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聲音的傳播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聲音的傳播"

Copied!
4
0
0

Teks penuh

(1)

編授:Jim

單元主題:聲音的傳播 【第 3-2 節】

 聲音的產生 1.聲音的產生:

(1)聲音的產生示意圖:

(2)聲音傳播實驗:

 波以耳實驗:英國人波以耳(Robert Boyle 1627-1691)

 證實聲音要依靠 傳播  真空燒瓶實驗:

 加熱:瓶內少許水,使 。  澆水:水蒸氣凝結,使 。  搖動:是否有聽見聲音

 噴泉實驗:瓶內部壓力 外界壓力,水由外往內流成噴泉。

2.如何產生聲音:

(1)產生聲音的條件:

 物體 。  要有 。

(2)聲波傳播的介質: 固體、液體、氣體均可作為介質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三)53

(2)

編授:Jim

 聲音傳播速率 1.聲音傳播速率:

(1)波速是 運動

(2)聲波傳遞需要介質(介質相同,波速 )  在介質中的速率: 。 (3)聲波在空氣中的聲速受溫度、溼度及風速影響

  溫  濕  風,聲速較快 (4)聲音在 中,聲速與溫度之關係式及等速運動關係式:

2.聲音傳播速率示意圖:(20℃)

 聲速:固體>液體>氣體>真空=0

 介質愈緊密,聲速愈 。 在空氣介質時, ,聲速快。

3.聲音在空氣中傳播:

音叉來回振動擾動周圍空氣,形成 波,聲音傳入耳朵,振動 引起聽覺

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屬於 波

 音叉每秒振動次數 空氣每秒產生疏密波的次數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三)54

¿ 若 T=15°C V=331+0.6T¿⇒¿V=331+0.6×15=340m

s音速在空氣中每秒 公尺 340

¿

V=331+0 . 6T 單位⇒V :m

s T:° C

¿

若 T=15°C V=331+0.6T¿⇒¿V=331+0. 6×15=340m

s音速在空氣中每秒 公尺 340

¿

(3)

編授:Jim

 範例解說:

1.甲、乙兩音叉在空氣中連續振動,使周圍的空氣形成疏密相間的連 續波形,則:

 甲、乙兩音叉產生之波長何者大? 。

 甲、乙兩音叉發出的聲音,在空氣中的聲速何者較快? 。  甲、乙兩音叉何者振動頻率較高? 。

2.( )在某個下雨的夜晚,豐安看到閃電後,經過 5

秒才聽到雷聲,若當時的氣溫為

20

℃,則打雷的地點距離豐安有多遠?

(A) 1715

公尺 (B) 1029公尺 (C) 680公尺 (D) 2040公尺。

3.小夏將耳朵貼在鐵軌上,小熙由鐵軌的另外一端敲擊鐵軌。小夏共聽到兩次聲音,第一次

由鐵軌傳來,第二次由空氣傳來。若兩次聲音的間隔相差

6 秒,則:

小夏與小熙的距離為 公尺。

(設此時空氣中的聲速為 350 m/s,鐵軌中的聲速為 2800 m/s)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三)55

(4)

編授:Jim

4.[回家練習] 當氣溫 15℃時,蚊子快速振動翅膀所發出的嗡嗡聲,假設翅膀每分鐘振動

30600

次,則::

 蚊子翅膀的振動頻率? Hz。

 蚊子翅膀的振動週期? 秒。 (以分數表示)

 蚊子翅膀的振動波長? m。 (以分數表示)

課程結束….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三)56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第一節 觀光產業的意義 -觀光學的內涵(I) (一)觀光學的涵義 「觀光學」是指以研究觀光產品開發、旅客行為 與動機、觀光資源規劃與建設,以及觀光宣傳與 推廣等相關事宜為主的學問。凡是與觀光旅遊活 動相關之政策、制度與業務,均屬於觀光學之範 疇。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一節 觀光產業的意義 -觀光產業的意義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