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DOC 桃園縣97年度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系列活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DOC 桃園縣97年度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系列活動~"

Copied!
11
0
0

Teks penuh

(1)

健康促進學校計畫申請表(學校用)

學校基本資料表

學校名稱 桃園縣立青溪國民中學 所屬縣(市) 桃園縣 學校地址 桃園縣桃園市中山東路124號

議 題

必選議題 含菸害防制、健康體位、口腔衛生、視力保健、性教育(含愛 滋病防治)及正確用藥。

*自選議題1

*自選議題2

申請補助總金額 新台幣壹萬元

承辦人

姓名: 朱靖瑜 E-mail:

[email protected] 聯絡電話:033392400轉38 傳真:033371314

學校過去辦理之經驗或績優事宜(請列舉)

94年度參與桃園縣潔淨公廁活動榮獲潔淨公厕標章計8面。

96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計畫申請學校 97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計畫申請學校 98年度健康促進學校榮獲甲等 辦理健康促進學校之潛能(請列舉)

本校學生家長以藍(白)領階層居多,各來自不同領域,且校區附近各機關林立,結合 豐富的社區資源和承辦業務老師的活力及努力,相信一定能順利推動本項業務。

承辦人: 單位主管: 機關首長:

(2)

桃園縣立青溪國中101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實施計劃 一、計畫緣起

(一)學區特質

本校位於桃園市中心,是一所大型學校,一至三年級計57班,學生數共 人,教職員

工125人。本校教師平均年齡約43歲,教師流動並率不高,受教師退休潮及減班之影響,

教師年齡結構已逐漸年輕化,未來本校將以健康促進學校的工作內容(組織訓練、健康服務、

健康教育、健康環境、學校餐飲衛生、教職員工健康促進及健康心理)進行校園健康促進改造 並整合學校與社區的組織人力與資源,以多元層面、多元策略、多元評價的整合型健康促進 計畫,增進全校教職員工生的全人健康。

(二)本校推動的歷史經驗

本校於96年度首次參加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所選定的議題包含菸害防治、檳榔防治及健

康體位等,因外食人口眾多,體能檢測結果顯示,96學年度全校學生BMI值異常比率達 42.6%(過輕13.3%、過重12.3%、超重17%),97學年度本校學生BMI異常比率達 44.5%(過輕15.2%、過重14.0%、超重15.3%),健康促進學校計劃推動實施後,98年度 全校一、二、三BMI指數平均值21.40。經分析體重超重學生略有改善,體重過輕學生比率卻 增高,因此將持續推動健康體位議題,以期降低體重異常學生之比率。口腔衛生、視力保健 及安全急救教育均為本校98學年度首度推動,其中安全急救教育,更為本校99與100學 年度之自選議題,藉此營造友善安全的校園環境。101學年度本校持續推動菸害防制、健康 體位、口腔衛生、視力保健、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及正確用藥六大議題相關宣導和教學活 動,惟本校學生的視力不良比率逐年增加,100學年度視力不良比率高達84%,遠高於縣內 其他國中,因此將著重推行視力保健教育,以期減緩學生視力不良比率。

二、計畫依據

(一)桃園縣政府教育局100年8月8日桃教體第1010036185號函。

(二)本校101學年度上學期校務會議決議案。

三、背景分析說明

(一)青溪國中SWOT分析表(表一)

細 項

Superiority (優勢)

Worse (劣勢)

Opportunity (機會點)

Threat (威脅點) 學

校 規 模

現今班級數為57 班,屬中型學校規 模。

1.學校班級數仍有 減班隱憂。

2.非學區學生人 數 多,較難融入社區 活動。

1.學校規模適中,

有利透過多元規劃 發展學校特色。

2.學校獲得家長認 同,可爭取更多的 資源挹注學校建 設。

本校為自由學區,

學生來源複雜,學 生管理問題日顯棘 手。

教 師 資 源

1.師資來源多元,

展現多元發展教師 智能。

2.教師積極參與專 長領域進修增加專

1.老師思維多元,

意見紛歧不易整 合。

2.缺乏健康促進專 業知能與指導熱

1.充分利用學校教 學資源。

2.善用多元價值意 見表達,統合學校 文化與教師凝聚

1.老師專業背景不 同,造成彼此專業 理念衝突。

2.教師侷限個人成 長,欠缺彼此分享

(3)

業知能。

3.師資年輕化拉進 老師與學生距離。

情。 力。 與溝通機制。

行 政 人 員

1.主動積極勇於創 新,行政效率佳,

規劃能力強。

2.年輕有活力,能 充分展現團隊合 作。

1.行政工作負荷量 大,壓力沉重。

2.教師與家長多元 的價值觀,行政挫 折感重。

1.整體規劃佳,且 能順利執行。

2.電腦能力佳能快 速吸收新知應用於 教學。

1.工作負荷大,影 響工作動力。

2.過多的挫折感導 致不願參與行政工 作,影響學校校務 的推展。

健 康 教 育 課 程 及 活 動

1.定期召開健體領 域研習會。

2.適時辦理各項健 康講座。

2.相關議題融入健 康教育教學課程。

學校老師對健康促 進專業知識觀念待 充實。

1.參加縣府辦理健 康促進相關研習活 動,增加專業知 識。

2.加強學校老師學 校健康促進教學活 計畫能力。

1.健康促進相關教 育為正式課程,難 獲得師生認同。

2.學校各項活動眾 多老師工作負擔 大。

3.時間資源不足。

健 康 服 務

1.優秀校護及行政 團隊。

2.詳實的師生健檢 資料。

3.特殊疾病學生資 料建立詳實。

健康中心空間與設 備不足。

1.重新規劃健康中 心空間與設施。

2.規劃設置校園健 康資訊公佈欄。

學生緊急照護與送 醫人力資源不足。

學 校 物 質 環 境

1.校園多有綠色植 栽,紓解學生上課 壓力。

2.教學區與體育課 活動區明顯區隔,

互不干擾。

1.校舍老舊硬體 空間改建不易。

2.教學設備維護不 易,未能建立嚴密 管理系統。

3.缺乏師生交誼供 公共空間。

資訊教學資源充足 能有效提升教學品 質。

學校無多餘的人力 維修與管理教學器 材。

社 區 相 關 資 源

1.社區居民對學校 教育相關議題的關 心。

2.附近學校、公園、

機關林立。

3.家長會支援人力、

學區部分學生居住 社區鄰近市場,環 境複雜,文化資源 嚴重缺乏。

1.學校積極推動藝 文活動,間接帶動 社區文化氣息。

2.善用可用的社區 資源增加功能性。

1.社區發展與學校 經營走向未能整 合,影響整體發 展。

2.部分家長忙於工 作,家庭功能不

(4)

物力。 彰,影響學生學習 與生活表現。

(二)青溪國中推動健康促進六大議題背景分析 1.菸害及檳榔健康危害防治

(1)本校全體教職員和學生中,抽菸、吃檳榔者極為少數,可為學生良好身教示範。

(2)校外人士,如施工工人、送貨廠商、進入校園運動人士等較難約束,企圖透過設置校園禁

菸標語和口頭勸說,達成無菸校園環境。

2.健康體位

(1)學區家長大多為上班族、經商及公教人員,社經地位較高,對於健康相關議題和資訊的接

受度較高。

(2)學生家庭結構多為雙薪家庭,隔代教養、單親家庭及新住民比例亦逐漸攀升,學生用餐多

以外食為主,飲食不正常且營養不均衡,導致學生體重過輕和過重的比率有向上升高趨 勢。

(3)學校辦理營養午餐,提供充足營養。

3.口腔衛生保健

(1)本校鄰近學區國小(青溪、東門、山頂),皆有實施午間口腔衛生保健的活動,學生在國 小階段已養成潔牙習慣

(2)學生未帶刷牙工具、洗手檯太髒、不好意思(丟臉)等因素導致午間飯後刷牙未能普及。

4.視力保健

(1)本校為市區學校,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成就,學生參加課後輔導的比率高,容易用眼過 度、姿勢不正確。

(2)近年來學生接觸電子科技產品頻繁,易使眼睛過於疲勞。

5.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1)本校為市區學校,學生與家長對於兩性相關議題抱持較開放且正面的態度。

(2)學校位於市區,易於取得兩性教育相關資訊。

6.正確用藥

(1)學校附近許多家庭式診所,可以提供相關協助。

四、計畫目標

本校現有人數1777人,共有57班,根據本校歷年健康檢查狀況顯示,學生健康問題依序

為視力不良、齲齒、體位不良等問題,故本校101學年度健康促進計畫六大議題訂定階段目標 (一) 菸害檳榔防制:

學年度 101 預期目標

學生總數(人) 1879 101學年度學生總數為1777人,期望吸菸人 數 減少至 10 以下,接受戒菸 教 育比率達 100%。

吸菸人數(人) 12 戒菸班人數(人) 10

(二)健康體位

(5)

學年度 97 98 99 100 預期目標

上學期 53.63% 55.17% 52.76% 59.34% 1.101學年度學生的適中體位比率

上升2個百分點。

2.落實每周晨間體適能訓練,提升 學生體能。

下學期 57.10% 55.82% 56.35% 57.02%

(三)口腔衛生

學年度 97 98 99 100 預期目標

上學期 齲齒率 36.93% 32.15% 75.39% 27.77% 101學年度學生齲齒矯治率提升2

個百分點。

下學期 矯治率 71.24% 89.42% 91.55% 87.42%

(四)視力保健

學年度 97 98 99 100 預期目標

視力不良率 86.5% 80.85% 80.87% 84.62% 101學年度視力矯正就醫率提升2 個百分點。

就醫矯治率 63.24% 74.65% 73.96% 70.77%

(五)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預期全校80%的學生能有正確的兩性交往與性教育的觀念。

(六)正確用藥

預期全校80%的學生能有正確的藥物使用觀念、正確用藥步驟,並堅持用藥「五不」原則。

五、議題選定

(一)菸害防制 (二)健康體位 (三)口腔衛生 (四)視力保健

(五)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六)正確用藥 六、計畫內容

101學年度健康促進計畫各項具體實施內容如下:

項目 具體實施內容 主辦單位 活動對象

學校 衛生 政策

1.召開學校健康促進學校委員會並組成工作團隊。

2.透過健康促進委員會分析現況,並依據分析結 果擬定工作計畫。

訓導處 全校教師員工、

家長

3.成立「校園緊急救護小組」,建立「學生緊急傷 病處理流程」。

訓導處 健康中心 4.建立學生個人健康檔案

(1)新生入學健康檢查

(2)每學期定期實施學生健康檢查

健康中心 衛生組 各班導師

全校師生

(6)

(3)傳染病管制與照護

(4)特殊疾病學生之建檔與照護 (5)其他健康諮詢

5.建構健康促進教育學習角。 衛生組

教學組 資訊組 健康中心

全校師生 社區民眾

6.教師素質提升

(1)提升教師相關知能,辦理研習及經驗分享。

(2)鼓勵教師從事課後運動與休閒活動(教師籃球 隊、與球隊、桌球隊、馬拉松路跑隊)

教學組 衛生組 體育組

全校教師

7.推行衛生教育相關工作 (1)辦理學童定期身體健康檢查

(2)提供營養午餐,每天檢查午餐菜色。

(3)宣導健康飲食觀念。

(4)推廣餐後潔牙。

(5) 定期製作衛生教育海報。

衛生組 午餐秘書 健康中心 教學組 體育組 訓育組

全教教職員工 家長

8.推動體適能教育,鼓勵學生養成規律運動知習 慣。

(1)辦理「虎頭山健行淨山活動」,培養學生健全體

魄,實踐環保生活主張。

(2)舉辦班際體育對抗賽,辦理運動會。

(3)成立體育社團。

體育組 訓育組 衛生組

全校教職員工 學生

家長

菸害 防制 計畫

1.透過健康促進委員會評估本校吸菸師生人數,

制定相關措施。

2.加強相關教育宣導活動

(1)利用校園環境佈置,配合廁所環境美化活動,

張貼禁菸相關標語,傳遞保健概念。

(2)利用朝會、週會、班會及健教課程等時機辦理講 座向學生宣導。

(3)準備多元化電子教學媒體,利用彈性課程播 放。

(4)辦理相關講座

3.輔導學校周遭商店拒賣菸品與檳榔給學生。

4.輔導教師、員工、學生請勿在校園抽菸及吃檳 榔。

5.成立戒菸專班,讓學生理解吸菸和嚼食檳榔的 壞處,並確實戒除。

訓導處 總務處 教務處

全校師生、家長

健康 體位

1.利用健康教育和家政等相關課程宣導健康體位 與飲食的關聯性。

衛生組 午餐秘書 教學組

健體領域和綜 合領域老師及 學生

(7)

2.每學期辦理健康體能檢測及體育活動。 衛生組 體育組 健康中心

全校師生

3.提供健康資訊諮詢專欄

(1)健康體位諮詢(2)健康均衡飲食講座(3)熱量營 養評估計算。

健康中心 衛生組 午餐秘書秘 書

視力 保健

1.每學年從事視力檢查,並持續追蹤視力不良學 生後續就醫矯治情況,提升矯治率。

2.教室照明改良,務求光線充足,保護學生視力。

3.將視力保健知識融入相關教學課程。

衛生組 健康中心 教學組

全校師生

口腔 衛生

1.張貼衛教宣傳海報。

2.健康檢查中加入口腔檢查項目。

衛生組 健康中心

全校師生

性教 育

1.性教育知識融入相關課程設計。

2.張貼相關宣傳海報。

3.利用朝會、週會及班會等時間,舉辦認識性教育

相關活動。

衛生組 健康中心 教學組 訓育組

全校師生

正確 用藥

1.經正確用藥知識融入相關課程設計。

2.舉辦正確用藥趣味闖關活動。

3.利用朝會、週會及班會等時間辦理正確用藥知識

與健康消費者相關講座。

衛生組 健康中心 訓育組 教學組

全校師生

七、組織任務分配

此計畫推行主軸為健康促進推行委員會與工作團團隊,成員包含校長、相關處室主管與相 關行政人員、校護以及各領域教師。職稱與工作職掌內容概述如下。

計畫職稱 姓名 職稱 工作執掌

計畫主持人 張秋銘 校長 主持計畫、研究策劃執行及行政協調 事宜

協同主持人

黃光榮 訓導主任 研究策劃執行、彙整報告撰寫及協助 行政協調事宜

謝秀青 教務主任 研究策劃及協助行政協調事宜 陳嘉儒 總務主任 研究策劃及協助行政協調事宜 李彥蓁 輔導主任 研究策劃及協助行政協調事宜 楊億頻 教學組長 活動策略設計及效果評價

黃文泉 衛生組長 研究策劃執行及彙整報告撰寫事宜 郁復興 體育組長兼健康

與體育領域教師 召集人

體適能活動策略設計及評價

研究人員 辛佩倚 資訊組長 健康網路網頁製作及維護 張雅涵 訓育組長 協助活動策略設計及效果評價

(8)

林秀珍 健康與體育領域 教師

協助活動策略設計及效果評價 許燕蘋 健康與體育領域

教師

協助活動策略設計及效果評價 張寶文 國文領域教師 協助活動策略設計及效果評價 康學瑋 英文領域教師 協助活動策略設計及效果評價 許梅玉 藝術與人文領域 協助活動策略設計及效果評價 方聖華 綜合活動領域 協助活動策略設計及效果評價 謝宗隆 自然科技領域教

協助活動策略設計及效果評價 范綱祥 家長會會長 協助各項活動推展及整合社團人力

協助推展健康服務

陳虹吟 校護 身體健康狀況及需求評估,活動策 略設計及評估。

劉謙 學生自治市代表 協助各項活動推展及整合社團人力 協助推展健康服務

顧問 賴世芬 教育處體健科 提供研究計劃諮詢 八、經費預算

單位:元

項 目 金 額 說 明

印刷費 3,000墨水夾、影印、印刷

文具、紙張 2,500文具、紙張、光碟片等。

鐘點費 3,600辦理師生研習的講師費用。

資料、教材費 2,000採購相關教材、教具。

裁判費 1,200相關藝文活動、體育競賽裁判費。

獎品 3,000辦理相關活動表現優異學生獎品

雜支(佔上列項目總

和5%以內)

1,000茶水費…等

合計 16,300備註:經費不足部分由本校自籌。

九、預定進度(以甘梯圖表示)

本計畫分三階段推行:

第一階段:成立工作團隊,確立議題及工作目標。

第二階段:發展實施策略及評量方式。

第三階段:計畫執行、評量及成果報告撰寫。從教育和政策層面落實健康促進學校計劃,以 問卷和檢測等方式進行前測和後測,所得結果經由統計方式比較分析。

(9)

藉由多元層面、多元策略、多元評價的整合型學校健康促進計畫,增進全校教職員工生的全 人健康,改善本校健康環境並落實健康生活。

月 次 工作項目

100 年

7 月

100 年

8 月

100 年

9 月

100 年 10 月

100 年 11 月

100 年 12 月

101 年

1 月

101 年

2 月

101 年

3 月

101 年

4 月

101 年

5 月

101 年

6 月 1.組成健康促進工

作團隊

2.進行現況分析及 需求評估

3.決定目標及健康 議題

4.擬定學校健康促 進計畫

5.編製教材及教學 媒體

6.建立健康網站與 維護

7.擬定過程成效評 量工具

8.成效評量前測

9.執行健康促進 計畫

10.過程評量

11.成效評價後測

12.資料分析

13.報告撰寫

十、評價指標

配合計畫執行來進行過程評量,並於計畫執行前後收集前後測資料,以了解實施 成效,並依據本校所擬定自評檢核表評估計畫成效,茲說明如下:

(10)

評價項目 評價結果

自評分數 複核分數 學校衛生

政策

1.學校成立健康促進學校委員會並組成工作團隊

負責健康促進相關業務。 0 1 2

2.學校訂定契合主題之政策、計畫、措施。 0 1 2

學校物質 環境

1.提供安全健康的校園環境,定期實施環境衛生

檢查。供應的飲水和膳食均符合衛生健康標準。 0 1 2 2.提供學生健康的學習環境,如課桌椅的數量、

配置、燈光照明、通風等。 0 1 2 3.永續校園經營,如落實資源回收,環保,學校

綠化、美化。 0 1 2

學校社會 環境

1.提供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的機會,共同討論、制

定相關政策和活動。 0 1 2 2.提供特殊需求師生相關協助,例如無障礙空間

的規劃、設置。 0 1 2

社區關係

1.學校與家長團體互動良好,並歡迎家長參與學

校各項活動。 0 1 2

2.學校與其他學校或社區團體建立策略聯盟,運 用社區資源,建立網絡,形成良好的社區夥伴 互動關係。

0 1 2

健康教學 與活動

1.學校落實正常教學,並具體辦理各項健康促進 教學與研習活動,提升師生健康生活知能與技 能。

0 1 2

2.學校鼓勵各領域融入教學,具體強化學生健康

生活技能的培育。 0 1 2

健康服務 1.推動教職員、學生健康檢查,確實建立學生個

人健康檔案。 0 1 2

2.針對健康檢查結果辦理缺點矯治或轉介服務,

並持續追蹤後續治療情況。 0 1 2

3.學校建立特殊健康需求學生系統(如氣喘、心臟

病、肢障等)。 0 1 2 4.建立傳染病管制、校園緊急傷病處理流程,並

確實執行。 0 1 2

5.提升與落實健康中心的功能與工作。 0 1 2

合計 30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Family predictors of psychosocial outcomes among Hong Kong Chinese cancer patients in palliative care: living and dying with the “supportive paradox”.. Researching “good death” in a

與醫療救助的支出日漸龐大,因此美國在 1985 年推動社會健康維護組織(SHMO) 計畫,並以商業性長期保險制度提供老人健康及醫療照顧服務。1987 年 Robert Mood Johnson Foundation 又提出一項公私部門合夥計畫的示範計畫(Long Term Care Partnership Program),目的為透過政府部門和保險公司的合作,提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