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100學年度第一次聯合模擬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100學年度第一次聯合模擬考"

Copied!
23
0
0

Teks penuh

(1)

100 學年度第一次聯合模擬考

專業一 造形原理 + 設計概論

(2)

21

A 課本 P3

B 木雕 翻模

C 課本 P4 造形相似的英文有 form shape

plastic 可塑性 造形的 figure 圖形

pattern 型

(3)

日本合掌村

(4)

1995 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

「世界文化遺產」,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數 以萬計的旅客

得名,來自於其建築型式,呈人字型的屋 頂如同兩手合握一般,於是房子被稱為

「合掌造

每隔三、四十年就必須更換老杇的屋頂茅 草。每次有哪一家人的屋頂需要翻修,全 村的人就會通力合作同心協力一起完成。

(5)

相傳這種建築形式的興起,是在 13 世紀 源平戰役之後,平氏家族為躲避源氏的追 殺,逃入深山駐居,為禦寒並方便躲避追 兵,才想出這種可隨時遷移的房舍建築。

這裡的冬天十分寒冷,設計成傾斜角度的 屋頂即是防止沉重的大雪壓頂,整個村莊 也經常受困於大風雪與外界交通中斷,但 也許是因為這樣,更增添其神秘美感。

(6)

純粹造形

即無條件限制,隨個人主觀意志之表現

,亦稱表現造形、藝術造形

課本 P15

非功能用途 且主觀意識重

(7)

黃土水 水牛群像 1930

石膏 台北市中山堂典藏

(8)

Ipad 2

(9)

24

靜止的動態 OP ART

(10)

24 VR 動態圖

http://gtt.webco.tw/modules/pano/a utorun.php

(11)

25

亭仔腳

台灣亭仔腳的產生,最主要因素為台灣 夏天常驟下西北雨,街屋退出騎樓空間

,讓行人可有一連串的避雨場所,同時 商業活動可繼續進行,再者擺在店門口 的貨物也可避免日曬雨淋。另外,台灣 先民大都由大陸南方渡海來,因此也沿 襲建築亭仔腳的習慣。

(12)

1 木屋架結構:騎樓屋架用木管或竹管搭 接,以承接屋頂。

2. 拱圈結構:以紅磚或石塊為材料,砌 築成弧形拱圈,形成拱廊騎樓,呈現出隧 道般的深邃空間。

3. 平樑結構:騎樓開口成方形,多以水 泥樑承重,常出現在巴洛克或現代式的高 樓街屋中。

(13)

四合院

(14)
(15)

26

唐三彩駱駝載樂伎俑

(16)

其實所謂的三彩釉,實際是多彩,釉色包括黃

、綠、褐、藍、黑、白等,而以黃、綠褐三彩 為主。

其胚胎是白色粘土,經 1100℃ 左右的高溫燒 成陶坯後,再以含銅、鐵、鈷、錳等金屬元素 的礦物作釉料著色劑,再次入窯用 900℃ 左右 的低溫焙燒。由於釉料中配以大量的鉛化合物

,使釉料的熔融溫度降低,而胎體表面的釉料 在受熱的過程中向四周擴散,各種顏色互相浸 潤交融,從而形成非常自然而雙斑駁燦爛的彩 色釉。

(17)

27 馬踏飛燕

又稱《銅奔馬》

,青銅制,高 34 .5 釐米,長 45 釐米,寬 10 釐米

,製作於東漢時 期,出土于甘肅 武威雷臺墓,現 收藏于甘肅省博 物館。

(18)

駿馬在中國古代是作戰、運輸和通訊中 最為迅速有效的工具,強大的騎兵也曾 經是漢朝反擊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區 安定必不可少的軍事條件,所以漢人對 馬的喜愛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朝代

把駿馬看作是民族尊嚴、國力強盛和英 雄業績的象徵。因此,大量駿馬的形象 出現于漢朝雕塑和工藝作品中

(19)

28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的原畫長 528 公分,高 2 4.8 公分,最早的版本爲北宋畫家

張擇端所作,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描繪清明時節北宋京城 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 優美的自然風光。作品以長卷形式,採 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 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卷中

(20)

29

元朝四畫家

中國畫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四位明代畫家

(21)

30 台中公園湖心亭

(22)

32 維納斯的誕生

波提且利

(23)

34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醣類的補充 肝醣是運動時的主要能量來源之一, 存在於肌肉和肝臟中。肌肉中的肝醣只能 供給肌肉細胞所用,而肝臟中的肝醣可以 以葡萄糖的形式釋放到血液中,供給肌肉 以及身體其他器官所需。體內肝醣存量不 足以應付運動所需是造成疲勞、運動表現 降低、無法持續運動的原因之一,運動後 體內的肝醣存量顯著的降低,若是沒有積 極的補充,下次運動時的表現會受到肝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