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執行液體限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執行液體限制"

Copied!
82
0
0

Teks penuh

(1)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 School of Nurs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Master Thesis.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執行液體限制—以改變階段模式分析. Fluid Adherece among Long-term Hemodialysis Women by using Stage of change. 何美蓮 May-Lien Ho. 指導教授: 曹麗英 Advisor: Lee-Ing Tsao, Professor, RN DNS.. 中華民國. 2014. 年. June, 2014. 06. 月.

(2)

(3) 致. 謝. 此論文能夠順利完成,歸功於眾多人之協助,在此僅獻上最誠摯之謝意。 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曹麗英教授,極具耐心的引導與指導,讓我的視野變寬廣、 思考更具邏輯性,不僅是學術上或臨床實務方面皆獲益良多。也感謝口試委員 盧玉瀛老師及呂至剛主任,不吝予指導提供寶貴的指導,讓我化解迷思。 感謝二年多來互相扶持的同學如芬、逸貞、方容,有著您們的扶持,才會讓 我更有衝勁可以繼續,而從您們身上,我也學到很多喔。 感謝單位主管陳淑主任及徐菊容督導的支持與鼓勵,讓我在繁重的行政工作 之餘仍有動力可以完成學業; 感謝美荏在統計方面之協助 ; 感謝資深護理師心 蘭、毓蘭、俞亭、儷珍、忠玉、玉玲、香琴、子君及林秉熙醫師、呂理哲醫師、 張瑞廷醫師等協助進行問卷的翻譯或效度檢測;也感謝參與本研究的婦女及家人 們,謝謝您們願意將個人的經驗作分享,有您們的協助才得以讓此研究順利進 行。 最後,要感謝的是我最摯愛的家人們,謝謝您們高度的包容與成全,讓我在 此期間可以是個不稱職的母親、女兒、媳婦及妻子,總是體恤我的課業為首重, 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完成此學業。謝謝你們,我好愛你們喔!!.

(4) 摘. 要. 為降低血液透析治療所產生的不適與合併症,血液透析患者經常被要求需 要配合執行自我的液體限制,然而此項的執行並不容易。對於身兼多重角色之婦 女,如家庭主婦、妻子等需要主持家務者更是加重其負荷,有關此方面的研究較 少被探討,故本研究目的乃為了解長期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執行各階段(依跨 理論模式分期為意圖前期、意圖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與液體限制知覺 利益、障礙與自我效能之分佈情況、及液體限制執行各階段之相關性及預測性因 子。期望由上述探討,能提供血液透析治療婦女在液體限制照護的參考。 本研究以橫斷式相關性的調查研究法,於2014年2月至2014年4月於北部某醫 學中心之血液透析室,以立意取樣方式,對120位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之婦女 進行收案,採用結構式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包括人口學資料、液體限制執行各 階段、「液體知覺利益量表」、「液體知覺障礙量表」及「液體自我效能量表」。 統計分析方法包含描述性及推論性統計。結果顯示:平均年齡61.96歲、透析 月數107.6月。液體限制執行階段以準備期最多68人(56.7%)。婦女年齡、婚姻與 液體限制階段有顯著關係。液體限制知覺障礙方面,婦女處於維持期與意圖前期 者之間有明顯差異(p=.044) ;液體限制自我效能方面,婦女處於維持期與意圖前期 者之間有明顯差異(p = .004)。在依變項以行動期/維持期為參照組的情況下進行 預測,年齡愈大者愈易確實執行液體限制 (即進入意圖期之風險機率為行動期/ 維持期之0.893) ;自我效能愈高者,愈不會僅停留於沒有意願執行的意圖前期(即 進入意圖前期之風險機率為行動期/維持期之0.891)。 本研究建議協助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之照護方面,宜深入了解其人生發 展階段及婚姻方面的交互影響、液體限制之認知及如何落實液體限制技巧的協助, 以提供真正個別性、專業性與整體性之透析婦女照護服務。 關鍵字:血液透析、液體限制、跨理論模式、婦女健康 i.

(5) Abstract To reduce the discomforts and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the treatment of hemodialysis, the patients of hemodialysis are frequently asked to conduct self fluid restrictions. However, the conduction is not easy. For the women who play multiple roles such as housewives, wives, and housekeepers, the workload turns to be heavier. The studies related to this field are relatively few, so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condition of each stage of the conduction of fluid restrictions (according to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he stages can be divided into stage of pre- contemplation, contemplation, preparation, ac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benefits, barrier and self efficacy of. fluid restrictions, as well as the relative and predictive factors of each stage of conducting fluid restrictions.. Hopefully, through the above. research can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the women of hemodialysis who need to take care of fluid restrictions. This study employs the study of cross sectional and relative investigation. From February to April 2014 at the room of hemodialysis at a medical center in northern Taiwan, we used purposive sampling to accept cases of 120 women who had received the long-term treatment of hemodialysi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employs the structural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method, while the research tools include demography data, each stage of conducting fluid restrictions. The methods of statistic analysis include descriptive and inferential statistics. In terms of the stage of conducting fluid restrictions, the. ii.

(6) number of the patients at the stage of preparation is the biggest (68 persons--56.7%). And in terms of demography, age and marriage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stages of fluid restrictions. In terms of consciousness barrier of fluid restriction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t the stage of maintenance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at the stage of pre-contemplation (p = .044); in term of the self efficacy of fluid restriction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t the stage of maintenance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at stage of pre- contemplation (p = .004). With the variable using the stage of action/the stage of maintenance as an anchoring group, 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older patients are inclined to more seriously conduct fluid restrictions (the risk probability of entering into the stage of contemplation is 0.893 times that of the stage of action/maintenance); the patients with higher-degree self efficacy are less willing to stay at the stage of pre-contemplation which has no 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conduction (the risk probability of entering into the stage of pre- contemplation is 0.891 times that of the stage of action/ maintenance).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we must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ciprocal effects between the developmental life stage of their ages and marriage for the women of hemodialysis, and how to make the assistance in the skills of fluid restrictions practical. In this way, we can offer the care service for the women of hemodialysis, which are of individuality, professionalism, and wholeness. Key Words:hemodialysis, fluid restrictions, transtheoretical model, woman health ii.

(7)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ii. 表次…………………………………………………………………………. iv. 圖次…………………………………………………………………………. ⅴ.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假設…………………………………………………………. 4. 第五節 名詞界定………………………………………………………….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血液透析的相關概念……………………………………………. 8. 第二節 血液透析病人液體限制的相關概念及研究……………………. 9. 第三節 跨理論模式與其相關研究………………………………………. 11. 第四節 影響血液透析病人液體限制之相關因素……………………….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1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17.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場所…………………………………………………. 18. 第四節 倫理考量…………………………………………………………. 19. 第五節 研究工具…………………………………………………………. 19. 第六節 資料收集與研究步驟……………………………………………. 23.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人口學、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及自. 25. 我效能與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的分佈………………………… 第二節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人口學與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的關係…. 32.

(8) 第三節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及自我效能與. 36. 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的相關性………………………………… 第四節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執行階段之預測因子…………. 37.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人口學、液體知覺利益、障礙、自我效. 41. 能與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的分佈探討………………………… 第二節 影響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階段的相關因素探討……………. 51. 第三節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執行階段之預測探討……………. 5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 58. 第二節 護理實務建議……………………………………………………. 59. 第三節 限制 ……………………………………………………………. 6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 62. 外文部分 …………………………………………………………………. 64. 附錄 附錄一 研究問卷 ………………………………………………………. 67. 附錄二 原量表作者同意授權書…………………………………………. 72. iii.

(9) 表. 次. 表 3-1 研究目的、研究問題與統計方法………………………………………… 24 表 4-1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基本資料之分佈情形………………………………… 26 表 4-2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與自我效能分佈情形… 27 表 4-3 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量表得分之分佈……………………………………. 28. 表 4-4 液體限制知覺障礙量表得分之分佈……………………………………. 29. 表 4-5 液體限制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之分佈……………………………………. 31. 表 4-6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液體限制執行階段之分佈………………………. 32. 表 4-7 人口學因素與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之檢定結果………………………. 34. 表 4-8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知覺利益、障礙與自我效能與液體限制階段與之 變異數分析………………………………………………………………… 37 表 4-9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執行階段之預測因子……………………… 38 表 6-1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各期之護理指導建議……………………… 60. iv.

(10) 圖. 次. 圖3-1:長期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執行階段之研究架構圖…………………. v. 17.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為五個節以進行論述,第一節闡述研究背景、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提 出研究目的;第三節說明研究問題;第四節設立研究假說;第五節則為重要名 詞界定,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末期腎臟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是一種腎功能漸進式且 不可逆的損傷的慢性病疾病。根據2012年統計結果國人女性十大死因「腎炎、腎 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為第七名,佔3.4%(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3);而台灣腎臟 醫學會(2012)統計台灣目前已有73735位末期腎臟疾病患者選擇以接受長期血 液透析治療為其治療方式,佔90 %。其中女性透析人口數佔總透析人數52.8 %, 平均洗腎年齡是58.9± 14.3歲,而女性平均餘命83.25歲又比男性76.69歲,多了 6.56歲(內政部,2014),意即代表罹病平均時間較男性長,而婦女面臨洗腎之平 齡,正適逢中年期-多重衝擊的人生過渡期,不僅上要照顧年邁父母、下要照顧 小孩或孫子,猶如蠟燭兩頭燒,還必需面對中年危機,例如突然其來的生病 (曹, 2004)。而女性透析患者往往需承擔較男性為多的生活事件及多重角色的責任, 因此疲憊感之程度較高於男性(Cinar, Barlas, & Alpar, 2009)。婦女往往扮演 著家中重要的健康照護者的角色,而接受長期透析婦女的健康,不只關係到婦女 本身的健康、行為及生活型態,也可能會影響其家人之健康,故長期血液透析婦 女之身心健康更應受到重視。 雖然血液透析治療可以延續病患之生命,但接受漫長血液透析治療期間,需 承受生、心、靈及社會等多層面不適與壓力,讓個案感受到生命健康遭受威脅 (林, 2010;鈕,2004)。身體方面的壓力源,包括要遵從醫療治療,努力改變過去的飲 食生活習慣,以期達到飲食及液體的限制,及活動受限、疲憊等,而長時間的控 制飲食與限制水份攝取,易導致負面的心理反應,包括憂鬱、焦慮、害怕等(楊、 盧、曹、劉、楊,2013)。通常建議適當的液體增加量是每日1kg為宜(Russell et 1.

(12) al., 2011)。因為不適當的液體攝取,可能帶來很多合併症,如疲憊、肺水腫、 全身水腫、高血壓、心血管問題、心衰竭等,進而影響到生活品質、增加罹病率 及醫療照護費用、甚至增加死亡率 (Kim, Evangelista, Phillips, Pavlish & Kopple, 2010; Velasco et al., 20-70% (Chan, Zalilah, &. 2012)。而根據研究,液體限制的遵從率約. Hil, 2012 ; Kugler, Vlaminck,. Haverich. &. Maes, 2005; Molaison & Yadrick, 2003; 林、柯、蔡、陳,1995),可能影響 的因素包括感覺口渴、合併慢性病症及文化民族特性等(Mok & Tam, 2001)。因 此,液體限制對一位接受長期血液透析病人是非常困難的課題。 臨床上個案常單向的接受衛教指導,但當生活習慣與衛教內容衝突時,有些 患者會選擇犧牲自己所期望的生活模式, 以達到疾病的控制;有的則放棄應遵守 的疾病照護活動,使疾病無法達到控制的目標,如此將造成生理上的危機與心理 上的矛盾(宋, 2009)。透析醫護人員除了傳統式提供疾病的知識外,如何引發個 案產生實際之行為改變,更是重要努力要達到的目標。而Prochaska與Diclemente 於1982年所提出的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便是著重於了 解個案行為改變的動機及個別性差異,在不同行為改變階段提供不同的行為改變 策略,針對個別性設計出適合的健康行為護理指導,使個案獲得知識及行為態度 上的改善。其主要內容包含改變階段(意圖前期、意圖期、準備期、行動期、維 持期)、改變方法、決策權衡(知覺利益與障礙)與自我效能,總共四個部份 (Prochaska & Marcus, 1994)。 目前已有學者運用跨理論模式在促進休閒運動行為、健身行為、戒煙行為、 使用牙線行為(馬、林, 2011;陳、楊、侯, 2013; 彭,2010;楊、謝,2012) , 而在透析病人之液體遵從行為之運用,(Molaison & Yadrick,2003)以跨理論模 式探討五個透析單位之血液透析病人,在經12週的教育介入措施後評值各階段減 少水份攝取的成效。另有學者Ghaddar,Shamseddeen, & Elzein, (2009) 針對三 家院所共172名長期血液透析病人的液體限制進行調查,結果顯示TTM階段參與者. 2.

(13) 的分佈是:意圖前期佔18.5 %,意圖期佔40%,準備期佔38.1 %,維持期與行 動期佔3.4 %,強調在各階段提供適當的介入措施之前必須要先找到個體的信念, 才能改善液體遵從問題。唯國內尚無此方面之探討。 面對台灣的高腎病發生率與盛行率,而有關透析病人液體限制議題鮮少被深 入探討,故引發筆者想運用跨理論模式了解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執行各階段概 況,作為日後臨床指導血液透析病患液體限制教育介入之參考並針對各階段發展 不同的護理指導內容,以提供優質整體性透析照護服務與提昇病患生活品質。.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據研究背景、動機與重要性,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人口學、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及自我效能,及液 體限制各執行階段(依跨理論模式分期)之分佈情形。。 二、探討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人口學因素與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之相關性。 三、探討長期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及自我效能與液體限制各執 行階段之相關性。 四、探討長期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之預測因子。.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提出本研究希望回答之問題,如下: 一、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人口學、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及自我效能、液體限制 各執行階段之分佈狀態為何? 二、長期血液透析婦女的人口學因素與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之關係如何? 三、長期血液透析婦女的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及自我效能與液體限制各執行 階段關係為何? 四、長期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之預測因子為何?. 3.

(1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目的、研究問題,提出本研究之研究假設,如下: 一、長期血液透析婦女的人口學因素(包括年齡、教育程度、婚姻、職業、供食 狀況、居家狀況、主要照顧者、合併症、透析月數)與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 有顯著相關。 二、長期血液透析婦女的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及自我效能與液體限制各執行 階段有顯著相關。 三、人口學因素、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及自我效能,對長期血液透析婦女 的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意圖前期、意圖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有顯 著預測力。. 第五節 名詞界定 依據本研究之重要變項,進行名詞解釋,如下: 一、長期血液透析婦女: 概念型定義:當被醫師診斷為末期腎臟疾病,而必需終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女 性病人。 操作型定義:本研究係指於本研究收案醫院接受常規血液透析治療至少持續六 個月(含)以上,並且願意參與此研究之婦女。 二、液體限制(fluid Restrictions) 概念型定義: 當腎臟功能無法正常排除體內多餘的水份與毒素時,必須仰賴透 析治療來取代其功能,故應限制每日的水份攝取約 1000 ml/天,或 二次透析間的體重增加不超過乾體重的 5%(Molaison & Yadrick,2003)。 操作型定義:本研究所是指收案對象每日的體重增加,能不超過每日 1kg(含) 三、液體限制的各執行階段 本研究是根據跨理論模式中改變階段的概念,並參考(Welch,Perkins, Evans, & 4.

(15) Bajpai, 2003)發所表之文章,以研究者二次透析間體重增加不超過每日一公斤 為原則進行分期,將受試者歸類於適合的液體限制之階段: (一)意圖前期(Precontemplation): 概念型定義:個體在未來六個月內,沒有打算採取行動。對於不健康行為的後果, 處於未知或不完全了解的狀態,傾向於避免談論或思考自己的高危險性行為 (Prochaska & Marcus,1994)。 操作型定義:研究對象自上次透析治療返家後,未執行每日體重增加不超過 1 公斤的液體限制,而且未來一個月也沒有想過要執行。即沒有意願要執行液體 限制之健康行為。 (二)意圖期(Contemplation): 概念型定義: 個體在未來六個月內,打算採取行動。已知道改變的利益和障礙, 對於改變的利弊得失間的權衡液生嚴富的矛盾。個體停留在此階段的時間會長 一些,且未準備好參與行動導向的計劃。陷入改變的掙扎中(Prochaska & Marcus, 1994)。 操作型定義:研究對象自上次透析治療返家後,未執行每日體重增加不超過 1 公斤的液體限制,但是未來一個月有想過要執行。即未來一個月想要執行但尚 未執行液體限制之健康行為。 (三)準備期(Pepartion): 概念型定義:在未來一個月內,打算採取行動,並已出現一些零星的新行為。已 有採取行動的計劃,並樂於參與行動導向的計劃(Prochaska & Marcus,1994)。 操作型定義:研究對象自上次透析治療返家後,有執行每日體重增加不超過 1 公斤的液體限制,但是實際體重增加還是超過每天 1 公斤。有開始思考如何做 可以達到這樣的目標,或已開始執行一些減少水份攝取的方式。即有執行液體 限制但未達理想每日限重增加不超出一公斤。 (四)行動期(Action):. 5.

(16) 概念型定義:個體已出現特定而明顯的修正新行為,且持續進行但未滿六個月 (Prochaska & Marcus,1994)。 操作型定義:研究對象自上次透析治療返家後,有執行每日體重增加不超過 1 公斤的液體限制,而且過去六個月內的二次透析間平均體重也沒有超過 1 公 斤。 即已確實執行液體限制但未超出六個月執行時間。 (五)維持期(Manitenace): 概念型定義:已出現新行為,且持續超過六個月,更具信心持續採取新行為,且 不易中途放棄(Prochaska & Marcus,1994)。 操作型定義:研究對象自上次透析治療返家後,有執行每日體重增加不超過 1 公斤的液體限制,而且已超過六個月以上二次透析間平均體重也沒有超過 1 公 斤。 亦即已確實執行液體限制且超出六個月執行時間。 四、液體限制之決策權衡 (一)知覺利益: 概念型定義:知覺利益係指個人權衡採取健康行為後可獲得的利益(好處),當利 益大於障礙(壞處)則傾向於採取健康行為(Prochaska & Marcus,1994)。 操作型定義:液體限制知覺利益係指研究對象權衡採取液體限制健康行為後可 獲得的利益(好處),當利益大於障礙(壞處)則傾向於採取液體限制健康行為。 故本研究參考(Welch, Bennett, Delp, & Agarwal, 2006) 發表出來的量表,以 了解研究對象對於液體限制的知覺利益程度。在取得其授權書後,並參考國人國 情文化等因素,編譯共9題。計分方法採Likert氏5分法:非常不同意、不同意、 普通、同意與非常同意,而依序代表為一分到五分進行計分,以表示研究對象的 得分愈低,其液體限制知覺利益愈低,而得分愈高,其液體限制知覺利益愈高。 Cronbach’s α值為 0.78。 6.

(17) (二)知覺障礙: 概念型定義:知覺障礙係指個人權衡採取健康行為時可能遇到的障障因素,當障 礙(壞處)大於利益時則傾向於不採取健康行為。(Prochaska & Marcus,1994) 操作型定義:液體限制知覺障礙係指研究對象權衡採取液體限制健康行為時可能 遇到的障障(壞處),當障礙(壞處)大於利益時則傾向於不採取液體限制健康行為。 故本研究參考(Welch et al.,2006)發表出來的量表,以了解研究對象對於液體 限制的知覺障礙程度。在取得其授權書後,參考國人國情文化等因素,編譯共13 題。計分方法採Likert氏5分法: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與非常同意, 而依序代表為一分到五分進行計分,以表示研究對象的得分愈低,其液體限制知 覺障礙愈低,而得分愈高其液體限制知覺障礙愈高。Cronbach’s α值為0.76。 (三)自我效能: 概念型定義:個人於特定情境中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控制自己行為的信念、克服困 難、是對自己完成某行為所需之各種能力評估或把握程度。(Prochaska & Marcus, 1994) 操作型定義: 液體限制自我效能係指研究對象於特定情境中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控制液體之限 制、並能克服困難、也是對自己能執行液體限制行為所需之各種能力評估或把 握程度,當自覺把握程度愈高時,則愈能採取液體限制健康行為。 故本研究參考(Welch et al.,2006) 發表出來的量表,以了解研究對象對於液體 限制的自我效能程度。在取得其授權書後,編譯共11題,計分方法採Likert氏5 分法:非常沒把握、沒把握、普通、有把握與非常有把握,而依序代表為一分到 五分進行計分,以表示研究對象的得分愈低,其液體限制自我效能愈低,而得分 愈高,其液體限制自我效能愈高。自我效能分數愈高,代表受試者對於執行行為 改變的自信心愈強,對於新行為的養成具有關鍵的影響力。Cronbach’s α值為. 0.80。 7.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分別為血液透析的相關概念、血液透析病人液體限制的相關概 念 及研究、跨理論模式與其相關研究,及血液透析病人液體限制之影響因素及其 相關因素,以此作相關文獻之探討,如下:. 第一節 血液透析的相關概念 依據台灣腎臟醫學會(2012)所制定血液透析指引,長期透析的絕對適應症為肌肝 酸 廓 清 率 Ccr<5ml/min 或 血 清 肌 酸 酐 Cr>8.0mg/Dl , 相 對 適 應 症 為 Ccr< 15ml/min 或肌酸酐 Cr>6.0mg/dL 且伴隨九項併發症之ㄧ(心 臟衰竭或肺水腫、 心包膜炎、出血傾向、神經症狀:意識障礙、抽搐或末梢神經病變、高血鉀、嚴 重噁心嘔吐、嚴重酸血症、惡病體質、重度氮血 症-BUN>100mg/dL)。當個案符 合上述條件時,意即被診斷末期腎臟疾病(End Sage Renal Disease,ESRD),而 必須仰賴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移植以維持生命。 血液透析係(Hemodialysis)藉由透析機器,將血液經由永久性廔管或暫時性的 導管引出,血液通過具半透模的人工腎臟,將人體多餘的水份或廢物排出體外, 以取代腎臟的功能,通常依醫囑安排每週2-3次的血液透析治療。(黃,2012) 通常血液透析患者除須定期接受透析治療,尚需執行多種的自我照顧活動,例如: 血管通路、按時服藥、飲食及飲水限制等(Chamney,2007)。 由於腎功能衰竭,腎素、血管張力素增加及尿素氮濃度上升影響體液滲透濃度, 容易產生口腔乾燥、口渴的症狀而大量喝水,但當水份攝取過多時,透析過程中 快速將體內多餘水份及尿毒素排除,病人在透析治療時因體液與電解質改變導致 低血壓的症狀,而低血壓的發生也會合併冒冷汗、噁心、嘔吐、肌肉痙孿、頭痛、 休克及胸悶等情形,會因無法完全排除而導致水腫、高血壓、液體過多、呼吸喘 等症狀,甚至併發心血管疾病、心衰竭而導致死亡(Khalil, Frazier, Lennie & Sawaya,2011)。 8.

(19) 第二節 血液透析病人液體限制的相關概念及研究 由於透析病人的尿量減少甚至是無尿,因此應限制每日的水份攝取約1000 ml/ 天,二次透析間的體重增加不超過乾體重的5%(Molaison & Yadrick, 2003)。 病人每日攝水量,端賴病人本身殘餘腎功能而定,建議以每日增加體重 1-1.5kg 為宜(Welch, 2001)。當過去三個月二次透析間的體重增加超過 5%以上時,則 稱為液體不遵從(Leggat et al,1998)。學者(Khalil, Frazier, Lennie & Sawaya,2011)研究指出有 50%病人未遵從液體限制。 臨床上常見給予的護理指導是與病人共同擬訂每日飲食計劃,教導如何將飲水量 分配至餐與餐之間、固定容器裝盛可喝飲水量。飲食的食材選擇避免高鈉、調味 料,或口乾時以含冰塊或用漱口方式取代飲水(楊、金,2008)。 Mok & Tam(2001)針對香港血液透析病人共 50 位,探討其壓力源,結果發現限 制液體為病人的最大壓力來源,對中國人而言,飲茶和在餐廳享用點心是一件 很享受也是家庭的社交活動。而液體限制對病人而言是阻止其參與社交活動。 除此,中國文化特有的多喝養身茶或湯是對身體健康的,而對於用心良苦準備 的家人也不好意思拒絕,皆是導致液體限制在中國文化中的壓力。 Chan 等人(2012)研究中指出於 2008-2011 年針對馬來西亞 14 家透析中心的 188 位病人作研究,發現液體遵從性僅 24.5%,而且年輕人、男性、有工作者及 長期透析者更容易不遵從液體限制,其主要是受缺乏知識 、充裕的自我效能技 巧、健忘及經濟因素影響 。 Kugler(2005)研究指出,以橫斷性研究,針對德國及柏林共916位血液透析病人, 以(Dialysis Diet and Fluid Nonadherence,DDFQ)問卷了解其飲食與液體限制 情形,發現有74.6%無法做到液體之限制,尤其是年輕男性、吸煙者。而為了控制 兩次透析間增加的體重,需改攝取清淡飲食及面對口渴而不能喝水的限制,甚至 不敢吃東西而減少營養的攝取,進而影響疾病的控制。 (Kugler, Maeding & Russell,2011)於進行美國與德國的血液透析病人的飲食 9.

(20) 和液體遵從性研究,各在 6 個透析中心,共有 456 位病人,美國液體不遵從率 為 61.1%較德國 79.0%為低、單身未婚狀態與男性為液體不遵從之預測因子。 Takaki & Yano (2006)是首次以健康信念的自我效能運用在慢性病血液透析病人 在日本對397位長期血液透析病人進行調查,以了解性別對於尿素氮、血清鉀及 二次透析期間體重增加(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 , IDWG)之間的關係,其 發現女性的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及較少合併症,在日本文化中飲 酒是一種生活和社會活動的必要性,因此,這些血液透析患者不斷掙扎對飲用水 的誘惑。否則可能會導致二次透析期間體重增加,因此學習如何利用患者的特徵, 包括性別,保持自我控制是很重要的。 Welch 等人(2003)針對農村、郊區和市區的門診血液透析共 147 位,測量其是 否認知液體遵從的障礙與好處、不遵從的重要性、敏感性與後果及自我效能, 及不同階段的口渴程度。結果在知覺利益的障礙,嚴重性,敏感性,不同階段 的止渴強度有明顯差異,但是在自我效能則沒有顯著差異。 Welch等人(2006)以方便取樣方式對4位血液透析病人進行小型的預測的研究,個 人 digital assistant (PDA)進行電子自我監測飲食與液體的限制情形,總體而 言,在這項研究中的患者相當遵從與他們的飲食中攝取的鈉,鉀,磷與液體能維 持在每天增加超過1kg以下。. 綜合上述文獻整理,液體限制對一位長期接受血液透析病人而言是一項很困 難的任務,影響的因素很多,從種族、文化、性別、年齡、婚姻狀態、教育程度… 不同的研究對象也有著不同的結果,但是不變的液體限制的重要性對每個透析病 人皆是很重要的課題。. 10.

(21) 第三節 跨理論模式與其相關研究 一、跨理論模式基本概念 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乃由Prochaska與Diclemente於1982年 所提出跨理論模式,是一種心理學的方法,用來修正危險性行為及培養期望養成 的行為習慣。是整合心理治療和行為改變的理論而發展出來的,最初是運用於戒 菸者行為改變,近年也被運用於各項有關健康行為領域、身體活動或是運動行為,。 觀察後發現行為的改變並非單純的二分法(即全有或全無)來劃分現。也就是說, 是個體衡量自己能力以及行為改變所帶來的利益與代價之後,決策平衡後選擇所 造成的結果。跨理論模式(TTM)不僅對於各階段行為之影響因素提出了線索,也 指引了衛生教育介入時策略的選擇,例如如何針對不同行為階段的對象,使用某 種衛生教育策略。主要建構內容包含:改變階段、改變方法、決策權衡與自我效 能,總共四個部份(Prochaska & Marcus, 1994)。以下依四個構念逐一說明: (一)改變階段:行為改變為一種動態的過程,而達成行為改變前,將經歷不同階 段並在每個階段不停的來回反覆,最後建立新的行為。而此系列的過程包含五個 階段:意圖前期、意圖期、準備期、行動期與維持期。 (二)改變過程:要改變個體行為,必須具備十種技巧,其中亦可分為認知/經驗 與行為二個層面。認知/經驗包括意識覺醒、感情喚起、環境再評估、自我再評 估、社會解放。行為改變過程包括自我解放、後效管理、助人之幫忙關係、反 制約、刺激控制。 (三)自我效能 對自己能達成目標的信念,被發現與個體放變階段有關,Prochaska 與Marcus (1994) 認為行為階段的改變,始於對問題行為的覺察若欲改變問題行為,執行 力的自信心水準和強度是解決問題行為,進而獲得新行為的關鍵因素。在不利的 情境下採取健康行為的信心、誘惑,在不利情境下,採取不健康行為的誘因。 (四)決策權衡 11.

(22) 決策權衡是對好處 (pros) 與壞處 (cons) 的自覺,建立在決策 (decision marking) 的基礎上,促使行為產生改變。好處(利益)代表從事健康行為的正向 層面或促進的因素,壞處(障礙)則是從事健康行為的負向層面或阻礙,換言之, 個體在考量健康行為行為的改變,如利益大於障礙時則傾向於採取健康行為,當 障礙大於利益時則不傾向於採取健康行為。在五個改變階段中,越往後面的階段, 採取某行為的自覺障礙越小,自覺利益越大。當自覺利益大於自覺障礙,則會越 過準備期而進入行動期與維持期。(Prochaska & Marcus,1994)。 跨理論模式已廣泛運用於各領域、各研究對象之各項健康促進行為,如,馬和林 (2011)探討職業婦女執行休閒運動之行為;陳、楊、侯(2013)應用於老年人健身 行為;楊,謝(2012)探討中年人的使用牙線行為;彭(2010)探討國軍官兵之吸菸行 為等。 二、跨理論模式於血液透析之相關研究 於血液透析的領域亦有國外學者 Welch 於 2001 年,以健康信念模式及跨理論模 式的行為改變,來預測在不同的液體遵從階段個案是否在知覺利益、障礙、易 感性、嚴重度或自我效能之間差異。研究中探討 148 位血液透析病人,結果發 現若病人處於行動/維持期時,對於液體遵從的知覺利益明顯大於意圖前期、知 覺障礙明顯低於意圖前期,及對於液體不遵從導致合併症如肺水腫之易感性則 高於意圖期病人,因此,若要在各階段提供適當的介入措施必須要先找到個體 的信念,才能改善液體遵從問題,意即針對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措施。 Welch 等人(2003)接著探討血液透析病人在液體遵從知覺利益、知覺障礙、與 液體不遵從的知覺嚴重性和易感性、自我效能、口渴強度與不同液體遵從階段 之間的關係。採橫斷面描述性研究設計,共有 147 人參加。結果發現在不同的 液體遵從階段的知覺利益、知覺障礙、知覺嚴重性、易感受及口渴強度有顯著 差異,尤其準備期個體,但在自我效能則沒有顯著差異。故當設計介入措施減 少液體攝取時需考慮液體遵從階段是很重要的。. 12.

(23) Molaison 與 Yadrick(2003),針對十間透析中心的實驗組共216位、控制組共 100位血液透析病人,以TTM將病人分類,結果顯示TTM階段參與者的分佈是:意 圖前期佔18.5 %,意圖期佔40%,準備期佔38.1 %,維持期與行動期佔3.4 %, 進行12週的飲食教育的介入措施,期望改善血液透析病人液體限制之問題。研究 中定義平均體重增不超過2.5kg/月,稱為液體遵從,遵從比率僅佔24.6%,結果發 現女性較會遵從飲食建議,故二次透析間體重增加會明顯較低於男性。年紀亦可 預測二次透析間體重增加的量,老年人喝水量較年輕少,故體重增加少。透析時 間短的個案較少準備好要進行液體限制之改變習慣。液體增加情形二組則皆無減 少情形,雖此措施無對行為造成改變,但足以作為日後教育者規劃之參考。 Ghaddar 等人(2009)針對三家院所共 172 名長期血液透析病人的液體限制進行 調查,結果顯示 TTM 階段參與者的分佈是:意圖前期佔 18.5 %,意圖期佔 40 %,準備期佔 38.1 %,維持期與行動期佔 3.4 %,病人在無意識期其自覺利 益與自我效能明顯低於行動期/維持期。因此教育計劃應注重在增加病人的感知 帶來的好處和障礙,以協助病人進入行動期或維持期。 至於液體限制之執行狀況或評值,有國外學者以個人 digital assistant (PDA) 進行電子自我監測飲食與液體的限制情形(Welch et al.,2013)、或藉由衛生教 育計劃的實施了解對於二次透析間體重增加是否有所不同,另有學者以跨理論模 式運用在血液透析病人液體限制行為之研究。 基於上述研究得知,要針對某個特定族群進行健康促進行為修正,必須先 評估了解對象的認知與接受度,而跨理論模式即是一種可被運用在不同對象、 不同的健康促進行為之理論模式,藉此了解個案處於哪一個階段,才能針對不 同階段病人給予該階段所需的指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透析病人而言, 能執行液體限制對長期透析病人而言也是一種健康行為,如何協助病人達到液 體的限制,才能維持適當的醫療品質及生活品質,是醫護人員與病人共同努力 的目標。. 13.

(24) 第四節 影響血液透析病人液體限制之相關因素 影響病患液體限制的原因為多面向,經文獻查證其涵蓋的層面廣泛,包括人口學 特性,如年齡、 性別、教育程度、婚姻狀態、工作狀況、外食狀況、居住狀況、 主要照顧者等,在疾病特性方面,如合併慢性病、透析月數等。略述如下: 一、人口學特性 (一)性別 林等(1995)針對 330 位血液透析病人進行調查,發現女性對醫療遵從行為較男 性佳。而研究指出女性比男性有低的體重增加,較遵從飲食建議(Weclh et al., 2003)。Wells & Walker (2012)針對 85 位非裔美國人血液透析病患進行研究, 探討女性液體遵行性對於二次透析期間體重增加的控制是否優於男性,結果發 現女性對於液體遵從性與男性相較之下無明顯差異,但是,二次透析期間平均 體重增加女性為 2.5kg 較男性 2.84kg 低。另外 Chan 等人(2012)研究中指出, 男性較容易不遵從液體限制。 (二)年齡 吳、呂(1991)針對 64 位血液透析病患自我照顧行為的研究結果指出,年齡愈 大的病人水分的控制較佳。而學者 Weclh 等(2003)研究指出,年長者較年輕者 有低的體重增加情形。Takaki et al.,(2003)及 Lee & Molassiotis (2002)研 究也指出,年紀較大的血液透析患者,水份控制的遵從性較佳。Chan 等(2012) 及林、等(1995)研究中指出,年輕人更容易不遵從醫療指示。學者 Wells & Malker (2012)之研究指出,年齡長者(53-83 歲)對於二次透析間體重的增加會 低於年輕者(20- 48 歲),並有統計上顯著意義。 (三)教育程度 林等(1995)研究中發現教育程度小學以下者對液體限制遵從行愈佳。教育程度大 專以上、年紀愈輕者遵從性較差,因為常從其它管道獲得知識,並發展另一套的. 14.

(25) 自我照顧方式,而且吃是人類基本的需求,可藉由不遵從來重獲對吃的自主權, 故較不遵從液體限制。 (四)婚姻狀態 許(2004)研究指出,個人的婚姻狀態與遵從行為之間無顯著關係。。 (五)職業 血液透析患者每週需接受 2-3 次的透析治療,每次約 4 小時的透析療程,如此 頻繁往返院所的過程中,或伴隨透析所帶來的體力耗損,無法自主安排時間, 限制了其活動,也常造成就業上的限制、放棄了原先的工作或提早退休,故血 液透析患者多無工作(何,2010、何,2011)。Lee & Molassiotis (2002)及 Chan et al., (2012)研究中指出,有工作者者更容易不遵從液體限制行為。 (六)外食狀況 Lee & Molassiotis(2002) 外食者者較容易有不遵從行為。 (七)居住狀況 許(2004)研究指出,個人的居住狀況與遵從行為之間無顯著關係。 (八)主要照顧者 Lee & Molassiotis(2002)有家人支持者,遵從性高。林等(1995)研究中指出, 家人若支持醫護人員所建議的行為,提供情緒支持,則病人有較佳的遵從行為。 二、疾病特性 (一)合併慢性病 當病患本身除了透析問題外,若同時兼具其他疾病,也容易導致生活品質降低, 程(2009)的研究中發現慢性病的數量會影響血液透析病患的整體生活品質,慢 性病越多生活品質越差。學者 Welch 等(2003)研究指出,若是處於在維持期階 段之研究對象不常見有合併有慢性病,即便有合併慢性病者,也較容易接受其 它的飲食教育或建議。. 15.

(26) (二)透析月數 透析愈長者,遵從性佳;愈短者,遵從性差。尚末找到方式,或是個人經歷 過不 適後才下決定改變 。Welch等(2003)指出透析時間短者,較難作好液體限制之行 為改變。 三、知覺障礙 Lee & Molassiotis(2002)年對中國血液透析病人 62 位,研究其液體限制的遵 從行為,結果發現遵從率為 40.3%,知覺障礙愈少的人遵從性愈高。中國傳統 之信念與文化(如飲食習慣與服用中草葯)、傳統飲食是鹹的、高膽固醇和高嘌 呤的,多數的飲食是醃製調味品,味精也是經常使用的烹飪這些都會影響液體 的限制。. 依以上文獻可看出,個人背景因素,如年齡、職業、婚姻狀態、教育程度、 經濟狀況、透析月數、合併症等,皆有可能會影響到研究對象是否願意進行健 康促進為之修正(意即進行液體限制行為),而飲食及液體型態是長期的個人習 慣,唯有多方評估才能真正解決病人的問題。在評估病患液體限制影響因子時, 應多方面多層次考量。. 16.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以下就研究設計、研究架構、研究對象與場所、倫理考量、研究工具、資料收 集與研究步驟、資料收集與分析等七節分別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以跨理論模式為基礎,係屬橫斷式描述性的相關性研究,以結構式問卷 收集資料,探討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人口學、液體限制決策權衡(知覺利益與障礙) 及自我效能與液體限制執行階段之相關性與探討預測因子。. 第二節 研究架構 依據本研究目的了解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人口學、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之分佈情況 、探討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人口學因素與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之相關性、探討長期 血液透析婦女之液體限制的決策權衡(知覺利益與障礙)與自我效能之分佈情況、 探討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人口學因素與液體限制的決策權衡(知覺利益與障礙)與 自我效能之相關性、探討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液體限制的決策權衡(知覺利益與 障礙)與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之相關性、探討長期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各執行 階段之預測因子。擬定研究架構如下: 圖3-1:長期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執行階段之研究架構圖. 17.

(28)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場所 於北部某醫學中心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之女性患者,都曾經接受過液 體限制(係指每日體重增加不超過 1kg 以上或二次透析間體重增加不超過乾體 重的 5%-7%)的護理指導,共 120 位,經本人同意願意參與填答問卷,即納入本 研究。 一、收案條件 1.診斷為末期腎臟疾病,長期於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 6 (含)個月以上。 2.年齡 20 歲以上 3.意識清楚,無嚴重視障或聽障問題存在。 4.認知正常,能使用國台語溝通。 依上述條件,經解釋研究目的後,願意參與本研究者。 二、排除條件:以管灌進食者、被診斷嚴重心臟衰竭病人、三個月內曾經住院過。 三、樣本數:以中等效果量、檢定力 0.9、顯著力 0.05 計算 G-power 所需樣本 數預估 109 位,考量流失率,故總收案樣本本數為 120 位。. 第四節 倫理考量 本研究通過申請研究醫院人權審查委員會審核通過可函件受權同意使用後,開 始進行研究收案。先與病人建立關係,並說明研究目的、過程、並且保證研究 內容絕對保密,及有隨時退出研究的權利等,絕對不影響病人權益及照顧品質。 經個案同意後並請其簽署書面同意書之後,即列為正式收案對象,開始由研究 者進行收集資料。問卷資料皆以代碼編碼處理,任何可辨識身份的資料會分開 處理,內容除研究者及指導教授外,一律保密,他人不得查閱資料,以保護研 究對象之隱私。. 18.

(29) 第五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工具之問卷設計係參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再配合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架構 編製與翻譯而成;並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內容包含四個部份,分別為人 口學特性、跨理論模式之液體限制執行階段量表、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量表、液體 知覺障礙量表及液體限制自我效能量表。分述如下: 一、擬定問卷初稿: (一) 人口學特性: 本研究所編製之變項,包含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態、職業、供食狀況、居 住狀況、主要照顧者、合併慢性疾病、透析月數等。 1.年齡:至 102 年 12 月 31 日止的實足年齡,以等距性資料顯示。 2.教育程度分不識字、小學、國中、高中職、專科及大學及研究所以上等五 個類別。 3.婚姻狀況:分為有偶、喪偶、離婚、未婚及分居五個類別。 4.職業:分為有、無工作二個類別。 5.供食狀況:分早、中、晚餐,在每個餐別中分為外食、自己烹調、家人或傭 人烹調四個類別。 6.居住狀況:分獨居、住安養院、與配偶同住、與配偶及子女同住、與子女同 住、與傭人同住等六種類別。 7.主要照顧者:分自己、傭人、家人三個類別。 8.合併其他慢性疾病: 分為無和有二個類別。 9.慢性疾病診斷項目:(可複選) 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骨病變、腸 胃疾病或其它。 10.透析月數: 指從初次透析至 102 年 12 月 31 日為止總共的時間以月數 表示,分為 12 個月以內、13~24 個月、25~36 個月、37-60個月、及61-120 個月、121-150個月、151-180個月及181個月以上等八個類別。 19.

(30) (二)跨理論模式之液體限制執行階段量表 問卷內容是請問病人自從上次透析治療返家後,是否依護理人員給予的建 議,每天增加的體重以不超過1公斤為原則來進行水份的限制嗎?再依個案回答的 內容進行分期歸類: 1.個案回答:「沒有,而且未來一個月內也沒有打算要執行」 ,屬於「意圖前期」。 2.個案回答:「沒有,但是未來一個月有想要開始執行」,屬於「意圖期」。 3.個案回答:「有,但是實際體重增加還是超過每天 1 公斤。有開始思考如何做 可以達到這樣的目標,或已開始執行一些減少水份攝取的方式」,屬於「準備 期」 。 4.個案回答:「有,而且過去六個月內的二次透析間平均體重也沒有超過 1 公 斤。」,屬於「行動期」。 5.個案回答:「有,而且已超過六個月以上的二次透析間平均體重都沒有超過 1 公斤」,屬於「維持期」。. (三)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量表、(四)液體限制知覺障礙量表及(五)液體限制自我 效能量表共三份問卷,係參考(Welch,2006) 所發表出來的量表,在原作者 Welch 於 2013 年 07 月 17 日以電子郵件回覆知情並且授權同意研究計劃主持人 翻譯並使用量表後進行。於同年 11 月 1 日至 30 日請二位雙語研究者將原始英 文題目翻譯成中文後並經團體(包括研究者、二位前譯者與指導教授)討論修訂 後,再由五位專家(三位腎臟科醫師及二位資深護理護理師)協助檢視量表翻譯 之差異性、正確性、文字流暢性、及病人是否能理解進行討論。最後於 102 年 12 月 5 日至 20 日再請一位雙語研究者在未觀看原始英文問卷下將已翻譯成中 文的問卷進行回覆翻譯(back-translation English ),經最後團體(包括研究 者、一位後譯者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定稿。. 20.

(31) (三) 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量表: 有關此份問卷,本研究參考(Welch,2006 ) 所發表出來的量表共有9題(減輕水腫、 沒有呼吸短促、減少肌肉抽筋、降低血壓、能更好的呼吸、降低未來的健康威脅、 有能力去運動、降低住院的風險、感覺很好),原始量表Cronbach’s α值為0.78。 計分方法採Likert氏5分法: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與非常同意,而 依序代表為一分到五分進行計分,以表示研究對象的得分愈低,其液體限制知覺 利益愈低,而得分愈高,其液體限制知覺利益愈高。. (四)液體限制知覺障礙量表 有關此份問卷,本研究參考(Welch,2006 ) 所發表出來的量表共有13題(和朋友 出去時、運動後、感覺沮喪、改變原來的習慣、外出用餐時、外在誘惑、吃葯需 喝水、社交場合、天氣熱時、週末活動受干擾、無聊時、失去某些東西、改變招 待朋友方式),原始量表Cronbach’s α值為0.76。計分方法採Likert氏5分法: 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與非常同意,而依序代表為一分到五分進行計 分,以表示研究對象的得分愈低,其液體限制知覺障礙愈低,而得分愈高,其液 體限制知覺障礙愈高。. (五)液體限制自我效能量表 有關此份問卷,本研究參考(Welch,2006 ) 所發表出來的量表共有11題,原始量 表Cronbach’s α值為0.80。計分方法採Likert氏5分法:非常沒把握、沒把握、 普通、有些把握與非常有把握,而依序代表為一分到五分進行計分,以表示研究 對象的得分愈低,其液體限制知覺自我效能愈低,而得分愈高,其液體限制知覺 自我效能愈高。自我效能分數愈高,代表受試者對於執行行為改變的自信心愈強, 對於新行為的養成具有關鍵的影響力。. 21.

(32) 二、量表效度檢測 (一) 專家效度檢測: 專家效度又稱內在效度分析:邀請 5 位資深護理人員(每位年資皆超過 10 年)進 行問卷內容效度評價。專家依題目的適合性,進行內容效度的評估,1 分代表 非常不適合,2 分代表不適合,3 分代表還好,4 分代表適合,5 分代表非常適 合。再計算內在效度指標(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CVI 值為專家評為 3、4 或 5 分的題數/總題數,結果在液體知覺利益量表為 0.89,分數介於 3.4-4.7, 平均值 4.3 分;液體知覺障礙量表為 0.88,分數介於 3.5-4.5,平均值 4.0 分; 自我效能量表 0.88,分數介於 3.6-4.5,平均值 4.1 分。 另並針對專家們給予的意見修改問卷內容及措詞,將液體控制改成限制水份攝 取,除此各量表部份的修改,例如: 1.在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量表部份,將題 4 預防呼吸急促,改成預防呼吸喘;題 5 不必擔心肺積水,改成比較不用擔心肺部會積水。 2.在液體限制知覺障礙量表部份,將題 3 讓我覺得心情很不好,改成讓我覺得 很沮喪;題 6 當有誘人的廣告時,改成面對吸引人的飲料廣告時; 題 13 限制水 份攝取,將改變我平常和朋友娛樂的方式,改成我平常招待朋友的方式。 3.在液體限制自我效能量表部份,將題 1 家晚宴改成家庭晚餐時;題 5 當我擔心 的時侯我會限制我的水份,改成我當感到憂心忡忡時,我能夠限制自己水份的 攝取;題 6 當我有很大的壓力時,改成當我感到有些壓力時。 (二)量表信度檢測 在正式收案之前,研究者選擇3位符合收案條件的婦女協助填答問卷,以了解研 究對象對問卷內容的瞭解程度、填寫時可能發生的問題及估算填答問卷所需的時 間及進行問卷之信度檢測,結果液體知覺利益量表一致性Cronbach's Alpha 為.88(原始量表信度.78)、液體知覺障礙量表Cronbach's Alpha為.932(原始量 表信度.76)及自我效能量表Cronbach's Alpha為.926(原始量表信度.80)。. 22.

(33) 第六節 資料收集與研究步驟 本研究過程採取下列步驟,先取得研究工具同意書,再選取進行收案醫療院所, 然後進行預試及正式施測,說明如下: 一、研究工具的取得:以郵件聯繫,向工具所有者取得工具同意書。 二、醫療院所之同意: 三、預試:研究者於103年01月1日至1月15日,以立意取樣在研究者所屬血液透析 室,選取20位接受血液透析的病患以進行預試。經預試對象簽名同意後填寫問卷, 並請試預對象根據問卷內容及用字措詞給予建議,研究者針對研究訪談場所或時 間略作調整,例如和病人事先約定提早約20-30分鐘到院,以有充裕時間進行訪 問,避免因為透析治療時間開始而中斷回答。 四、正式施測 在收案前先通過人體試驗委員會審核(IRB)及台北市某醫學中心公文同意後,再 從該醫學中心選出符合資格並有意願參予本研究之血液透析女性患者,由研究 者親自說明研究目的、參與的方式、問卷相關內容及所需時間,經解釋後個案 了解並取得個案同意,請個案填寫研究同意書後進行資料收集。於民國 103 年 02 月至 103 年 4 月底進行收案,預計有效樣本為 120 份。 二、於個案等待透析治療前、或開始治療後的第 1-2 小時內完成問卷訪查與填 寫。以不影響個案接受治療的開始時間,或是在治療第 2 小時容易有不適發生 ,故安排此時段內完成。填答時間約 20-30 分鐘。 三、說明研究對象在資料收集過程中,欲中途退出研究,皆可隨時要求終止並 退出研究,其個人提供的資料一併予以銷毀,絕不會影響個人權益。. 23.

(34)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將問卷資料回收後,進行資料輸入,所得資料以 SPSS 18.0 建檔,並依據研究 目的、研究問題、研究假設,選擇適當統計方法以進行資料分析,分述如下: 表 3-1 研究目的、研究問題與統計方法 研究目的. 研究問題. 統計方法. 一、 了解長期血液透析婦女. 1-1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人口學分佈狀. 描述性統計:. 人口學、液體限制知覺利. 態為何?. 次數、百分比. 益、障礙及自我效能,及. 1-2長期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知覺. 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依. 利益、障礙及自我效能分佈狀態為. 跨理論模式分期)之分佈. 何?. 情形。. 1-3長期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各執. 平均值、 最大值、最 小值、標準差、偏態、. 次數、百分比. 行階段之分佈狀態為何? 二、探討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人. 2.長期血液透析婦女的人口學因素. 口學因素與液體限制各執行階. 與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與之關係如. 段之相關性。. 何?. 三、探討長期血液透析婦女液. 3.長期血液透析婦女的液體限制知. 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及自我. 覺利益、障礙及自我效能與液體限制. 效能與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之. 各執行階段之關係為何?.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one-way ANOVA).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one-way ANOVA) 薛費氏事後比較. 相關性。 四、探討長期血液透析婦女液. 4.長期血液透析婦女液體限制執行. 體限制各執行階段之預測因子. 階段之預測因子為何?. 24. logistic regression.

(3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研究結果,分別以五節加以探討,其中包括: 一、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人口學、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及自我效能與液體 限制各執行階段的分佈。 二、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人口學與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的相關性。 三、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及自我效能與液體限制各執 行階段的相關性。 四、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人口學與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及自我效能對液體 限制執行階段之預測因子。 以下分別就各部份內容加以說明,分述如下:. 第一節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人口學、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及自 我效能與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的分佈 根據研究目的一,本節旨在了解研究對象之人口學、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 及自我效能與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的分佈情形。以下將針對資料分別描述: 一、人口學特性 本研究有效樣本共計120位,人口學資料包括年齡、教育程度、婚姻、職業、 飲食、居住、主要照顧者、合併其它慢性病、透析月數共9個項目,其分佈如表 4-1所示。 平均年齡為61.96歲(±11.89)。年齡範圍分佈於28-89歲之間,60歲(含)以下者佔 44.2 %,60歲以上者佔55.8%。教育程度,以小學以下人數55人(45.8%)最多、大 專以上人數16人( 13.3 %)最少;有偶者最多,有71位(59.2 %)、其它(含未婚、 離婚、喪偶)有49人(41.8 %);在職業上,無工作者(含家管)有108人(90%)、僅12 人(10%)仍有工作者;外食有33人(27.5%),非外食(自己或家人外傭烹調者)有87 人(72.5 %);和家人或子女同住者108人(90%)、其它(獨居或住安養院)12人(10%);. 25.

(36) 能自我照顧者佔63人(52.5%)、由家人或外傭照顧者57人(47.5 %)。在疾病特性 方面,研究對象合併其它慢性病情形,無合併症者27人(22.5 %)、有合併症者93 人(77.5 %)。在透析月數方面平均107.6 (±77.01) 個月,其中以≧37個月有89 人(74.2%)居多、而12(含)個月以下共10人(8.3%)佔最少。 表 4-1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基本資料之分佈情形(N=120) 變 項. 人數. 百分比. 平均數. 標準差. 最大值. 最小值. 名稱. (N). (%). (M). (SD). (Maxi). (Mini). 年齡. 120. 61.95. 11.89. 89. 28. ≦40 歲. 7. 5.8. 41-60 歲. 46. 38.4. ≧61 歲. 67. 55.8. 小學(含)以下. 55. 45.8. 國中/高中/高職. 49. 40.8. 專科以上. 16. 13.3. 有偶. 71. 59.2. 其它(含未、離、喪偶). 49. 40.8. 有. 12. 10.0. 無. 108. 90.0. 外食. 33. 27.5. 非外食(自己/家人. 87. 72.5. 與配偶或家人 烹煮) 其它. 108. 90.0. 12. 10.0. 自己. 63. 52.5. 家人/傭人. 57. 47.5. 無. 27. 22.5. 有. 93. 77.5. 教育程度. 婚姻狀況. 職業. 供食狀況. 居住狀況. 主要照顧 者 合併症 心臟 (糖尿病、 病……) 透析月數. ). 107.6 ≦12. 10. 8.3. 13-36. 21. 17.5. ≧37. 89. 74.2 26. 77.01. 245. 6.

(37) 二、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及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之分佈 研究對象之液體知覺利益、障礙與自我效能之分佈情形,顯示研究對象各變項之 偏態(skewness)與峰度(kurtosis)的指數,其數值均介於±1.5之間,即表示研究 對象對液體知覺利益、障礙與自我效能呈現明顯的常態分佈。以下分別就液體限 制知覺利益、障礙、及知覺自我效能等變項加整理如表4-2,說明如下: 表4-2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障礙與自我效能分佈情形(N=120) 名稱. 題.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標準差. 偏態. 峰度. 平均每 題得分. 數 液體限制知覺利益. 9. 液體限制知覺障礙. 13. 礙 液體限制自我效能. 11. 23.00. 45.00. 36.12. 5.26. -0.22. -0.20. 4.01. 13.00. 65.00. 34.75. 8.19. 0.58. 1.11. 2.67. 23.00. 55.00. 45.28. 7.27. -0.58. -0.06. 4.12. (一)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量表 液體限制知覺利益係指研究對象權衡採取液體限制健康行為後可獲得的利益( 好處),例如:個案了解執行液體限制,則不會洗腎時抽筋、肺積水…等,當利 益大於障礙(壞處)則傾向於採取液體限制健康行為。本量表共9題,每題得分範 圍為1-5分,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2分表示同意;3分表示普通;4分表示意;5表示 非常同意,滿分為45分,最低分為9分,分數愈高代表液體限制知覺利益愈高, 茲將結果整理如表4-3。 結果呈現液體限制知覺利益總平均得分36.12分,平均每題得分為4.01分,介於 「同意」與「非常同意」之間,表示研究對象具有高度的知覺液體限制利益。 排序前三名分別為: 「如果我限制水份攝取,身體就比較不會有水腫的情形」(平 均值4.29)、「如果我限制水份攝取,我就比較不用擔心肺部會積水」(平均值 4.28 )、「限制水份攝取可以幫助我呼吸更順暢」(平均值4.08),表示以上為研 27.

(38) 究對象最普徧知道的執行液體限制之好處。而得分最低的則為「當我限制我的 水份攝取,我才能夠去作運我才能夠去作運動」(平均值3.71) ;「限制水份攝 取可以幫助我控制我的血壓」(平均值3.83)次之,表示這些是研究對象最不清 楚執行液體限制時會帶來的好處。 表4-3 液體限制知覺利益量表得分之分佈(N=120) 題目(共9題). 平均. 標準. 最. 最. 排. 值. 差. 小. 大. 序. 值. 值. 1.限制水份攝取使我感覺很好. 3.85. .93. 1. 5. 7. 2.限制水份攝取可以降低我住院的機會. 3.96. .78. 2. 5. 6. 3.限制水份攝取可以幫助我呼吸更順暢. 4.08. .86. 1. 5. 3. 4.如果我限制水份攝取,我可以預防呼吸喘. 4.07. .79. 2. 5. 4. 5.如果我限制水份攝取,我就比較不用擔心肺部會. 4.27. .63. 2. 5. 2. 6.如果我限制水份攝取,我在洗腎時就不會抽筋。. 4.07. .85. 2. 5. 5. 7.如果我限制水份攝取,身體就比較不會有水腫的. 4.29. .56. 3. 5. 1. 8.限制水份攝取可以幫助我控制我的血壓。. 3.83. .97. 1. 5. 8. 9.當我限制我的水份攝取,我才能夠去作運動。. 3.71. .88. 2. 5. 9. 積水。. 情形。. (二)液體限制知覺障礙量表 液體限制知覺障礙係指研究對象權衡採取液體限制健康行為時可能遇到的障障 因素,例如個案和朋友外出時、到餐廳用餐時、運動後…若覺得障礙(壞處)大於 利益時則傾向於不採取液體限制健康行為。本量表共13題,每題得分範圍為1-5 分,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2分表示同意;3分表示普通;4分表示同意;5分表示非常 同意,滿分為65分,最低分為13分,分數愈高,代表液體限制知覺障礙愈高,茲 將結果整理如表4-4。 28.

(39) 結果呈現液體限制知覺障礙總平均得分34.75分,平均每題得分為2.67分,介於 「不同意」與「普通」之間,表示研究對象具有低等程度的液體知覺障礙。 排序前三名分別為:「限制我的水份攝取,意思就是改變我原來的習慣」(平均 值3.53);「當外面天氣很熱時,限制水份的攝取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平均值3.32 ) ;「當我運動後感覺口渴,限制水份攝取對我而言是比較困難的」(平均值3.04 ),表示以上為研究對象最常遇到的執行液體限制之障礙。而得分最低的則為「當 我和朋友出去時,限制水份攝取會讓我覺得很尷尬」(平均值2.2);「參加聚會 時,限制水份攝取會讓我覺得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平均值2.29)次之,表示這 些情況最不會造成執行液體限制上之障礙。 表4-4 液體限制知覺障礙量表得分之分佈(N=120) 題目(共13題). 平均. 標準. 最. 最. 數. 差. 小. 大. 值. 值. 排序. 2.20. .99. 1. 5. 13. 3.04. 1.06. 1. 5. 3. 3.每天都要限制水份的攝取,我讓覺得很沮喪. 2.71. 1.02. 1. 5. 5. 4.限制我的水份攝取,意思就是改變我原來的. 3.53. 1.00. 1. 5. 1. 2.58. 1.08. 1. 5. 7. 2.63. 1.04. 1. 5. 6. 7.限制水份的攝取會讓我很難將葯物吞下去. 2.78. 1.07. 1. 5. 4. 8.參加聚會時,限制水份攝取會讓我覺得自 去。. 2.29. .911. 1. 5. 12. 1.當我和朋友出去時,限制水份攝取會讓我覺 得很攝取是很尷尬。 2.當我運動後感覺口渴時,限制水份攝取對我 而言是比較困難的。. 習慣。 5.當我外出到餐廳用餐時,限制水份攝取會讓 我感到心理不舒服。 6.面對吸引人的飲料廣告時,限制水份攝取就 像在考驗我的意志力. 己是與眾不同的。 29.

(40) 9.當外面天氣很熱時,限制水份的攝取是一件. 3.32. 1.13. 1. 5. 2. 2.49. .97. 1. 5. 9. 2.53. .93. 1. 5. 8. 2.33. .83. 1. 5. 10. 2.32. .87. 1. 5. 11. 很困難的事。 10.限制我的液體攝取,會干擾到我在週末的 活動。 11.當我覺得很煩悶的時侯 ,限制水份的攝取 是件很困難的事。 12.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想到我要限制我的水份 攝取,會讓我有失去某些東西的感覺。 13.限制水份的攝取會改變我平常招待朋友的 方式。. (三)液體限制自我效能量表 液體限制自我效能係指研究對象於特定情境中,例如外出用餐時、工作時、有 壓力時…,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控制液體之限制、並能克服困難、也是對自己能 執行液體限制行為所需之各種能力評估或把握程度,當自覺把握程度愈高時, 則愈能採取液體限制健康行為。本量表共11題,每題得分範圍為1-5分,1分表 示絕對沒有握握;2分表示沒什麼把握;3分表示談不上有無把握;4分表示我有些 把握;5分表示我絕對有把握,滿分為55分,最低分為11分,分數愈高,代表液 體限制自我效能愈高,茲將結果整理如表4-5。 結果呈現液體限制自我效能總平均得分45.28分,平均每題得分為4.12分,介於 「有些把握」與「絕對有把握」之間,表示研究對象具有高程度的液體限制自 我效能。排序前三名分別為: 「只要我願意,我就能夠做到限制水份的攝取」(平 均值4.38); 「我自己知道要怎麼做到限制水份的攝取。」(平均值4.33) ;「在 家庭晚餐時我能限制自己的液體攝取」(平均值4.28),表示上述情況時自己最 有把握仍然可以執行液體限制。而得分最低的則為「當我在工作時,我能夠限 制我的水份攝取」(平均值3.97); 「我會將其它事情放一邊優先計劃應如何限 30.

(41) 制我的水份攝取」(平均值2.29)次之,表示這些情境發生時仍能從事液體限制 的把握程度較低。 表4-5 液體限制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之分佈(N=120) 題目(共11題). 平均. 標準. 最. 最. 排. 數. 差. 小. 大. 序. 值. 值. 4.28. .74. 2. 5. 3. 2.我自己知道要怎麼做到限制水份的攝取。. 4.33. .78. 1. 5. 2. 3.我有信心我可以限制我的水份攝取量。. 4.08. .95. 1. 5. 5. 4.當我出去外面吃飯時,我能夠限制自己水份. 4.02. 1.05. 1. 5. 8. 5.當我感到憂心忡忡時,我能夠限制自己水份. 4.03. .89. 2. 5. 6. 的攝取。 6.當我感到有些壓力時,我能夠限制自己水份. 4.01. .86. 1. 5. 9. 7.我可以找得到人幫忙我解決限制水份攝取. 4.03. .91. 1. 5. 7. 4.15. 1.02. 2. 5. 4. 9.只要我願意,我就能夠做到限制水份的攝取. 4.38. .82. 1. 5. 1. 10.當我在工作時,我能夠限制我的水份攝取. 3.37. .94. 1. 5. 11. 11.我會將其它事情放一邊,優先計劃應如何. 3.99. .99. 1. 5. 10. 1.在和家人共進晚餐時,我能夠限制水份的攝 取。. 的攝取。. 時所遇到的問題。 8.當我面前有很多液體類食物時我能夠拒絕 它們。. 限制我的水份攝取。. 三、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液體限制執行階段之分佈 研究對象的液體限制行為改變共分五個階段:意圖前期、意圖期、準備期、行動 期、維持期。由表 4-6 得知,以準備期者最多 68 人,佔 56.7%,其次為維持期 共 21 人,佔 17.5%、意圖前期共 15 人,佔 12.5%;行動期共 10 人,佔 8.3%;而 意圖期人數最少共 6 人,佔 5.0%;。 31.

(42) 表 4-6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液體限制執行階段之分佈(N=120) 變 項 名稱 液體限制執行階段. 人數(N). 百分比(%). 意圖前期. 15. 12.5. 意圖期. 6. 5.0. 準備期. 68. 56.7. 行動期. 10. 8.3. 維持期. 21. 17.5. 依上表,處於意圖前期及意圖期共佔 17.5%,亦即代表這群研究對象是完全沒 有在執行液體限制之健康行為;有 56.7%處於準備期,亦即代表這群研究對象尚 未很規律的執行液體限制之健康行為;而能規律的執行液體限制之健康行為者 則佔 25.8% 。. 第二節 長期血液透析婦女之人口學與液體限制各執行階段的關係 不同基本屬性在液體限制階段之檢定結果(如表 4-7),其結果顯示年齡、婚姻 與液體限制階段有顯著的關聯存在,而未達顯著水準的則為教育程度、職業、 供食狀況、居住狀況、主要照顧者、合併症及透析月數。 一、年齡: ≦40 歲之研究對象共有 7 人,其中處於意圖期及意圖前期共有 5 人,所佔比例 分別為 42.9%及 28.6%,0 人處於行動期或維持期;反之,≧61 歲共有 67 人,其 中處於行動期及維持期共有 21 人,所佔比例分別為 10.4%及 20.9%,僅 8 人處 2 於意圖前期及 2 人處於意圖期,經卡方檢定,已達顯著差異 (χ =.001)。並經 Scheffe 事後比較結果,意圖期與行動期達顯著意義(F=3.403、Sig=.025)。 二、教育程度: 本研究將不識字、國小歸類為「小學(含)以下」組別;國中、高中職歸類為「國 中高中」組別; 大專/大學、研究所(含) 以上歸類為「專科以上」組別,此三 32.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In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the author will help partners to be able to use learning media that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opic of English for Accounting by using a lesson 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