2 所示。

表 2 反應物 X 的初始濃度

(M)

反應物 Y 的初始濃度

(M)

產物 Z 濃度達到 0.0042 M 所需的時間(秒)

0.10 0.10 0.60

0.20 0.10 0.15

0.20 0.05 0.30

試問下列有關此反應的反應速率,哪一項敘述正確?

A與 [X] 成正比且與 [Y] 成正比 B與 [X] 成正比但與 [Y] 無關 C與 [X]2成正比且與 [Y] 成正比 D與 [X]2成反比且與 [Y]2成反比 E與 [X]2成反比且與 [Y] 成反比

(9)

答 案 C

命題出處 高二下第 6 章反應速率

測驗目標 由 [ ] 對 t 數據求速率定律式

詳 解 設速率定律式 r=k[X]m[Y]n,且 r ∝ 1 t 由數據 1、2 ! r'

r =4=(0.20

0.10)m(0.10

0.10)n,m=2 由數據 2、3 ! r'

r =1

2=(0.20

0.20)m(0.05

0.10)n,n=1 故 r=k[X]2[Y]

難 易 度

7 在 25 nC, 某 非 離 子 型 樹 脂 在 水 中 的 溶 解 度 為 0.1%(重量百分率濃度)。已知水的 Kb 為 0.512 nC∕m,Kf 為 1.86 nC∕m。表 3 所列為該 樹脂飽和水溶液所測得的物理性質。試問該樹脂 的平均分子量(克∕莫耳),最接近下列哪一數 值?

A 1500 B 2500 C 3500

D 4500 E 5500

答 案 B

命題出處 高三上第 1 章溶液的性質

測驗目標 利用滲透壓求高分子量較準確

詳 解 溶質為高分子,適合用滲透壓來求其分子量(M) 由π=CM.R.T,並將 0.1%換成 CM

! 7.6

760 =0.1%×103∕M

1 ×0.082×298,M=2450

難 易 度

8 表 4 為各種化學鍵的鍵能。

表 4

化學鍵 N-N N=N N≡N F-F N-F

鍵能(kJ/mol) 160 420 940 150 270

根據表 4 所列資料,則 NF3(g)的莫耳生成熱(kJ∕mol)最接近下列哪一數值?

N2(g)+F2(g)→ NF3(g)(反應式未平衡)

A-820  B-505  C-425  D-230  E-115 表 3

物理性質 數 值 沸點 100.0 nC 凝固點 0.0 nC 滲透壓(298 K)7.6 mmHg

(10)

試題解析 試題解

答 案 E

命題出處 高二上第 1 章反應熱及高三上第 4 章分子結構

測驗目標 利用鍵能來求化合物的生成熱

詳 解 N2(g)+3F2(g)→ 2NF3(g),∆H=?

由 N≡N(g)→ 2N(g),∆H=940 ‥‥‥‥‥‥‥‥1 3F-F(g)→ 6F(g),∆H=150×3 ‥‥‥‥‥‥‥‥2 2F-N-F(g)

-F

→ 2N(g)+6F(g),∆H=270×6 ‥‥‥3

∆H=1+2-3=940+450-1620=-230(kJ) 而 1

2 N2(g)+3

2 F2(g)→ NF3(g),∆H=-115 kJ∕mol

難 易 度

9 NO3(aq)、N2(g)、MnO2(s)的標準還原電位分別為

NO3(aq)+4H(aq)+3e→ NO(g)+2H2O(l) En=0.96V N2(g)+5H(aq)+4e→ N2H5(aq) En=-0.23V MnO2(s)+4H(aq)+2e→ Mn2(aq)+2H2O(l) En=1.23V

若各物質在標準狀態下進行上述各反應或逆反應,則下列敘述哪一項正確?

A氧化力的強弱順序為 MnO2(s)>N2(g)>NO3(aq) B氧化力的強弱順序為 N2(g)>NO3(aq)>MnO2(s) C還原力的強弱順序為 N2H5(aq)>NO(g)>Mn2(aq) D還原力的強弱順序為 Mn2(aq)>NO(g)>N2H5(aq) E還原力的強弱順序為 NO(g)>N2H5(aq)>Mn2(aq)

答 案 C

命題出處 高三下第 6 章電化學

測驗目標 利用電位來判定氧化力或還原力大小

詳 解 還原電位大者,易得電子(氧化力較大);反之,其產物則不易失去

電子(還原力較小)。

1 NO3、N2、MnO2Erdn分別為 0.96 V、-0.23 V、1.23 V,故氧化 力為 MnO2>NO3>N2

2 承1,則還原力為 N2H5>NO>Mn2

難 易 度

(11)

0 維生素 C(分子量=176)又名抗壞血酸,其結構如圖 1 所 示。維生素 C 易被氧化,若以 0.200 M 的碘溶液滴定 1.76 g 維 生素 C 時,須加入 50.00 毫升碘溶液,才能使澱粉指示劑顯現 藍色。已知維生素 C 的五員環上的每個羥基被氧化成羰基時,

會失去一個電子。試問下列哪一個化合物是維生素 C 經上述滴 定反應後的產物?

A B C

D E

答 案 B

命題出處 高二下第 8 章氧化還原及高三下第 7 章有機化合物

測驗目標 認識官能基及維生素氧化反應之價數

詳 解 氧化還原反應達滴定終點,氧化劑與還原劑之得失電子數相同。

設維生素 C(還原劑)之價數為 v,而 I2(氧化劑)生成 I之價數為 2

! 1.76

176 ×V=0.200×50.00

1000 ×2,v=2(表每分子失去 2 個電子)

又維生素 C 之-OH 生成-C- O=

時失去 1 個電子(題幹的敘述)! 有 2 個

-OH 生成-C- O=

!找產物為原 2 個-OH 反應生成 2 個-C- O=

者。

難 易 度

q 下列有關順丁烯二酸與反丁烯二酸的敘述,哪一個不正確?

A順丁烯二酸會形成分子間氫鍵 B反丁烯二酸的熔點低於順丁烯二酸

C順丁烯二酸比反丁烯二酸更易形成分子內氫鍵

D 在適當的條件下,順丁烯二酸與反丁烯二酸,分別與 1 莫耳的氫氣反應,可 得到相同的產物

E 將順丁烯二酸與反丁烯二酸各 0.1 克,分別溶於 100 毫升的水中,以酸鹼廣 用試紙測試,兩者均會呈現酸性物質的顏色特徵

圖 1

(12)

試題解析 試題解

答 案 B

命題出處 高三下第 7 章有機物的性質

測驗目標 順、反丁烯二酸的性質比較

詳 解 順、反丁烯二酸結構式如下:

A 順、反式皆具分子間氫鍵。

B 反式分子間氫鍵數較多,m.p. 較高。

C 順式有分子內氫鍵,反式則無。

D 順、反式與 H2行加成反應皆得丁二酸。

E 兩者皆為有機酸,故指示劑呈酸型顏色。

難 易 度

w 圖 2 為某反應的反應途徑與能量變化的關係。

根據圖 2,試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此反應為放熱反應

2此反應的能量變化 ∆E=a-d 3正反應的活化能=b

A只有1  B只有2 C只有3  D1與2 E1與3

答 案 E

命題出處 高二上第 1 章反應熱及高二下第 6 章反應速率

測驗目標 由反應過程位能變化圖求 Ea與 ∆H

詳 解 此為反應之位能變化圖,由圖 2 可得知此為一放熱反應,其 ∆H=d- a,且Ea=b,Ea'=c-d,故1○,2×,3○。

難 易 度二、多選題(占 48 分)

說明:第e題至第f題,每題有5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正 確選項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 均答對者,得4分;答錯1個選項者,得2.4分;答錯2個選項者,得0.8 分;答錯多於2個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圖 2

(13)

e 保麗龍球與竹籤可用來製作分子模型(球-棍),保麗龍球的尺寸分別代表不同 原子的大小,竹籤則代表原子間的鍵結,並以竹籤的數目代表化學鍵的多寡。

試問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甲烷的模型需用五個保麗龍球與五支竹籤製作 B丙烷的模型需用十一個保麗龍球與十支竹籤製作

C甲烷的模型中,碳的保麗龍球尺寸大於氫的保麗龍球尺寸

D乙炔的模型需用四個保麗龍球與四支竹籤,且各球的球心呈一直線 E乙烯的模型需用六個保麗龍球與六支竹籤,且各球的球心皆在同一平面

答 案 BCE

命題出處 高三上第 4 章分子結構

測驗目標 結構式的畫法及 VSEPR 的應用

詳 解 畫出分子結構式及利用 VSEPR,即可判斷分子形狀。

A甲烷: ,需用到四支竹籤。

B丙烷: ,需用到十一個保麗龍球與十支竹籤。

C碳原子半徑大於氫原子,故保麗龍球較大顆。

D乙炔: ,需用五支竹籤。

E乙烯: ,需用六個保麗龍球與六支竹籤。

難 易 度

r 大自然很奧妙,可藉由簡單分子調節重要生化反應,以乙烯為例,它是植物激 素,可催熟果實。試問下列有關乙烯的敘述,哪些正確?

A常溫、常壓下乙烯為液態 B乙烯可用於製造聚合物

C乙烯的碳原子具有 sp2混成軌域 D乙烯不能用於製造乙醇

E乙烯可進行加成反應

答 案 BCE

命題出處 高二上第 5 章烴的反應與性質及高三上第 4 章分子結構

測驗目標 乙烯的性質與反應及碳的混成軌域

詳 解 A 碳數四以下的烯類,常態為氣態。

B 乙烯可行加成聚合得到聚乙烯。

(14)

試題解析 試題解

C 乙烯結構式為 ,其碳為 sp2混成軌域 D 乙烯與水行加成反應,可得乙醇。

E 有非芳香環中的π鍵,易行加成反應。

難 易 度

t 張同學嘗試用下列方法檢驗有機化合物,試問哪些會有明顯的顏色變化?

A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檢驗環己烯 B用斐林試液檢驗丙醇

C用氯化鐵水溶液檢驗柳酸 D用過錳酸鉀水溶液檢驗丁酮

E用二鉻酸鉀水溶液檢驗 2-甲基-2-丙醇

答 案 AC

命題出處 高二上第 5 章及高三下第 7 章有機化合物

測驗目標 有機物的檢驗,如烯的加成性、醇與酮的還原性等

詳 解 A ,四氯化碳溶液由橙色變為無色。

B 斐林試液無法與醇類反應。

C Fe3(aq)遇酚呈藍色,而 含有酚的官能基。

D 酮與 KMnO4(aq)不反應。

E 為 3n醇,不被氧化。

難 易 度

y 下列五個反應式,何者同時具有1、2所敘述的性質?

1當反應達平衡後,增加反應容器的體積,可使反應向右移動。

2 若將反應溫度由 300 K 提高到 600 K,其壓力平衡常數和濃度平衡常數的比 值(Kp∕Kc)變為原來的兩倍。

A N2O4(g) 2NO2(g) B 2NH3(g) N2(g)+3H2(g) C 2SO2(g)+O2(g) 2SO3(g) D CaCO3(s) CaO(s)+CO2(g) E C2H4(g)+H2(g) C2H6(g)

答 案 AD

命題出處 高三上第 2 章化學平衡

測驗目標 平衡的移動判斷與 Kc與 Kp的關係式

詳 解 由1推知反應式中有氣體物質時,體積擴大,平衡會往增加氣體總莫

耳數的一方移動,即向氣體項係數總和大的一方;因向右移,故右邊

(15)

氣體項係數和較大!有ABD

由2及 Kp=Kc(RT)∆n推知,∆n=1,即右方氣體項係數總和比左方氣 體項係數總和多 1。

由1、2!只有AD完全符合

難 易 度

u 王同學準備了 10.0 克氫氧化鈉與 500 毫升容量瓶,想要配製

500 毫升 0.5 M 的氫氧化鈉溶液。王同學將氫氧化鈉加蒸餾水

溶解後倒入容量瓶中,液面高度如圖 3 箭頭處所示。下列有關 圖 3 所示溶液的敘述,哪些正確?

A此溶液中含有 0.5 莫耳的氫氧化鈉 B容量瓶中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為 0.5 M C容量瓶中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略高於 0.5 M

D 若欲使容量瓶中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為 0.5 M,需再加蒸餾 水,使溶液液面至容量瓶刻度為 500 毫升處

E 若欲使容量瓶中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為 0.5 M,需再加氫氧 化鈉,使溶液液面至容量瓶刻度為 500 毫升處

答 案 CD

命題出處 高二上第 3 章 溶液

測驗目標 溶液的配製及濃度表示法

詳 解 10.0 克 NaOH 有 10.0

40 =0.25 mol,若加水至 500 mL,[NaOH]=0.25 0.5= 0.5 M。

A 此時 NaOH 有 0.25 mol。

BC 液面未達 500 mL,故濃度大於 0.5 M。

D 加水至刻線,溶液體積才為 500 mL,濃度才會等於 0.5 M。 E 應再加水而非 NaOH(s)

難 易 度

i 金礦常出現於山區,區內小溪亦常可發現砂金,都可用於煉金。試問下列有關 金的敘述,哪些正確?

A金可溶於濃硝酸

B金的還原電位高,故化性活潑

C在純金中添加少量銅,可增加其硬度 D金奈米粒子比一般金粒子化性活潑

E某十八開金的飾品,其重量為 480 毫克,則金含量為 320 毫克

圖 3

(16)

試題解析 試題解

答 案 CD

命題出處 高二下第 10 章金屬元素

測驗目標 認識金元素的來源與其性質

詳 解 A 金、鉑只能溶於王水,不會單獨溶於 HNO3(aq)中。

B 金的氧化電位低,不易參與反應。

C K 金為金加入銅或銀,來增加硬度及色澤。

D 奈米化後可提高金的活性。

E 18K 金中,金占 18

24,故含金量為 480×18

24=360(mg)。

難 易 度

o 瘦肉精是某一種藥物類型的稱呼,並不是直接使用在人體的藥物,而是被加在 飼料中供動物食用時,可促進蛋白質的合成,讓動物多長精肉(瘦肉)、少長 脂肪。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的分子式為 C18H23NO3,屬於瘦肉精之一。

已知萊克多巴胺的一分子中含有多個羥基。試問萊克多巴胺的結構中可能含有 何種官能基?

A-NO2   B-COONH2   CRNHR'   D-COOH   E-OH

答 案 CE

命題出處 高三下第 7 章有機化合物

測驗目標 時事題結合有機物官能基的辨識

詳 解 萊克多巴胺由名字得知其為胺類,含有胺基(-N- -

),又題目中說 有多個羥基(-OH),且其分子式為 C18H23NO3,故不會出現-NO2

-COOH 及-COONH2(皆含有 2 個氧原子)。

難 易 度

p 二氯乙烯的化學式為 C2H2Cl2,因氯位置不同,可有下列三種結構式(化合 物)。

根據這些結構式,試問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三種化合物均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三種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物

C三種化合物中,反-1,2-二氯乙烯的極性最大 D三種化合物均可經由加成聚合反應,生成聚合物 E三種化合物進行氫化反應後,會得到三種不同的產物

(17)

答 案 ABD

命題出處 高三上第 7 章有機化合物

測驗目標 認識同分異構物及其分類和差異

詳 解 , 乙 、 丙 互 為 順 反 異 構 物 , 而

甲、乙或甲、丙互為結構異構物。

A皆具 π 鍵可與 Br2行加成反應。

B分子式同為 C2H2Cl2。 C乙之極性最小(µ=0)。

D具π鍵,故可由加成聚合得聚二氯乙烯。

E氫化後,乙、丙得同一產物,故共有兩種產物。

難 易 度

a 某生稱取 0.095 g 混雜有硫酸鈣的硫酸亞鐵(FeSO4式量=152)後,將其溶於 20 毫升、0.5 M 的熱硫酸溶液中,隨即以 0.001 M 的 KMnO4溶液滴定。當加入

25.00 毫升 KMnO4時,達滴定終點。已知滴定反應式如下:

MnO4(aq)+5Fe2(aq)+8H(aq)→ Mn2(aq)+5Fe3(aq)+4H2O(l)

假設該硫酸亞鐵中之不純物,不含上列反應式中的任何離子,試問下列有關該 滴定的敘述,哪些正確?

A溶液中的 [Fe3] 恆等於 5[Mn2] B溶液中的 [Fe2] 恆等於 5[MnO4]

C該硫酸亞鐵的純度約為 20%(重量百分率)

D以硫酸作為溶劑主要是避免鐵(II)離子沉澱

E為保持溶液酸性,可以用 1 M 的 HCl(aq)取代硫酸

答 案 AC

命題出處 高二下第 8 章氧化還原

測驗目標 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計量及滴定分析的條件

詳 解 達滴定終點時,MnO4 與 Fe2 同時用完,其用去莫耳數比為 1:5

! 0.001×25.00×103×5=0.095.x%

152 ×1,得 x=20.0。

A 生成產物在同一溶液中,故生成莫耳數比等於溶液濃度比! [Fe3]= 5[Mn2]

B 此時 Fe2已用完,濃度為 0 M。 D H2SO4提供 H參與反應。

E HCl(aq)中的 Cl會被 MnO4氧化,故會影響滴定分析的結果。

(18)

試題解析 試題解

s 在 25 nC 時,草酸鋇微溶於水,其反應式及其溶度積常數 Ksp如下:

BaC2O4(s) Ba2(aq)+C2O42(aq) Ksp=1.0×106

試問在飽和草酸鋇溶液中,加入下列哪些物質,可能增加草酸鋇在該溶液中的 溶解度?(CaC2O4的 Ksp=1.0×109

A H2O  B Ba2  C C2O42  D H  E Ca2

答 案 DE

命題出處 高三上第 2 章化學平衡

測驗目標 同離子效應與溶解度的關係

詳 解 A 加水,溶液由飽和轉成未飽和,故溶解度下降。

BC 為同離子反應,故溶解度下降。

D 加入 H! C2O42(aq)+2H(aq) H2C2O4(aq),移走 C2O42可增加 BaC2O4 的溶解度。

E 加入 Ca2 ! C2O42+Ca2 CaC2O4,移走 C2O42 可增加 BaC2O4 的 溶解度。

難 易 度

d 錯合物 Kn[Fe(CN)6],在反應中可作為氧化劑,下列有關此錯合物的敘述,哪些

正確?

A分子式中 n=4

B其配位子含有兩對孤對電子 C該錯合物可以和維生素 C 反應

D該錯合物中鐵離子的電子組態為 [Ar]3d34s2

E當作氧化劑反應後,其所生成的錯合物非常不穩定

答 案 BC

命題出處 高二下第 10 章金屬元素

測驗目標 錯合物概念及黃血鹽的性質

詳 解 Kn[Fe(CN)6],n 值有 3 或 4,因作氧化劑,故 n=3,此時 Fe 之氧化數 為+3,若為二價鐵易作還原劑。

B配位子為 CN,結構式為 [:C≡N:],有 2 個 lp。 C維生素 C 可作還原劑而與其反應。

D Fe3電子組態為 [Ar]3d5

E產物為 K4[Fe(CN)6] 為常見的黃血鹽。

難 易 度

(19)

f 麩 胺 酸 的 構 造 如 圖 4, 具 有 兩 個 羧 基 , 其 Ka 值 分 別 為 6.5×103 與 5.6×105。麩胺酸的單鈉鹽就是味精,為麩胺酸 的一個羧基與 1 當量的氫氧化鈉反應後的產物。下列有關麩 胺酸與味精的敘述,哪些正確?

A麩胺酸有兩個羧基,所以不是一個胺基酸 B麩胺酸可與鹼反應,但不可與酸反應

C兩個麩胺酸縮合反應後,其結構就有一個肽鍵 D味精溶於水呈弱鹼性

E味精在中性水溶液中,大部分以OOCCH2CH2CH(NH3)COO的形式存在

答 案 CDE

命題出處 高三下第 7 章有機化合物

測驗目標 胺基酸的性質

詳 解 A 因具有-NH2,故仍為α-胺基酸的一種。

B 其為兩性物質,利用胺基來接受 H,故可作鹼。

C 胺基酸可生成肽類。

DE 麩胺酸在不同 pH 值的形式如下:

1 甲之 Ka1=6.5×103,Ka2=5.6×105,Ka3<6.2×109(推測值)

2 當 pH=pKa1,甲、乙形式 1:1 3 當 pH=pKa2,乙、丙形式 1:1 4 當 pH=pKa2,丙、丁形式 1:1

  味精化學式為 ,形同丙,丙之 Ka=Ka3,而 Kb= Kw

Ka2=1.7×1010,若 Kb>Ka則呈鹼性。

5 pH=7 介於 pKa2與 pKa3之間,故以丙的形式存在。

難 易 度

圖 4

(20)

試題解析 試題解

第貳部分:非選擇題(占 16 分)

說明:本部分共有兩大題,答案必須寫在「答案卷」上,並於題號欄標明大題號

(一、二)與子題號(1、2、……),作答時不必抄題。計算題必須寫出 計算過程,最後答案應連同單位畫線標出。作答務必使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 水的筆書寫,且不得使用鉛筆。每一子題配分標於題末。

一、在 2 5 nC 及 1 大 氣 壓 的 條 件 下 , 由 實 驗 測 量 直 鏈 烷 類 化 合 物 的 燃 燒 熱

(∆H),其結果如表 5:

表 5

碳數 N 5 6 7 8

-∆H(單位:kJ∕mol) 3509 4163 4817 5470

1 用碳數(N)為 X 軸,以 N=0 為起點;燃燒熱為 Y 軸,在答案卷作圖區 的方格紙作出-∆H 與 N 的關係圖。(2 分)

2 若烷類的碳數 N 與燃燒熱 ∆H 的關係,可近似於右式:-∆H=aN+b 試求 a 與 b(最接近的整數值)。(2 分)

3 在圖上,1點出 N=10 時,-∆H 的位置,2寫出 N=10 時,-∆H 的大 約數值。(2 分)

4 從化學的觀點,簡答所繪圖中的線條不通過原點(亦即在 Y 軸的截距不為 零)的意義為何?(2 分)

答 案 1如下圖 2 a=654,b=239 31 7、2 6779 kJ∕mol 4如下

命題出處 高二上第 1 章反應熱

測驗目標 數據分析作圖能力,並作結果解釋

詳 解 1由表格中的數據作圖,以-∆H 為 y 軸,N 為 x 軸

6779

2-∆H=aN+b,代入 N=5 及 N=6

! 3509=5a+b 4163=6a+b

(21)

! a=654 b=239

3 N=10 代入,-∆H=654N+239

∴-∆H=6779 kJ∕mol 4 N=0 時化學式即為 H2

故 Y 軸截距可推為 H2的燃燒熱

難 易 度

二、陳老師在上「物質的性質」之前,做了一個演示實驗,分別取出 X 與 Y 各約 5 克的物質:X 為金屬(銀灰色粉末);Y 為非金屬(黑紫色,易碎),然後 做了下列實驗:

步驟一:混合 X 與 Y 後研磨,在短時間內不見有明顯的化學反應。

步驟二:將混合物移入錐形瓶後,倒入 5 mL 的蒸餾水,即見劇烈反應,冒出 紅紫色氣體與水蒸氣,瓶壁有黃褐色附著物,瓶底有銀灰色粉末。

步驟三:過了數分鐘,陳老師讓學生觸摸瓶壁,仍感覺有餘溫。

步驟四:陳老師用蒸餾水沖洗瓶壁的黃褐色附著物,流入瓶子的底部後,搖一 搖瓶子,過數分鐘即變為無色透明的澄清液,而瓶底仍有銀灰色粉 末。

步驟五:吸取澄清液數滴置於塑膠墊板上,採用簡易電解的方式,以金絲與鉑 絲為電極,電解數秒後,電極上分別附有銀灰色與黃褐色固體。

演示後陳老師說,電極上的附著物,是日常生活中可用得到的物質。其中之一 用於電池;另一見於家用急救箱。試根據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 寫出步驟二中的最主要化學反應式,且應註明物質狀態並平衡?(2 分)

2 簡答在步驟二,瓶壁上的黃褐色附著物是什麼?(2 分)

3 簡答在步驟四,為什麼黃褐色附著物洗入溶液後,就變為無色的溶液?

(2 分)

4 寫出步驟五的1陽極半反應式;2陰極半反應式。(2 分)

答 案 1 Zn(s)+3I2(s)→ Zn2(aq)+2I3(aq) 2 I3

3因 I3會與未反應完的 Zn 再作用產生無色的 I 4(+):2I→I2+2e

(-):Zn2(aq)+2e→Zn(s)

命題出處 高二下第 9、10 章金屬與非金屬元素及高三下第 6 章電化學

測驗目標 由題意推出可能元素,再寫出相關反應式

詳 解 Y 為非金屬,外觀為黑紫色,其蒸氣為紅紫色,性質易碎,且用於家 中急救箱,推測 Y 為碘元素。又 X 為金屬且常用於電池,因為銀灰色 且 AgI 難溶、PbI2為黃色,故為 Zn 非 Cu、Ag、Pb。

(22)

試題解析 試題解

1 Zn(s)+3I2(s)→ Zn2(aq)+2I3(aq) 2因 I3 為黃褐色

3因 I3 會與未反應完的 Zn 再作用產生無色的 I 4形同電解 ZnI2(aq)

陽極(+):2I→I2+2e

陰極(-):Zn2(aq)+2e→ Zn(s)

難 易 度

(23)

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附關鍵 重點手冊、英文附複習評量卷

高三學生適用

科目國文、英文、數學甲﹙自然組﹚、數學乙﹙社會組﹚、

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完整60天考前複習計畫。

打破章節以主題統整方式彙整。

精挑模擬試題大考題型完全透析。

完整重點整理輕鬆複習確實掌握致勝關鍵。

指考週複習

高三學生適用

科目國文、英文、數學甲﹙自然組﹚、數學乙﹙社會組﹚、

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依大考內容規劃複習進度,一週一練,掌握大考命題核心。

搭配複習評量計畫,精確掌握複習進度,應考最安心。

全省北中南老師齊力編寫,結合多元題型掌握指考命題趨勢。

全真模擬指考命題方式,讓你輕鬆拿高分。

分離式解答本,題題詳解,對照學習最輕鬆。

(24)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第貳部分(占 40 分) 說明:第16題至第25題,每題4分。單選題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 n  2k 以零分計算;多選題每題有n個選項,答錯k個選項者,得該題 的分數;但 n 得分低於零分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此部分得分超過40分 以上,以滿分40分計。 16-20 題為題組 參閱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