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GIS Taiwan 2021 - 第十二屆全球集思論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GIS Taiwan 2021 - 第十二屆全球集思論壇"

Copied!
24
0
0

Teks penuh

(1)

GIS Taiwan 2021

第 十 二 屆 全 球 集 思 論 壇

R e s e t t h e

M i n d s e t

年 度

企 劃

(2)

關 於 全 球 集 思 論 壇

年 度 學 術 議 題

論 壇 年 度 規 劃 歷 屆 回 顧

贊 助 與 合 作

活動簡介 論壇簡述

發起動機與目標 預計參與人數 四大目標

年度主題 學術架構

年度議程 議程介紹

0 3

0 5 1 1

1 4

1 9

(3)

壹、關 於 全 球 集 思 論 壇

活 動 簡 介

活動名稱|第十二屆全球集思論壇 Global Initiatives Symposium in Taiwan 2021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

執行單位|第十二屆全球集思論壇學生籌備團隊 會議時間|2021 年 1 月 25 日至 2021 年 1 月 29 日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大學

論 壇 簡 述

全球集思論壇(GIS Taiwan)為臺灣最大的國際性學生學術論壇 , 每年舉行於共達 五天的會期, 匯聚各領域學者 、 企業界領袖及世界各地的學生代表 , 提供全球領導者 與學生一個跨領域 、 跨世代的產官學交流平台 , 期許青年學子能從中進行與年度主題 相關的深度討論 , 並提出行動方案予以落實 。

發 起 動 機 與 目 標

「全球集思論壇(Global Initiatives Symposium in Taiwan)」創立於 2008 年 , 為臺灣第一個正式的國際學生學術論壇 。 「集思」取自 GIS 的諧音 , 期許各國青年聚集 於 GIS Taiwan 「集思廣益」 , 以亞太為出發點 , 探討全球趨勢 , 並提出可行的行動方 案 , 對世界產生影響力 。

預 計 參 與 人 數

國內大學生代表(國內大學以上在學學生)

國外大學生代表(國外大學以上在學學生)

國內高中生代表

100 位 100 位 50 位

250 位

(4)

四 大 目 標

1 成 為 亞 太 地 區 國 際 青 年 學 術 會 議 龍 頭

GIS Taiwan 期望成為國際知名的青年菁英會議 , 從學術議題的討 論到企劃方案的發想 , 以跨領域的議題思考 , 帶領亞太地區的青年邁 向卓越 , 並確立臺灣在其中的領導地位 。

增 強 臺 灣 學 子 國 際 觀 及 學 術 思 考

GIS Taiwan 提供臺灣學子和世界各國青年彼此交流的絕佳機會 , 除了文化交流外 , 更多了學術思考及應用面 , 為未來的領導人開啟 書本外的另一扇窗 , 延展出更寬廣的視野 。

提 升 臺 灣 形 象

GIS Taiwan 不僅使全球各地學生認識臺灣 , 也讓更多外國人士看 見臺灣對培育青年和推動全球知識匯流所做出的努力 , 並使臺灣的風 土民情 、 山水之美 、 經濟及學術發展成果展露無遺 。

加 強 產 官 學 交 流

學術界除了培養優秀人才 , 還能推動產業的進步 。 GIS Taiwan 期 望臺灣的企業能提供業界豐富的實務經驗 , 以刺激 、 啟發參與 GIS Taiwan 的參與者 , 並讓國外人士了解臺灣產業發展的現況 。

2

3

4

(5)

貳、歷 屆 回 顧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e Global Economy in the Transition Phase

論壇主題 | 機會與挑戰 , 全球經濟的過渡 探討內容 | 社會企業責任 、 金融海嘯

講師列舉 | 德國呂內堡大學教授 Dr. Michael Braugart 金融研訓院院長 鄭貞茂先生

華經創投總經理 曾煥哲先生 代表人數 | 79人 ; 來自30個國家

2 0 0 9

Emergence of New Giants: Evolution or Revolution

論壇主題 | 新興國家的崛起之路

探討內容 | 東西文化交流 、 資源分配不均及綠能發展 講師列舉 | 指導季2001年奧斯卡金像獎得主 葉錦添先生 時代基金會創辦人暨執行長 徐小波先生

柏克萊大學 APEC 中心研究主任 Dr. Vinod K. Aggarwal 代表人數 | 139人 ; 來自19個國家

2 0 1 0

What is the Catch Catching the Web

論壇主題 | 新一波網路契機與反思

探討內容 | 雲端科技應用 、 網路規範及個人影響力 講師列舉 | 廣達電子研究院院長兼技術長 張嘉淵先生 臺達電端技術中心研究資深處長 翟本喬先生 韓國首爾大學法律系 Dr. John M. Leitner 昆蘭大學創意產業學院 Dr. Justin O’ Connor 代表人數 | 212人 ; 來自13個國家

2 0 1 1

Innovation and Change

論壇主題 | 創新與改變

探討內容 | 掌握趨勢與開創趨勢 講師列舉 | 廣達電董事長 林百里先生 王品集團董事長 戴勝益先生

Global Youth Fund 共同創辦人 Mr. Charles Tsai 代表人數 | 192人 ; 來自16個國家

2 0 1 2

(6)

論壇主題 | 競爭下的策略

探討內容 | 高等教育該賦予的競爭力 、 新舊媒體的變遷 講師列舉 | 香港城大學校長 郭位先生

訊連科技董事長 黃肇雄先生

Google 亞太行動技術副總經理 沈上謙先生 代表人數 | 285人 ; 來自18個國家

2 0 1 3

Stand up, Stand Out!

論壇主題 | 打破世代間的隔閡

探討內容 | 發現世界趨勢 、 分析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答 講師列舉 | 紐約大學上海副校長 Mr. Jeffrey S. Lehman 國會觀察共同創辦人 Mr. Gregor Hackmack Endeavor 亞洲區經理 Mrs. Tanvi Vattikuti Youth Alliance 創辦人 Mr. Prakhar Bhartiya 代表人數 | 257人 ; 來21自個國家

2 0 1 4

From Individual to Influential

論壇主題 | 個人化影響力

探討內容 | 個人化趨勢下 , 相關建設的發展與可能性 講師列舉 | 諾貝爾獎得主 李遠哲先生

民進黨黨主席 蔡英文女士

臺灣大學電機系教授 葉丙成先生

500 Startups 大中華區合夥人 馬睿女士

Startup Sauna CMO Mr. Kasper. Suomalainen 代表人數 | 227人 ; 來自16個國家

2 0 1 5

Redefine the Limitations

論壇主題 | 突破框架 , 創造無限可能

探討內容 | 跨領域科技應用於農業 、 疾病控管 ; 企業 、 女性的社會角色轉換

講師列舉 | 阿富汗女議長 Mrs. Fawzia Koofi 聯合國特別發展署顧問 張志豪先生

亞洲研究計畫執行長 Mr. Jonathan Schwartz 農委會國際合作科科長 傅子煜先生

代表人數 | 148人 ; 來自14個國家

2 0 1 6

(7)

貳、歷 屆 回 顧

Rise to Prominence

論壇主題 | 新勢力展露頭角

探討內容 | 區塊鏈 、 低碳經濟 、 極端主義 、 新興媒體 講師列舉 | 乙太坊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Gogoro 能源服務部副總經理 Alan Pan 港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朱順慈女士 代表人數 | 215人 ; 來自15個國家

2 0 1 7

Race the Tide

論壇主題 | 潮起 , 浪尖

探討內容 | 人工智慧 、 平台經濟 、 微權力 、 個性化學習 講師列舉 |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網路法中心主任

Rob van den Hoven van Genderen 台積電 IT功能組織 資深處長 陳文耀 臺灣大學資管系教授 孔令傑先生 Uber Eats 臺灣區總經理 李佳穎

PwC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審計服務 合夥人 林一帆 Indiegogo 創辦人 Sandy Diao

行政院數位政委 唐鳳 臺北市市長 柯文哲 代表人數 | 174人 ; 來自19個國家

2 0 1 8

Shifts and Shocks

論壇主題 | 轉變與衝擊

探討內容 | 世代的資產移轉 、 思維的典範轉移 、 無齡世代 、 永續力 講師列舉 | ReD Associates 共同創辦人暨合夥人 Filip Lau

Blockchain Punk 創辦人 Rafael Schultz Manaj & Associates 法律顧問 Egzon Gajtani 臺灣西門子總裁暨執行長 Erdal Elver

Enercon 臺灣董事總經理 Bart Linssen 米爾肯研究院助理 Amos Garcia

美國在台協會前處長 William Stanton 代表人數 | 216人 ; 來自14個國家

2 0 1 9

(8)

歷 屆 合 作 單 位

(9)

貳、歷 屆 回 顧

歷 屆 代 表 來 源 | 國 家

GIS Taiwan 每年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代表 , 期望讓多元的思想與成長背景 豐富整個論壇 , 碰撞出更多思想的激盪 。

歷屆參與者組成橫跨亞洲 、 歐洲 、 美洲 、 大洋洲甚至非洲 , 來自52個國家 , 主要 為鄰近的亞洲地區包括中港澳 , 東北亞的日本 、 韓國 , 東南亞的新加坡 、 泰國 、 馬來 西亞 、 菲律賓等 , 以及南亞的印度等 。 此外 , 也有代表來自俄羅斯 , 美洲的美國 、 宏 都拉斯 , 以及歐洲的英國 、 德國 、 丹麥等國 , 更有澳洲 、 非洲的奈及利亞 、 南非 、 埃 及和尼日等各國的學生前來共襄盛舉 。

1 1 年 , 橫 跨 5 大 洲 , 5 2 個 國 家

(10)

歷 屆 代 表 來 源 | 科 系

商管學院

社科學院

工學院(含電資)

文學院

理學院

醫學院

生農學院 法學院

其他

總計

30 % 13 % 11 % 5 % 12 % 12 % 10 % 4 % 3 %

每年前來參與GIS Taiwan的代表眾多 , 代表除了來自不同的國家 、 有著不同的文 化背景外 , 於學業上的專精領域亦十分多元 , 歷屆的組成不僅跨足商管學院 、 社科學 院 , 亦有著理工 、 醫學 、 生農背景的優秀人才 。 我們期待透過匯聚具不同特長的青年 學子 , 能讓議題的討論得以被從不同的視角切入 、 審視 , 激發出更多元的討論可能並 且使討論的層次更具深度 。

100 %

(11)

參、年 度 學 術 議 題

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 , 我們發現自己跟上了潮流便欣喜不已 ; 我們追隨新 的趨勢 、 新的科技 , 因為相信科技的創新會為全人類世界帶來絕對的進步 ; 我們習慣針對已浮出檯面的問題尋找解方 ; 我們自豪於懷抱著理想 、 擁有著 遠見 , 堅信自己能夠引領世界的脈動 。

可是我們是不是忘了 , 去思考那些所謂問題的全貌 ? 我們很少去探究 , 這些問題被視為問題的原因是什麼 , 以及這些問題究竟是不是問題⸺我們將 視野聚焦在如何讓植株長出更漂亮 、 更強壯的枝葉 , 卻忘了看看支撐它們的 根是否穩固 、 是否需要更悉心的照料 。 當我們只習慣往前看時 , 便容易忘記 追本溯源 、 忘記去釐清事務完整的脈絡 。

因此今年 , 我們希望能夠轉換過去的思考模式 , 重新設定思考的角度 、 重 新審視那些我們一直視為理所當然的思考網絡 , 以不同於過去的視角探索事 務的全貌 , 藉由思維的重啟 , 看見問題並且找到問題 。

GIS Taiwan 2021 將匯聚產官學各界的菁英 , 並且提供青年一個自由交 流的平台 , 讓參與者得以更包容的態度 , 深入地理解和探查這些所謂的 「 問 題」 , 並探掘議題的本質 , 同時亦讓參與者在了解問題的癥結點後 , 透過互動 和討論 , 突破既有的僵化思考 , 創造屬於我們的無限可能 。

年 度 主 題

R e s e t t h e M i n d s e t 重 啟 思 維

(12)

學 術 架 構

Worldwide Trend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Mangement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 e s e t t h e M i n d s e t 重 啟 思 維

集思的學術議題是由籌備團隊訪問各領域教授專家 、 業界前輩和公部門組織 , 蒐集大量資料後彙整出此年度的國際重要趨勢 , 共分為三個層次 。 最上層為年度 主題 , 概括目前國際社會的整體走向 , 並從中衍伸出四大議題 。 第二層主要在專 題演講 、 專題座談及工作坊時討論 , 選擇面向宏觀的題目 , 使講者與代表在互動 交流中產生深度的啟發與感觸 。 第三層則分別針對四大議題選擇 , 藉由行動企劃 競賽讓代表做實際的應用發想 , 並邀請業師以自身經驗進行指導 。

資訊浪潮 永續綠動 失衡社會 資本重塑

未來數據 綠色倡議 貧窮迴圈 共享價值

(13)

學 術 子 題 介 紹

參、年 度 學 術 議 題

資訊浪潮 Data Surge

- 未來數據 Future Role of Data

永續綠動

Green Action - 綠色倡議 Green Hunting

「 資訊浪潮 」 來自數據分析技術帶來了便利 , 但發展下也出現了資訊蒐集與傳 統價值觀的衝突 。 期望帶領代表認識資訊蒐集帶來的利與弊並喚起意識 , 確保平 衡發展 。 在行動企劃方面以 「 未來數據 」 出發 , 期望代表能針對現狀 , 思考我們 應具備的能力 , 並結合新技術 、 新概念 , 從蒐集者與被蒐集者兩個面向 , 建構出 他們對於 「 未來數據 」 的想像 。

資本重塑

Capital Redefined - 共享價值 Shared Value Utopia

失衡社會 Social Stigma

- 貧窮迴圈 Poverty Trap

「 失衡社會 」 的概念來自人們習慣用各式標籤將他人劃分成不同族群 , 而長期 有一群聲音被忽視的人們 。 我們將探討這個現象下的挑戰以及多面向的剖析主題 。 行動企劃則透過 「 貧窮迴圈 」 , 期望代表能從社會底層出發 , 討論出如何從根本解 決貧窮問題 , 洞察社會邊緣的機會 。

透過 「 永續綠動 」 , 我們將從土地與人類交互關係的改變切入 , 提升代表對於 環境變遷的意識 , 並期許透過實際行動創造社會影響力 。 行動企劃以 「 綠色倡議 」 做為主軸 , 期望代表發揮永續力 , 討論出特定組織或團體永續力不足的部分 , 並 提出倡議加速永續進程 。

在 「 資本重塑 」 之下 , 我們聚焦在各項資本主義發展的趨勢 , 關注現今社會的 發展脈絡 。 我們將討論資本體制的發展 、 目前遇到的瓶頸和展望 , 與面對全球化 社會的新價值觀 。 行動企劃將以 「 共享價值 」 做發想 , 使代表從社會現況延伸 ,

(14)

年 度 議 程

1 / 2 5 1 / 2 6 1 / 2 7 1 / 2 8 1 / 2 9

開 幕 典 禮

閉 幕 典 禮 行 動 企 劃

博 覽 會

文 化 祭

小 組 討 論

業 師 指 導 業 師 指 導

下 午 茶 敘

夜 遊 台 北 晚 宴 歡 送 派 對

領 袖 對 談 2 0 2 1

嘉 年 華

工 作 坊

高 峰 會 專 題 演 講 專 題 演 講

專 題 座 談 專 題 座 談

工 作 坊

學術主題探討 行動方案企劃 社交活動 跨領域交流

(15)

議 程 介 紹 | 學 術 主 題 探 討

專 題 演 講

專題演講主題皆為時下最具前瞻性和發展性的 趨勢 , 將劃分為四個不同的領域 , 並分別邀請 三至四位講者 , 針對特定議題進行討論 , 並以 創新的思維以及實際案例 , 讓與會學生代表了 解該領域的現況 , 並針對領域趨勢進行分析 , 為接下來的工作坊 、 企劃方案建立討論 、 思考 的模型 。

專 題 座 談

接續專題演講 , 學生代表可以在專題座談時提 出對演講的疑問或想法 , 由講師進行回答 , 基 於不同出身背景 , 講師們對於同一問題可能會 有不同想法 , 透過交換這些看法開啟代表及講 師對於議題更多不同的想像 。

深 度 工 作 坊

在專題座談後 , 由講者分別帶領學生代表 , 透 過個案分析 、 團體提案或實況模擬等活動 , 將 代表們的想法化為具體企劃 , 藉此強化學生代 表之間的交流 , 並提供與講師交換意見的機會 , 讓與會代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與思辨單一領域 。

肆、論 壇 年 度 規 劃

(16)

議 程 介 紹 | 行 動 方 案 企 劃

企 劃 競 賽

GIS Taiwan不僅作為學術與交流的平台 , 更著 重於「實務」 。 因此 , 學術主題所學的專業知識 將應用於相關產業領域 , 由各國學生分組討論 並接受業界前輩指導後 , 研擬完整可行的行動 方案 , 進行分組競賽 。

業 師 指 導

為確保學生的討論能將可行性納入考量 , 並聽 取業師前輩的經驗與分析 , GIS Taiwan將安排 每組代表接受學術講師和題目合作企業之業師 的共同指導 , 全面性檢視並優化代表們的企劃 提案 。

博 覽 會

於會議最後一天舉辦海報博覽會 , 供各組在公 開場地中展示自己的成果 , 並直接向業師 、 貴 賓及其他學生代表闡述自己行動方案 。 除了合 作單位以及學術講師外 , 亦會邀請其他企業與 機構及對討論領域 、 議題有興趣者共襄盛舉 , 期待青年的創造力與執行力在GIS Taiwan實現 且被更多人看見 、 發現 。

(17)

肆、論 壇 年 度 規 劃

議 程 介 紹 | 社 交 活 動

晚 宴

以臺灣辦桌文化為形式舉辦的正式晚宴 。 期間 除了各國代表以外 , 也將邀請學術主題講者 、 業界前輩以及政府長官們共襄盛舉 , 以中華元 素架構起社交互動時間 。

下 午 茶 敘

除了學術議題探討的主軸以外 , GIS Taiwan 也 安排了輕鬆的午茶時間 , 除了讓代表們交換在 講座與座談時產生的想法 , 更能與講者們近距 離互動 , 深入討論關於專業領域的問題 。

歡 送 派 對

在五天會期的最後 , GIS Taiwan 將邀請所有代 表與講者一起同樂 , 盡興地跳舞談天 , 卸下幾 天下來比賽的壓力 , 把握最後與彼此相處的時 間 , 留下難忘的一夜 。

文 化 祭

邀請相關企業或單位共襄盛舉 , 代表可以欣賞 文化表演 、 品嚐臺灣特色小吃 、 動手DIY等等 。 透過文化體驗 , 代表們能夠實際接觸到臺灣多 元的文化 , 促進各國代表間的文化交流 。

(18)

議 程 介 紹 | 跨 領 域 交 流

開 閉 幕 演 講

邀請海內外知名講師 , 結合自身專業與精彩 經歷 , 為 GIS Taiwan 揭幕與作結 。 除了訂 下學術方向的基調 , 讓代表建立基礎的知識 背景外 , 更刺激代表從不同領域思考年度主 題的延伸方向 。

2 0 2 1 嘉 年 華

嘉年華跳脫論壇既有的演講以及圓桌形式 , 納入參展的互動機會 , 邀請極具理念和品牌 特色的新創團隊擔任參展團體 ⸺ 新創在近年來逐漸蓬勃發展 , 無論是加入新創 、 獨立 創業 , 都是未來的就業趨勢 。 透過嘉年華 , 能提供青年學子與新創團隊零距離交流的機 會 , 重啟青年思維 , 提供青年世代精進自我的方向 , 並激勵青年於未來能夠勇於開創身 影響力 。

領 袖 對 談

邀集政界 、 商界及學界各領域領導者 , 透過 小組討論的會議模式 , 根據不同領域發展出 數個不同的討論主軸與青年進行對話交流 , 每組由一位領導者擔任組長帶領交流 。

高 峰 會

將聚焦於 「 年度時事議題 - 疫情影響下的社會 」 進行深入的討論 , 匯聚各方站在疫情前 線的專家前來分享 , 同時亦將邀請對相關議題有所投入的學生代表一同進行世紀間的 對談 , 結合短講與座談的形式 , 讓與會的學生代表有機會了解不同世代對於後疫情時 代的想法 , 帶領與會者探究疫情帶來的危機和轉機 , 以更充沛的理解 、 更堅定的信念攜 手專家學者和學生代表 , 共創疫情後不凡璀璨的新生活 。

(19)

伍、贊 助 與 合 作

GIS Taiwan 與企業的優良合作關係一直是 GIS Taiwan 的重要資產 。 除了能在論 壇中深入探討各領域的學術議題之外 , 透過企業業師的指導與互動 , 年輕學子們更能 了解到最新的產業趨勢與商業應用 , 使視野不再局限於學術領域 , 而能提前接觸到業 界的聲音 , 對企業有更多認識 。

合 作 與 回 饋 模 式

合 作 項 目 合 作 模 式

GIS Taiwan 十一年來皆致力於創造全國最大的國際性學 生學術論壇 , 並透過和學界 、 業界建立起的合作關係 , 提 供青年代表一個產官學三方的合作平台 , 讓各方的聲音和 想法能藉由本論壇搭建起的橋梁達成良好的溝通和交流 。 為了舉辦一場盡善盡美的國際性學術論壇 , GIS Taiwan需 要各優秀企業的支持和協助以提升本論壇的規模和品質 , 期待透過與各企業的合作能攜手共創更具代表性的GIS Taiwan 2021 。

資 金 贊 助

業 師、企 業 代 表

GIS Taiwan 將邀請企業代表以業師身分參與會期間討論 , 並與共同指導行動方案計畫 。 企業可透過與學子直接地交 流 ,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 , 各國青年對於重要議題的想法, 並從中找尋未來合適的企業人才 , 也期盼企業能以其專業 的角度及豐富的經歷 , 提供與會青年嶄新宏觀的想法 。

一、合 作 項 目

(20)

回 饋 項 目 回 饋 模 式

將以播放影片 、 發放文宣 、 架設大型背板 、 實體宣傳等等, 在會期間與學期間增加企業深入校園市場的機會 。 舉影片 播放為例 , GIS Taiwan 將在每一廣告場講座中接洽不同企 業 , 邀請其發表對講座主題的看法 , 並將其剪輯成影片於 開場前或散場時播放 , 企業可直接表達自身理念 、 想法 , 以及對年輕族群於專業上的期許 。

廣 告

會 前 講 座

在會前活動的規劃 , GIS Taiwan 將舉辦講座與工作坊 , 並 邀請企業參與 。 企業除了能在專業領域 , 在相關議題上也 可與學生進行交流 。 GIS Taiwan 期待向年輕學子引介企 業品牌 , 提升貴公司在校園內的能見度 , 並創造企業與人 才的媒合契機 。

企 業 參 訪 交 流

GIS Taiwan 將協助企業於舉辦與年度主題或議題具相關 性之參訪交流活動 , 對象為與會國內外菁英代表 。 期許藉 由與企業共同設計團體討論與交流會等參訪行程 , 提升議 題與論壇的討論熱度並提供近距離接觸業界實際情況的機 會 。 年輕學子能藉此實質接觸企業的機會 , 提供公司展示 產品服務 、 企業文化與挖掘人才的機會 。

公 關 時 段 我們將為企業量身打造專屬活動 , 因應貴公司的需求提供

曝光的機會 , 不僅能讓與會代表更加了解貴公司的品牌概 念與業務範疇 , 更能有效提高知名度 , 並提升企業形象 。

二、回 饋 項 目

(21)

伍、贊 助 與 合 作

回 饋 項 目 回 饋 模 式

GIS Taiwan 將邀請媒體到場採訪 , 同時也是極具代表性的 儀式 , 推廣企業對於教育 、 傳承的貢獻與支持 。 無論是對 於議題 , 抑或是企業理念的想法 , 對企業形象的形塑有良 好助益 , 同時也增加外界對於企業在議題上深耕的了解 。

開 閉 幕 致 詞

晚 宴

GIS Taiwan 將於會期的第四天晚上舉行晚宴 , 感謝所有與 會企業與講者的支持 。 GIS Taiwan 將邀請校長 、 教授 、 來賓 、 講者 、 40位來自不同企業的業師 、 250 位學生代表 一同參與用餐 , 提供一個正式的社交場合 。 GIS Taiwan 期 待提供跨領域互相媒合的平台 , 增進產官學三方的交流 , 激盪出產業界更多的火花 , 也促成更多美好合作的可能 。

歡 送 派 對 會期最後一晚 , GIS Taiwan 將舉辦歡送派對 , 當中將曝光 相關商品 、 Logo 和企業廣告 , 也歡迎企業與代表同樂 , 共 同留下難忘的記憶 。

線上 行銷

大 會 網 站 簡 介 於 GIS Taiwan 的官方網

站置入企業簡介 觸及人數約 15000 人

G I S Ta i w a n

信 箱 簽 名 檔 於官方信箱末端置入企業 logo

寄發臺大 、 臺科大 、 臺 師大 三校聯盟信進行宣 傳 , 觸及三校全體學生 與教職員約 60,000 人 ( 臺大 33,000 人 、 臺科 大 11,000 人 、 臺師大 置 入 模 式

種 類 預 期 效 益

三、回 饋 細 項 與 預 期 效 益

(22)

實體 宣傳

置 入 模 式

種 類 預 期 效 益

集 思 形 象 週

於台大人潮流動率最高的 路口進行為期一週的實體 宣傳活動 , 同時於粉絲專 頁進行一系列的宣傳活動

觸及人數為全臺大師生 約 2000*5=10,000 人

會 前 講 座

企業直接與學生進行交流 , 並寄發臺大 、 臺科大 、 臺 師大三校聯盟信進行宣傳

寄發三校聯盟信進行宣傳 , 觸及三校全體學生與教職 員約 6萬人 ( 臺大 33,000 人 、 臺科大 11,000 人 、 臺師大 16,000 人 ) 單場與 會人數約 200 人

會 議 手 冊 集 思 形 象 週 會 場 佈 置 廣 告 背 板 l o g o 曝 光

海 報 / 手 冊 l o g o 曝 光 大 會 手 冊 廣 告 手 冊 內 企 業 介 紹

手冊 logo 、 置入夾帶廣告

受眾包含 20 位國內外講 者與教授、40位業界導師、

250 位與會代表

現場 露出

休 息 時 間 投 放 廣 告

形象影片 logo 置入

影片將上線於官方網站、

GIS Taiwan Youtube 頻 道 、 粉絲專頁 , 觸及人數 約 30000人

活動現場露出 、 新聞稿 與專訪內文置入

受眾含全國觀眾 。 過去合 作對象包括 : 天下雜誌 、 遠見雜誌 、 數位時代 、 壹 電視

媒體 曝光

新 聞 報 導 形 象 影 片 片 尾 宣 傳

(23)

伍、贊 助 與 合 作

實 體 參 與

合作項目贊助金額 晚宴

公關時段 會前講座 企業參訪 開閉幕致詞 獨家/排他條款

30萬 25萬 20萬 15萬 10萬 5萬 3萬

網 路 宣 傳

合作項目贊助金額 粉專合作貼文 粉專專屬貼文 大會網站簡介 GIS Taiwan 信箱簽名檔

30萬 25萬 20萬 15萬 10萬 5萬 3萬 2篇 2篇 1篇 1篇 1篇 1篇 1篇

2篇 1篇

300字 300字 250字 200字 150字

1篇

1篇 1篇

(24)

3萬 5萬

平 面 宣 傳

合作項目贊助金額 會議手冊

會場佈置廣告 背板 logo 曝光 海報 /手冊 logo 大會手冊廣告 手冊內企業介紹

30萬 25萬 20萬 15萬 10萬

形象影片片尾宣傳

夾頁 全版 夾頁

全版 夾頁

全版 夾頁

全版 夾頁

半版 夾頁 半版

其 他 宣 傳

合作項目贊助金額 大會感謝狀

休息時間 投影幕廣告

30萬 25萬 20萬 15萬 10萬 5萬 3萬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1 111 學年度國語文學科中心教師專業成長研習 「教學對話錄十五」研習實施計畫 壹、研習簡介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課程發展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的 主軸,關注學習者的主體身分,強調學科本質與生活結合的學習內容。本中心為推廣素養導 向的國語文課程設計方法,拓展高中國文教師視野,提升學科專業發展,特別舉行系列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