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 生物科教學計劃
教學範圍
中三 科學科(一) 生物
章節 學習目標
單元一:
學習生物學
1. 認識何謂生物學 2. 說出生物有何特徵 3. 指出學習生物學的原因 4. 指出一些生物學的發現和發明 單元二:
保持身體健康
1. 明白要保持身體健康就必須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和預防疾病 2. 知道酗酒、濫藥和吸煙對健康帶來的不良影響
單元三:
營養與健康
1. 描述六種主要食物物質
2. 說出缺乏某些食物物質對健康的影響,包括蛋白質、食用纖維、某些維 生素和礦物質
3. 知道碳水化合物、脂質和蛋白質的構件 4. 說出水對人體的重要性
單元四:
食物的消化和 吸收
1. 辨識人體消化系統的主要部分 2. 說出人體消化系統主要部分的功能
3. 了解食物要先被消化成簡單的可溶物質,才可被人體細胞吸收和使用 4. 明白機械消化和化學消化
5. 明白牙齒在機械消化中的角色 6. 明白人類牙齒的種類及其功能 7. 認識牙齒的構造
8. 了解蛀牙和牙周病的成因,以及保護牙齒和牙齦的方法 9. 明白不同的消化液中有不同的酶用作化學消化
10. 說出大部分已消化的食物物質會於小腸內吸收,並經轉運系統運送往身 體各部分
單元五:
膳食與健康
1. 了解均衡膳食是指進食適量和合乎比例的各種食物物質 2. 認識不同種類食物的能量值
3. 明白不同年齡、性別和職業的人有不同的能量需求 4. 明白不均衡膳食會增加某些健康問題的風險 5. 描述進食不足和進食過量對體重和健康的影響
單元六:
健康與疾病
1. 明白多數傳染病是由於感染微生物所致 2. 說出一些常見傳染病是由病毒引致 3. 明白一些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4. 明白一些非傳染病是與不健康的生活模式有關 5. 明白某些健康生活模式對預防一些非傳染病的重要性 6. 認識可引致癌症的風險因素
7. 認識到糖尿病是與一種專責調節血糖水平的激素 (胰島素) 有關的疾病 8. 知道生物工程於醫學上的應用
中四至中六
第1章 生物學入門
課題 目標
1.1 生物學——生命的科學 學生應認識生物學研習的範疇。
1.2 研習生物學的重要性 學生應知道生物學知識的應用。
1.3 科學探究的過程 學生應
1. 了解研習科學的基本步驟。
2. 能設計並進行科學探究。
第2章 生命分子
課題 目標
2.1 生物的化學成分 學生應認識生物是由甚麼化學物質構成的。
2.2 水 學生應能將水的重要性與生命連繫。
2.3 礦物質 學生應認識生物體內的礦物質及其功能。
2.4 碳水化合物 學生應
1. 認識生物體內不同種類的碳水化合物及其功能。
2. 能進行生化試驗檢驗葡萄糖、還原糖和澱粉。
2.5 脂質 學生應
1. 認識生物體內不同種類的脂質及其功能。
2. 能進行化學試驗檢驗脂質。
2.6 蛋白質 學生應
1. 認識蛋白質的構件及蛋白質在生物體內的功能。
2. 能學習檢驗蛋白質的方法。
2.7 核酸 學生應認識核酸的構件和功能。
第 3 章 細胞組織
課題 目標
3.1 細胞作為生命的基本單位 學生應
1. 體會顯微鏡對細胞發現的貢獻。
2. 認識到顯微鏡技術的發展有助細胞的研究。
3.2 使用光顯微鏡 學生應
1. 知道光顯微鏡的各部分及其功能。
2. 懂得如何使用光顯微鏡和計算顯微鏡的總放大率。
3.3 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亞細胞構造 學生應
1. 認識各種亞細胞構造及其功能。
2. 能在光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下辨認亞細胞構造。
3. 能比較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組織層次。
3.4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 學生應能比較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亞細胞組織層次。
3.5 生物的組織層次 學生應認識生物的組織層次。
第 4 章 物質穿越細胞膜的活動
課題 目標
4.1 細胞膜 學生應
1. 能以流動鑲嵌模型解釋細胞膜的特性和功能。
2. 體會科學模型的應用及其局限性。
4.2 物質穿越細胞膜的活動 學生應
1. 能運用擴散、滲透和主動轉運的概念,解釋物質如何穿 越細胞膜。
2. 能應用滲透的概念,解釋質壁分離和溶血。
3. 知道細胞會進行吞噬。
第 5 章 新陳代謝與酶
課題 目標
5.1 新陳代謝 學生應能分辨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
5.2 酶的角色和特性 學生應認識酶在新陳代謝中所擔當的角色及酶的特性。
5.3 酶的運作 學生應以酶的活性部位來解釋酶的專一性。
5.4 影響酶反應速率的因素 學生應能解釋影響酶反應速率的各種因素。
5.5 酶在日常生活的應用 學生應知道酶的生物學知識在社會上的應用。
第 6 章 食物與人類
課題 目標
6.1 人類是異養生物 學生應認識人的營養方式。
6.2 人類的食物需求 學生應
1. 明白人類需要哪些食物物質。
2. 認識各種食物物質的來源和功能。
6.3 食物試驗 學生應能進行實驗,以辨認常見食物的成分。
6.4 均衡膳食 學生應
1. 明白均衡膳食的重要。
2. 解釋年齡、活動和懷孕對膳食需求的影響。
3. 將不適當膳食和健康問題連繫。
第7章 人的營養
課題 目標
7.1 人的營養過程與 消化系統
學生應
1. 認識人的營養涉及哪些過程。
2. 認識人的消化系統的一般結構。
7.2 攝食 學生應
1. 明白攝食的過程。
2. 將人類牙齒的結構與功能連繫。
7.3 口腔內的消化 學生應
1. 明白為甚麼食物要經過消化。
2. 能解釋物理消化和化學消化的重要性。
3. 認識澱粉的消化在口腔開始。
課題 目標
7.4 胃內的消化 學生應了解食物(尤其是蛋白質)在胃內的消化。
7.5 小腸內的消化和吸收 學生應
1. 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在小腸內的消化。
2. 了解小腸內的吸收過程。
3. 說明小腸在食物吸收的適應特徵。
7.6 大腸內的吸收和排遺 學生應
1. 了解大腸內的吸收過程。
2. 知道不能消化的物質如何排出體外。
7.7 同化 學生應
1. 能描述吸收後食物物質的轉運途徑及其在細胞和組織內 的去向。
2. 明白肝在同化中的角色。
第8章 人體的氣體交換
課題 目標
8.1 人的呼吸系統 學生應
1. 明白人為甚麼需要呼吸系統。
2. 把呼吸系統各部分的結構與氣體交換連繫。
8.2 氣囊內的氣體交換 學生應明白體細胞如何與外界環境交換呼吸氣體。
8.3 呼吸氣體的轉運 學生應能描述呼吸氣體如何在血液中轉運。
8.4 換氣的機制 學生應能描述換氣的機制。
第9章 人體內物質的轉運
課題 目標
9.1 運送系統的重要性 學生應
1. 明白運送系統的重要性。
2. 認識循環系統的一般結構。
9.2 血液 學生應了解血液的成分與功能。
9.3 血管 學生應
1. 認識各種血管在結構上的差別。
2. 把血管的結構與物質轉運連繫。
9.4 心 學生應
1. 認識心的結構。
2. 把血的結構與其轉運功能連繫。
9.5 血液循環 學生應明白人體內的雙循環。
9.6 血液與體細胞間的物質交換 學生應
1. 能解釋組織液如何形成。
2. 能描述血液與體細胞間的物質交換。
3. 認識組織液的成分和功能。
9.7 淋巴系統 學生能
1. 能指出淋巴系統各個組成部分的結構與轉運之間的關 係。
2. 認識淋巴的成分和功能。
第10章 植物的營養與氣體交換
課題 目標
10.1 植物的營養 學生應
1. 體會植物作為自養生物的重要性。
2. 能解釋植物對礦物質的需求。
3. 把根的結構與其在水份吸收的功能連繫。
10.2 植物的氣體交換 學生應
1. 知道植物的不同部分會進行氣體交換。
2. 把葉的結構與其在氣體交換的功能連繫。
3. 能解釋光強度對氣體交換的影響。
第11章 植物的蒸騰、轉運與支持
課題 目標
11.1 蒸騰 學生應
1. 了解蒸騰的過程和重要性。
2. 能解釋環境因素對蒸騰速率的影響。
3. 能解釋不同植物葉面上氣孔的分佈。
11.2 植物體內物質的轉運 學生應
1. 把維管組織的結構與功能連繫。
2. 能描述物質在有花植物中轉運的途徑。
11.3 植物的支持 學生應能比較草本和木本雙子葉植物的支持。
第12章 細胞週期與細胞分裂
課題 目標
12.1 染色體 學生應
1. 認識染色體的結構。
2. 知道染色體在體細胞內以成對出現。
12.2 細胞週期和有絲細胞分裂 學生應
1. 明白細胞週期的主要階段。
2. 能概述有絲細胞分裂的過程。
3. 了解有絲細胞分裂對生長、修補和無性生殖的重要性。
12.3 減數細胞分裂 學生應
1. 能概述減數細胞分裂的過程。
2. 了解減數細胞分裂的重要性。
3. 能比較有絲細胞分裂和減數細胞分裂。
第13章 有花植物的生殖
課題 目標
13.1 生殖的種類 學生應知道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意義。
課題 目標
13.2 無性生殖 學生應
1. 知道細菌藉二分裂進行生殖。
2. 能概述有花植物的營養繁殖過程。
13.3 有花植物的有性生殖 學生應
1. 將花各部分的結構與生殖連繫。
2. 明白傳粉的重要性。
3. 能比較蟲媒花和風媒花的適應特徵。
4. 能概述由受精至種子和果實形成的過程。
13.4 有花植物的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的重要性 學生應
1. 了解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的重要性。
2. 討論有花植物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的優點與缺點。
第14章 人的生殖
課題 目標
14.1 人的生殖系統 學生應把生殖系統各部分的結構與其功能連繫。
14.2 精子和卵 學生應知道精子和卵在有性生殖的角色。
14.3 排卵和月經 學生應學習卵巢和子宮的週期性變化。
14.4 性交與受精 學生應能描述性交時精液的傳送和受精過程。
14.5 胚胎和胎兒的發育 學生應
1. 知道植入的意義。
2. 把羊膜和胎盤的結構與其在胎兒發育的角色連繫。
3. 學習雙生如何產生。
14.6 出生過程 學生應知道出生過程的各個主要階段。
14.7 親代撫育 學生應知道親代撫育的重要性和母乳餵哺的好處。
14.8 控制生育的方法 學生應了解各種控制生育的方法的生物學原理。
第15章 生長與發育
課題 目標
15.1 生長和發育的概念 學生應明白生長和發育的意義。
15.2 如何量度生長 學生應
1. 討論使用各種參數量度生物生長的優點和缺點。
2. 能辨別典型生長曲線中各個主要階段。
15.3 種子萌發 學生應
1. 能描述種子如何萌發。
2. 能解釋種子萌發所需的條件。
15.4 有花植物的生長和發育 學生應
1. 能從植物的生長曲線,辨認生長的各個階段。.
2. 能描述植物的不同部位如何生長和發育。
15.5 人的生長和發育 學生應能
1. 從人的生長曲線,辨認生長的各個階段。
2. 比較人體不同部分的生長速率。
3. 比較男孩和女孩的生長速率。
第16章 刺激、效應器與反應
課題 目標
16.1 感應性 學生應明白感覺器官和感受器在探測環境變化的角色。
16.2 人的眼睛作為探測光的感覺器官 學生應
1. 將眼睛主要部分的結構與視覺連繫。
2. 能解釋眼睛毛病的成因。
3. 能描述眼鏡如何矯正近視和遠視。
4. 知道視力矯正的外科方法。
16.3 人的耳朵作為探測聲音的感覺器官 學生應將耳朵主要部分的結構與聽覺連繫。
16.4 植物的向光反應 學生應
1. 明白向光性的重要性。
2. 了解枝條和根向光反應的機制。
第17章 人體的協調
課題 目標
17.1 協調和神經系統 學生應
1. 知道人體有兩個主要的協調機制。
2. 認識神經系統的一般結構。
17.2 神經元作為神經系統的基本單位 學生應
1. 能依據結構和功能,分辨各種神經元。
2. 能描述神經脈衝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17.3 中樞神經系統 學生應
1. 知道中樞神經系統由甚麼構造保護。
2. 明白中樞神經系統主要部分的功能。
17.4 反射動作和隨意動作 學生應能比較反射動作和隨意動作的本質。
17.5 內分泌系統 學生應
1. 了解激素協調的本質。
2. 能舉例說明激素調節的反應。
17.6 神經協調和激素協調的比較 學生應能比較神經協調和激素協調。
第18章 人體的運動
課題 目標
18.1 人的骨骼 學生應了解人的骨骼的一般結構和功能。
18.2 關節和韌帶 學生應
1. 了解關節和韌帶在運動中的角色。
2. 能比較鉸鏈關節和球窩關節的活動幅度。
18.3 骨骼肌 學生應能描述骨骼肌的結構。
18.4 運動的產生 學生應了解肌肉和骨如何一起運作,產生運動。
18.5 神經脈衝引起肌肉收縮 學生應能描述神經脈衝如何越過神經肌肉接點,從而引起
肌肉收縮。
第19章 體內平衡
課題 目標
19.1 體內平衡的概念 學生應
1. 了解體內平衡的重要性。
2. 了解負反饋機制在體內平衡的角色。
19.2 血糖水平的調節 學生應能參考血糖水平調節,解釋負反饋機制的原理。
第20章 生態系
課題 目標
20.1 生態學入門 學生應
1. 知道可以在不同的組織層次研習生物及其環境。
2. 體會本地環境的各種生態系統。
20.2 生態系的成分 學生應
1. 能辨識生境內的非生物因子,並解釋其影響。
2. 能描述生態系內生物間的各種關係。
3. 能概述生態演替的過程。
20.3 生態系的能量流 學生應
1. 能利用食物鏈、食物網、數量錐體和生物量錐體來表達 生物間的攝食關係和各營養級的能量流。
2. 了解生態系內能量傳遞的效率。
20.4 碳循環 學生應了解生態系內碳的循環。
20.5 氮循環 學生應了解生態系內氮的循環。
20.6 總結生物在能量流和物質循環的角色 學生應知道生態系內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的相互作用。
20.7 生態系的保育 學生應明白人類對生態系的影響及保育的需要。
20.8 生態研習 學生應進行本地生境的生態研習,並撰寫報告。
第21章 光合作用
課題 目標
21.1 光合作用概覽 學生應
1. 重温第10章關於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
2. 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21.2 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學生應
1. 學習如何檢驗光合作用的生成物。
2. 探究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21.3 光合作用發生的部位 學生應將葉和葉綠體的結構與光合作用連繫。
21.4 光合作用的過程 學生應
1. 能概述光化學反應和碳固定的主要步驟。
2. 了解碳固定對光化學反應的依賴。
21.5 光合作用生成物的轉換和用途 學生應明白光合作用的生成物如何轉換為其他生物分子。
21.6 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 學生應能解釋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
第22章 呼吸作用
課題 目標
22.1 呼吸作用概覽 學生應
1. 了解呼吸作用的重要性。
2. 知道ATP在能量轉換的角色。
22.2 呼吸作用發生的部位 學生應將線粒體的結構與呼吸作用連繫。
22.3 需氧呼吸 學生應能概述需氧呼吸的主要步驟。
22.4 缺氧呼吸 學生應
1. 能簡述呼吸作用的缺氧途徑。
2. 知道運動時身體進行缺氧呼吸。
3. 明白缺氧呼吸在工業上的應用。
22.5 需氧呼吸與缺氧呼吸的比較 學生應能分辨需氧呼吸與缺氧呼吸。
22.6 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關係 學生應
1. 知道生物分子在生化途徑的相互轉換。
2. 能比較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過程。
第23章 個人健康與傳染病
課題 目標
23.1 健康的意義 學生應明白健康的意義。
23.2 疾病的概念 學生應
1. 了解疾病的概念。
2. 能分辨傳染病和非傳染病。
23.3 傳染病的成因 學生應學習一些常見的傳染病及其致病媒介。
23.4 傳染病是如何傳播的 學生應
1. 了解傳染病如何傳播。
2. 討論如何減少常見傳染病的傳播機會。
23.5 傳染病的治療 學生應
1. 知道傳染病的各種治療方法。
2. 學習抗生素的作用。
3. 討論濫用抗生素的後果。
第24章 非傳染病與疾病的預防
課題 目標
24.1 非傳染病 學生應
1. 學習一些非傳染病的例子及其成因。
2. 明白非傳染病與生活方式的關係。
3. 明白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
24.2 疾病的預防 學生應知道個人在預防疾病傳播上的責任及社區健康的重
要性。
第25章 身體的防禦機制
課題 目標
25.1 非特異性防禦機制 學生應
1. 了解非特異性防禦機制。
2. 了解物理屏障、化學屏障、血液凝固、吞噬和炎性反應 在身體防禦中的角色。
25.2 特異性防禦機制 學生應
1. 了解特異性防禦機制。
2. 能概述免疫反應的原理。
3. 能比較初次反應和再次反應。
4. 能分辨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
第26章 基礎遺傳學
課題 目標
26.1 甚麼是遺傳學? 學生應知道甚麼是遺傳學。
26.2 DNA、染色體和基因 學生應能描述DNA、染色體和基因在結構和功能上的關係。
26.3 孟德爾遺傳定律 學生應
1. 了解孟德爾的分離定律和獨立分配定律。
2. 能運用孟德爾遺傳定律,解答遺傳問題。
26.4 人類的遺傳 學生應
1. 了解ABO血型的遺傳。
2. 明白性染色體在人類性別決定的角色。
3. 了解性連鎖特徵的遺傳。
4. 能分析譜系,以研究特徵的遺傳。
26.5 特徵的變異 學生應能
1. 分辨連續變異和不連續變異。
2. 解釋各種特徵變異的原因。
第27章 分子遺傳學
課題 目標
27.1 從DNA到蛋白質 學生應
1. 了解遺傳密碼的特質。
2. 明白DNA和RNA在基因表達上的角色。
3. 能概述蛋白質合成的過程。
27.2 突變 學生應
1. 能分辨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突變。
2. 了解突變的成因。
第28章 生物工程
課題 目標
28.1 重組DNA技術 學生應明白重組DNA技術的應用。
28.2 DNA指紋分析 學生應明白DNA指紋分析的應用。
課題 目標
28.3 人類基因組計畫 學生應
1. 明白從人類基因組計畫所取得的數據的貢獻和局限。
2. 體會國際基因組計畫有賴科學家的共同努力。
第29章 生物多樣性
課題 目標
29.1 生活型的多樣性 學生應體會地球上不同生活型的存在和生物適應其生境的
不同方法。
29.2 生物的分類 學生應
1. 明白分類系統和雙名法的用途。
2. 知道現代分類學是建基於生物系統發生的關係上。
3. 體會分類系統會因新證據的出現而改變。
29.3 六界 學生應能把生物分類至六個生物界。
29.4 二叉式檢索表 學生應能設計和使用二叉式檢索表,辨認生物。
第30章 生命的起源與進化的證據
課題 目標
30.1 生命的起源 學生應體會人們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存有不同的解釋。
30.2 進化論和支持進化的證據 學生應
1. 認識到化石紀錄作為進化的證據。
2. 知道使用化石紀錄作進化證據的局限性。
3. 認識進化的其他證據。
第31章 進化的機制與物種形成
課題 目標
31.1 進化的機制:自然選擇 學生應
1. 了解達爾文對自然的觀察如何促使他構思出自然選擇學 說。
2. 能概述自然選擇如何推動進化。
31.2 物種形成 學生應能將物種形成與進化連繫。
第32章 體温調節
課題 目標
32.1 體温調節的重要性 學生應認識體温調節的重要性。
32.2 人的皮膚結構和功能 學生應認識與體温調節有關的皮膚特徵。
32.3 體温調節的機制 學生應
1. 認識下丘腦作為體温調節的控制中樞。
2. 明白人體如何藉生理、結構和行為方面的機制調節體 温。
第33章 水份調節
課題 目標
33.1 水份調節的重要性 學生應認識水份調節的重要性。
33.2 人的泌尿系統 學生應
1. 知道人的泌尿系統的一般結構。
2. 認識腎的功能。
3. 知道腎元是腎的功能單位。
33.3 尿的形成過程 學生應
1. 明白尿的形成過程涉及超濾和重吸收。
2. 將腎元的構造及其在水份調節的功能連繫。
33.4 腎的功能 學生應
1. 認識腎在滲透調節和排泄的功能。
2. 明白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33.5 腎臟衰竭和透析機 學生應明白透析機的生物學原理。
第34章 血液內氣體成分的調節
課題 目標
34.1 血液內氣體成分調節的重要性 學生應認識血液內氣體成分調節的
重要性。
34.2 呼吸的控制 學生應
1. 了解控制呼吸的機制。.
2. 明白血液內二氧化碳濃度對呼吸的影響。
34.3 心搏的控制 學生應
1. 認識起搏點在引發心搏中所擔當的角色。
2. 能概述心動週期的主要階段。
3. 明白心輸出量是甚麼及心輸出量的神經和激素控制。
34.4 運動對呼吸和心輸出量的影響 學生應
1. 能解釋在運動期間和運動後,身體如何控制呼吸和心輸 出量以調節血液的氣體成分。
2. 知道運動時可能會產生乳酸,而清除乳酸需要額外的 氧。
第35章 生殖週期的激素控制
課題 目標
35.1 月經週期的激素控制 學生應
1. 了解月經週期激素控制的重要性。
2. 能闡釋關於月經週期中激素水平的波動和子宮內膜變化 的曲線圖。
35.2 利用激素作為避孕藥物 學生應能解釋如何利用激素作為避孕藥物。
35.3 利用激素治療不育 學生應能解釋如何利用激素治療不育。
第36章 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課題 目標
36.1 人口增長 學生應
1. 知道人口增長的模式。
2. 能評估人口急速增長對環境的影響。
3. 了解人口控制的需要。
36.2 地球的天然資源 學生應能辨別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
36.3 漁業不當利用資源的影響 學生應認識漁業不當利用資源的影響。
36.4 農業不當利用資源的影響 學生應認識農業不當利用資源的影響。
36.5 都市化和工業化的影響 學生應
1. 能解釋闢地和填海對生態的影響。
2. 認識空氣污染和水污染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
36.6 全球性環境議題 學生應認識與全球性環境議題有關的原因和問題,包括全
球暖化、酸雨和藻類過量繁殖。
第37章 污染控制與保育
課題 目標
37.1 污染控制 學生應
1. 認識污染控制的策略。
2. 能描述污水處理的生物學原理。
37.2 保育的需要 學生應
1. 明白保育的需要。
2. 明白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3. 關注與保育有關的生態、經濟、道德和美學的問題。
37.3 物種的保育 學生應
1. 明白瀕危物種的含義。
2. 認識物種的保育措施,政府和國際合作在保育中所擔任 的角色。
37.4 生境的保育 學生應認識保育生境的措施及政府和國際合作在保育中擔
當的角色。
37.5 個人在保育的角色 學生應認識個人在保育的角色。
37.6 可持續發展 學生應
1. 了解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2. 利用本地例子,說明如何以可持續的方式管理資源。
第38章 微生物學
課題 目標
38.1 微生物與微生物學 學生應
1. 知道甚麼是微生物。
2. 知道微生物學的研究範疇。
38.2 病毒 學生應
1. 知道病毒的特徵徴。
2. 能描述病毒如何感染活細胞以繁殖。
課題 目標
38.4 微生物的生長條件 學生應了解環境因素如何影響微生物生長。
38.5 在實驗室研究微生物 學生應
1. 能概述無菌操作的原理。
2. 能在處理、培養和棄置微生物時,使用無菌操作和安全 步驟。
38.6 微生物的生長 學生應
1. 能辨識和解釋在培養物中微生物的各個生長階段。
2. 能量度培養物中微生物的生長。
第39章 微生物的利用
課題 目標
39.1 微生物的廣泛應用 學生應知道微生物的廣泛應用。
39.2 食品處理 學生應知道微生物能應用生產食品。
39.3 生產醫療藥品 學生應了解微生物在生產疫苗和抗生素的角色。
39.4 生產工業用酶 學生應
1. 明白微生物在生產生物活性洗衣粉的角色。
2. 明白微生物在生產提取果汁所需用的酶的角色。
39.5 沼氣生產 學生應了解微生物在沼氣生產的角色。
39.6 污水處理 學生應了解微生物在污水處理的角色。
39.7 基因改造微生物 學生應知道應用基因改造微生物的重要性和潛在危機。
第40章 微生物的害處
課題 目標
40.1 微生物如何引致人類疾病 學生應
1. 明白微生物引致人類疾病的機制。
2. 知道各種微生物對社會的影響(例如作為病原體)。
40.2 食物傳染和食物中毒 學生應明白引致食物傳染和食物中毒的原因。
40.3 微生物引起的生物致劣 學生應
1. 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由微生物引起的生物致劣。
2. 知道各種微生物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例如作為分解 者)。
40.4 控制微生物的生長 學生應了解如何控制微生物生長以減少其害處。
第41章 現代生物工程的技術
課題 目標
41.1 現代生物工程入門 學生應
1. 認識甚麼是現代生物工程。
2. 知道現代生物工程的例子包括遺傳工程和克隆。
41.2 遺傳工程 學生應
1. 能概述重組 DNA 技術的原理。
2. 以生產胰島素為例,說明重組DNA技術的過程。
3. 能概述聚合酶鏈反應的原理,並認識其廣泛應用。
4. 能概述 DNA 指紋分析的原理,並認識其廣泛應用。
5. 能概述製造基因改造生物的原理。
6. 能討論遺傳工程的利弊。
41.3 動物克隆和植物克隆 學生應
1. 能概述植物組織培養的主要步驟。
2. 能概述哺乳動物克隆的主要步驟。
3. 知道動物克隆和植物克隆的利弊、應用和局限。
第42章 生物工程的應用
課題 目標
42.1 醫療藥品的生產 學生應
1. 了解如何利用生物工程生產某些醫療藥品。
2. 了解細菌在醫療藥品生產中的角色。
42.2 基因治療 學生應
1. 了解體細胞基因治療的原理。
2. 明白基因治療的可能利弊。
42.3 幹細胞治療 學生應
1. 了解幹細胞的本質。
2. 明白幹細胞在醫學上的潛在應用。
42.4 轉基因動物和植物的應用 學生應明白轉基因動物和植物在科學研究、農業和食品工
業上的應用。
第43章 生物倫理學
課題 目標
43.1 甚麼是生物倫理學? 學生應明白為甚麼生物工程的應用可能引起爭議。
43.2 與基因改造食物相關的議題 學生應明白及討論與基因改造食物相關的議題。
43.3 與克隆相關的議題 學生應明白及討論與動物和植物克隆相關的議題。
43.4 與人類基因組計畫相關的議題 學生應明白及討論與人類基因組計畫相關的議題。
43.5 與基因治療相關的議題 學生應明白及討論與基因治療相關的議題。
43.6 與幹細胞治療相關的議題 學生應明白及討論與幹細胞治療相關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