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我国绿色化学处理化学物质战略 1、起源——我国绿色化学处理化学物质战略 愿景:有效处理化学物质,构建健康可持续的环境。
5. 积极参加与化学物质处理相关的国际组织和会议。提高化学物质的使用效率并加强国家废物管理方法。建立化学物质风险和危害评估的机制和工具。
加强化学物质信息集成平台并编成书国内产官学界绿色化学推广方向引入绿色化学理念,降低化学物质风险。
化学物质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后续风险。
綠色化學及安全替代
1995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 3 危害较小的化学合成 4 设计更安全的化学品 5 更安全的溶剂和赋形剂 6 设计能源效率 绿色化学 - 高效 12 绿色化学原则可以简化为高效。
9大高校训练营 第一期高校绿色训练营
9場大專院校研習營第1屆大專校院綠色
108-109年
10所小學推廣
2+2場小學教師培訓營6所大專校院課程開設
8式教材研商與審議
小学校园、大专院校开展绿色化学学习活动,宣传化学品安全。
105.12.28 大專校院
小學校園
辦理小學教師綠化種子培訓營
第2屆大專校院綠色化學創意競賽推廣
108年11月22~23日
第2屆大專校院綠色化學創意競賽規劃時程
後續以「審查及評選會議」結論建議 為主要改善方向
中学和大学绿色化学通识教育的成果。整合和收集国内外相关绿色化学课程的现状和特点。检索研究国内外行业的实际应用成果和期望,深入分析,提高校园相关行业的适应性。
配合行业现状分析报告等信息,融入绿色化学教材和学分课程的内容设计。整合现有高校相关学科和学习群体,规划绿色化学课程整合策略。建议高中、大学的课程教师教育计划和课程设计与规划。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好的商业,更美好的世界”。对18人中的每一个人进行绿屏危害评估(GreenScreen Hazard Assessment)(如生物累积评估)。端点健康和环境风险级别进行了分类,范围从非常高(非常高)到非常低(非常低)。
GreenScreen 风险评估可用于评估单一化学品或更复杂的混合物和聚合物材料。
Human Health Group II*
Physical Hazards
項危害性終點評估指標
绿色筛选指数(GreenScreen)评估流程 危害评估流程 步骤 1:识别待评估化学品 步骤 2:数据收集和信息建立 2a:GreenScreen 基本化学品数据库 2b:GreenScreen 特殊化学品清单 2c:模型评估缺失化学品信息 步骤 3:危害鉴别。
3a:使用 GreenScreen 的 18 种危害终点评估 3b:确认每种危害的置信区间 3c:确定危害级别分类 3d:发布危害评估报告。评估化学产品是否会以生命周期方式(排放)造成潜在的环境危害。
步骤5:量化产品的环境可转移性6a:使用有机和无机化学品的标准值进行识别6b:量化终点并建立结果范围6c:发布GreenScreen结果的化学报告。
P持久性 (Persistence)
B生物累積性(Bioaccumulation)
Toxicity and Ecotoxicity)
- 清潔產品類 3. 資訊產品類
- 辦公室用具產品 8. 可分解產品類
- 日常用品類
- 利用太陽能資源
- 第一類產品類 16. 第二類產品類
- 成衣產業產品 2. 內衣產業產品
- 木竹製品產業產品 14. 紡織帽子產業產品
- 紡織手套產業產品
- 傘類產業產品 18. 布窗簾產業產品
- 環境用藥產業產品 22. 動物用藥產業產品
我国绿色化学品安全替代相关标签比较分析商品 第一种环保标志是台湾制造产品的MIT微笑标志。认证产品类型特点为清洁用品、办公用品等生活用品,以各类纺织品为主。
认证产品数量包括清洁产品、信息产品、家用电器等共16类。包括服装行业产品、毛巾行业产品、床上用品行业产品等共25个类别。获得认证的生产商的平均数量相对较少,例如,目前没有生产商获得鞋类一级生态标签。
平均水平相对较高。例如,目前已有54家制造商获得了鞋子的Smile MIT标志。据经济部知识产权局认证标志资讯区了解,我国现有标志类别均与绿色相关。环保产品有以下三类: 环保类:一级环保标签、环境教育标签、节水标签、节能标签等,共16种 - 工业产品:台湾制造产品MIT微笑标签、绿色工厂标签、台湾精品标签...等,共25种 - 建筑建材:绿色建筑标签、绿色建材标签、智慧建筑标签...等,共9种。
台湾制造的环保标签及产品与MIT微笑标签的比较 资料来源:绿色生活资讯网、经济部工业局、台湾制造的MIT微笑标签网站 查看有毒化学品清单目前计划在中国进行。
查明是否有潜在化学品清单可以从高度关注的化学品中替代。准备国内现状分析,包括环境保护局公布的替代化学品案例或行业。对所选替代化学品的详细评估。
45家廠商訪視
1+1冊產業推廣年報
我国绿色化学各部委协会结构概览。我国化学物质管理及未来推进绿色化学战略。化学物质的安全使用仍然依赖于工业界的自愿行动,以促进绿色化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加强产业引导,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将是我国推进绿色化学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