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3-十二年課綱選用 :課程進度計畫表/ 分散式資源班
111 學年度 第一學期
領域/科目 每週節數 班級/組別 授課教師 數學 4 二年級/G2 (全抽) 高嫿庭
核心 素養
A 自主行動 ■A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學習 表現
一、 部定課程
n-I-1 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n-I-2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n-I-3 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解題 n-I-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簡單兩步驟應用問題
n-I-7 理解長度及其常用單位,並做實測、估測與計算。
n-I-8 認識容量、重量、面積 n-I-9 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
s-I-1 從操作活動,初步認識物體與常見幾何形體的幾何特徵 二、特需課程
特社 2-I-5 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 特學 1-I-7 透過練習增加學習印象
特學 1-I-8 透過提示將新訊息和舊經驗連結
特學 2-I-2 願意接受指正,改善不適當的學習行為
學習 內容
一、 部定課程
N-2-1 一千以內的數:含位值積 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 值表徵、位值表。位值單 位 「百」 。位值單位換算
N-2-11 長度: 「公分」 、 「公尺」 。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單位換算。
N-2-2 加減算式與直式計算:用 位值理解多位數加減計算 的原理與方法。初期可操 作、橫式、直式等方法並 陳,二年級最後歸結於直 式計算,做為後續更大位 數計算 之基礎。直式計算 的基礎為位值概念與基本 加減法,教師須說明直式 計算的合理性。
N-2-13 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 為主。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 位置認識「幾時幾分」。
含 兩整時時刻之間的整時點 數(時間加減的前置經驗
S-2-5 面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初 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 較(含個別單位)。
N-2-8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 (加、減、乘) 。加減混合、 加與乘、減與乘之應用解 題。不含併式。不含連乘。
N-2-6 乘法:乘法的意義與應用。 在學習乘法過程,逐步發展 「倍」的概念,做為 統整乘 法應用情境的語言。
S-2-2 簡單幾何形體:以操作活 動為主。包含平面圖形與立 體形體。辨認與描述平 面圖 形與立體形體的幾何特徵 並做分類
N-2-12 容量、重量、面積:以操作 活動為主。此階段量的教學 應包含初步認識、直
接比 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 位) 。不同的量應分不同的 單元學習。
二、特需課程
特社 B-I-1 溝通訊息的意義 特學 A-I-4 增加學習印象的方法 特學 B-I-1 學習規範和行為 融入
議題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人權教育 ■法治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能源教育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安全教育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教學與 評量 說明
教材編輯 與資源
■康軒版第三冊
□自編教材
課程調整
原則 ■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教學方法 ■直接教學 ■工作分析 □交互教學 □結構教學 ■問題解決 □合作學習
□協同教學 □多層次教學 □其他:
教學評量 ■紙筆評量 □檔案評量 ■口語評量 ■實作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單元內容/教學重點
1
一、200 以內的數
◎ 8/30( 二 ) 開 學 正 式 上 課
一、部定課程
建立 100~200 的數詞序列,及各數的說、讀、聽、寫、做。認識 200 以內數的位值,並進行化聚。.能進行錢幣(1 元、5 元、10 元、50 元、
100 元)的混合使用。能使用>和<的符號,表示 200 以內數量的大小 關係。
二、特需課程
能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能透過練習增加學習印象。透過提示將新訊 息和舊經驗連結。
2
3
二、二位數的直式加 減
◎9/10(六)中秋節 9/9(五)調整放假。
一、部定課程
能做加法和減法的直式紀錄。能透過錢幣圖像,理解二位數的加法和 減法直式計算。能理解加法直式計算,並使用加法直式解決二位數的 加法問題。能解決比較型的加法和減法問題。
二、特需課程
能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能透過練習增加學習印象。透過提示將新訊 息和舊經驗連結。
4
5
三、量長度
◎ 10/10( 一 ) 國 慶 日 放 假。
一、部定課程
能理解用不同個別單位測量同一長度時,其測量結果的單位數不同,
並能說明原因。認識公分,並使用公分刻度尺測量長度。透過實測培 養長度的量感,並進行估測。能使用直尺處理與線段有關的問題。能 解決以公分為單位的長度加減法問題。
二、特需課程
能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能透過練習增加學習印象。透過提示將新訊 息和舊經驗連結。
6
7 四、加減關係與應用
一、部定課程8
認識加減法的互逆關係。能用加減法的互逆關係,檢驗答案的合理 性。能解決「加數未知」和「減數未知」的應用問題。
二、特需課程
能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能透過練習增加學習印象。透過提示將新訊 息和舊經驗連結。
9 五、面積的大小比較
◎ 期 中 評 量 (10/31-11/4)
一、部定課程
認識面積。能做面積的直接比較。能做面積的間接比較。能做面積的 個別單位比較。
二、特需課程
能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能透過練習增加學習印象。透過提示將新訊 息和舊經驗連結。
10
統整複習單元一到單元五及期中評量
11
六、兩步驟的加減
一、部定課程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加減兩步驟問題。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加數 順序改變,並不影響其和的性質。
二、特需課程
能遵守學習規範和行為,
願意接受指正,改善不適當的學習行為。
能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
12
13
七、2、5、4、8 的乘 法
一、部定課程
透過「幾個一數」或「連加」的方式,解決乘法情境問題。認識及使 用「倍」的語言,並解決「倍」的問題。能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能 解決被乘數為 2、5、4、8 的乘法問題。能製作 2、5、4、8 為被乘數 的乘法表。
二、特需課程
能遵守學習規範和行為,
願意接受指正,改善不適當的學習行為。
能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
14
15
16
八、幾時幾分
◎12/17(六)校慶運動會
◎12/19(一)校慶運動會 補假
一、部定課程
能報讀鐘面上的時刻是幾時幾分。能認識數字鐘,並能與鐘面時刻相 對應。透過觀察鐘面,能點數兩整時時刻之間的時間。透過觀察鐘面,
能知道某時刻的前(或後)1(或 2)小時的時刻。
二、特需課程
能遵守學習規範和行為,
願意接受指正,改善不適當的學習行為。
能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
17
18
九、3、6、7、9 的乘 法
◎1/1(日)元旦 1/2(一)調整放假
一、部定課程
能解決被乘數為 3、6、9、7 的乘法問題。熟練被乘數為 3、6、9、7 的乘法,並解決「倍」的問題。能在給定的情境中,擬出並解決乘法 問題。
二、特需課程
能遵守學習規範和行為,
願意接受指正,改善不適當的學習行為。
透過提示將新訊息和舊經驗連結。
19
20
十、容量與重量
◎期末評量(1/09-1/13)
◎1/14(六)春假調休補 課
◎ 1/19( 四 ) 上 學 期 課 程 結束
◎1/20(五)調整放假
一、部定課程
能認識容量,並做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和個別單位比較。能在具體情 境中認識遞移律。
二、特需課程
能遵守學習規範和行為,
願意接受指正,改善不適當的學習行為。
透過提示將新訊息和舊經驗連結。
21
統整複習單元六到單元十及期末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