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地震防災演練矩陣式腳本(有預警演練)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地震防災演練矩陣式腳本(有預警演練)"

Copied!
6
0
0

Teks penuh

(1)

指揮官 (校長)

副指揮官 (教務主任)

通報組 (主任教官)

避難引導組 (學務主任)

搶救組 (總務主任)

安全防護組 (圖書館主任)

緊急救護組 (輔導主任)

動作要領:

依「趴下、

掩護、穩 住」要領,

就地掩蔽保 護頭頸部。

動作要領:

依「趴下、

掩護、穩 住」要領,

就地掩蔽保 護頭頸部。

動作要領:

依「趴下、掩 護、穩住」要領

,就地掩蔽保護 頭頸部。

動作要領:

依「趴下、掩 護、穩住」要 領,就地掩蔽 保護頭頸部。

動作要領:

依「趴下、掩 護、穩住」要 領,就地掩蔽 保護頭頸部。

動作要領:

依「趴下、掩 護、穩住」要 領,就地掩蔽 保護頭頸部。

動作要領:

依「趴下、掩 護、穩住」要 領,就地掩蔽 保護頭頸部。

蔣主任教官(戴 安全帽)透過校 內廣播系統:

1.地震!地震!全 校師生及同仁請 立即就地避難掩 護,趴下以守護 住頭頸,躲進就 近的桌子並握穩 桌腳。

2.在教室外的人員

,請尋求安全空 曠處蹲下,並以 書包或其他物品 保護頭頸、注意 個人安全。

3.任課老師請就地 掩蔽,確定自己 的安全後,指導 學生確實做出掩 護動作。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地震防災演練矩陣式腳本 (有預警演練)

要求重點:

1.保持鎮靜、不要慌張,全體教職員工生立即就地避難掩護。

2.確實做出就地避難掩護動作:

(1)趴下將身體體積縮到最小;(2)以手保護頭部及頸部;(3)就地縮進桌子下;(4)另一隻手緊握桌腳,穩住桌子保 護頭頸。

0921時 00秒

(演練開始)

發布防災疏散演練狀況,由於大台北地區山腳斷層發生斷層錯動,產生規模7以上之地震,台北市震度7級,搖 晃時間持續30秒,請全校師生於警報發布後,配合避難掩護。

各班師生 在教室上 課,突然 地震來襲 0920

至 0921

※地震警報發布(運用中央氣象局地震速報系統發布警報約10秒) 時間 狀況內容

應變作為

教官室廣播:

「教官室報告,待會9點21分為本校防災避難演練,請同學現在返回教室不要在教室外逗留,並配合廣播系統所 發布狀況,確實完成避難各項動作要求,地震警報發布時,請同學即刻蹲在桌下尋求掩護,並切記不要吵鬧或 嘻笑、注意演練紀律,結束後請各班班長將人數回報單交到司令台前方指揮中心;重覆廣播~~~~~。」(約2分鐘)

(2)

立即請示指 揮官是否下 達全校疏散 沈教務主 任:

報告指揮官

,目前地震 暫歇,是否 要求全校疏 散。

因地震規模 過大,若待 在室內有危 安之虞,指 揮官下達疏 散決心。

校長:

目前仍為新 冠肺炎防疫 期間,請全 校師生在校 內就地掩護 避難,不做 集合及疏 散;各組同 仁請就定 位。

沈教務主 任:

請通報組立 刻告知全校 師生就地避 難。

蔣主任教官:

1.通報組報告,現 在地震暫歇,班 長及副班長協助 點名、確認同學 們是否到齊。

2.緊急應變中心各 組人員請立即就 位。

動作要領:

穿戴安全帽

,帶對講機 到指揮中心 (司令台)進行 調度。

動作要領:

穿戴安全帽

,帶對講機 到指揮中心 (司令台)進行 調度。

動作要領:

穿戴安全帽,帶 對講機到指揮中 心旁開設通報 站。

動作要領:

1.穿戴安全帽,

帶對講機(僅組 長配置)到指揮 中心旁開設避 難引導站。

2.任課老師指導 學生做好避難 掩護動作。

動作要領:

穿戴安全帽,

帶對講機(僅組 長配置)到指揮 中心集合。

動作要領:

穿戴安全帽,

帶對講機(僅組 長配置)到指揮 中心集合。

動作要領:

穿戴安全帽,

帶對講機(僅組 長配置)及緊急 救護器材至指 定位置開設急 救站。

0921 至 0926

主震稍歇

,全校進 行疏散避 難

主震稍歇

,全校進 行疏散避

難 0921

至 0926

(3)

校長:

副指揮官,

請瞭解各組 集合情形及 開設狀況,

向我回報。

沈 教 務 主 任:

請 各 組 組 長 回 報 組 員 集 合 及 開 設 狀 況 。 並 向 指 揮 中 心 回 報 學 生 人 數 及 缺 席 者 去 向。

蔣主任教官:(回 報順序1)

通報組已開設完 畢,人員裝備均 到齊。

王學務主任:

(回報順序4) 避難引導組已 開設完畢,人 員裝備均到 齊。

陳總務主任:

(回報順序2) 搶救組已開設 完畢,人員裝 備均到齊。

潘圖書館主 任:(回報順序 3)

安全防護組已 開設完畢,人 員裝備均到 齊。

姚輔導主任:

(回報順序5) 緊急救護組已 開設完畢,人 員裝備均到 齊。

蔣主任教官:

1.各位同學請注意

,現在地震已經 暫時停止了,同 學請留在教室進 行點名。

2.各班任課老師立 即清點現場人數 及瞭解缺席者去 向,完成點名後 由副班長向指揮 中心完成安全回 報。

沈教務主 任:

報告指揮官

,各組均已 設置完畢,

人員到齊。

校長:

各組立即執 行任務,並 持續回報。

主震稍歇

,全校進 行疏散避

難 0921

至 0926

0926 至 0930

災害應變 組織成立 與啟動

人數暨校 園災情勘 查通報 0931

至 0935

要求重點:

1.提醒學生就地掩護。

2.各組人員就定位進行通報、回報 及救援任務。

(4)

蔣主任教官:(回 報順序1)

通報組報告,已 派教官及學務老 師巡視校園,並 正進行人數統計 將結果回報臺北 市災害應變中心 及校安中心。

王學務主任:

(回報順序2) 避難引導組報 告,要求各班 老師維持秩 序、清點人數

,不要任意走 動。

陳總務主任:

(回報順序3) 搶救組報告,

已派員進入教 室區,檢查建 物是否安全。

潘圖書館主 任:(回報順序 4)

安全防護組報 告,已立即派 員在各建物走 廊拉起警戒線

,禁止人員進 入,進行管 制。

姚輔導主任:

(回報順序5) 緊急救護組報 告,已編組救 護人員及輔導 老師待命。

校長:

瞭解,請各 組持續救災 任務並隨時 回報。

王學務主任:

避難引導組報 告,各班人數 均已完成清查 及回報工作;

全校學生應到 2901人,實到 2901人。

陳總務主任:

(回報順序1) 搶救組報告,2 名同仁在巡視 資源大樓時遭 掉落物割傷手 臂,且1樓電捲 門因地震故障 而關閉出入口

,導致2人受 困。

姚輔導主任:

(回報順序2) 緊急救護組收 到,立即派救 護人員前往。

陳總務主任:

(回報順序1) 搶救組報告,1.

經確認2位同仁 意識清楚、僅 手臂割傷。

2.已至資源大樓 引導2人使用緩 降機進行逃 生。

潘圖書館主 任:(回報順序 2)

安全防護組收 到,立即派員 於資源大樓1樓 鋪設護墊,以 確保垂降安 全。

校長:

請各組注意 自身安全並 小心救災。

人數暨校 園災情勘 查通報 0931

至 0935

0936 至 0940 0931 至 0935

人數暨校 園災情勘 查通報

人員、建 物安全勘 查及嚴重 傷患後送

回報

(5)

蔣主任教官:(回 報順序3)

通報組報告,軍 械室經查看安全 無損害。

陳總務主任:

(回報順序2) 搶救組報告,

清查各教室後 無人員滯留,

且建物均安全 正常。

姚輔導主任:

(回報順位1) 救護組報告,

受傷同仁意識 清醒,惟手臂 輕微割傷無大 礙,已予適當 治療及包紮,

並聯繫消防單 位申請救護車 送治。

沈教務主 任:

報告指揮官 全校人員、

建物及相關 設施均安全 正常。

校長:

通報組,請 將學校目前 各項災情資 料以及救災 作業處理結 果,通報教 育局。

蔣主任教官:

是,我馬上聯 繫。

災 害 應 變 中 心 嗎 ? 這 裡 是 建 國 中 學 , 我 是 主 任 教 官 蔣 篤 明 , 本 校 在 地 震 災 情 發 生 後 已 緊 急 就 地 掩 蔽 全 校 師 生 3,161人 , 地 震 後

受傷2人已進行醫

治 。 學 校 建 築 物 目 前 無 倒 塌 現 象

, 損 失 金 額 有 待 估 計 , 如 有 後 續 狀 況 將 再 行 回 報。

0936 至 0940

人員、建 物安全勘 查及嚴重 傷患後送

回報

0941 至 0945

災情統計 與回報臺 北市災害 應變中心

(6)

校長:

全校師生請 注意,目前 人員皆安全

,校舍建物 及設備皆正 常運作,請 大家繼續正 常上班上 課。

沈教務主 任:

請各組實施 復原工作。

請組員收整裝備 後,返回辦公室 辦公。

請組員收整裝 備後,返回辦 公室辦公。

請組員收整裝 備後,返回辦 公室辦公。

請組員收整裝 備後,返回辦 公室辦公。

請組員收整裝 備後,返回辦 公室辦公。

全校師生注意,目前所有人員皆已安全完成避難掩護,本次演練到此結束。

0946 至 0950

安置全校 人員回到 正常上班 上課崗位 災情統計 與回報臺 北市災害 應變中心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成員 副校長(學生成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副校長(學 術)、訓導主任、輔導主任、中文科主任、英文科主任、數學副科主任、教育心理學 家、學校社工及言語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