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如玲老師
文言文教學
跟〈岳陽樓記〉學生命高度
每回要教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的岳陽樓記
時,都覺得肩膀好重。
我想的是:這麼年輕狂放的高中孩子,要怎麼讀這麼大的
胸襟?
這些搖頭晃腦聽著 mp3 ,電玩裡的魔獸世界比︽禮記︾裡
的大同小康還真實的小子們,到底能看得岳陽樓幾層高?
岳陽樓恁的天高。
四十歲、沒承沒擔的我仰著頭看,都覺肩頸痠硬了,要如
何帶孩子看見那個兩歲失怙,二十三歲才知身世,當了差後積
了些錢,買個地來當作﹁義田﹂,一心要周濟全族的范老立在
那天下第一樓的頂端時,心理揣想的是什麼?
今年教這一課時,正值盛暑溼熱,我老想著飛高一點,
得一些清涼空氣,這一想倒有個點子──也給孩子一個翅膀才
好!
而且這翅膀得要︽莊子︾裡的,由鯤變鵬的那種航空母艦
般的翅膀才成。
翅膀大到我和孩子都可以坐得穩,飛到范仲淹的高度去,
這 個暑 假 我帶著 十七 八 歲 的高 中 生 飛到 岳 陽 樓 , 試著看 見 站 在 樓 頂上 站 的是誰?
啊! 竟是一 個 兩 歲時 就沒了爸爸的范仲淹小朋友啊! 他憂著心、 看得遠遠的, 給 自己一 個 誓言: 將來啊將來 我的家族一 定 不要有和我一樣窮到沒飯吃的孩子
e第 52 期
文 言文教學
才能看見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洞庭震撼;才能分辨濁浪排
空、一碧萬頃的人生起伏;還得飛到義田的上空看見那發心養
全家族的小范老子何等大志,才能讀懂:何以面對岳陽樓上滿
滿的題壁詩文,口裡說著﹁前人之述備矣﹂,但卻毫不退縮,
一樣安下心來,前瞧後瞧,看看還有啥可寫的呢?
這一瞧、可見的就不只那碧山遠影,不只是﹁飛過去,飛
過來,一個神仙誰在眼﹂的八百里洞庭,南來北往裡竟多的是
有些心思的魂:遷客、騷人、悲雨的、喜晴的……隨手一抓大
把大把的人生風雨蓄的勢,比那洞庭湖的波濤翻騰得凶多了。
再定睛一看,天哪!這一大把從北邊巫峽來的,要到南方
瀟湘去的,遷客騷人的魂哪!喃喃自語說來說去,不管悲喜,
怎麼說得都是自己?
再不然,就是那更無明因由,老是不由自主的,被外物牽
引出的悲喜:
碰到霪雨霏霏,連月不開時,看的都是陰風怒號,日星隱
耀,檣傾楫摧;薄暮冥冥,連虎嘯猿啼都叫人驚心斷腸,感極
而悲。
但一遇到那春和景明,波瀾不驚時,這眼前的又都是一碧
萬頃;沙鷗也好,錦鱗也罷,全可愛極了。白天是長煙一空,
晚上是皓月千里,舟行時看得浮光躍金,舟止時就看靜影沉
璧,唱個漁歌互答,再把酒臨風,喜洋洋到爆了!
沒錯!個個精彩,但終是凡人。
范仲淹發現這裡面有一種人不同於凡人,他們叫作
「古仁人」。 這人種很特別,他們竟然不以自己憂樂為憂樂,他們以天
下憂樂為憂樂,更奇怪的是,他們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
之樂而樂!︵意思是說:全天下都還沒開始煩惱,他就煩惱在
先,等全天下都快樂夠了,他才開始開心啦!︶
問題來了──誰這麼傻?先憂後樂?
我們這一路學到的經驗都是要先樂後憂!
在別人快樂前趕快先享樂唄︵不然待會沒你的分︶,憂愁
的事最後再來吧!那些幫孩子搶在起跑點衝刺、還撤掉沿路重
重障礙的父母親不就是這樣叮嚀孩子?
讀個︿岳陽樓記﹀,就要這群﹁先樂不要憂﹂的公主王子
一反平日思維︵還兼違反父母交代︶,去看見﹁先憂後樂﹂的
胸襟何等雄偉?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嘛!
但是,身為老師,怎可錯過讓孩子看一眼……看一眼也
好……這等氣度畢竟千萬載難逢啊!
想想孩子身邊誰最接近先憂後樂的系統好了!
有了!
第一位代表是媽媽。媽媽總要見孩子妥貼舒適了,心才放
下,眉才開展,是﹁先憂後樂﹂。不過…… 媽媽先憂後樂的用
心有可能是為了將來在孩子的奉養中,聽著周杰倫唱︿聽媽媽
的話﹀而覺得辛苦終有代價,這器量好像距離岳陽樓上面那位
范先生一大截,嗯,這例子不太切合。
第二位有請師長,我通常稱他是雞婆一號。
我常開玩笑問學生:﹁有誰以後成為郭台銘時,會因為
ZX文苑天地 q
感念我現在碎碎念憂心忡忡教你念書,而每個月發三萬薪水給 我?呃……不然三千,……三百……﹂不管學生默然︵意思
是:哪有可能?︶或大笑︵意思是:哈哈哈!哪有可能?︶我
都會向他們承認﹁我也沒做到。﹂︵意思是:哈哈哈!盤古開
天以來之不可能任務。︶
這就奇怪了?
怎麼會有人得不到一點好處,還要憂心碎碎念你的未來?
還在你成功後,傻子一般高興的為你拍手?這些師長先憂後樂
為的是哪樁?
這個例子讓大家的心動了一動,至少我自己是動了一動,
這一動,好像比較靠近樓上的范先生……一小步。
第三位想到的是地藏王菩薩。
這位菩薩見得地獄苦難後,手持金錫、震開地獄之門時說
的句子是:﹁地獄不空,我誓不成佛﹂──我不得不承認,年
少時我為這個轟然巨響的誓言感動落淚,無法自已。心想:這
個地藏是怎樣的人?他承受這麼多苦,所為何來?別人成不成
佛,關他啥事?學生好歹是自家班上的,那些地獄裡的眾生是
哪家的啊?地藏啊!你也太辛苦了吧!
後來讀到日本文學裡,路途四周立著── 左一個地藏、右
一個地藏,還有漫畫裡小小的可愛的地藏菩薩總是不計較來偷
貢品的阿呆狸貓,這個中國地藏的苦難形象才消退去;但那個
﹁我誓不成佛﹂的句子總是和文天祥的﹁天地有正氣﹂相連;
總是在讀孔子周遊列國時,不經意嗅及孔夫子的堅定;總是在
岳陽樓裡自動和先憂後樂的句子並排而站── 古仁人之心,或
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 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
樂而樂歟!
孩子,懂嗎?
媽媽也好;師長也好;地藏王也好;就是遠一點的甘地也
好;近一點的證嚴法師也好── 都或多或少有這古仁人之心。
﹁先憂﹂不是因為﹁雞婆﹂,是因為他在比你稍高一點的
角度看著你,千萬別當他是神奇的﹁先知﹂,他只是剛好扮演
一個比你稍稍多懂一點的角色,他就是看見了,不憂都不行。
就像你,一個十七、八歲的人,看見一個小不楞登的娃兒
在驚險萬分的馬路上嘻嘻著走,你無法一樣嘻嘻著走過,你會
擔心,行動力大一點的就去勸、去拉他啦!
這娃兒又是你家的誰呢?
誰都不是,只是你長得比他高一點,你看得比他遠一點,
你決定用你的力量為他多做一點,說是慈悲也可以,更多時候
是:你就看見了,不然要如何呢?
﹁後樂﹂也不是他﹁傻瓜﹂,不懂得及時行樂,是因為他
放心不下,捨不得啊!捨不得在你還沒有快樂時,他自顧自的
享受。
所以范仲淹的錢不會只留給自己用,他會留給家族裡用。
或者有一天當你真的愛上了一個人,你會知道:看著你愛的人
快樂,竟然比自己快樂要快樂一萬倍時……你或者就能懂得文
章末尾,范仲淹替大家跟老天發的問卷。
范先生問的是:﹁然則何時而樂耶?﹂︵啊
∼是
何時才能
歡喜啦?︶
e第 52 期
文 言文教學
然後,范老自己替天回答了:﹁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
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全部我愛的人都快樂了,我才
快樂啦!︶
我們愛的人,又有多少呢?
我們的父母、伴侶以及兒女?范仲淹的義田?墨子的摩頂
放踵?孔子周遊的列國?古仁人放眼望去的眾生?
愛的人有多廣,生命裡的岳陽樓就有多高啊!
這個暑假,
我帶著十七、八歲的高中生飛到岳陽樓,試著看見站
在樓頂上站的是誰?
啊!竟是一個兩歲時就沒了爸爸的范仲淹小朋友啊!他憂
著心、看得遠遠的,給自己一個誓言:將來、將來我的家族一
定不要有和我一樣窮到沒飯吃的孩子,我要是能做到,那該有
多好……。
啊!原來要這麼純稚的孩子,才能發這麼溫柔的願望!原
來要這麼大的愛,才能寫出這麼高的岳陽樓啊!
我急驚風似的跟學生說:
﹁快快快!寫下來,寫下來,趕快。藉著這篇文章、趁著
這個高度,你呢?你會許下什麼誓言?對你、對你的家族、對
你認識的人或不認識的人……﹂
年輕的孩子,竟然就振筆疾書了。
書寫的容顏裡,有著看見自己所來處的溫柔。
奇哉!我怎麼就真看見一個個小小范仲淹爬上岳陽樓去,
還一個接一個哩! 唉呀!這一課原來是給小孩子讀的啊?
是給還存著孩子心的孩子讀的啦!
這一想通,肩膀不重了耶!
(作者現任教於文華高中)
ZX文苑天地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