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答案】
依據大考中心公布內容
出 版∕民國一○九年七月
發行所∕7 0 2 4 8 臺南市新樂路 76 號 編輯部∕7 0 2 5 2 臺南市新忠路 8 -1 號 電 話∕(06)2619621 #312
總召集∕陳彥良 總編輯∕李心筠 主 編∕吳崇欽 責 編∕李遠菡
忠明高中 陳冠州
老師數 學 乙
數 學 乙
忠明高中 / 陳冠州老師
一 回顧與歷屆試題分析
首先我們先回顧一下,102 年指定科目考試是第一次依 99 課綱命題,至 108 年 指考各章命題分數統計如下:
範圍 102 年 103 年 104 年 105 年 106 年 107 年 108 年
數與式 0 8 0 6 0 0 6
多項式函數 6 16 16 14 14 19 8 指數與對數函數 12 6 8 8 14 14 8
排列、組合 8 8 6 8 8 6 16
機 率 0 8 8 6 0 16 16
數據分析 14 6 8 8 8 0 0
直線與圓 20 24 24 12 8 13 19
平面向量 8 8 8 14 8 8 13
矩 陣 8 8 8 6 13 8 6
機率統計 16 0 8 12 19 8 8
極限與函數 8 8 6 6 8 8 0
由以上各章命題分數,分析數點歸納如下:
1 以冊分析,第二、三冊是考最多的。
2 以章分析,以第三冊第二章中的直線考最多,第一冊第二章的多項式函數次之。
3 以數學領域分析,以機率統計四章(排列、組合、機率、數據分析、機率統計)
考最多,每年約考 35 分,這也呼應了大學社會組科系最重視的數學部分。
4 近年試題趨勢,非常注重觀念及圖表解讀,不強調複雜計算,素養題每年都會 考,所以練習看長文題劃重點及注意時事,是學子要加強練習的重點。
5 對於公式定理部分:對數律、直線方程式、線性規劃、期望值是每年必考。此 外,幾乎每年非選擇題第二題都是線性規劃,其難度居中,但計算量頗大,所以 學子務必多做練習,訓練正確數學表示法,以期拿取高分。
109指考 109指考
二 109 指定科目考試數學乙試題分析
大考中心所列指定科目考試測驗六目標: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閱讀與表達 的能力、連結能力、論證推理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109 指定科目考試數學乙占 六目標比率依次為 17 %、14 %、21 %、21 %、20 %、7 %,比較重視的是閱讀與 表達的能力、連結能力、論證推理的能力。
109 數學乙試題分配章節表
範圍 類型
數與式 -
多項式函數 多選 4 指數與對數函數 非選一 排列、組合 單選 2 機 率 多選 6 數據分析 單選 3,選填 C 直線與圓 選填 A、D,非選二
平面向量 非選二
矩 陣 單選 1 機率統計 多選 6、選填 B 極限與函數 多選 5 由上表試題分配章節表可知:
1 配題:除了數與式以外,每章節都有考到,各章配分大致差不多;若以數學領域 分析,仍以機率統計四章(排列、組合、機率、數據分析、機率統計)共占 36 分 最多。
2 難易度:中間偏易,與去年比較難度略增,預估各標略降為頂標 82 分、前標 72 分、均標 50 分、後標 29 分、底標 18 分,請同學參考。
3 素養題:今年有四題素養題,如多選 3 探討 IQ 與腦容量的相關性;選填 C 結合 職場薪水;尤其非選一,最不出意外,果然考了傳染病的傳染力問題,跟新冠肺 炎搭上關係,學子只要會指、對數運算就可解題,屬中等難易度;非選二考平面 向量或直線,學子有多種想法可以解出,算不錯的題目。
4 其他特色:此份考卷中文敘述明確,沒有以前模稜兩可的文字敘述,這很值得嘉 許。數學乙共出了 12 題,其中與課本習題有高度相似的有單選 1、2、3,選填 A、B,共計 5 題,因此建議程度中等或較弱學子,要熟練課本習題,不要好高騖 遠狂寫模擬考題,反而會事倍功半。
三 110 指定科目考試數學乙展望
(b:109 年為預估值)
從上圖走勢觀察發現近十年中,除 104 年外,其餘每年的前標都接近 75 分,表 示題目難易度穩定,因此歷屆試題非常有參考價值,學子應該仔細算完每一題,並瞭 解每一個步驟原委,這會有很大的助益。明年雖然是 99 課綱的最後一屆,但預估依
舊維持近年的難易度。 F
數 學 乙
忠明高中 / 陳冠州老師
第壹部分:選擇題(單選題、多選題及選填題共占 74 分)
一、單選題(占 18 分)
說明:第1題至第3題,每題有 5 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
請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填)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 6 分;答錯、
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矩陣 -1 0 1 -1
5
與下列哪一個矩陣相等?
1 -1 0
-5 -1 2 1 0
-5 1 3 -1 5
0 -1 4 1 0
5 1 5 -1 0
5 -1
答 案 5
命題出處 第四冊第三章 矩陣
測驗目標 矩陣的乘法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1 0 1 -1
2
= -1 0 1 -1
-1 0
1 -1 = 1 0
-2 1
-1 0 1 -1
5
= -1 0 1 -1
2 -1 0
1 -1
2 -1 0
1 -1
= 1 0
-2 1 1 0
-2 1
-1 0 1 -1
= 1 0
-4 1
-1 0
1 -1 = -1 0 5 -1 故選5
b: -1 0 1 -1
n
=(-1)n 1 0
-n 1
2 某畢業班由 8 位同學負責畢旅規劃,分成 A、B、C 三組,且三組分別由 3 人、
3 人、2 人組成。8 位同學每人都會被分配到其中一組,且甲、乙兩位同學一定 要在同一組。這 8 位同學總共有幾種分組方式?
1 140 種 2 150 種 3 160 種
4 170 種 5 180 種
答 案 1
命題出處 第二冊第二章 排列、組合
測驗目標 分組問題
難 易 度 中偏易
詳 解 1(A﹐B﹐C)=(甲乙+1﹐3﹐2)! C16×C35×C22=60(種)
2(A﹐B﹐C)=(3﹐甲乙+1﹐2)!同1,有 60 種 3(A﹐B﹐C)=(3﹐3﹐甲乙)! C36×C33=20(種)
合計 60+60+20=140(種)
故選1
3 為了瞭解 IQ 和腦容量是否有關,一項小型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測量了 5 個人的 腦容量(以 10,000 像素為單位),連同他們的 IQ 列表如下:
腦容量(X) 90 95 91 88 106
IQ(Y) 90 100 112 80 103
已知上表中的 X 之平均值為mX=94,Y 之平均值為mY=97,腦容量(X)與 IQ(Y)的相關係數為 rX﹐Y。根據上述表格,試判斷 rX﹐Y的值最可能是下列哪 一個選項?
1 rX﹐YN-1 2-1<rX﹐Y<-0.5 3 rX﹐Y=0 4 0<rX﹐Y<0.5 5 rX﹐YM1
答 案 4
命題出處 第二冊第四章 數據分析
測驗目標 相關係數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X 88 90 91 95 106
Y 80 90 112 100 103
當 X 愈大時,Y 大部分隨之愈大
∴為正相關,但非完全正相關 所以 0<rX﹐Y<1,合適選項為4 b:此題,rX﹐Y= 20
f1957 ~0.45
二、多選題(占 24 分)
說明:第4題至第6題,每題有 5 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正 確選項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填)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 有選項均答對者,得 8 分;答錯 1 個選項者,得 4.8 分;答錯 2 個選項者,
得 1.6 分;答錯多於 2 個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4 設 f(x)為二次實係數多項式函數且 f(x)=0 沒有實根。試選出正確的選項。
1 f(0)>0 2 f(1)(f 2)>0
3若 f(x)-1=0 有實根,則 f(x)-2=0 有實根 4若 f(x)-1=0 有重根,則 f(x)-1
2=0 沒有實根 5若 f(x)-1=0 有兩相異實根,則 f(x)-1
2=0 有實根
答 案 234
命題出處 第一冊第二章 多項式函數
測驗目標 二次函數的圖形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1 ×:y=(f x)之圖形有下列兩種可能:
圖! 圖@
故 f(0)不一定大於 0
2 ○:承1,不論圖1或圖2,(f 1),(f 2)均同號! f(1)(f 2)>0 3 ○:1 f(x)-1=0 v f(x)=1 v y=(f x)
y=1 2 f(x)-1=0 有實根 v y=(f x)
y=1 有交點
圖# 圖$
由圖3及圖4可知: y=(f x)
y=2 有 2 個交點
! f(x)-2=0 有兩個實根
4 ○:由下圖可知:
y=(f x) y=1
2
無交點! f(x)-1
2=0 沒有實根
5 ×:反例:在下圖中,(f x)-1
2=0 無實根
b:(f x)-1
2=0 之實根個數有可能 0,1,2 個 故選234
5 數列 a1,a2,……中,其奇數項是一個公比為 1
3 的等比數列,而偶數項是一個 公比為 1
2 的等比數列,且 a1=3,a2=2。試選出正確的選項。
1 a4>a5>a6>a7 2 a10
a11
>10 3n lim→∞ an=0
4n → ∞lim an+1 an
=0 5
∑
100 n=1an>9
答 案 23
命題出處 選修數學乙(下)第一章 極限與函數
測驗目標 無窮等比數列的極限
難 易 度 難
詳 解 1 ×:a1=3,a3=3×1
3=1,a5=1×1 3=1
3 a2=2,a4=2×1
2=1,a6=1×1 2=1
2 但 a5﹨>a6
2 ○:a10=2×
(
12)
4=18,a11=3×(
13)
5=811∴ a10
a11
= 1 8 1 81
=81 8 >10
3 ○:1 當 n 為奇數時:
an=3×
(
13)
n-21=33-n2 ,當 n →∞時,an→ 02 當 n 為偶數時:
an=2×
(
12)
n2-1=24-2n,當 n →∞時,an→ 0∴由1、2可知,n lim→∞ an=0 4 ×:當 n 為奇數時:
an+1
an
=24-(n2+1)
33-2n = 23-2n
33-2n =
(
23)
3-2n=(
32)
n-23當 n →∞時, an+1
an
發散,所以n lim→∞ an+1 an
_0 b:當 n 為偶數時,
an+1
an
=33-(n+2 1)
24-n2 = 32-2n 2
(
1+2-2n)
=32-2n 2×22-2n
=1
2×
(
32)
2-n2 =12×(
23)
n-22當 n →∞時, an+1
an
→ 0
∵n 分別為奇數和偶數時,an+1
an
趨近之值不同
∴n → ∞lim an+1 an
不存在
5 ×:
∑
100 n=1an <∑
∞ n=1an=(a1+a3+a5+……)+(a2+a4+a6+……)
= 3 1-1
3
+ 2 1-1
2
=8.5<9
6 有一種在數線上移動一個棋子的遊戲,移動棋子的方式是以投擲一顆公正骰子 來決定,其規則如下:
(一)當所擲點數為 1 點時,棋子不移動。
(二)當所擲點數為 3 或 5 點時,棋子向左(負向)移動「該點數減 1」單 位。
(三)當所擲點數為偶數時,棋子向右(正向)移動「該點數的一半」單位。
第一次擲骰子時,棋子以原點當起點。第二次開始,棋子以前一次棋子所在位 置為該次的起點。例如,投擲骰子兩次,第一、二次分別擲出點數為 5 點、2 點時,該棋子先向左移動 4 單位至坐標-4,再向右移動 1 單位至坐標-3。試 選出正確的選項。
1投擲骰子一次,棋子與原點距離為 2 的機率為 1 2 2投擲骰子一次,棋子的坐標之期望值為 0
3投擲骰子兩次,棋子的坐標有可能為-5
4投擲骰子兩次,在所擲兩次之點數和為奇數的情形下,棋子的坐標為正的機 率為 4
9
5投擲骰子三次,棋子在原點的機率為
(
16)
3答 案 24
命題出處 第二冊第三章 機率、選修數學乙(上)第一章 機率統計
測驗目標 機率的加法原理與乘法原理、期望值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由規則知:
點數 1 2 3 4 5 6 移動 0 +1 -2 +2 -4 +3 1 ×:p=2
6=1 3 2 ○:期望值為
0×1
6+1×1
6+(-2)×1
6+2×1
6+(-4)×1
6+3×1 6=0 3 ×:不可能為-5
4 ○:1 點數和為奇數v點數一奇一偶
∴情況有(3×3)×2=18 種
2 點數為一奇一偶且坐標為正的情況:
奇 1 3 5
偶 2﹐4﹐6 6 ×
∴共有 4×2=8 種 故所求條件機率為 8
18=4 9
5 ×:投擲骰子三次,棋子在原點之情況:
1 1,1,1;2 1,3,4;3 2,2,3; 4 4,4,5;5 2,5,6
故所求為
p=
(
16)
3+(
16)
3×3!+(
16)
3×32!!+(
16)
3×32!!+(
16)
3×3!_(
16)
3故選24
三、選填題(占 32 分)
說明:1第 A. 至 D. 題,將答案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填)題答案區」所標示的 列號(7~16)。
2每題完全答對給 8 分,答錯不倒扣,未完全答對不給分。
A. 坐標平面上有一個多邊形區域 G(含邊界),如右圖所示。
若 k>0,直線 7x+2y=k 與兩坐標軸圍成一個三角形區 域,使得多邊形區域 G 落在此三角形區域(含邊界)內,
則最小正實數 k= 78 。
答 案 46
命題出處 第三冊第二章 直線與圓
測驗目標 二元一次不等式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將(6﹐2)代入 7x+2y=k,得 k=46
B. 若隨機變數 X 的可能值為 1、2、3、4,其出現的機率 P(X=k)與 1
k 成正比,
則機率 P(X=3)為
5 9
0q 。(化為最簡分數)
答 案 4 25
命題出處 選修數學乙(上)第一章 機率統計
測驗目標 隨機的意義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P(X=1):P(X=2):P(X=3):P(X=4)=1 1:1
2: 1 3 :1
4
=12:6:4:3 又 P(X=1)+P(X=2)+P(X=3)+P(X=4)=1
∴P(X=3)= 4
12+6+4+3×1= 4 25
C. 一家公司僅有經理、秘書、業務三位成員,若只有秘書加薪 10 %,則全公司薪 資總支出增加 3 %;若只有業務加薪 20 %,則全公司薪資總支出增加 4 %。如 果只有經理減薪 15 %,那麼全公司薪資總支出將減少 w.e %。
答 案 7.5 %
命題出處 第二冊第四章 數據分析
測驗目標 測驗閱讀與表達能力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設經理、秘書、業務的薪資各為 a、b、c,則全公司薪資 T=a+b+c
∵b×10 %=T×3 % ∴b= 3 10 T
∵c×20 %=T×4 % ∴c=1 5 T a=T- 3
10 T-1
5 T=1 2 T
如果只有經理減薪 15 %,則全公司薪資總支出減少 1
2 T×15 %
T =7.5 %
D. 坐標平面上有一梯形,四個頂點分別為 A(0﹐0), B(1﹐0),P,Q,其中過 P,Q 兩點的直線方程式為 y=2x+4,右圖為示意圖。若 Q 點的坐標為
(a﹐2a+4),其中實數 aM0,則梯形 ABPQ 的面 積為7 r
t a+y 。(化為最簡分數)
答 案 5 2 a+5
命題出處 第三冊第二章 直線與圓
測驗目標 直線方程式
難 易 度 中偏易
詳 解 由相似三角形性質知
△CAQ 面積:△CBP 面積
=CA 2:CB 2=22:32=4:9
∴△CAQ 面積:梯形 ABPQ 面積=4:5 又△CAQ 的面積為 1
2×2×(2a+4)=2a+4
∴梯形 ABPQ 的面積為 5
4(2a+4)=5 2 a+5 第貳部分:非選擇題(占 26 分)
說明:本部分共有二大題,答案必須寫在「答案卷」上,並於題號欄標明大題號
(一、二)與子題號(1、2、……),同時必須寫出演算過程或理由,否 則將予扣分甚至零分。作答使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書寫,且不得使用 鉛筆。若因字跡潦草、未標示題號、標錯題號等原因,致評閱人員無法清楚 辨識,其後果由考生自行承擔。每一子題配分標於題末。
一、傳染病在發生初期時,由於大部分人未感染且無抗體,所以總感染人數大都以 指數形式成長。在「初始感染人數為 P0,且每位已感染者平均一天會傳染給 r 位未感染者」的前提下,n 天後感染到此疾病的總人數 Pn可以表示為
Pn=P0(1+r)n,其中 P0M1 且 r>0。 試回答下列問題:
1 已知 A= log P5-log P2
3 ,B= log P8-log P6
2 ,試說明 A=B。(4 分)
2 已知某傳染病初期符合上述數學模型且每隔 16 天總感染人數會增加為 10 倍,試求 P20
P17
×P8
P6
× P5
P2
的值。(5 分)
3 承2,試求 log P20-log P17
3 的值。(4 分)
答 案 1略;2 s10 ;3 1 16
命題出處 第一冊第三章 指數與對數函數
測驗目標 對數律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1 ∵Pn=P0(1+r)n ∴log Pn=log P0+n log(1+r) A = log P5-log P2
3
=(log P0+5 log(1+r))-(log P0+2 log(1+r))
3 =log(1+r)
B = log P8-log P6
2
=(log P0+8 log(1+r))-(log P0+6 log(1+r))
2 =log(1+r)
故 A=B
b:實際上,log Pm-log Pn
m-n =log(1+r)
2 1 ∵每隔 16 天增加為 10 倍 ∴(1+r)16=10……(*)
2 所求為 ﹨P0(1+r)20
﹨P0(1+r)17 × ﹨P0(1+r)8
﹨P0(1+r)6 × ﹨P0(1+r)5
﹨P0(1+r)2
=(1+r)8=〔(1+r)16〕
1 2(*)
= 1012=s10 3 將(*)兩邊同取 log
! 16 log(1+r)=1
! log(1+r)= 1 16
∴log P20-log P17
3 =log(1+r)= 1 16
二、在坐標平面上,兩平行直線 L1,L2的斜率都是 2 且距離為 5,又點 A(2﹐-1) 是 L1在第四象限的一點,點 B 是 L2在第二象限的一點且 AB=5。已知直線 L3
的斜率為 3,通過點 A 且交 L2於點 C,試回答下列問題:
1 試求直線 AB 的斜率。(2 分)
2 試求向量zAB。(4 分)
3 試求內積zAB.zAC 的值。(3 分)
4 試求向量zAC。(4 分)
答 案 1-1
2;2(-2a5 ﹐a5 );3 25;4(5a5 ﹐15a5 )
命題出處 第三冊第二章 直線與圓、第三冊第三章 平面向量
測驗目標 直線假設法、內積
難 易 度 中偏難
詳 解 1 ∵d(L1﹐L2)=5 且 AB=5
∴AB 同時與 L1,L2垂直 又 m1=2 ∴mAB=-1
2 2 ∵mAB=-1
2 ∴zAB7(-2﹐1) 又|zAB|=5 且|(-2﹐1)|=a5
∴zAB= 5
a5(-2﹐1)=(-2a5﹐a5 ) 3 zAB.zAC
=(zAC 在zAB 的投影量|zAB|)×|zAB|
=5×5=25
4 ∵m3=3 ∴zAC7(1﹐3) 設zAC=(t﹐3t)
代入zAB.zAC=25
!(-2a5﹐a5 ).(t﹐3t)=25
!-2a5 t+3a5 t=25
! t=5a5
代回zAC=(5a5﹐15a5 )
〈另解〉
4 點 B 坐標為(2﹐-1)+(-2a5﹐a5 )=(2-2a5﹐-1+a5 ) L2:y-(-1+a5 )=2(x-(2-2a5 ))! 2x-y=5-5a5 L3:y+1=3(x-2)! 3x-y=7
將 L2,L3聯立,得交點 C(x﹐y)=(2+5a5﹐15a5 -1) 故zAC=(5a5﹐15a5 )
3 zAB.zAC=(-2a5﹐a5 ).(5a5﹐15a5 )=-50+75=25 F