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民小學
105 年度
校園環境經營管理執行成果
新北 新 北 市溪 市 溪 洲國 洲 國 小 小 1 10 06 6. .2 2 月 月製 製
壹、校園環境教育行動計畫 ... 3
子計畫一: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民小學 105 環境教育實施計畫 ... 3
子計畫二: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民小學 105 年度節約能源目標與工作計畫 ... 7
子計畫三: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民小學 105 年節約能源推動小組 ... 10
子計畫四: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民小學校園景觀空間規劃委員會設置辦法 ... 11
子計畫五: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民小學 105 學年度低碳農場管理要點 ... 12
子計畫六: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民小學 105 學年度環境教育教師研習活動計畫 ... 14
子計畫七: 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小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之環境教育實施計畫 ... 15
貳、學校基本資料 ... 17
一、校園基本配置圖 ... 17
二、103-105 年度各月份水電費使用統計表 ... 18
(一)103-105 年度各月份電費統計表 (校內電號:05666140119) ... 18
(二)103-105 年度各月份水費統計表 (水號:C5352956907) ... 19
參、環境教育相關議題推動成效 ... 20
一、與課程整合的績效(105 年 1 月 1 日-105 年 12 月 31 日) ... 20
(一)環境教育融入各領域之教學成果 ... 20
(二)結合學校特色辦理師生環教增能研習 ... 22
二、改善校園與社區環境的績效(105 年 1 月 1 日-105 年 12 月 31 日) ... 23
三、創新作為或優良事蹟(105 年 1 月 1 日-105 年 12 月 31 日) ... 56
壹、校園環境教育行動計畫
子計畫一: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民小學 105 環境教育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教育部補助地方政府辦理環境教育輔導小組計畫作業要點。
(二)環境教育法第 19 條(略)。
(三)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
(四)本校校務發展計畫。
二、目的:整合各項資源,以實現環境保護、紮根環境教育、建構低碳校園為 策略,共同研擬行動方案,並付諸行動力,落實環境教育中長程計畫。
三、計畫目標:
(一)成立環境教育推展小組,推展環境教育。
(二)推動學校環保教育,落實資源回收,垃圾減量。
(三)設計以學校為本位的環境教育課程,融入各科教學。
(四)加強校園綠化美化與環境衛生,維護校園環境品質。
(五)致力於自然生態的保育及環境資源的合理經營,以營造永續經營的理念 及環境。
四、期程及方法:
(一)期程:本(105)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止。
(二)方法:藉由研習、教學、體驗、參訪、影片觀賞、實作及其他活動等,
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環境教育,除給予知識外,更進一步走向戶外,
實際感受環境與人的緊密關係。
五、實施原則:
(一)教育性:透過課程設計,結合人文素養和科技理念,發展本位環境教育。
(二)生活性:將環保理念融入生活教育之中,持續推動,建造學校環境教育 的大環境。
(三)經濟性:以最少經費、最完善規劃、行動來改善環境,營造永續校園。
(四)全面性:教師、學生、家長及社區全面動員,共同參與。
六、實施對象:本校全體教職員工生、家長、社區民眾。
七、實施項目與工作要點:
實施項目
主辦 備註 工作要點
一、推動環保組織工作
1.綜理「環境教育」相關事宜。 校長 1.成立「環境教育推展小組」 ,負責環境教育工作的
規劃與推展。
2.擬定環境教育實施計畫
總務處 開學第二週
二、加強環境教育宣導及教學 1.利用朝會、週會時間,宣導環境教育觀念,並指導
實際做法。
學務處
總務處 經常實施 2.將環境教育教材內容融入各相關學科。 教務處 經常實施 3.登錄綠色學校網站,成為綠色學校夥伴,分享成果。 總務處
4.於家長日或志工家長研習講座時,向學生家長以及
社區民眾宣導環保觀念與做法。 輔導處 每學期一次 5.辦理教師環境教育研習及進修。 總務處 每學期一次
三、強化校園綠化美化
1.多種植原生種植物,保護自然生態。 總務處
每學期檢討新增2.鼓勵學童認識校園花木愛惜環境。 教務處 學校教師 3.修剪維護校園花木,維護校園環境整潔清爽。 總務處 不定期 4.增加校園透水鋪面、綠覆率。 總務處
每學期檢討新增四、加強環境衛生,維護師生健康 1.清除水溝、瓶罐積水、撲滅病媒蚊、防範「登革熱」
等各項傳染病。
總務處
學務處 不定期 2.改善學校安全衛生之飲水設備,並做定期保養。 總務處
每學期檢討新增3.推展健康操活動、做好餐後潔牙。 學務處 各班級
4.禁吃檳榔及禁煙。 學務處 不定期
五、推展垃圾分類、垃圾減量、資源回收
1.推動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工作,做好垃圾減量。 學務處 每日實施
2.推展廢電池回收,配合獎勵制度鼓勵學生實施。 學務處 不定期
實施項目
主辦 備註 工作要點
3.班級設置環保小義工,負責各班級垃圾分類、資源
回收及節約能源工作。 學務處 每日實施
六、推動校園環境規劃及保護工作 1.規劃生態校園、設計學習單並設計相關活動。 教務處
總務處
融入各班 各科教學 2.各班級定時定點打掃校園,導護老師協助督導。 學務處 各班級 3.宣導節約能源,愛惜公物。 總務處 各班級 4.宣導使用低汙染產品,做好綠色消費。 總務處
每學期檢討新增七、舉辦各項環境教育藝文活動 1.舉辦「環保藝文活動」之漫畫、作文、書法、壁報
學藝競賽活動。
教務處 學務處 總務處
每學年 2.推動有關單位所舉辦之環境教育活動。 總務處 每學年 3.舉辦衛生及環保問題有獎徵答活動。 學務處 每學年 八、環境教育推展小組職掌表:
職稱 姓名 現職 職務分工
召集人 張以桓 校長 統籌全校環境教育相關工作
執行祕書 陳莉君 總務主任 校園環境保護工作之訂定與執行、支援環境教育 活動所需器材及設備
執行秘書 蔡佳霖 學務主任 執行各項推展環境教育計畫有關事項 執行秘書 張明智 教務主任 執行各項推展環境教育計畫有關事項 執行秘書 蔡慶忠 輔導主任 執行各項推展環境教育計畫有關事項 副執行秘書 謝瀚頡 事務組長 協助推展環境教育計畫有關事項
組員 王柏文 教學組長 環境教育教材之發展與推行相關藝文活動、協助 推展環境教育計畫有關事項
組員 周承志 出納組長 實施環境教育各項經費收支、協助推展環境教育 計畫有關事項
組員 陳武仁 衛生組長 協助推展環境教育計畫有關事項、資源回收工作 組員 李莉娟 護理師 掌控學生環境衛生宣導及疾病之預防
組員 王文苑 工友 校園環境維護及整理
組員 張麗蘭 工友 校園環境維護及整理
組員 陳鳳常 工友 校園環境維護及整理
職稱 姓名 現職 職務分工 組員 劉秋香 工友 校園環境維護及整理
組員 李國洲 工友 校園環境維護及整理 九、預期效益:
(一)落實環境教育,維護校園環境整潔,垃圾減量,做好資源回收。
(二)創新教學,環境保育概念融入各科教材中。
(三)培養學生愛護校園,愛護社區,進而愛護大自然,營造永續的生活環境。
(四)建立以環境教育計畫為核心推動全校經營環境教育。
(五)引進民間活力、專業諮詢、促進夥伴參與,多元方法推動學校環境教育。
(六)落實做中學,從學校做起,培養共同計畫、執行、評估環境行動經驗。
(七)設定學校推動環境教育人員訓練達成目標,共同學習成長。
十、執行與考核
(一)由環境教育推展小組組成考核委員會,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執行成效,
改進缺失,持續推展。
(二)重視鼓勵與輔導,績效良好者,不定期公開表揚獎勵。
十一、經費來源:
(一)本校編列經費支付。
(二)運用社區資源。
(三)爭取相關單位經費補助。
十二、考核與獎勵
(一)公開接受中央與地方考核、輔導訪視並呈報相關成果。
(二)重視鼓勵與輔導,公開表揚教職員工生。
十三、本計畫經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子計畫二: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民小學 105 年度節約能源目標與工作計畫
一、依據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98 年 4 月 16 日北教環字第 0980263288 號函「臺北 縣政府暨所屬各級行政機關及學校全面節能減碳措施實施計畫」辦理。
二、實施目標:學校用電、用油量,每年減少 2%,至 106 年度止累計減少 14%
(以 99 年度為基準)。
◎100~106 年度用電用油預計達成之目標數 (一)用電:
99 年度總用電量 (基準)
100 年度預計達成 之總用電量
101 年度預計達成 之總用電量
102 年度預計達成 之總用電量 437,560 度 低於 428,809 度 低於 420,057 度 低於 411,306 度 103 年度預計達成
之總用電量
104 年度預計達成 之總用電量
105 年度預計達成 之總用電量
106 年度預計達成 之總用電量 低於 402,555 度 低於 393,804 度 低於 385,053 度 低於 376,302 度
(二)用油:
99 年度總用油量 (基準)
100~106 年度預計目標
達成總用油量 備註
0 公升 0 公升 本校無公務車,目標維持 0 成長
三、工作小組組織架構及執掌:
職稱 工作執掌 備註
校長 督導本校各項節能措施及計畫執行 召集人 總務主任 擬定與執行節約能源措施及工作計畫 能源管理人 學務主任 協助節源教育推動工作,辦理活動宣導與落實
教務主任 協助節能教育之課程規劃與推動 輔導主任 執行本校節能教育之推動與協調工作 幼稚園主任 協助幼稚園節能教育之課程規劃與推動
事務組長 負責本校節能工作執行與設備修繕
衛生組長 負責本校節能工作執行與實施宣導
學年主任 配合執行節能計畫之相關活動。
四、具體採行措施:
實施方法 內容
購置及汰換設備方面
1.優先採購符合節能標章、環保標章或省水標章之水電設備及事務性產品。
2.檢視各項用電或用水設備及其他事務性產品之規定年限,適時汰換及保養。
3.用電量大的設備及場所設置適當管理監控系統及使用辦法。
4.照明燈具新設或汰換時,應請專業技師或廠商進行規劃設計適當照明配置,
採用高效率照明燈具及電子式安定器。
5.逐步汰換各空間傳統耗能燈具,改設高效率節能燈具。
6.水電設備於新設及汰換時,採用省水節能器材。
7.爭取經費全面汰換學校現有耗能照明燈具,改換為高效率燈管。
8.購置省水水龍頭。
節約用電方面
1.採責任分區管理,控制室內空調溫度於 26~28℃,並視需要配合電風扇使用。
2.利用室內、外遮陽或窗簾,配合走廊植栽降低日曬影響,協助室內空間降溫。
3.定期清洗及保養窗、箱型冷氣機、中央空調系統之空氣過濾網及冷卻水塔。
4.走廊及通道等照明需求較低之場所,在無安全顧慮下設為隔盞開燈;需高照 度之場所,於基礎照明下增設局部照明。
5.採取責任分區及個人責任區管理,隨手關閉不需使用之用電器具。
6.依落塵量多寡定期清潔燈具;依燈管光衰及黑化程度更換燈管,以維持應有 亮度。
7.非上課時間及中午休息時間,關閉不必要之基礎照明。
8.上課時間以外停用電梯,假日關閉電梯電源。
9.變壓器放置場所設置良好通風,必要時加裝風扇或空調散熱。
10.定期檢討合理契約容量值與功率因數,以減少電費支出。
11.事務機器均設定節電模式,當停止運作 5~10 分鐘後,即可自動進入低耗能 休眠狀態。
12.中午休息時間及下班,關閉不必要之辦公事務機器。
13.長時間不使用(如開會、公出、下班或假日等)之用電器具或設備(如電腦 及其螢幕與喇叭、印表機、影印機、蒸飯箱等) ,關閉主機及周邊設備電源,
減少待機電力之浪費。
14.飲水機及開飲機應裝設定時控制器或手動控制使用時間。
15.電子看板降低亮度,並以定時器設定開關時間,假日關閉。
節約用油方面 1.員工公出,鼓勵搭乘大眾運輸系統。
2.鼓勵員工改使用腳踏車通勤,節省個人用油。
其他方面
1.公文及紙張使用儘量採雙面列印或反面重複利用。
2.開會應自備環保杯,不用紙杯;用餐應自備環保筷,不用免洗筷。
3.張貼日常節約能源標語或提醒標示,以養成全校師生節約能源之習慣。
4.課程中加入節約能源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節約能源的觀念及知識。
5.各班培訓設置節能小天使,隨時檢視、落實各班及教室周遭節約能源的實際 行動。
6.配合學校每週五晨光時間,加強宣導節約能源相關訊息。
7.增設用電監視電子看板,結合節能教學落實日常行動。
8.爭取設置頂樓斜屋頂,降低頂樓教室溫度。
四、定期檢核各項相關節約能源之調查表格(附件 1、2) 。
五、每年依據各項用水用電用油之使用量進行檢討及研擬改善措施,落實節約 能源教育與工作。
六、本計畫經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子計畫三: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民小學 105 年節約能源推動小組
一、依據:
(一)依據行政院 97 年 8 月 6 日院臺經字第 0970030865 號函核定「政府機關 及學校全面節能減碳措施」辦理。
(二)依據新北市政府 101 年 3 月 22 日北府秘事字第 1011427524 號函辦理。
二、工作執掌:
姓名 職稱 負責工作
召集人 張以桓 校長 統籌整體計劃之擬定
顧問 莊瑞玲 家長會長 統籌家長會能夠支援之項目 計畫代表人 陳莉君 總務主任 規劃節約能源計劃之方針
計畫執行者 張明智 教務主任 統籌督導各班環境教育課程計畫以及 實施情形
計畫執行者 蔡佳霖 學務主任 統籌各項學生節約能源政策宣導以及 落實於生活教育
計畫執行者 蔡慶忠 輔導主任 協助規劃本校環保志工成長團體 計畫執行者 丁忻如 幼兒園主任 協助幼稚園節能教育課程規劃與推動 計畫執行者 謝瀚頡 事務組長 規劃及推動本項方案計畫及設備修繕 計畫協助者 陳武仁 衛生組長 推動衛生及環保教育
計畫協助者 黃健勛 輔導組長 協助於親職講座及志工團體宣導節約 能源政策
計畫協助者 賴虹宇 設備組長 協助運用教學設備宣導各項環保議題 及影片
計畫協助者 陳俊維 圖書館長 協助推動環保議題相關共讀活動 計畫協助者 向雲暉 資訊組長 協助管理本校電腦設備及事務機器之
使用
計畫協助者 學年主任 學年主任 配合執行節能計畫之相關活動
三、本表如奉核可,依文執行各項工作計畫。
子計畫四: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民小學校園景觀空間規劃委員會設置辦法
中華民國99年6月27提案通過,102年8月1日修正
第一條 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民小學(以下簡稱本校),為配合本校校務發展 計劃,提高空間使用品質,創造良好教學以及休憩環境,特設立校園 空間規劃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
第二條 本會委員會由召集人、當然委員、專業委員組成。
(一)召集人:由校長兼任之。
(二)當然委員:由教務主任、學務主任、總務主任、輔導主任、幼兒 園主任、會計主任、事務組長、設備組長、資訊組長、體育組長、
學年主任、教師會代表1人、家長會代表1人擔任。
(三)專業委員:由校長視實際需要得遴聘校內外相關領域學者、專家 擔任,其任期一年,得連任之。
(四)執行秘書:由總務主任擔任之。
第三條 本委員會任務如下:
(一)審議有關校園環境、景觀規劃等事項。
(二)審議空間新增及調整之需求案。
(三)檢討及審核現有空間使用狀況。
(四)校園重大工程之「興建規劃構想書」初步審查及建議事項。
(五)得視需要設小組,進行相關事務之規劃。
本小組推動業務由總務處負責行政作業事宜。
第四條 本會每學年開會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由召集人召開會議。
第五條 本會開會時需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決議事項需有出席人員二分 之一以上同意始得通過。
第六條 本設置辦法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子計畫五: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民小學 105 學年度低碳農場管理要點
一、 依據
(一) 依據 105 年本校環境教育計畫 (二) 總務處年度計畫。
二、 目標
(一) 透過體驗學習,栽培有機蔬菜,提昇正確的環保概念。
(二) 結合生命教育,培養愛護植物、尊重生命的內涵。
(三) 配合九年一貫自然課程,實際栽植農作物,培養正確的自然科學概念。
(四) 充分利用校園環境,推動教室外課程活動,營造友善的校園環境。
三、 實施對象:全校師生、志工
四、 實施期程:104 年 3 月 1 日~105 年 2 月 28 日
五、 實施方式:依分配區域種植當季農作物。本校種植區域共畫分六塊區域 分配如下,其中二塊區域開放全校教師申請栽種蔬菜,體驗 自然與環境學習活動。
(一) 第一區域:輔導室高關懷班使用。
(二) 第二區域:自然科老師使用
(三) 第三區域:自然科老師使用
(四) 第四區域:班級教師使用
(五) 第五區域:班級教師使用
(六) 第六區域:總務處配合低碳校園種植蔬果(樂齡教育)
(七) 第七區域:總務處配合低碳校園種植蔬果(樂齡教育)
總務處配合低碳 教育種植蔬果
(樂齡教育)
班級老師 申請使用
自然科任老師 配合課程使用
自然科任老師 配合課程使用
輔導室高關 懷班級使用 班級老師
申請使用 總務處配合低碳
教育種植蔬果
(樂齡教育)
未來辦理 魚菜共生預定地
區
六、 實施內容
(一) 有意願耕作植栽者,請詳細填寫報名表(附件 1) 。
(二) 報名班級超過農場用地規劃時,由總務處抽籤,獲錄取班級,由總務處統一規 劃農場用地分配使用。
(三) 申請期程自同意之日起算以一學期為原則,至下一學期必須重提申請。
(四) 農場內禁止施用化學農藥或肥料。
(五) 農場管理及使用須配合總務處校園整體規劃及管理規則。
(六) 農場之作物植栽歷程,需視本校教學之需要開放觀察並納入生態園區之範疇。
(七) 農場之收成由使用班級或單位自行規劃使用。
(八) 農場耕作所需使用之農具由使用班級或單位自行準備。
(九) 期程結束後繳交活動心得及成果照片。(至少三份學生作品及 10 張照片) 七、 經費來源:由本校辦公費項下支應
八、 獎勵:
(一) 推展成效佳之班級可延續一次(半學期),免申請。
(二) 推展成效佳之學生可獲獎狀一只,靛色榮譽卡三張。
九、 預期效果
(一)充分利用校園環境,推動有機農園的體驗教學,鼓勵學生接觸大自然,
營造真與美的校園環境。
(二)配合十二年國教課程生活化,學童透過蔬菜觀察、紀錄、檢討、發表成 果,學會生活情意、技能。
(三)構築人與人、人與土地的對話,推動符合低碳概念之校園環境,以達到 低碳生活教學功能。
(四)透過參與種植農作物過程,體認愛物惜福的意義,從有機菜園栽培中,
提昇師生正確的環保觀念。
十、 本計畫經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子計畫六: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民小學 105 學年度環境教育教師研習活動計畫
一、 緣起
依據 100 年 6 月 5 日起實施之環境教育法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所有員工、教師、
學生均應於每年 12 月 31 日以前參加 4 小時以上環境教育,並於翌年 1 月 31 日前申報當 年度執行成果。爰此,為有效掌握及達成本校教職員工均符合法令之目標,特辦理此研 習活動。
二、 依據
(一)環境教育法第 19 條。
(二)新北市推動低碳校園中程計畫(100 年至 104 年)
(三)本校環境教育計畫 三、 目標
(一) 藉由環境教育活動與推廣完成師生環境教育相關研習與學習活動。
(二) 為有效掌控同仁對環境教育研習時數之達成,以及界定環教研習、活動之範圍、內 涵、時數等,以期符合法律規定。
四、 辦理單位
本案由總務處負責執行,有關環境教育相關時數之核定經總務處確定後,將至環境教育 終身學習網登錄為個人環境教育研習時數。
五、 研習對象
本機關全體教職員工,包含投保勞工保險或公務人員保險者。(不含退休及當年度工作 未滿 3 個月人員)
六、 研習地點
本校二樓會議室 七、 研習時間
104 年 9-12 月每月的第一週星期一上午 8:10~8:40 分,每次研習時間半小時,共 4 次,
核計 2 小時。
八、 研習內容
(一) 九月份(9 月 7 日)—節約用電
(二) 十月份(10 月 5 日)—節約用水及雨水回收
(三) 十一月份(11 月 2 日)—校園環境及校園建築介紹 (四) 十二月份(12 月 7 日)—永續校園藍圖說明
九、 預期效果
(一) 經由環境教育學習活動,讓同仁體認在日常生活的活動中,做好環境保護,並 啟發同仁自我省思,與環境永續共存發展之願景。
(二) 全校教職員工每年均能達到環境教育法規定之研習時數。
(三) 全校教職員工重視環境教育,積極參與各項環境教育活動,爭取榮譽。
十、 本辦法經課發會通過後, 陳請校長核定後公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 總務主任 校長
子計畫七: 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小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之環境教育實施計畫
提報年度: 民國 105 年
計畫單位: 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民小學 計畫名稱: 105年度環境教育實施計畫
預計實施對象: 公教人員保險: 111 人、 勞工保險: 40 人、 軍人保險: 0 人、 其他: 1795 人 總計:1946人 (已提報13100小時,應提報7784小時)
計畫目標與預期效 益:
1.認識校內節能建築與設施-斜屋頂、雨水回收系統,讓師生對自身校園環境更具環境教 育意識,並進而能將環境教育身體力行落實於生活中。 2.師生能夠對於校園植物有更深 一層的認識,並珍愛周遭生態。 3.全校共同努力,並透過班級節能小天使作為種子,監 督查核班級節能狀態,以節省降低水電用量。 4.結合生態教學體驗活動,充實教學專業 知能及課程內涵。 5.落實環保行動,確實做到垃圾減量,分類回收工作。
填報人員資料:
姓 名:王柏文
電 話:(02)26867705#51
Email:[email protected] 1 0 5 年 度 子 計 畫
子 計 畫 內 容 課程名稱:環境教育議題座談
報名時間:未定
開課時間:105-04-20~ 105-04-20 地點:
課程方法/內容領域:演講/學校及社會環境教育
課程描述:1.提高教師對於環境教育、生態體驗之認同。 2.透過校外講師的分享,增加教師環教知能,並可嘗試將環境教 育議題融入課程中。
課程時數:實體/數位:2/0(小時) 總時數:2(小時) 報名人數:100
課程名稱:教職員環境教育生態體驗 報名時間:未定
開課時間:105-11-01~ 105-12-09 地點:
課程方法/內容領域:參訪/自然保育
課程描述:1.透過走訪戶外生態,親自自然,體認環境之美,進而力行環境保育。 2.將環教生態體驗參訪之收穫,帶回課 堂,師生共同成長。
課程時數:實體/數位:4/0(小時) 總時數:4(小時) 報名人數:60
課程名稱:校園複合型防災教學及實地演練 報名時間:未定
開課時間:105-09-01~ 105-09-30 地點:溪洲國小校園
課程方法/內容領域:實作/災害防救
課程描述:1.藉地震、水災及核子輻射災害進行教學及實地演練。 2.動員全校人員,進行災害預防教育及災後急救演練,
力求每位成員都能有正確的知能及反應
課程時數:實體/數位:4/0(小時) 總時數:4(小時) 報名人數:2000
課程名稱:防災知識研習與自衛消防編組演練 報名時間:未定
開課時間:105-09-01~ 105-10-31 地點:
課程方法/內容領域:實作/災害防救
課程描述:1.實際操作校園內各項消防設備-滅火器、室內消防栓、緩降機。 2.火場煙霧體驗,與認識逃生技巧知能。 3.火 災受信總機及各種警報器的認識介紹。 4.自衛消防編組演練。
課程時數:實體/數位:2/0(小時) 總時數:2(小時) 報名人數:130
課程名稱:蔬果創意料理達人 報名時間:未定
開課時間:105-05-02~ 105-05-27 地點:溪洲國小會議室
課程方法/內容領域:實作/學校及社會環境教育
課程描述:1.提醒學童重視天天五蔬果的重要性。 2.培養學生愛物惜物,不浪費食物的美德。 3.使用在地食材,配合減少 碳足跡議題,推廣當季蔬菜。
課程時數:實體/數位:2/0(小時) 總時數:2(小時) 報名人數:400
課程名稱:認識校園綠建築-斜屋頂暨雨水回收 報名時間:未定
開課時間:105-03-07~ 105-03-07 地點:
課程方法/內容領域:課程/學校及社會環境教育
課程描述:1.透過宣導教材讓師生共同認識校園內綠建築。 2.透過校園新設置之斜屋頂暨雨水回收設備,讓師生能感知校 園節能的實際作為。 3.透過課程能自省自身日常生活的節能行為。
課程時數:實體/數位:2/0(小時) 總時數:2(小時) 報名人數:1800
貳、學校基本資料
溪洲國小 105 學年度學校基本資料
學生人數:約 1766 人 105 年度綠色學校伙伴網路葉片數: 88 片 學生班級數:69 班(含幼兒園) 校地總面積:28915.02 平方公尺
一、校園基本配置圖
二、103-105 年度各月份水電費使用統計表
(一)103-105 年度各月份電費統計表 (校內電號:05666140119)
年度 月份
103
(計 電 單 位:kWh)
104
(計 電 單 位:kWh)
105
(計 電 單 位:kWh)
備註
1 30,600 32,960 32,120
2 20,480 25,720 22,320
3 20,320 10,000 17,360
4 29,120 31,760 32,240
5 29,600 29,520 28,400
6 34,520 32,480 36,720
7 36,040 41,880 38,400
8 19,960 16,720 13,880
9 19,080 17,200 20,720
10 43,240 38,480 35,000
11 31,360 32,960 35,066
12 26,040 29,720 29,760
(二)103-105 年度各月份水費統計表 (水號:C5352956907)
年度 月份
103
(計水單位:度)
104
(計水單位:度)
105
(計水單位:度) 備註
1 3348 2274 1741
2 3706 1894 1716
3 2871 1004 1093
4 3209 1781 1976
5 1951 1692 1773
6 2473 1800 2294
7 1889 1919 2169
8 1409 1610 1236
9 1128 1729 1283
10 1767 1931 1840
11 2283 1472 1382
12 2347 3264 2368
參、環境教育相關議題推動成效
一、與課程整合的績效(105 年 1 月 1 日-105 年 12 月 31 日)
(一)環境教育融入各領域之教學成果
日期 文章標題 葉片數
2016/12/31 雨水再回收溪洲也有斜屋頂 2
2016/12/31 我吃的菜安全嗎 1
2016/12/31 溪洲營養教育宣導 3
2016/12/31 環境教育研習--有機蔬菜介紹 1
2016/12/30 溪洲空氣品質監測站 2
2016/12/29 環境教育--如何吃出蔬菜的健康與安全 3
2016/12/29 人生不碳氣 3
2016/12/29 認識樟樹 2
2016/12/28 海洋教育--離岸流宣導 2
2016/12/28 節淨能源與交通工具 2
2016/12/27 又見褐根病 1
2016/12/26 校園中的鳥 8
2016/12/26 吃的好,吃的剛剛好,大家不再浪費食物 2
2016/12/24 鹿角溪溼地遊學 4
2016/12/21 和校園植物做朋友 3
2016/12/16 105 年度「校園老樹及建物」緬懷活動 4
2016/12/16 中壢綠苑參觀記 2
2016/12/11 環境教育--食農教育推展藍圖 1
2016/12/11 觀新藻礁參觀記 2
2016/12/05 溪洲國小志工隊 105 學年度苗栗一日生態踏查遊 1
2016/08/27 食在愛地球~廚餘回收再利用 3
2016/08/27 蔬菜生長日記 3
2016/08/27 鹿角溪生態巡禮 3
2016/07/28 畢業季--趕來皂 4
2016/07/27 環境教育知能研習-防災教育 1
2016/07/26 環境教育--海洋繪圖比賽 1
2016/07/25 校園空餘地再利用--我也是小農夫 2
2016/07/20 溪洲樹的故事 1
2016/07/19 動物園一日遊 2
2016/07/19 蟬的一生 2
2016/07/18 資源再利用--溪洲跳蚤市場 2
2016/07/18 林班道及科學博物館之戶外教學 4
2016/07/18 蜜源植物-夏日引蝶大利器 2
2016/07/16 小人國新體驗 4
2016/07/15 圖書館的環境空間大改造 3
2016/07/15 溪洲建築之美評選--徵畫活動 2
總計 88
(二)結合學校特色辦理師生環教增能研習
二、改善校園與社區環境的績效(105 年 1 月 1 日-105 年 12 月 31 日)
蜜源植物-夏日引蝶大利器
目標:
1.營造生態校園,豐富校園生物多樣性。 2.引進並栽植蜜源植物(含食草),建構蝴蝶棲地。 3.透過實際參與,
建構學生正確生態觀念與環境知識,並培養學生友善環境態度。
進行方式:
為豐富本校校園生物多樣性,營造蝴蝶棲地,本校與新北市蝴蝶學校成員文林國小合作,引進馬利筋及光冠水 菊、澤蘭等蜜源植物。首先在老師的指導之下由本校衛生隊學生協助進行剪枝、種植、覆土等工作,將蜜源植 物種植於花盆之中,並移至本校網室農場。待確定成長順利後,於六月中旬將植物移植至本校校園種植。 後續 工作規劃為預計於暑假進行蝶種觀察與記錄工作,並於下學期初辦理校園蝴蝶生態展覽,將學生對校園生物多 樣性知識的建構由點擴展到面,讓更多學生得以瞭解人與生物及環境的良好互動,係追求環境永續的不二法門。
成果描述:
1.五月份所栽植之蜜源植物均生長良好,已順利生長、開花。 2.馬利筋植栽已發現金斑蝶幼蟲,並已完成影音 記錄工作。 3.所栽種的蜜源植物目前已記錄到金斑蝶、淡紋清斑蝶、小紋青斑蝶、異紋青斑蝶等多種斑蝶屬物 種。
實施心得:
本校為都市型學校,缺乏自然環境支持,但透過蜜源植物與食草的栽植,可以營造一適合蝴蝶生長之棲地,擴 展校園生物多樣性。而透過實際行動參與,讓學生體驗生態校園環境的營造,除在過程中協助學生建構正確的 環境知識與觀念外,同時也培養良好的環境態度。
學習者心得:
四年五班 張○蓁 這次幫老師種蜜源植物我才知道,原來有一些植物是不需要根就可以直接 種植,老師說這種 方式叫做「阡插」。我負責種的是光冠水菊,他會吸引很多蝴蝶前來吸食花蜜,讓我們可以近距離觀察蝴蝶的 生態。但老師也說,光冠水菊是外來種植物,所以不能隨便亂種,要種在花盆裡,不然可能會影響生態。這些 事情我以前都不知道,但這次種了之後我就知道了!希望學校的環境越來越好,可以吸引很多蝴蝶來我們學校。
資源再利用--溪洲跳蚤市場
目標:
1.培養學生愛物惜物觀念。 2.讓學生瞭解資源重複再利用的永續概念。 3.親師生共同參與,凝聚班級向心力。
進行方式:
由學生蒐集家中狀況尚佳但使用率低的物品,攜帶至班級攤位與全校同學進行交換。各班級也能擺設攤位,販 賣由家長及老師、學生共同製作的健康食品。透過實際的參與及解說看板的製作,讓學生瞭解到家中無用的垃 圾也可以活化成為有用的資源,同時也知道減少垃圾量對地球環境的影響。
成果描述:
1.物品循環再生,減少資源浪費。 2.資源活化再利用,減少垃圾製造。 3.學生能瞭解資源再生的正確觀念,並 知道本活動對於地球環境的影響。
實施心得:
跳蚤市場一向是本校最後歡迎的全校性活動之一,每到這個日子,小朋友莫不開心的將家中許多已經不玩的玩 具整理出來,迫不急待的要和同學交換新的玩具回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除了享受交換的樂趣外,無形間也 減少了許多垃圾的製造及許多資源的浪費。更重要的是,一個活動的實際參與,是日後教師在培養學生愛物惜 物以及友善環境觀念時的最佳例子,因為學生親身參與過,所以更能貼近學習者的生活並引起共鳴。希望過這 樣的活動,能夠讓學生反思自己是否能在生活中從事更多友善環境的行為,並積極落實在日常之中。
學習者心得:
2年9班 林○○ 跳蚤市場很好玩,因為可以換到新玩具。我帶來學校的是一個娃娃,那是我小時候在玩的,等 我長大了就不再玩了,所以被媽媽收在櫃子裡。今天我拿他換了一副撲克牌,因為爸爸有教過我撲克牌的玩法,
所以我要把它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如果大家不玩的玩具都丟掉的話,就會製造很多的垃圾,但是如果拿 來跳蚤市場交換的話,大家就會都有新玩具可以玩,希望下學期還有跳蚤市場。
蟬的一生
目標:
1.師生能理解生物多樣性的概念以及重要性。 2.師生能認識校園物種-紅脈熊蟬的一生及棲息環境。 3.培養學 生觀察環境的能力以及尊重生命的態度。
進行方式:
1.由學校製作ppt簡報提供教師進行教學之用。 2.利用教師朝會時間先針對教師辦理環境教育研習,再由教師
利用早自習時間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宣導。 3.由教師利用時間帶領學生實際觀察以及填寫學習單。
成果描述:
1.全校師生均參與本次環境教育研習。 2.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以及的尊重生命的態度。 3.讓學生瞭解每一個物種 的存在都有其重要性,生態平衡的破壞最終也將導致人類的苦果。
實施心得:
每年到了夏初,校園內就會傳來陣陣的蟬鳴。這種和我們生活在同一環境的小生物,雖然每年總以鳴叫來提醒 我們他的存在,但我們卻往往在無意間就忽略了他。今年學校主任在巡視校園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了蟬若蟲 鑽出地面的洞,才激起了想要讓全校師生更認識這個小鄰居的念頭。透過教材的提供以及事先的教育訓練,以 及教師的入班宣導,我們發現下課時間真的有孩子跑到校園的花圃內尋找蟬蛻以及土洞,或是一群小朋友站在 樹下邊聽著蟬鳴,邊尋找他們不易被發現的蹤跡,甚至是將受傷的蟬送到總務處請老師幫忙照顧!這是一個從 未知、認識、瞭解到愛護的歷程,也讓孩子知道到人與生物的存在未必是衝突,而是可以和平相處的,而這也 正是人類追求永續生存的重要概念。
學習者心得:
二年9班 陳○伶 上完了課我才知道原來蟬蛻是蟬的若蟲脫下的殼,下課時我和同學一起去花圃找,果然有找 到。蟬蛻是咖啡色的,上面有裂開,蟬就是從這裡跑出來。學校的蟬叫聲很大聲,所以應該有很多隻,下次我 要和同學一起去找找看他們在哪裡。我們也會愛護他們,不會亂抓,不然以後就看不到蟬了。
溪洲樹的故事
目標:
1.透過研習瞭解溪洲國小樹的故事及歷史。 2.透過研習增進老師對樹木的生長認識。 3.透過研習引導老師主動 關懷周遭環境,進而支持環教各項活動。
進行方式:
1.訪問溪洲資深教師,敍說溪洲國小老樹的故事。 2.製作PPT向全校教師敍說溪洲在地的故事。 3.分享溪洲
國小27年來樹木成長對環境教育的影響。 4.說明環境變遷對環境及樹木所帶來的影響。
成果描述:
1.溪洲國小成立27年,校園從當初光秃秃的景象,到現在綠蔭盎然,歸功於歷屆校長及總務主任的努力。 2.
配合這次研習活動讓溪洲國小老師了解溪洲樹的過往及點點滴滴,就好像在陳述過往的歷史,十分有趣。 3.
透過樹的故事也讓溪洲老師了解,環境的變遷,不僅對人類帶來不同的感受,也會對動植物帶來改變,可能是 浩劫,也可能是重新。 4.關懷周遭的環境,以行動支持學校環教政策,其實也是一種愛地球的行為
實施心得:
1.辦理這次研習,前置工作除了觀察溪洲樹木的生長,還要訪問資深老師,從他們那裡知道,每一棵樹木除了 有其生命外,其實也有著和溪洲國小共同成長的歷史,聽來津津有味。 2.聽完樹的故事,好像就也了解溪洲多 年來環境的變化,提醒著我們要珍愛環境,不要任意破壞環境 3.每棵樹都是生物多樣性的一部份,他乘載了許 多的生命,而每一個生命都與另一個生命相互有關。
學習者心得:
1.感謝總務處辦理這次研習,不僅讓我知道好多樹的種類,同時也讓我知道溪洲樹的故事。 2.看到總務處拍的 照片,我覺得我也會很想幫環境留下紀錄。 3.原來一棵樹生長太高太大,是會影響其他的生物生長的。 4.仔細 觀察學校,原來處處都是學問。 5.環境教育從小地方做起,關懷周遭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到。 6.環境改變了使 得原來的生態也改變,有些時候其實也不是人類破壞了環境,而是物種本身相互競爭的結果。
校園空餘地再利用--我也是小農夫
目標:
一、建造綠色健康的學校-- 運用學校的閒置空間等作為可食地景基地,不排擠原有種植的植物,營造隨處可見 的可食地景。讓學生雖處都市校園內,卻能有個處處有綠意的健康學校。 二、營造綠色幸福的學校— 透過食 農教育,讓學生有體驗種菜、照顧及採收作物的機會,從而親近自然,看到食物原來的樣子。透過體驗植物成 長,讓溪洲成為一所具有幸福感的學校。 三、打造綠色永續的學校— 成立食農教育教師專業社群,發展食農 教育學校本位課程,兼顧學校特色及資源,促成溪洲國小成為綠色永續的學校。
進行方式:
(一) 運用本校閒置空間,建置可食地景種植區域 (二) 運用本校既有花台,增設可食地景種植區域。 (三) 運用 種植植物器具,增加可食地景種植區域。
成果描述:
(一)、學生透過參與增進農園設施與栽植栽培的知能。 (二)、培養學生觀察與栽培植物的能力。 (三)、學生 透過參與,能培養責任感的情操。 (四)、學生能養成珍惜食物、養成愛物惜物的美德。
實施心得:
溪洲國小校地共25400平方公尺,其中綠地覆面積約為6465.72平方公尺,綠地率約為25%,因此可以用來種 植的面積不多,另外本校學生數眾多,原本的閒置空間就不多。 但本校積極參與可食地景活動,在前年時,運 用環保局提供經費建置了低碳農場,今年更參與教育局可食地景活動,規劃了多處校園種植區,成效不錯,受 到學生的喜愛,除此之外,為了能讓學生能及時體驗耕作,本校也規劃運用花台及盆栽器具,讓學生的種植可 食蔬菜,今年實施的成果豐碩,令師生十分驚豔。 本校規劃校園空餘地再利用,讓每位學生都是小農夫,讓學 生在種植過程中,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解決面臨的困難,並能詳實觀察。
學習者心得:
6年1班吳同學:我們利用教室外種了很多蔬果,包括玉米、蕃茄、小白菜、萵苣等,其中小白菜最多菜蟲,我 和同學都利用下課時候抓菜蟲,老師說,如果每天沒有固定巡視,可能會一下子就被菜蟲吃光光,我們很認真 每天都在抓菜蟲。老師告訴我們也可以自製辣椒水,噴在菜上面,讓我們種的菜變成蟲蟲不喜歡的環境,我們 也有做,不過成效不好,蟲蟲還是一直來吃,我覺得最好的方式,還是要努力挑蟲,才能保住我們種的菜。 2 年10班陳同學,我最喜歡老師安排我澆水了,每天我種的菜都一直長大,很有成就感吔,而且我每天也有記錄,
原來我種的菜,每天都會有長大,所以,每天我都會利用早自息之前好好的澆水,讓我種的菜快快長大
環境教育--海洋繪圖比賽
目標:
一、鼓勵學生編製活潑、有趣、多樣化的海洋教育海報。 二、開
展學生潛能,提昇編繪海洋教育漫畫及海報的能力。 三、激發學生發揮教學創意,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意願及成 效。 四、落實海洋教育資源共享,協助學校順利推動海洋教育。
進行方式:
1.辦理海洋教育宣導 2.辦理徵畫活動 3.評選優良作品 4.張貼優良作品,供師生觀賞
成果描述:
1.台灣四面環海,是一個典型的海島國家,卻因長期忽略海洋教育,以致學生對海洋的知識十分缺乏,對海洋 的印象停留在海灘戲水。 2.位於都市的溪洲國小學生對海洋的知識或是情感是比較欠缺的,因此希望辦理相關 的活動喚起學生對海洋的關注 3.海洋其實是地球維生的重要關錄,關係到人類的生存與福祉,從小札根讓學生 認識海洋,其實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本次藉由辦理海洋教育繪畫比賽,讓學生多了解海洋,其實也是不錯的點 子。
實施心得:
1.本次海洋教育活動重點希望能培養學生環境覺知與敏感度,培養學生對海洋環境破壞及汙染的覺知,透過繪 畫加強學生對海洋的情感。 2.本次繪畫收件數多,繪畫的內容也多符合本次目標,開展學生潛能,提昇學生編 繪海洋教育漫畫及海報的能力。 3.藉由本次繪畫讓學生了解海洋生態保育其實就是要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人 類所做的事,例如:丟垃圾、汙染水源其實都是會破壞海洋生態,也就是減少海洋生物多樣性,不可不重視。
學習者心得:
温同學:我有參加本次的繪畫比賽,我畫的主題是減少海洋的垃圾,避免污染海洋,我覺得大家一定要愛護海洋,
減少丟垃圾,才能讓後代子孫看到美麗的海洋生態。 陳同學:我畫的主題是要愛護海洋的小魚,釣魚時不要把 小魚也釣起來,讓海洋裡的魚不會都被人類抓完。 李同學:我畫的是人類如果一直破壞地球的生態,北極熊一 定會沒有生活的環境,到時候一定會滅亡的,我們不可以因為自己的自私而毀了北極熊的家,我不要亂丟垃圾,
也希望大家和我一樣。
環境教育知能研習-防災教育
目標:
1.提升教師防災敏感度(覺知)。 2.充實教師正確防災知能(知識)。 3.培養教師正確災害應變態度(態度)。
4.教師能認識新型消防用具並瞭解正確操作方式(技能)。
進行方式:
透過辦理研習方式,讓全校教師及職員參與,並邀請專業講師與同仁分享相關專業知能及實際操作。
成果描述:
1.教師能發現生活中造成的火災可能潛在因子。 2.教師能了解火災時的有效應變方式。 3.教師能以以正確態度 面對火災的發生。 4.教師能正確操作消防器具(防災頭套、滅火器等)。
實施心得:
面對全球環境的劇烈變遷,防災教育已成為環境教育領域中一個重要的議題。目前每學期學校均進行全校性的 防災演練,從大規模的地震、核災,乃至於生活常見的火災、戲水等,均為演練的項目。而防災教育的落實,
除了不斷的帶領反覆練習外,教師本身的知能亦有提升之必要。因此,方有本次防災教育訓練研習的產生。透 過專業教師的講解、說明以及實際案例分享,得以讓教師進一步提升防災素養,並進一步的將較新、較正確的 防災觀念帶回教室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防災知能。
學習者心得:
文書組長 胡○○ 生活中許多災害都發生於疏忽,但正因我們本身非專業人員,因此更有需要充實這一方面的知 識以及培養有效應變的能力。多一分準備,少一分傷害,不論是對教師或是學生都是如此,適用的場域也包涵 學校及家庭。因此,正確防災觀念的傳遞,確實有其重要性。透過本次研習,我也學到了很多有關防災的新觀 念,建議學校能將類似研習列入每一年的研習規劃之中,如此才能提升教師防災觀念並與時俱進。
畢業季--趕來皂
目標:
一、透過活動讓參與人員了解天然手工皂與市售香皂的差異與優點。 二、利用回鍋油製作成品,了解資源再利 用的重要性與價值。 三、結合畢業典禮主題,製作畢業紀念皂發送全校各班,建立永續環境的觀念並落實於生 活中實踐。
進行方式:
一、各年級老師自願參與此次畢業紀念皂研習活動,並邀請本校專長老師進行解說與 指導。 二、解說本次研 習目的、回鍋油處理流程和手工皂與市售香皂差異。 1.研習目的: 結合校內活動融入環保議題,增長師生知識 並給予學生特別的手作天然祝 福,傳遞環保行動與概念。 2.回鍋油處理流程: (1).將家中回鍋油小火加熱,將 太白粉與水以1:3比例調配到入鍋中,利用 太白粉吸附油中雜質。 (2).再利用隔夜泡水茶葉丟入油鍋中以去除 油中可能的異味。 (3)等待油冷卻使用。 3.手工皂與市售香皂的差異: (1)市售香皂廠商會抽取皂化過程中產生 的甘油,另為他項產品原料賺取利 潤。而甘油是保護皮膚表層水份的重要成分,故市售香皂容易越洗皮膚 越 乾燥。 (2)市售香皂為延長期使用性,故多添加硬化劑、染料、防腐劑……等化學物 質,長期使用有害人體與 自然環境。 三、進行製作流程: 1.依據講師指導量取氫氧化納與所使用的各式油類,進行攪拌與混和。 2.製作 過程中需注意油溫控制,以利後續皂化。 3.倒入模型並晾皂兩天,等待皂化與成型。 4.進行切塊與修整皂外觀,
進而蓋上客製學校紀念章。 5.持續晾皂一個月,待皂化完成。 四、於畢業前夕,設計畢業紀念小卡邀請全校 教師一同將祝福與成品進行包裝入袋。 並將成品祝福送於學生當天一併進行製作流程與環保觀念宣導。
成果描述:
當學生拿到此份紀念禮物,並於影片中觀看到所有老師參與畢業手工皂的製作流程,活動背後融入的環保議題,
以及欲傳達附諸行動的態度。師生之間感動之餘,更從中習得了相關知識與技能,並且以最經濟的成本給予孩 子們最特別的祝福。
實施心得:
此次研習活動能夠結合校內活動並進行環保議題宣導,實屬富有教育意義。於製作的過程中,不僅看到老師們 的用心學習,更興起了一股校內手工皂的風潮。老師們躍躍欲試的額外在家中或校內組團進行製作,並將成品 運用在班級清潔上,分享給全體小朋友使用。將此份環保行動切實付諸於生活,愛護我們的學生更永續經營我 們的地球。
學習者心得:
此次校內研習活動,讓身為畢業班導師的我深為感動,老師們能夠一起製作一份祝福禮物給予孩子,是一份多 麼誠摯的情感行動。而且此次製作畢業紀念手工皂,成本經濟實惠、原料環保,又能實際使用,在夏季贈予學 生又能兼顧孩子們的衛生清潔。並且在製作過程中學習到如何利用家中回鍋油製作手工皂,讓我們也能夠實際 運用在生活中,非常實用。
鹿角溪生態巡禮
目標:
1.藉由參觀鹿角溪人工地溼五大池區,了解溼地如何淨化污水,減輕河川的負擔。 2.藉由實際參與鹿角溪人工 溼地水質檢測、植物辨識及鳥類觀察,進而以行動愛護生活周遭的自然生態環境。 3.培養在地關懷的種子教師,
進而引領學生關懷溼地、了解溼地、守護溼地,願意為環境而行動,成為具有環境素養的好公民。
進行方式:
1.利用週三教師領域進修時間,實地參訪鹿角溪人工溼地。 2.介紹簡易水質檢測包,並實際測量鹿角溪人工溼 地池水的水溫、濁度、酸鹼度及溶氧量。 3.介紹望遠鏡的使用方法,並實地觀察鹿角溪人工溼地常見的鳥類。
4.認識溼地常見的植物,並了解他們在溼地所扮演的角色。 5.心得分享
成果描述:
1.透過水質檢測活動,了解人類的活動常造成水污染,我們應身體力行,養成使用天然清潔劑的好習慣,減少 水污染,人人有責。並融入六下(自然)珍愛家園課程中。 2.鹿角溪人工濕地的鳥類多達40多種,當天認識 的鳥種有翠鳥、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夜鷺、白鶺鴒、金背鳩、珠頸斑鳩、大卷尾、樹鵲、喜鵲及觀察到 黑枕南鶲正在育雛,透過本活動,體會到守護濕地,營造友善棲地環境的重要性。可融入三下(自然)動物大 會師,除了認識鳥類身體構造外,進而了解校區及鄰近鹿角溪人工溼地常見的鳥種。 3.鹿角溪人工濕地溪常見 的植物有水柳、山芙蓉、苦楝、山黃麻、香蒲、象草、甜根子草、開卡蘆、荷花、大安水簑衣、輪傘莎草等。
除此還有許多強勢的外來種如小花蔓澤蘭、翼莖闊苞菊,正逐漸在溼地悄悄繁殖,且棲地面積逐漸擴展,不容 忽視。能將所學的內容,結合三上(自然)植物的身體及四下(水生家族)等單元。 4.透過植物辨識及鳥類觀 察,培養關懷生態環境的種子教師 ,為環境教育向下扎根,盡一分心力。
實施心得:
溪洲國小位於大漢溪畔,昔日從學校遠眺的垃圾山,如今變身為處理生活污水、動植物生態棲息、民眾休憩空 間及生態教學場所。鹿角溪人工溼地,裡面有著在地的人文歷史、生態環境的變遷與綠能的建築工法,大自然 是最好的生態教室,蘊藏著豐富的知識正等待我們去觀察、探討與學習。透過這次的研習活動,教師能將所學,
融入在班級的教學中,並培養關懷生態環境的下一代,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學習者心得:
1.鹿角溪人工溼地,雖然離學校很近,今天卻是我第一次造訪,眼前的美景令人不敢置兼具污水處理及遊憩的
生態教室竟是昔日的垃圾山蛻變的。 2.鳥類辨識,在求學階段是較少接觸的,透過今天的研習,我認識了很多 的鳥類。原來仔細觀察白鷺鷥群,還可細分為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及牛背鷺,而小白鷺的黃色雨鞋,真是 令人印象深刻。 3.沒想到鹿角溪人工溼地有這麼多美麗的鳥種,今天很幸運的觀察到黑枕南鶲的餵食秀,我們 應該要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讓更多的生物棲息,使生物更加多樣性。 4.人工溼地,透過水生植物能將骯髒的 污水淨化,彷彿是大地之腎,我們要愛護溼地,不要過度開發,更不該違法傾倒廢水,透過水循環,最終受害 的還是自己。 5.大漢溪曾是一條清澈,充滿魚蝦貝類的河川,是父母兒時的美好回憶,在缺乏環保概念下,水 源區竟成垃圾處理廠,陣陣惡臭,隨風飄進家園及校園。如今在各界的努力下,建造鹿角溪人工溼地,河川乾 淨了、水棲生物變多了、鳥兒回來了,處處充滿蟲鳴鳥叫聲,大地欣欣向榮。河川是大地之母,守護水資源,
是全民的責任。
蔬菜生長日記
目標:
1.藉由蔬菜辨識活動,了解各種蔬菜的名稱及蔬菜的食用部位。 2.藉由蒐集資料、觀察與實作,了解各種蔬菜 最適合的栽種季節及生長歷程。 3.透過栽種蔬菜,培養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透過種蔬菜的過程,
了解蔬菜栽種不易,養成不浪費糧食的好習慣。
進行方式:
1.參觀校內蔬菜園區及學生分享家中購買的蔬菜,引導學生觀察各種蔬菜外觀及蔬菜的食用部位。 2.製作蔬菜成
長小書的實驗日誌,內容包含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參考資料、實驗步驟、實驗結果和心得等。 3.種蔬菜實作,
挖土→播種(點播/撒播)→覆土→澆水 4.每天詳實紀錄各組蔬菜的成長情形。 5.討論栽種蔬菜時所遭遇的問 題及解決的方式。如:種植太密集、土壤太潮濕,長出大量的墨汁鬼傘、蟲害及土壤營養不足或光照不足造成 蔬菜長不大等問題。 6.心得分享:透過栽種蔬菜的經驗,了解農夫的辛勞,深刻體會糧食得來不易,要更加珍 惜不浪費。
成果描述:
1.學生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名稱及食用部位。 2.學生學會蒐集資料、並利用圖表將蔬菜成長過程及發現 的問題如實討論並紀錄。 3.學會栽種有機蔬菜的技能,不濫用農藥與化肥。 4.蔬菜栽種不易,養成不浪費糧食 的好習慣。 5.養成主動參與工作的習慣與互助合作的精神。
實施心得:
1.原本以為只要把種子埋入土中,只要每日按時澆水,一~二個月後就等收成。沒想到並不是那麼順利,由於 播種當時是二月,天氣寒冷,種子遲遲不發芽,尤其是九層塔,當時沒考慮到它播種的最佳時機是天氣較暖和 的五月,該組同學心急如焚。 2.而小白菜是最多蟲害的,葉子好不容易長出來,就被大量的紋毒蛾幼蟲啃光,
雖用辣椒水驅趕,仍屬無效,最後只好投降,改觀察毒蛾生長史,也是意外的收穫。原本以為A菜最好種,葉 微苦蟲蟲不愛吃,應該最好種,沒想到同學們重覆澆水,土壤過潮,長出大量的墨汁鬼傘,黑色的孢子灑滿菜 葉,只好換土移植。經過二個月後,發現蔬菜長不大,大家才開始驚覺要施肥,而施肥後蔬菜還是長不大,這 才發現窗台日照不足是重要因素。 3.在這次實作課程中,學生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失敗中,找答案,
這種科學家精神令人讚賞。也因為身體力行,更能深刻體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 辛苦。」的意涵進而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學習者心得:
1.只要大家分工合作,每日記得澆水,定期給蔬菜施肥,相信不久我們就可以吃到親手栽種的蔬菜並與家人分 享。 2.種植蔬菜一定要注意蔬菜的最佳播種季節,我們這組選擇種九層塔,因為播種季節(二月播種)不對,
所以遲遲不發芽,幸好天氣暖和時,種子陸續發芽,經過這次經驗,以後播種前要好好閱讀說明書。 3.播種時 我很開心,也很期待它長大。可是過了好久,九層塔遲遲不發芽,直到第十三天才發芽,我很開心,以後長大 我想要當農夫,種很多青菜給大家吃。 4.小白菜種子終於發芽了,小小的心形子葉好可愛,希望它快快長大。
5.我們這組的毛豆長得最快,比小白菜組、A菜組、番茄組及九層塔高很多,真希望能快點吃到毛豆。 6.大家
太心急,工作又沒分配好,一直重覆澆水,土壤太潮濕了,所以長滿了墨汁鬼傘,葉子沾滿黑色得孢子,不知 道有沒有毒,我們好擔心他會死掉。 7.我們不管種什麼植物都要細心照顧,而且要有耐心,不要半途而廢,遇 到問題,要想辦法克服,不要放棄。 8.我覺得農夫很辛苦,我們不該浪費食物,要把飯菜吃光光。
食在愛地球~廚餘回收再利用
目標:
一、認識廚餘如何分類?(養豬廚餘和堆肥廚餘) 二、認識校園的廚餘機,是如何將校園的廚餘減量再利用。
三、實現校園廚餘再利用的目標。
進行方式:
一、利用週五早自習,以自製「食在愛地球~廚餘回收」簡報檔案對全校介紹家用廚餘如何分類及再利用? 二、
校內增設廚餘機,將廚房的廚餘減量。 三、配合三年級種蔬菜單元及食農教育,將學校生產的廚餘種植蔬菜,
實現廚餘再利用的有機種植。 四、討論如何避免糧食浪費及廚餘減量。
成果描述:
一、透過「食在愛地球~廚餘回收」簡報分享,學生學會如何將家中的廚餘分類,並能正確的投擲在垃圾車的 廚餘回收桶中。 二、學校增設廚餘機後,能有效的減少校園裡的廚餘量,並提供教學使用。 三、學生透過種 蔬菜的活動,了解植物生長除了陽光、空氣和水外,還需要提供肥料,而家中的廚餘是最佳的天然有機肥料。四、
學生在栽種植物的過程中,了解栽種蔬菜不易,會更加珍惜食物及體會農夫的辛苦,並養成珍惜食物的生活態 度。 五、學生藉著小組分工合作種植蔬菜,培養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及負責的生活態度。 六、學校推廣廚餘再 利用後,可減少購買肥料的支出。
實施心得:
廚餘與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資源回收分類在校園推廣多年,學生也都能正確分類,而廚餘分類是學生比較少 接觸的,甚至有些成人,也分不清垃圾車的兩個廚餘桶該如何傾倒,透過這次的宣導,讓孩子能正確的將廚餘 分類,並真實的體會到「廚餘可以變黃金」,不但可以養豬還可以當肥料。也透過自己種蔬菜,體會到蔬菜栽 種不易,應當要珍惜糧食避免浪費。
學習者心得:
一、原來蔬菜及果皮可以做成有機肥料,我也想自己動手做做看。 二、我的蔬菜一直長不大,今天老師帶我們 用學校廚餘機製作的有機肥料施肥,希望它快快長大,我要帶回家給爸爸、媽媽吃。 三、廚餘機把不要的廚餘 變成肥料,真是太神奇了。 四、我種的九層塔已經一個月,還不到五公分高,希望添加廚餘機製作的有機肥後,
能長得高又壯。 五、我終於明白,廚餘也需要分類,原來要分為養豬廚餘和堆肥廚餘,難怪每次社區的廚餘桶 要放兩種,以前都亂倒,都是找廚餘少的桶子倒,透過這次的簡報今後不會再倒錯了
觀新藻礁參觀記
目標:
1.透過參觀藻礁了解台灣藻礁分布情形 2.透過志工解說了解藻礁藻礁生活型態 3.認識藻礁的生成環境。 4.踏 查藻礁周遭的動植物生態。 5.了解工業污染對海洋生態造成的影響。
進行方式:
1.由專業講師透過圖片簡報,讓師生們對藻礁及生態有深入的了解。 2.配合退潮的時間,在講師的帶領前往藻 礁岩盤實地踏查。 3.參訪後彙整圖文資料,製作環境教育教學檔案。
成果描述:
師生們對於藻礁及生態都有進一步的認識,也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
實施心得:
看到師生們除了聚精會神地聆聽講師的簡報,並踴躍搶答給予回饋外,實地踏查時也認真地辨識藻礁及生態,
相信對海洋環境教育有更深的認識。
學習者心得:
1.感謝主辦單位用心的辦理,這個秘境平常的人很少能來參觀,感謝主辦單位能夠找到這個地方讓我們來體驗 並了解藻礁及生態。 2.雖然走了好長的路,但是看到新屋藻礁的生態,真是非常值得。 3.風實在太大了,吹的 我的頭好痛,但是看到螃蟹在沙地上活靈活現,都忘了頭痛的難過。 4.行程規劃得宜,知性且溫馨。 5.實地的 蹅查,新身的體驗,才知道台灣之美。 6.為發展經濟,人類是否太過自私犠牲了原本在這塊的生物。
環境教育--食農教育推展藍圖
目標:
1.透過成立學習社群,研討學校食農教育推展藍圖 2.評估學校環境及自然生態,發展可推行的食農課程 3.結合 自然教育,加入校本元素,發展可永續推動的食農特色課程。
進行方式:
1.實地勘察學校環境,評估可利用的環境空間。 2.檢視1-6年級自然課程,與食農教育可結合之單元。 3.結合
校內人力(老師及志工),發展適合學校的特色食農課程。 4.發展多元評量方式,讓食農課程不再是紙上談兵
成果描述:
1.經由老師研習、分享發展適合之在地課程 一年級 認識蔬菜名稱及營養價值(天天五蔬果,健康跟著我) 二
年級 認識蔬菜跑台競賽~種豆芽菜、豌豆苗 三年級 農事體驗,利用種子,種蔬菜 食品加工~石花凍 四 年級 蔬菜料理達人 五年級 進階農事體驗 利用根、莖、葉等營養部位,繁殖蔬菜 (馬鈴薯、紅鳳菜、地瓜葉)
廚餘堆肥 六年級 食品加工競賽~以麥芽糖為例
實施心得:
1.原來農事教育其實在自然科學課程已經有完整架構,配合學校環境,原來就可以發展出學校本位特色課程 2.
確立好農事教育的發展藍圖之後,學生的評量也變得多樣化,相信多元的活動,一定會提升學生興趣,讓他們 了解原來都市的學校也可以玩農事體驗。
中壢綠苑參
觀記
目標:
1.了解「綠苑」成立的沿革。 2.參觀「綠苑」的建築及周遭環境,了解在 空間規劃、建造方法、建材使用皆符合環保、永續並兼顧生態平衡共存的
「綠建築」。
進行方式:
1.環教中心的講師簡報「綠苑」成立的沿革及綠建築的概念。 2.師生們在 講師的導覽下,參觀館內外的建材、設施。
成果描述:
透過講師的導覽,實地的體驗,師生們對節能、減廢在生活上的實踐有更深的認識。
實施心得:
1.師生們參觀「澗仔壢環境教育中心」後都對環保愛地球的「綠建築」能有更深刻的體會。 2.原來在中壢國小 內有個小而美的環境中心,雖然設施不多,但處處可見設計的用心。
學習者心得:
1.這場環境教育相當有意義,解說的志工十分熱情讓我在一天中了解綠苑的故事。 2.感謝學校行政人員用心規 劃讓大夥可以在綠苑看到很多用心的設計讓我大開眼界。 3.實地踏查體驗節能減碳的設備,我回來學校也會致 力常生活中指導栍對環境保護的態度。 4.綠苑的特色,就是結合中壢國小校園環境的學習場域,發展環境課程,
中心採大面積開窗兼具自然採光及自然通風,讓我們了解原來綠建築巧思之處。 5.很感謝王老師帶我們來這 裡,讓我了解原來節能燈具真的可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