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中醫專欄
前 人 曾 說:「 十 女 九 帶 」,
白帶一直都是婦女常見的症狀。一 般健康婦女的陰道裏通常會有 2 ~ 5ml 少量分泌物,這主要由陰道內 膜、子宮頸、子宮內膜的分泌物構 成,這些分泌物具有抗菌、預防生 殖泌尿道感染及潤滑的功能。一般 呈現蛋清狀、顏色透明或微白,不 會有味道。正常的白帶分泌量與雌 激素息息相關,若處於排卵期、月 經前、妊娠期,白帶量通常會增加、
較黏稠,屬於正常生理性改變。清 代醫家王孟英:「帶下,女子生而 即有,津津常潤,本非病也。」由 此可知在正常情況,帶下是女子是
正常生理現象。
那什麼時候才需要就醫呢?
病理性帶下是指帶下的量明顯 增多,色、質發生異常,如白帶顏 色變黃變黏稠,或有臭氣異味,或 伴有其他症狀者,如陰部搔癢,此 乃中醫所稱的帶下病。患者有時白 帶量多到需使用護墊或因外陰部的 搔癢不適而困擾,甚至時常反覆發 作。
病因以濕邪為主,由於濕邪影 響任、帶,以致帶脈失約,任脈不
★
臺中榮總傳統醫學科醫師 吳奐昀白 帶
固而形成,濕邪有內外之別,外濕 源於外感,偶夾熱;內濕多為脾虛 失運,腎虛不固所致。
臨床上區分主要證型如下:
1. 濕熱下注型:
症見:帶下量多,色黃,質黏 稠,有臭氣,或伴有陰部瘙癢,
口苦咽乾,小便短赤,舌質紅,
苔黃膩,脈濡數。
治法:清熱利濕止帶。方藥:
龍膽瀉肝湯加減。
2. 濕毒蘊結型:
症見:帶下量多,色黃如膿,
赤白夾雜,臭氣難聞,小腹疼 痛,腰骶酸痛,小便短赤,舌 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熱解毒除濕。方藥:
五味消毒飲加減。
3. 脾陽虛型:
症見:帶下量多,色白,質稀,
無臭氣,神疲倦怠,食少便溏,
舌質淡,苔白膩,脈緩弱。
治法:健脾益氣、升陽除濕。
方藥:完帶湯加減。
4. 腎陽虛型:
症見:帶下量多,色白略清,
質稀如水,無臭氣,腰痛如折,
小腹冷痛,舌質淡,苔薄白,
脈沉遲。
治法:溫腎助陽,固澀止帶。
方藥:內補丸加減。
白 帶
21
中醫專欄
5. 腎陰虛型:
症見:帶下赤白,質黏無臭,
陰部灼熱,五心煩熱,舌紅少
苔,脈細略數。
治法:益腎滋陰,清熱除濕。
方藥:知柏地黃丸加減。
另外也可搭配穴道按摩治療:
預防方式
1. 不宜偏食生冷、油膩、辛辣之品,以免損傷脾陽。
2. 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性生活前後且性生活應有節制,以免損傷腎陰腎 陽。
3. 避免穿太過緊身的褲子,盡量選擇棉質褲子,保持涼爽舒適。
4. 清洗私密處時使用清水沖洗即可,過度沖洗反破壞陰道的 PH 值,易造 成致病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