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電解質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電解質"

Copied!
6
0
0

Teks penuh

(1)

單元主題:電解質 【第 3-1 節】

 認識電解質

1.電解質檢驗的儀器設置:

(1)電源用:  電源

(2)電解槽設置於電路中,以檢驗待測水溶液是否能導電 (3)電極材質: 棒 ( 棒)

(4)電極棒標示:

 甲稱 極  與電池 極相連

 乙稱 極  與電池 極相連 (5)燈泡:用以觀察是否導電

2.電解質探索實驗:

區分 蒸餾水 硫酸 鹽酸 硝酸鉀 氫氧化鈉 醋酸 蔗糖 酒精 燈泡亮否

電解質 備註 非電解質

3.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意義:

(1)電解質: 溶於水,能導電者  電解質:電解質導電程度大, 導電者  電解質:電解質導電程度小, 導電者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39

(2)

電解質 非電解質

(2) :化合物溶於水,不能導電者

 電離說-電解質導電原理

1.西元1884年瑞典化學家阿瑞尼斯 Svante August Arrhenius提出『電離說』。(

(1)瑞典阿瑞尼斯提出『電離說』,來解釋為何電解質能導電 (2)電離說的三大論點:

 :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會解離成 離子

 電解質會以全部或部分為 狀態存在  解離後之正負離子數目 相等

 :正、負離子自由移動,通電後朝定向移動  通電時正離子朝電極 極移動

 通電時負離子朝電極 極移動  :電解質解離後仍維持電中性

 正離子所帶正電總電量=負離子所帶負電總電量

2.導體能導電的原因是因為 的移動;電解質導電的原因是因為 的移動。

3.電離說-『會解離』說明:

(1)說明例一:氯化鈉 NaCl 電解質  解離粒子數比(1:1 型):

(2)說明例二:氯化鈣 CaCl2電解質 解離粒子數比(1:2 型):

4.電解質與非電解質: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40

(3)

強酸(或強鹼)的解離 弱酸(或弱鹼)的解離

100% 全部解離 導電度大

部份解離 導電度小

5.電離說-『會移動』說明:氯化鈣 CaCl2電解質

 正離子(Ca2+)向 極移動;負離子(Cl)向 極移動。

 電解質因 移動而導電。 離子移動在二極發生 。

6.電離說-『電中性』說明:電中性的意義

(1)電解質中,正、負離子所帶的總電量 。(Å 電量和  電量和,即淨電量=

0)

(2)電解質中,正、負離子的數目 。(此關係只在 型電解質的解離才符 合)

 溶解與解離

1.溶解:例如,蔗糖在水中攪拌後消失不見,這是由於蔗糖分子離開固體表面而均勻分散到 水中,此現象稱 。 變化。

2.解離:例如,食鹽固體置於水中攪拌後也會溶解成無色透明的溶液,且可導電。這是由於 溶解的食鹽在水溶液中形成分散的離子,在溶液中這些離子可以自由移動。像這種 溶解後,形成離子的現象,此現象稱 。 變化。

 解離度看電解質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41

(4)

 範例解說:

1.請完成下列化合物的解離方程式,並完成下表:

序 化合物 解離方程式 離子數目

比(正:

負)

離子電量 比(正:

1 H2SO4 負)

2 NH4OH

3 HNO3

4 CH3COOH

5 CaCl2

6 CuSO4

7 Ca(OH)2

8 C2H5OH

9 NaCl

10 KNO3

11 HCl

12 NaOH

 常見的電解質

區分 酸類 鹼類 鹽類

強電解質

HCl 鹽酸 NaOH 氫氧化鈉 NaCl 氯化鈉

H2SO4 硫酸 Ca(OH)2 氫氧化鈣 KCl 氯化鉀

HNO3 硝酸 MgO 氧化鎂 KNO3 硝酸鉀

弱電解質 CH3COOH 醋酸

H2CO3 碳酸 CO2 二氧化碳

NH4OH 氫氧化銨 (氨水)

NH3 氨氣

CaCl2 氯化鈣 Na2CO3 碳酸鈉 NaHCO3 碳酸氫鈉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42

(5)

CuSO4 硫酸銅 應用 礦泉水、自來水、食醋、果汁

 常見的非電解質

1.純水、蒸餾水(H2O)、酒精(C2H5OH)、蔗糖(C12H22O11)、葡萄糖(C6H12O6)、果 糖

2.非電解質只溶解,不解離。

 符號: 表示「固態」; 表示「液態」; 表示「水溶液」狀態

 純物質的導電性分類

 範例解說

1. ( )有關電解質的說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銅能導電,所以銅為電解質 

(B)氯化氫氣體不能導電,但氯化氫氣體是電解質 (C)固體的小蘇打不能導電,所以小蘇打不是電解質 (D)碳酸鈣是鹽類,所以碳酸鈣是電解質。

2.有甲、乙兩杯1公升的水溶液,甲杯中有0.2莫耳的氫氧化鈉(NaOH),乙杯中有0.3莫

耳的硫酸鈉(Na2SO4),若將兩杯溶液混合,且氫氧化鈉與硫酸鈉完全解離,則混合液中:

 所含的鈉離子莫耳數為 莫耳;。

 所含的氫氧根離子莫耳數為 莫耳。

 含的硫酸根離子莫耳數為 莫耳。

 正負離子數比= ;正負離子電量比= 。

3.下列為濃度均為0.1 M、體積為 500 mL的水溶液,則: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43

C

2

H

5

OH

(l)

H2O

C

2

H

5

OH

(aq)

C

12

H

22

O

11(S)

H2O

C

12

H

22

O

11(aq)

純物質

元素 化合物

自由電子移動 離子移動

(6)

(甲) 葡萄糖(C6H12O6)  (乙) 甲醇(CH3OH)

(丙) 氫氧化鈉(NaOH)   (丁) 醋酸(CH3COOH)

 哪一杯水溶液所解離的粒子總數最多? ,總數為 莫耳。

 哪一杯水溶液完全以分子狀態存在? 。

4.一電解質的化學式為 A3Bm,若溶於水後,完全解離產生300個

A2+及200個 B粒子,則:

 B粒子帶 電,為 B原子 (得、失) 個 電子所形成。

 m= 。

 完整的解離方程式: 。

5. ( )已知某溶液中僅有H、Na、Zn2+、OH、NO3五種離子,其中H、OH的 數量很少可忽略。若溶液中的離子個數比為 NO3:Na=7:3,則Na:Zn2

的離子個數比應為下列何者? (A) 1:2 (B) 2:3 (C) 1:4 (D) 3:2

6.圖為解離示意圖,某化合物溶於水後解離為 4 個甲粒子與 8 個乙粒子,其中甲和乙均為 帶電的粒子,當通電之後,回答下列問題:

 電解槽的正極為 ;負極為 。(a 或 b)

 由圖示,此化合物可能為下列何者? 。 (A)HCl (B)CaCl2 (C)H2SO4 (D)C2H5OH

 若通電後乙粒子會向 b 電極移動,則此化合物可能為下列何者? 。 (A)HCl (B)CaCl2 (C)H2SO4 (D)C2H5OH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44

(7)

課程結束….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45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21.( )電視報導,某鄉鎮因鳥類停在電線上而造成短路,致使很多的用戶停電。若右圖 為電線電路的示意圖,則鳥的兩隻腳可能同時站在下列哪兩點,而造成短路? (鳥本身的電阻遠小於電器的電阻) A a、b B c、d C a、e D d、e 。 【 97年基測考題】 22.( )在清掃保麗龍碎屑時,碎屑通常很容易就「附著在掃帚上,不易掉落」。前述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