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十八章最优化方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第十八章最优化方法"

Copied!
4
0
0

Teks penuh

(1)

第十八章 最优化方法

实际问题中所提出的最优化问题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求函数的极值,另一类是求泛函的 极值。如果目标函数(函数或泛函)有明显的表达式,一般可以用微分法、变分法、最大(小) 值原理或动态规划方法等分析方法来求解(间接求优);如果目标函数的表达式过于复杂甚至 根本没有明显的表达式,则可用数值方法或“ 试验最优化” 等直接方法来求解(直接求优)。

第五章已经介绍了用微分法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本章介绍当目标函数无明显表达式时的单变 量和多变量函数的直接方法或试验最优化方法,多变量函数的无条件和条件极值问题的数值 方法,求泛函数极值的变分法,最大(小)值原理和动态规划(动态规划方法还可以用来求普通 函数的极值)。

求函数极值的数值方法或试验最优化方法有时称为数学规划。数学规划除了线性规划外 统称为非线性规划。数学规划所处理的一般是静态问题,变分法、最大(小)值原理和动态规 划所处理的一般是动态问题,但两者并无截然的界限。

§ 1 单变量函数极值问题解法(直接法)

本节讨论求目标函数

) (x f y

在区间

 

a,b 上的最优解的直接方法(或试验最优化方法),由于极小和极大只是目标函数相差 一符号,因此这里只讨论求

) ( min f x

b x a

的最优解,即在

 

a,b 上求一点x*使得

) ( min )

(x* f x

faxb

这时,x*称为最优解(最优点)。

[单峰函数]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

 

a,b 上只有一个极值点(因而就是最大点或最小 点),那末称yf(x)为单峰函数.单峰函数也可用分析方法定义如下:设x*是区间

 

a,b 上函 数 f(x)的最小点,则有

), ( ) ( )

(x1 f x2 f x*

f   当x1x2x* ),

( ) ( )

(x* f x1 f x2

f   当x*x1x2 同样可以定义当x*是区间

 

a,b 上函数 f(x)的最大点的情形。

如果函数 yf(x)在区间

 

a,b 上有多个极值点,则称为多峰函数.只要适当划分区间

 

a,b ,可以使函数yf(x)在每一个子区间上都是单峰的,所以本节限于讨论单峰函数。

(2)

[分数法] 由递推关系



1 , 1

) 0 (

1 0

1 2

F F

n F F

Fn n n

定义的费波那奇序列

 

Fn 产生分数序列:

 21, ,13 13 , 8 8 ,5 5 ,3 3 ,2 2 1

如果要在函数yf(x)的定义区间

 

a,b 上限定做n次试验找出最优点,可以将

 

a,b 区间

1

Fn 等分,第一个试验点取在 b a a F

F

n

n  

) (

1

处,以后的试验点采用找对称点(关于区间

 

a,b 中 点对称)的方法(图18.1),共做n次试验,

便可找到

 

a,b 中的Fn1 1个等分点中的最好点,其 精密度(即这个最好点与实际极小点的最大可能距 离)为 1 ( )

1

a Fn b

分数法的框图如下(图18.2):

其中

ak,bk

为第k次搜索区间(a0a,b0b),n最小的上界可以由下式估计

) 1 (

1

a Fn b

式中 为预先给定的允许误差.

分数法是限定试验次数并且每次只做一个试验的最优方法.

[0.618法] 在分数法中可以证明

618 . 2 0

1 lim 5

1

 

n

n

n F

F

382 . 2 0

1 lim 5

2

1

1  



 

n

n

n F

F

因此可以近似地取

(3)

k k k

k b a a

t 1 0.382(  )

k k k

k b a a

t'1 0.618(  ) 修改框图如下(图 18.3):

试验点的选取也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注意,这里 是指中间已经做过的试验点,而不是中点,缩短搜索区间的办法和分 数法一样。

0.618 法也称为黄金分割法,它是批数不限定,每批做一个试验的最优方法.

[抛物线法] 设在x1,x2,x3(x1x2x3)三点的试验结果分别为。通过xy平面上的三点 )

, ( ), , ( ), ,

(x1 y1 x2 y2 x3 y3 作二次抛物线(图18.4)

2 3 2 1 2

3 1

1 3 1 2 1

3 2

) )(

(

) )(

( )

)(

(

) )(

( y

x x x x

x x x y x

x x x x

x x x y x

 

  3

2 3 1 3

2 1

) )(

(

) )(

( y

x x x x

x x x x

 

近似目标函数 f(x),再用抛物线的最小点

) (

) (

) (

) (

) (

) (

2 1

2 1 3 1 3 2 3 2 1

2 2 2 1 3 2 1 2 3 2 2 3 2 2 1

0 y x x y x x y x x

x x y x x y x x x y

 

第一个试验点:( - )0.618 其余试验点: + -

大 小 小

大 小 中

(4)

近似目标函数的最优点,对预先给定的目标函数的允许误差 0,若

0 1, 0 2 , 0 3

min y y y y y y

则取x0为近似解,否则,再用(x0,y0)和与它相近的两点构造新的二次抛物线,以其最小点近 似最优点。

这个方法在中间低、两头高的情形,即当x1x2x3y2y1,y2y3时,效果较好.

若由上式算出的x0x2相等,必须作些修改,例如当x0x2且 ( ) 2

1

3 1

2 x x

x   时,取

) 2(

1

2 1

0 x x

x   ,即取在较长一段的中点。

[分批试验法] 分批试验法根据要求有好几种方法,这里只介绍均分分批试验法。

例 如 一 批 做 n 次 试 验( n 为 正 整 数), 先 将 试 验 范 围 均 分 为 n+1份 , 在 n 个 分 点

n

i x

x x x

x1, 2, 3,, ,, 上做n次试验,将所得结果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检验分析.如果xi最好(就是 这点的函数值最小),则保留(xi1,xi1)部分,丢去其余部分,然后仍将(xi1,xi1)均分为n+1份,

再按上述方法处理,这样继续做下去,就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種類項目 限值 一、鎘 限值為不得檢出;其不得檢出係指依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標準檢測方法檢測 後,其檢測值低於檢測方法偵測極限。 二、鈹 三、總毒性有機物 四、六價鉻 五、鎳 六、砷 七、戴奧辛 八、靈丹 九、苯 十、氯乙烯 十一、三氯乙烯 十二、甲醛 十三、多氯聯苯 十四、四氯丹 十五、鉛 十六、銦 十七、滴滴涕及其衍生物 十八、阿特靈、地特靈 十九、二氯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