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胸管引流注意事項 - 台中榮民總醫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胸管引流注意事項 - 台中榮民總醫院"

Copied!
9
0
0

Teks penuh

(1)衛教編號:CS-003. 2005.07.21 訂定 2018.06.05 (7 修) 2014.08.01 (6 審). 胸管引流注意事項. 全人智慧 醫療典範 愛心 品質 創新 當責 經胸腔外科專家檢視 臺中榮民總醫院護理部編印.

(2) 一、胸管引流的目的: 胸腔手術之病人,術後會於肋膜腔或心尖及胸 骨下放置胸管,其目的為:引流肋膜腔內之空氣與積 液或胸腔內之滲液及血水、重新建立肋膜腔內的負壓 以促進肺擴張、觀察胸腔內是否有出血或肺泡漏氣等 狀況。. 二、胸腔引流管注意事項: (一)胸腔引流裝備的位置: 1.胸瓶應低於病人胸管置入處至少 60 公分的 位置,見圖一。. 圖一 胸瓶應低於病人胸管置入處.

(3) 2.胸管應以布膠固定於 Y 型紗布下方,以防止 扭轉及滑脫,見圖二。. 圖二 胸管應以布膠固定於 Y 型紗布下方. 3.胸管接合處應以布膠行跨橋式固定法固定, 以防止連結處鬆脫,見圖三。. 圖三 胸管與連接管間以布膠固定牢靠.

(4) (二)帶有胸管病人的姿勢: 採半坐臥式,可促進肺部擴張,並每 1-2 小時 翻身,以利肋膜積液的引流,見圖四。. 圖四 半坐臥,以利肋膜積液引流 (三)維持胸管通暢: 翻身後應確定胸管無扭折、脫落或身體壓到胸 管之情況,胸管勿穿、跨越床欄,見圖五及圖 六。. 圖五 胸管平放於床面. 圖六 胸管勿穿、跨越床欄.

(5) (四)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水封瓶內水柱應低於水面 2.5 公分,以避免空 氣進入肋膜腔,破壞肋膜腔內負壓而造成呼吸 困難。. (五)胸管引流系統: 1.胸腔引流瓶維持直立狀態。 2.所有接頭緊密結合無滲漏,見圖七。. 圖七 瓶蓋接頭保持緊密 (六)胸腔引流瓶傾倒時的處理: 立即將引流瓶扶正並用力深呼吸咳嗽一、兩 次,以便將可能進入肋膜腔的空氣擠壓出來。.

(6) (七)胸腔引流瓶固定方法: 1.下床時可使用胸瓶上繩子固定(方法一)或胸 瓶專用固定架(方法二),見圖八。. 採繩子固定法. 方 法 一. 採胸瓶固定架 方 法 二. 圖八 胸腔引流瓶固定方法.

(7) 2.下床時胸管自然下垂,勿高掛於點滴架上, 見圖九。. 圖九 胸管自然下垂引流. 三、何時不再需要胸管引流? (一)經由主治醫師評估:包含聽診、叩診及胸部 X 光顯示肺部擴張良好時。 (二)引流液少於 100-400mL,顏色為淡黃色,且肋 膜腔無漏氣情形,經醫師評估後依醫師指示拔 管。. 四、拔除胸管時的注意事項: (一)躺向健側。 (二)拔管前先深呼吸兩次,第三次深吸氣後閉氣, 此時拔管,可預防胸管拔出時空氣進入肋膜 腔,而導致氣胸。病人溝通不良或呼吸喘無法 閉氣時,亦可將胸管在抽吸狀態下直接拔除。.

(8) (三)傷口以石蠟紗布及抗生素藥膏覆蓋並以寬膠 布固定。 (四)通常在拔管後 4 小時照 X 光看肺部擴張情形。 (五)拔管後若有呼吸困難情形應立刻告知醫護人 員。 五、胸管移除後傷口的自我照顧及注意事項: (一)布膠可在 24 小時後移除改為普通換藥,傷口 在數日內即可癒合,約 7 天可拆線。 (二)若有分泌物及紅腫熱痛等異常現象需立即告 訴醫護人員。 (三)飲食方面應採均衡飲食,並無其他特別禁忌。 (四)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或任何可刺激支氣管的情 形,以免引起嚴重咳嗽。 (五)若突然有劇烈的胸痛或呼吸困難,需立即告訴 醫護人員。. 六、結論 放置胸管引流空氣或液體,使肺擴張完整, 放置胸管期間的照護及注意事項不止醫護人員 需隨時注意,病患及家屬的照護角色更為重要。.

(9) 七、參考資料 胡月娟(2010)‧呼吸系統疾病病人之護理‧陳夏蓮、 葉明珍,內外科護理學(981-984)‧臺北:華 杏。.

(10)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仍需繼續以石膏或副木固定,經醫師評估後 才能移除,並限制活動二至三週以上,以確 保植皮區皮膚完全癒合。 七 植皮區傷口癒合後,皮膚較乾燥可使用嬰兒 油塗抹。 八 取皮區所覆蓋之敷料,不可以自行勉強撕 去,以免造成皮膚損傷,延遲傷口癒合。 九 取皮區或植皮區有異常腫脹、疼痛、滲血或 任何不適時,請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十 對有慢性疾病或高齡長者,傷口癒合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