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科目名稱 時段 教師 上課節次 上課地點 - tp.edu.tw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科目名稱 時段 教師 上課節次 上課地點 - tp.edu.tw"

Copied!
3
0
0

Teks penuh

(1)

科目名稱 時段 教師 上課節次 上課地點

未來想像與生涯進路(A) A 吳怡君 週三第3、4節 正誼樓一樓 多功能教室1

未來想像與生涯進路(B) B 吳怡君 週一第6、7節 正誼樓一樓 多功能教室1

未來想像與生涯進路(C) C 簡邦宗 週三第6、7節 305教室

未來想像與生涯進路(D) D 簡邦宗 週一第3、4節 正誼樓一樓 綜合教室2

民主政治與法律(A) A 林倩如 週一第6、7節、週三第6節 302教室

民主政治與法律(B) B 招承維 週一第3、4節、週三第7節 303教室

民主政治與法律(C) C 林倩如 週一第5節、週二第1、2節 304教室

各類文學選讀(A1) A 蕭新玉 週三第3、4節 313教室

各類文學選讀(A2) A 周杏芬 週三第3、4節 311教室

各類文學選讀(B1) B 郭素妙 週一第6、7節 致知樓一樓 多功能教室2

各類文學選讀(B2) B 蕭新玉 週一第6、7節 320教室

各類文學選讀(C1) C 楊玉玲 週三第6、7節 316教室

各類文學選讀(C2) C 郭素妙 週三第6、7節 314教室

各類文學選讀(D1) D 周杏芬 週一第3、4節 315教室

各類文學選讀(D2) D 郭素妙 週一第3、4節 致知樓一樓 多功能教室2

安全教育與傷害防護(2學分)(A) A 陳詩敏 週三第3、4節 夢紅樓四樓 數位語言教室

安全教育與傷害防護(2學分)(B) B 陳詩敏 週一第6、7節 夢紅樓四樓 數位語言教室

安全教育與傷害防護(2學分)(C) C 陳詩敏 週三第6、7節 310教室

安全教育與傷害防護(2學分)(D) D 陳詩敏 週一第3、4節 夢紅樓四樓 數位語言教室

空間資訊科技(A) A 黃家俞 週一第6、7節、週三第6節 303教室

空間資訊科技(B) B 黃家俞 週一第3、4節、週三第7節 304教室

空間資訊科技(C) C 鄭涵娟 週一第5節、週二第1、2節 302教室

科技、環境與藝術的歷史(A) A 黃文斐 週一第6、7節、週三第6節 304教室

科技、環境與藝術的歷史(B) B 黃文斐 週一第3、4節、週三第7節 302教室

科技、環境與藝術的歷史(C) C 莊珮柔 週一第5節、週二第1、2節 303教室

國學常識(A) A 劉昭敏 週三第3、4節 正誼樓一樓 綜合教室2

國學常識(B) B 盧宜安 週一第6、7節 正誼樓一樓 綜合教室1

國學常識(C) C 章瓈文 週三第6、7節 323教室

國學常識(D) D 盧宜安 週一第3、4節 正誼樓一樓 綜合教室1

基本設計與新媒體藝術(2學分)(A) A 陳妍伊+陳宣義 週三第3、4節 資源大樓二樓 團體視聽室 (第1週~第6週、第15週~第16週) 格物樓三樓 美術教室1 (第7週~第14週) 基本設計與新媒體藝術(2學分)(B) B 陳婉寧+趙依誠 週一第6、7節 夢紅樓三樓 夢工廠 (第1週~第6週、第15週~第16週)

格物樓三樓 美術教室3 (第7週~第14週) 基本設計與新媒體藝術(2學分)(C) C 陳婉寧+陳宣義 週三第6、7節 夢紅樓三樓 夢工廠 (第1週~第6週、第15週~第16週)

格物樓三樓 美術教室1 (第7週~第14週) 基本設計與新媒體藝術(2學分)(D) D 陳妍伊+趙依誠 週一第3、4節 資源大樓二樓 團體視聽室 (第1週~第6週、第15週~第16週)

格物樓三樓 美術教室3 (第7週~第14週)

創新生活與家庭(A1) A 顏旗緯 週三第3、4節 格物樓二樓 家政教室1

創新生活與家庭(A2) A 謝豐如 週三第3、4節 格物樓一樓 家政教室4

創新生活與家庭(B) B 顏旗緯 週一第6、7節 格物樓二樓 家政教室1

創新生活與家庭(C) C 顏旗緯 週三第6、7節 格物樓二樓 家政教室1

創新生活與家庭(D) D 謝豐如 週一第3、4節 格物樓一樓 家政教室4

(2)

進階程式設計(B) B 彭天健 週一第6、7節 資源大樓三樓 電腦教室3

進階程式設計(C) C 彭天健 週三第6、7節 資源大樓三樓 電腦教室3

進階程式設計(D) D 彭天健 週一第3、4節 資源大樓三樓 電腦教室3

領域課程:科技應用專題(A1) A 溫敬和 週三第3、4節 格物樓一樓 生科教室3

領域課程:科技應用專題(A2) A 劉謦儀 週三第3、4節 格物樓二樓 生科教室1

領域課程:科技應用專題(A3) A 趙珩宇 週三第3、4節 格物樓一樓 生科教室2

領域課程:科技應用專題(B1) B 溫敬和 週一第6、7節 格物樓一樓 生科教室3

領域課程:科技應用專題(B2) B 劉謦儀 週一第6、7節 格物樓二樓 生科教室1

領域課程:科技應用專題(B3) B 趙珩宇 週一第6、7節 格物樓一樓 生科教室2

領域課程:科技應用專題(C1) C 溫敬和 週三第6、7節 格物樓一樓 生科教室3

領域課程:科技應用專題(C2) C 劉謦儀 週三第6、7節 格物樓二樓 生科教室1

領域課程:科技應用專題(C3) C 趙珩宇 週三第6、7節 格物樓一樓 生科教室2

領域課程:科技應用專題(D1) D 溫敬和 週一第3、4節 格物樓一樓 生科教室3

領域課程:科技應用專題(D2) D 劉謦儀 週一第3、4節 格物樓二樓 生科教室1

領域課程:科技應用專題(D3) D 趙珩宇 週一第3、4節 格物樓一樓 生科教室2

選修生物-生態、演化及生物多樣性(A1) A 劉翠華 週三第3、4節 310教室

選修生物-生態、演化及生物多樣性(A2) A 童褘珊 週三第3、4節 309教室

選修生物-生態、演化及生物多樣性(A3) A 劉玉山 週三第3、4節 321教室

選修生物-生態、演化及生物多樣性(A4) A 林聰慧 週三第3、4節 308教室

選修生物-生態、演化及生物多樣性(B1) B 劉翠華 週一第6、7節 314教室

選修生物-生態、演化及生物多樣性(B2) B 童褘珊 週一第6、7節 315教室

選修生物-生態、演化及生物多樣性(B3) B 林聰慧 週一第6、7節 313教室

選修生物-生態、演化及生物多樣性(C1) C 魏宏仁 週三第6、7節 317教室

選修生物-生態、演化及生物多樣性(C2) C 周麗芬 週三第6、7節 320教室

選修生物-生態、演化及生物多樣性(C3) C 劉翠華 週三第6、7節 318教室

選修生物-生態、演化及生物多樣性(C4) C 童褘珊 週三第6、7節 319教室

選修生物-生態、演化及生物多樣性(D1) D 周麗芬 週一第3、4節 324教室

選修生物-生態、演化及生物多樣性(D2) D 林聰慧 週一第3、4節 323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A1) A 葉昭松 週二第1節 322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A2) A 江豪章 週四第5節 323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A3) A 童子恩 週四第5節 324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B1) B 葉昭松 週四第2節 315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B2) B 童子恩 週三第4節 305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B3) B 江豪章 週一第5節 314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C1) C 童子恩 週一第6節 307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C2) C 江豪章 週一第6節 321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E1) E 葉昭松 週三第6節 科學館一樓 地球科學視聽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E2) E 江豪章 週三第6節 306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F1) F 葉昭松 週三第7節 科學館一樓 地球科學視聽教室

(3)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F2) F 江豪章 週三第7節 313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F3) F 童子恩 週三第7節 308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I1) I 葉昭松 週二第3節 309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I2) I 江豪章 週二第3節 311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J1) J 葉昭松 週二第4節 316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J2) J 江豪章 週二第4節 317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J3) J 童子恩 週二第4節 318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K1) K 葉昭松 週五第5節 310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K2) K 江豪章 週五第5節 319教室

選修地球科學-大氣、海洋及天文(K3) K 童子恩 週五第5節 320教室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說明:1.請同學務必穿著體育服裝上課。 2.場地分配代碼說明如下:英文字母代表場地,順序代表第一、二、三...週 3.暑輔任課教師與學期中任課教師不一定相同,請體育股長於上課前5分鐘至體育組洽詢。

表3、教學觀察-觀察後回饋會談紀錄表(甲式) ※此甲式表件由授課教師主導,並由【認證教師】(觀課人員)填寫紀錄表,並給予授課教師專業回 饋。;如該次觀察前會談採用甲式,觀察後回饋會談也須採用甲式。 授課教師 (主導的同儕教師) 任教 年級 任教領域 /科目 觀課人員 (認證教師) 教學單元 回饋會談日期 ___年___月___日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